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缅战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一、吃大亏的清缅战争
拜鸦片战争时,清军面对英法洋枪洋炮的崩溃惨败所赐,鸦片战争前的清王朝,也就落了个出名槽点:不重视火器。
不过,真要拿这句吐槽,来套清王朝的军事史?显然是很冤枉。
因为从明末八旗打天下开始,清王朝的一大重要成功经验,就是对火器技术的积极学习:努尔哈赤起兵前,就积极学习明朝的火器技术,体会了明朝“红衣大炮”的威力后,清太宗皇太极也是迅速改进研发,叫这“大杀器”成了清军取天下的神器。哪怕康熙雍正年间,这热情也常见高涨:康熙年间清王朝研发了大量火炮,技术均为世界前列。雍正年间火枪大量装备清军,还从准噶尔引进了“赞巴拉克”火枪,火力刷刷升级。
可以说,从清朝开国战争起的一百多年里,每当在战场上吃了火器的亏,大清朝的反应,通常都十分迅速,从仿造到改进研发都不含糊,很快手里就有青出于蓝的硬家伙。但是十八世纪末,有一场战争却成了例外: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爆发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是乾隆皇帝“十大武功”之一。但这“武功”,却打得相当艰苦。面对缅甸对中国西南边境的入侵,清王朝前后四次出击,动用水陆精锐六万多人。但计划里的摧枯拉朽,却打成了惨烈的拉锯战。清军多次遭到惨败,云贵总督明瑞战死,经略傅恒累病在前线,最终终于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议和停战,才算结束了这场炼狱煎熬。
而在这前后惨烈大战里,清军付出了至少一万九千人的伤亡,尤其叫清军前线官兵印象深刻的,竟是缅甸军队犀利的火器:当时的缅甸,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从英国人手中得到大量先进枪炮。魏源的《圣武记》里记载,装备着西洋枪炮的缅甸战船,更是在前线河流里横冲直撞,不但火力十分犀利,且操作起来“旋转如飞”,给清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这场战争之所以打的苦,重要一条,就是装备上吃血亏。
但奇怪的是,打完了此战的清王朝,除了将这一仗列入“乾隆十大武功”外,在改进军队装备方面,竟然无所作为。原本已严重落后的清军火器,还是继续原地踏步。到了七十多年后的鸦片战争时,面对装备更强的英国军队,清军手里用的,依然还是乾隆年间的老式火器。以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里的形容说:“鸟枪使用几十年极为平常”。
所以,当年是吃血亏,这一次,就是惨败了。
那么为什么,明明吃了亏,大清朝却不思改变呢?
二、骑射立国思想
不思改变的直接原因,就是清缅战争爆发的乾隆年间,清王朝一个重要的军事思想:骑射立国!
在那个全球战争都走向热兵器化的年代里,大清朝为何要“骑射立国”?在当时乾隆皇帝看来,这其实很有必要。首先是环境问题,平定准噶尔后,放眼东亚大陆,清王朝已然无强敌。而开发火器又是个费钱的事儿,铸造一门新火炮,钱就是哗哗往里扔,显然不值得。反而是“骑射”这技术活要更抓紧。更重要的是统治思想问题,强调“骑射”,特别是清朝皇族子弟重视“骑射”,也就意味着保持骁勇善战的精神,永固大清江山。
所以,就是在清缅战争前后,乾隆皇帝对“骑射立国”,看的十分重:乾隆十七年(1752)时,专门在紫禁箭亭和八旗校场等地立碑,严令皇家子弟“熟练骑射”。地方的八旗武将们,从此出行也只许骑马,不许坐轿,否则“照违制例治罪”。乾隆年间还举行了二十八次“木兰秋狝”,说是打猎,其实就是军事训练,带着大家一道练骑射。
虽说这个政策,有维护清王朝尚武精神的苦心,但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清朝高层的军事人员们,从此对火器装备的极度漠视。在乾隆晚期至嘉庆年间,清军吃火器的亏,可不止清缅战争这一次,连乾隆晚年侵扰东南沿海的海盗,其战舰装备的火器,都是“炮多而壮”,火力远远碾压清军水师。最严重的几年里,清军水师看见海盗船打劫,竟吓得躲一边看热闹。即使这样,那些年清王朝的高层,也没想过改良火器装备。
甚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噶尔尼使团访华时,英国使团的礼品里,就有当时最先进的野战火炮。但对这送上门来的厚礼,清王朝的态度,依然十分漠然,只是将这些火炮封存到圆明园里。接着一放就是六十八年,才被洗劫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原封不动的搬回去。
观念落后如此,吃多少血亏,也是打不醒。
三、严重断层的清朝军工
那么退一步说,如果清王朝真能从清缅战争里幡然悔悟,从此拼命引进西方枪炮,那么19世纪的鸦片战争里,清王朝能否改变战败厄运?实事求是说,依然很难。
因为发展火器,仅靠引进还不够,更要靠自己强大的军工产业。而这事儿,又是乾隆年间一大败笔。
比起之前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强大的火器生产能力,乾隆年间时,由于诸多记载火器研发技术的图书,统统被当做了“禁书”,以至于“于是所谓《四库全书》中关于兵器一端,几至阙如”。清王朝的火器生产,理论上就断了层。
实践中就更惨淡了,铸造枪炮的工匠,技术水平一拨不如一拨,外加乾隆年间腐败加剧,偷工减料也成风。到了乾隆帝去世时的嘉庆四年(1799),清王朝改装了一百六十多门火炮,结果射程竟只有百步。改装后的火器,竟比康熙雍正年间弱得多。
甚至,到了鸦片战争爆发时,清王朝紧急铸炮,却发现连昔日的好些珍贵图纸资料都丢光,能找到的图纸,竟只有康熙年间的。到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面对迫近通州的英法联军,大学士瑞麟更大声疾呼,要求把清王朝库存的南明火炮拉出来抗敌——近二百年前的火炮,大清竟还要用!
如此衰退的产业基础,就算引进了先进武器,又怎能“消化”得了?
清王朝在近代的衰落,并非一枪一炮的衰落,而是全方位的问题。
1762年,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乾隆皇帝下令对缅军展开反击,清缅战争由此打响。这场战争打了7年多,最终双方前线将领自行决定停战议和。一直到1788年,缅甸国王孟云主动派出使节奉表纳贡,这场战争才算真正意义上了结。
尽管这场仗表面上是以清朝的胜利告终,但实际上清朝却在此战中损失了大量兵员,平白耗费了大量白银,最终也没能征服缅甸。
那么,清朝为什么会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呢?
(乾隆皇帝剧照)
当时的缅甸,并非是今日的缅甸。在建立贡榜王朝之后,缅甸慢慢成为了中南半岛上最强大的国家。依仗着强大的军力,缅甸开始派出小股部队进入清朝,并向清朝管辖的内地土司强行征收“花马礼”。尽管有一些不愿屈服的土司,向云南官府请求帮助。但当时乾隆忙于准噶尔的战事,对于南方的事情没有过多理会。云南官府在没有得到明确指示的情况下,只得奉行绥靖政策。
眼看清朝不管,缅甸方面便开始变本加厉。1762年,他们派兵入侵清朝,要强行将“保护费”征到手。各地土司虽然迅速组织人手进行了抵抗,但最终还是因战败,老实交了钱。
不过缅甸人的胃口却越来越大,之后不久,他们又以数千人军队,占领了车里(西双版纳),并宣布车里为缅甸国土。
乾隆皇帝闻讯大怒,他立即命令云贵总督刘藻率兵清剿。然而刘藻此人却颇为无能,在缅甸达到目的自动撤退后,刘藻上书说“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但随着缅甸军队的再一次来袭,刘藻带领的3000清兵,最终在战斗中大败而归。
刘藻被乾隆皇帝革职,不久后,便因心理压力过大自杀身亡。
首战失利后,乾隆派出了他非常器重的杨应琚去处理云南战事。杨应琚到任后,缅甸军队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清朝军队节节败退。不过缅甸自身也十分清楚,如今战线过长,显然是不适合同清朝打持久仗。之所以猛烈地进攻,不停取得胜利,就是要以战逼和,在谈判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清朝军队)
杨应琚这个人有些好大喜功。失败时他保持着沉默,一旦取得小胜便立即上报朝廷。并且他上报的杀敌人数,动辄数千人,非常离谱。
乾隆也不是傻子,他很快发现双方的战争一直在清朝国境之内,如果按照杨应琚杀敌近万人的汇报,怎么可能缅甸人还越打越进来?
等派往云南的侍卫回京后,乾隆又一次震怒。他下令将杨应琚、李时升等主将全部处死。
随后,乾隆又派出曾在新疆多次立功的明瑞前往云南。明瑞在调任之前,还镇守着伊犁,是一员真正意义上的悍将。他到任之后,清军果然有了气色,开始对缅甸军队造成打击。
但明瑞却是向来看不起缅甸军队的,几场小胜后,就更加轻敌了。在追击到缅甸境内后,明瑞很快中了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最终不幸战败身亡。
事实上,尽管缅甸军队不断取胜,但他们的军事力量却遭到了大幅削弱。尤其暹罗等周边国家的压力,更是让缅甸捉襟见肘。
缅甸很快向清朝提出了议和的请求。但乾隆皇帝却感觉颜面扫地,坚决拒绝议和。他派出傅恒重新带兵向缅军发起了进攻。
第四次战事开始后,清缅双方打得有来有回,战局一度陷入了僵持。后来双方都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厌战情绪,傅恒最终同意了缅军的停战请求。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才终于落下了帷幕。
(傅恒剧照)
停战之后,缅甸方面主动派出使节进京议和。乾隆皇帝尽管“极不情愿”,但最终还是同意了议和的请求。
说起来,乾隆之所以会很“不情愿”。其实是他一直认为清朝乃是“天朝上国”,打缅甸根本费不了什么力气。但缅甸使者在议和时却没有送上贡表,这让乾隆感觉很没有面子,甚至差一点又下令重启战事。
不过,这场争端最终变成了漫长的外交战。直到1788年,缅甸主动奉表纳贡,这场清缅之战才真正意义上完结。
对于清朝来说,这场战争其实是非常失败的。清朝之所以会损失大量士兵,主要是因为清朝使用的武器火绳枪,遭到了缅甸更先进的燧发枪全面碾压。但乾隆皇帝却根本看不到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没有引起警惕,只一味端着“天朝上国”的姿态,这最终让清朝在百年之后,遭到了列强的欺辱。
清朝为何在缅甸屡屡碰壁
清朝号称是天朝上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强盛的王朝,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次战争,大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也被称为十全武功。这些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
这十全武功指的就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
十全武功有值得炫耀的大胜,如平定实力强大的准噶尔部,也有四次征讨却没占什么便宜,最终只获得缅甸名义臣服的清缅战争。乾隆皇帝自己也认为“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那么,为什么大清就拿不下缅甸?
清缅战争发生的背景
中缅两国的交往始于汉代。缅甸作为东南亚的一个重要国家曾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国力比较弱小。在公元11世纪,随着蒲甘王朝的发展,缅甸开始崛起。元朝准备招降蒲甘王朝,遭到了拒绝,随即派兵多次攻打缅甸,缅甸失败接受纳贡,从此缅甸与元朝建立朝贡关系,缅甸北部被划入缅中行省。
明代时,缅甸的东吁王朝逐步统一了缅甸的中南部,并向北部进行扩张,开始蚕食中国的西南边疆,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和明朝发生了冲突。万历十一年,明朝派兵击败缅军,重新收复了缅北地区。但明朝晚期国力衰弱,对边境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双方就孟养、木邦、陇川、孟密等边地土司地区的控制权进行了多次较量。
清朝时期,中缅边境的土司一些向清朝上供,一些向缅甸上贡,还有一些为了自身安全同时向双方上贡。清朝中期,缅甸历史上最强大的贡榜王朝开始兴起壮大,统一了缅甸大部分地区,并逐渐吞并周边国家,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霸主。在征服完原缅属的掸族土司后,缅甸开始向清朝管辖的土司强制要求征收贡赋。
一些不愿臣服的土司向清朝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的清朝正在全力平定准噶尔,无力兼顾云南,所以采取绥靖政策。清朝平定新疆后,开始对缅甸转变态度,中缅边境局势逐渐紧张。缅甸在向清朝土司征收贡赋未果,开始派兵攻打,引发了持续7年的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
1762年,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进行自卫反击,一直到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了停战合约,清朝先后四次征讨缅甸。这四次征讨中,清朝可以说是四战皆败,最终由于双方损失过大,才不得不签订停战协议。
第一次征讨由云贵总督刘藻指挥。在边境屡屡被侵犯后,刘藻带领所辖云贵兵马开始追剿。缅军进行掠夺后主动撤出,清军只擒获5人。刘藻上奏称“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10月,缅军入侵车里,并发文中国,宣布车里为缅甸领土。刘藻命绿营兵进行围剿,缅军采取游击作战,清军并无多大战果,反而被埋伏受损。刘藻被革职随后自刎身亡。
第二次征讨,乾隆皇帝将边疆大吏杨应琚由陕甘总督移任云贵总督担任指挥。清军趁缅兵撤退之际攻入缅甸。先后占领了缅属整欠和孟艮两土司管辖地区。但由于缅军坚持坚壁清野,清兵并无多大战果。后来清军任命一些掸族土官,留下少量军队退回云南,之后清军又控制了蛮暮土司、木邦土司管辖地区。
9月,杨应琚开始调集14000士兵向缅甸进攻,双方经过几次交战互有胜负,但缅军绕道进攻进入中国境内。杨应琚一直奏报乾隆称:屡获大捷,杀敌万人。但乾隆皇帝知道真实战况后震怒,先将李时升、朱仑逮捕进京处死,又将杨应琚赐死。
第三次征讨时,乾隆皇帝在经过前两次征讨后,认识到仅仅依靠云贵地区的绿营军是无法战胜缅军的,于是派遣明瑞为统帅,调满洲兵三千,四川绿营兵八千,贵州绿营兵一万,外加云南绿营兵五千,分两路进军。
11月,明瑞率南路军出宛顶进入缅境,占领木邦城并继续前进。北路军则在老官屯附近与数千缅军对峙。统帅额尔景额病亡。明瑞出木邦后在蛮结与缅军对峙,获得了蛮结之役胜利。蛮结之战后,明瑞更加轻敌,继续率兵深入,被缅军切断后勤补给开始败退,明瑞身亡,清军征讨失败。
第四次征讨由傅恒领兵,增调1500满洲兵以及3000贵州兵入滇,后来又加派3000满洲兵,2000福建水师。1769年2月,傅恒率兵出征。临行时,乾隆帝还亲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并把自己用的甲胄赠给傅恒,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和期望。这次清军认真总结前三次进攻失败的经验,决定进攻中缅边界北段。
交战中,双方互有胜负,但清军受制于气候和后勤无法取得胜利,双方形成僵持状态。在这次征讨中,清兵战斗损失虽小,但由于不适应东南亚的气候,病死士兵众多,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亦染病。在僵持下,双方于11月16日正式议和。
至此,花费了清朝911万两白银的清缅战争落下帷幕。18年后,即1788年4月,缅甸国王孟云主动派出使节奉表纳贡。
清军屡屡碰壁的原因
清军在面对缅甸时四战都没有讨得便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清军的自大。清朝上至乾隆,下至普通士兵,都认为缅甸不过是一个“南蛮小夷”,兵力国力根本没法跟强大的清王朝相比。在自大下,清军每次出动的军队并不多,最多不过几万人,远不像征讨准噶尔那样倾巢出动。在进攻时也经常轻敌冒进。
第二是装备的落后。清军使用的武器以冷兵器为主,善于骑射,而缅甸军队已经大范围开始使用燧发枪。火器装备水平远远高于清军,导致作战时清军伤亡惨重。
第三是战场环境不利于清军作战。战场地形复杂,气候潮湿,清军骑兵极不适应此类作战环境,湿热的气候也造成了清军大范围减员。
第四是清军不重视情报收集工作。清军一直没有好好研究缅甸,收集缅甸的情报。始终认为缅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甚至一度对暹罗被灭国的消息一无所知。
第五是边防部队作战能力低下。绿营兵装备极差,无战斗经验,战力薄弱,平时负责边境驻守还可以,但面对缅军作战时就很难发挥作用。直到第三、四次征讨,清军才开始派遣满洲兵作战,取得了一定优势。
第六是清军战术运用不得当。清军带兵将领大多能力不强,不明敌情,盲目轻敌,甚至是文人出身,不懂军事。而缅甸战术灵活,面对清军坚持坚守要隘游击作战、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结果屡屡奏效。
第七是后勤补给困难。缅甸山高路险,辎重难行,清军筹集粮食、转运困难,在战场上多次陷入后勤被切断的窘境。
清缅战争的影响
清缅战争爆发时,缅甸正和暹罗交战,而且已基本上占领了暹罗,但由于又开始与清军作战,缅甸全军归国抵御清朝进攻。借这个时机,暹罗的郑信击退缅兵复国,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缅甸在战前人口众多,国力强盛,清缅战争打破了缅甸统一东南亚的希望,并开始被英国人大肆侵略缅甸,并最终把缅甸并入了印度。
战后,缅甸虽然又向清朝开始纳贡,但随着缅甸被英国占领后,在西南边境,清朝面对的敌人更加强大,最终英国人控制了几乎整个缅北地区。一直到1960年,中缅签订《中缅边界条约》,重新确立了双方的边界,才正式解决了两国的领土争端。
清缅战争的意义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一直不很严格。清朝之前,一般采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州,让当地领袖统治管理。明朝时,云南边境地区一般由当地的土司控制管理,土司除每年向中央政府进行上贡外,中央政府一般不会过多进行干预。
清朝时吸取了之前朝代任由边境地区势力发展壮大的教训,改由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在云南地区由中央直接派遣官员管理,在澜沧江以西地区依旧保留土司制度,以东逐渐撤销土司。设立了大部分由汉族士兵构成的绿营兵的边防军来驻守边疆地区,并在边疆重要的地区筑城、巡逻。
清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云南等边境地区的管理。清朝建立以来,在云南重新测量了土地、引民入滇、减免赋税、发展经济。云南的人口在乾隆后期达到巅峰。再加上积极兴办各种学宫书院,建立完善了教育体系,逐渐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
通过清缅战争,让清政府更加重视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理。基本明确了两国的边境线,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与边境土司的关系,强化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尤其是在清朝中后期,中华统一的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也为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一定基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1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