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康熙朝的三大科技人才,他们分别是谁

众妙之门 2023-06-16 16:02:02

揭秘康熙朝的三大科技人才,他们分别是谁

那么,康熙朝的这三大科技人才究竟是谁?他们的人生之路又为何会天差地别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且让我们回溯百年历史风云,跟小编去探究那埋没在时光中的古老故事吧。

一、数学奇才

康熙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位期间,他不但完成了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准噶尔等一系列壮举,还在忙碌的政务之余不断学习。不管是天文历法还是医药数学,都是康熙课程表中的绝对主角。

苦学西方科技文化之余,康熙也有着自己的遗憾。因为康熙身边优秀的数学老师大多是外教,这难免让康熙在无数个钻研数学公式的夜晚,看着满朝士子黯然神伤,最后喟然长叹一声知音难求。

谁知就在康熙苦觅知己的时候,恰好遇到了数学牛人梅文鼎。这位出身大清本土的数学家瞬间让康熙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而梅文鼎也因此成为了康熙朝科技人才中为数不多的人生赢家。

原本自认为是数学高手的康熙,终于在梅文鼎身上明白了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当康熙还在一众外教辅导下照本宣科读公式的时候,梅文鼎已经写出了不朽的作品《方程论》。

在这部《方程论》中,梅文鼎总结中国传统数学的精华,同时在元代《授时历》的基础上,融汇70余家历法,将中国数学的骄傲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后,梅文鼎又先后撰写了介绍西方的写算方法的《笔算》,研究勾股算法的《勾股举隅》以及探索三角学的《平三角举要》和《弧三角举要》等20多种数学著作。

著作等身的同时,梅文鼎还完成了大量对前人旧著的修订工作,甚至一度为了纠正《日食图》中的错误,专门写了本《交食图法订误》。

在梅文鼎孜孜不倦的研究下,清代的数学水平不仅弥补了宋元明时期的不足,还达到了传统数学前所未有的高度。近现代数学的高速发展,就在梅文鼎手中奠定了基础。

梅文鼎去世后,康熙皇帝非常伤心。为了纪念这位数学上的知音,康熙皇帝专门下旨让江宁织造为梅文鼎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或许,这道令朝廷官员安葬科技牛人的旨意是想告诉世人,我们的传统数学同样精彩,在浩淼的数学天空中,我们不但有圆周率、杨辉三角,还有的梅文鼎带来的熠熠星光。

二、火器达人

有道是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梅文鼎功成名就之际,另一位科技人才却在经历着人生的至暗时刻。

这位倒霉的科技人才便是成功造出了“冲天炮”的火器专家戴梓。当初康熙正是靠着戴梓发明出的新式武器,才能成功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谁料成也“冲天炮”,败也“冲天炮”。戴梓靠着“冲天炮”扬名立万,却引来了同事南怀仁的嫉恨。原来南怀仁早就在康熙面前吹牛说“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才会做,但当康熙将制作“冲天炮”的任务交给南怀仁后,南怀仁却前前后后花费了一年,用尽了各种方法始终不得要领。

眼见南怀仁束手无策,康熙便将制造“冲天炮”的重任转而交给了戴梓。要说戴梓真不愧是火器专家,他接手任务后仅仅花了八天就啃下了“冲天炮”的硬骨头。

“冲天炮”造好后,康熙亲临现场观看试射,只见“冲天炮”威猛无比,锐不可当,康熙大喜之下,当即给此炮赐名为“威远大将军”,还让人将戴梓的名字刻在炮身上以示荣耀。

一时间,鲜花与掌声将戴梓层层包围,仿佛他就是明日之星,却不见阴暗的角落里,南怀仁正两眼通红地死死盯着戴梓,留下了一个瘆人的冷笑。

不久后,南怀仁勾结与戴梓有仇的陈宏勋等人,诬陷戴梓“私通东洋”。康熙一时不察,竟相信了南怀仁的话,盛怒之下将戴梓流放到盛京(今沈阳)去了。

戴梓在天寒地冻的北国艰难生活了三十多年,期间他每天都盼着康熙明白自己的冤情,能够赦免自己返回故乡。

这个心愿成为了支撑戴梓活下去的勇气,没有钱,戴梓就靠卖字画为生;没有食物,戴梓就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没有衣物御寒,戴梓就冬夜拥败絮卧冷炕。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就这么过去了。康熙四十三年,戴梓终于等到了康熙的赦令,但那时戴梓已经是78岁的老人了。

戴梓收到赦令后,还没来得及返乡便在途中因病去世,徒留下一曲“人共惜之”的千古遗憾。

三、水利专家

戴梓的悲剧并不是孤例,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科技达人也曾经历了这般的冷暖人生。

这位科技达人就是发明了“测水法”,堪称清代鸦片战争前最杰出的水利专家陈潢。

康熙十年,陈潢与安徽巡抚靳辅相识于河北邯郸,此后陈潢作为靳辅的专职幕僚兼好友,随着靳辅辗转各地,等到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后,陈潢便成为了靳辅背后的最强治河顾问。

靳辅担任河道总督后,如何治理黄河的水患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头号难题。为了尽快完成治河的重任,靳辅与陈潢常常亲自登舟考察黄河的地势和水情,等到晚上下班后又一起商量治河方案。

考虑到黄河泥沙量大的特点,陈潢别具匠心的提出了“放淤法”,将淤泥引到黄河两岸固堤造田,又在前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上,创造性的发明了“测水法”,通过计算河流横截面积与水流速度,得出精确的工程数据,科学性治水固堤。

在陈潢的治理下,“河以治安者五十年”,黄河中下游的水患至此基本根除,无数百姓得以重返家园。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黄河大治,清廷的漕粮运输终于可以畅通无阻,南北商贸交往也日益频繁,这也为清廷后续对准噶尔长期作战提供了物质保障。

黄河水患根除后,陈潢又开始治理淮河,谁料等到淮河水患退去后,河岸畔却留下大片农田,这无疑成为了官宦士绅眼中的一块肥肉。

可惜陈潢一心扑在治水上,不懂豪绅们的心思,还拉着靳辅去跟康熙提议,将这些农田全部算作官田,以便增加治水的经费。

这一举动彻底得罪了士绅阶层,他们开始疯狂打击报复陈潢,最终陈潢被捕拿进京,忧愤而死,还被泼上了一盆“攘夺民田,妄称屯垦”的脏水。

通过这三人的命运,我们可以看到,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国的基础科学并不落后,但是科学技术转化环节以及两位实干型人才的遭遇,却已经预埋了鸦片战争的惨败。其中教训,几百年后依然让人唏嘘。惟愿中华后世,再不会有下一个陈潢与戴梓。

制造第一把机关枪的天才,因才被人陷害,遭康熙帝流放,他是谁?

21世纪,随着科技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武装力量也是日渐强大,现如今已被视为军事强国。我们中国也随之有了许多新型的武器,譬如新型突击步枪CS、AMR2狙击枪等。而你可知最初的火器是怎样被人制造出来,又是何人制造出来的,继而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样的呢?

在中国古代,火器的发展史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最初,火器是以火药施展其威力,以火药装其弹匣中。在战国时期,火药被最早投入军事活动中,当时的火器的名字叫做 "拍车",是将火药装入它的囊中,类似于投石器。后来,追溯到三国时期,关于这种火器的名字又演变为"炮"。再到隋唐宋金元时期,这时的火器才开始被广泛地使用。而在这之后,火器开始有了越更多的形态,也越来越复杂。到了清初时期,有一位清代官员——戴梓,便是一个造火器的"天才",他是造出了第一把机关枪的天才。

戴梓是清初的火器制造家,字文开,被世人称为耕烟先生。戴梓出生于官吏之家,幼时的他便才思敏捷,聪明伶俐,喜爱读书,尤其喜爱读兵家之书。在他11岁时,便能写出匡扶国家社稷,为民担忧的诗句。不难看出,此时的戴梓便已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少年时的戴梓,在父亲的影响下,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苦心钻研出许多中自制火器,对着火器的研究极具天赋。

清康熙十三年,吴三桂自称周王,提出要光复明朝,讨伐敌寇,想要造反,自己称王称帝,这时的靖南王耿精忠威力响应吴三桂,便自福建起兵,向浙江进犯。面对国家危难时刻,此时的戴梓,欣然弃笔从戎,便随康亲王出征,讨伐吴三桂等一众乱臣贼子。在康亲王与吴三桂交战时期,戴梓对军事形势分析,条理清晰,细密清楚。因此,康亲王很是欣赏戴梓的聪明才干,对他也是极其尊重。

康熙十九年,平复三藩之乱,戴梓随着康亲王,一起胜利回朝。回朝后,康熙帝听闻戴梓的聪明才干与其的机械制造天赋,便召他于朝廷中,授予了他一官职——翰林院侍讲。至此之后,戴梓入南书房,常侍康熙帝身旁,讨论文史,同时还命他参与纂修《律吕正义》。

康熙二十六年,荷兰的政府,派遣他们的使者来中国拜访。在这一次拜访中,荷兰使者向康熙帝介绍了一件特殊的火器,这把火器的名字叫做"蟠肠鸟枪"。看着荷兰使者得意洋洋的样子,康熙帝便很是不悦,随口说道:我们天朝本就有这种枪。但是事实上,当时的清朝并没有这种枪。可是,此时侍在他身旁的戴梓,刚好对火器极具天赋。于是,他便叫来戴梓,将"蟠肠鸟枪"交予他看,并命他尽快造出相同的鸟枪。

令人震惊的是,在这之后,仅仅过了五天,戴梓便向康熙帝交上了自己仿造的十支"蟠肠鸟枪",而这十只"蟠肠鸟枪"竟与荷兰使者带来的别无二样。之后,戴梓还曾用其他的工艺去尝试改变"蟠肠鸟枪"的装饰,继而又做出了几支带着使用珐琅装饰的蟠肠鸟枪。在这后来,康熙帝把这些仿造的枪,都全部赠与了荷兰使者,向他们展示了我们大天朝也有这样的"机械天才",也能制造你们引以为傲的鸟枪。

这件事之后,由于戴梓极具天赋的机械制造能力,康熙帝便更加赏识戴梓。当时,有一个叫做南怀仁的传教士,是比利时人,他曾经在康熙帝面前表示,他们国家的"子母炮"是极其复杂的,也只有他们国家的人才能造出来。这时,康熙帝便下旨要戴梓抓紧研究,而这一次戴梓又仅仅用了10天便研发出了"子母炮",可夸下海口的南怀仁却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研发出他所谓的只有他自己国家能研发的"子母炮"。后来,康熙帝率军二次亲征葛尔丹时,在这场战争中,"子母炮"

发挥了它惊人的威力,仅仅向葛尔丹大营开了三枪,便吓得敌人"屁滚尿流"。这次战争结束后,康熙帝大喜,便将戴梓的名字刻在上面,同时也将为这个威力无敌的"子母炮"起名为"威远大将军"。

然而,戴梓这一生,成也在"子母炮",败也在"子母炮"。正是由于那一次比利时的子母炮被戴梓"轻而易举"的研发出来,便让一直研究怀仁心生妒忌,由忌生恨。于是,南怀仁便与起义军叛徒陈通岩勾结,向康熙帝上奏文书,诬陷戴梓勾结东洋,想要私通叛国。同时,由于戴梓为人刚正不阿,在朝中也得罪了不少官员。所以,当时的康熙帝没有细查,便在听信这些小人谗言后,便将如此具有才干的戴梓,贬为庶人,流放到了盛京。

流放到盛京的戴梓,身无分文,生活艰辛,不得不以卖字画为生。冬天的他不得不用着残破的棉絮入夜,有时到了凌晨还需要踩着雪霜进山拾捡榛子,来充饥自己的肚子。戴罪期间的戴梓在写诗方面的感情更加接近平民百姓的人,写了很多关于穷苦老百姓的诗句。康熙四十三年,他被赦回乡,留居铁岭。而在盛京、铁岭的他,没有一天不盼望着能得赦回朝,为国效命。但是,这一盼长达35年,最终也只能在那凄凉地,郁郁寡欢而终。而在他死后,他发明的也随之慢慢消失于世间。

据相关资料记载,戴梓还曾发明一种叫做"连珠火铳"的火器。这种火器的背部是装火药的弹匣,一次性能贮存28发火药。同时,它的形状很像琵琶,在使用的时候,甚至可以连续向外射击28发子弹。但是,戴梓并没有将这一威力强大的火器交于军营,而是将其藏于自己家中。

传说,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戴梓在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里有一个人,告诉他,上天有好德,如果你将这武器流放于人间,那么你的子孙后代将不会有人存活。戴梓被这个奇怪的梦给吓着,于是便遵循这个梦里所说的,并未将连珠火铳流布于世间。这之后,"连珠火铳"便消迹于世间。

古时至今,被冤者又何止一人。北宋岳飞,被恶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名将李牧,被小人王翦挑拨离间追杀致死;而"机械天才"戴梓,也是被恶人南怀仁冤枉流放在外。戴梓,是空有着他的机械天分,却只能在远离朝堂的地方,凄苦度过一生。优秀的人才,总是会被困难,苦难所磨练。有的人可以在经历苦难后,出人头地,生前身后满是成功;而有的却只能像戴梓一般,终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只能一生凄苦,最终无事可成。

结语

戴梓,本是一个机械天才,奈何得罪小人,一生都变得凄苦不堪。戴梓创作发明的火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世人皆说,戴梓被流放后,导致我国武器落后百年。这一说法,又何尝不是正确呢?若是戴梓未被流放在外,他所制造的火器,又不知会有带给世人怎么样的惊喜。如若戴梓未被流放,那在清朝后朝的时候,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我们可能也不会因为武器落后,而导致清朝被迫挨打。若是戴梓未被流放在外,那么我们那时的清朝会不会有更多的先进武器,清朝的武器也不至于落后于西方国家。

李光地是个小人,英明的康熙为何还要重用他?

李光地,字晋卿,别号榕村,同时代的学者尊称他为“安溪先生”或“安溪李相国”,是清代著名的大官和理学巨匠,是一位深得康熙信任的人物。

李光地画像

李光地于康熙五年中举人,康熙九年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康熙16年被特授侍读学士,其后历任翰林院学士、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等职。康熙44年,升任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为辅,任此职直至逝世。

纵观李光地的一生,自登第后即跻身君侧近50年而恩渥不替,实属罕见,尤其是到了晚年,康熙帝更加的倚重李光地,君臣彼此相知,关系更加密切。但由于晚年的李光地,年老体衰疾病不断,因此曾多次以病乞休,但康熙帝一再挽留。

康熙54年六月,李光地再次上疏乞休,康熙帝览奏后特给假二年,但李光地回乡不到一年,康熙帝就一再传旨督促其办完事迅速归朝。康熙56年李光地回京供职,一年后即康熙58年,李光地病逝享年77岁。

当康熙帝得知李光地的噩耗后,非常的哀伤悲悼,当天就派遣皇五子和内大臣前去祭奠,并赐银1000两。又命工部尚书徐元梦护其丧归,谥号“文贞”。

那么康熙帝为何对李光地如此恩宠备至呢?

一、学识渊博、才品俱优,为理学发展、为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

李光地自幼聪颖,五岁入幼学,读书背文颖悟过人,七岁时就能写诗,九岁时就已经开始读《离骚》,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认真研读经史百家书中度过的。到14岁以后,他已经陆陆续续地读完了四书、五经等书。

李光地对四书、五经的研究非常透彻,这为他以后成为清朝前期的著名理学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他28岁时就已中了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李光地一生嗜学,学识渊博,在学术上深得康熙帝的赏识与倚重。

众所周知,康熙帝是一位具有雄才伟略的皇帝,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对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历算以及机械等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在文化政策上,康熙帝结合当时的环境曾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并开设博学鸿词科以优容、笼络汉族知识分子,而李光地从小便熟谙经学,极力推崇程朱理学,是当时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因此康熙帝非常重视李光地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和建议,所以经常召见他入便殿研讨义理。

而且李光地还时刻跟随康熙帝的思想文化政策,因此康熙定所御定的书籍也多指派李光地来参定,如《周易折中》、《性理精义》《御篡朱子全书》等都是李光地校理的。不光是理学,李光地在易学、音韵学、音乐理论、历算学等方面也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治学严谨,生平著作丰富,有50多种。

二、不贪图功名康熙十七年三月,李光地因遭逢父亲丧事在乡下守制,漳浦人蔡寅聚众两万余人,进围安溪、李光地以在籍守制官员的身份,协同官府招募乡兵,设伏据守并对蔡寅同党进行招降。后蔡寅解围转投郑经。

六月,郑经抗清军围困泉州,形势危急,李光地设法请来救兵解了泉州之围,此举赢得了朝廷的赞许和认同。康熙帝称其“矢志灭贼,实心为国,深为可嘉”,于是授其为学士。但是李光地却上疏康熙帝,说泉州解围一事是将帅的功劳,并请辞所授自己的学士之官。由于李光地以退为进,不贪图功名的行为给康熙帝留下了好印象,因此康熙帝在览奏后谕令说:“已有成命,著即祗遵,不必辞。”

康熙19年,在父亲的守丧期满之后,李光地赴京入职,得到了康熙帝的破格提拔,直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赢得了康熙帝的加倍宠信。

三、善于举荐贤良,为保护清王朝、输送了一批有用之士李光地虽身居要职,但颇能知人善任,引荐才识人才,扶植善类。关于此娄曾泉在《浅议李光地的历史评价问题》一文中有说:“......生平见一好人,喜欢至不能寐,即一技之长亦然。与吾何与?生性如此......见人之善如己之善。”

如康熙三十年冬,李光地充会试官时发现了杨名时,于是就大力举荐给了朝廷,杨名时历任布政使、巡抚、总督和尚书等职,是康、雍、乾三朝的名臣。

除了杨名时,李光地举荐的还有清代的理学家——陆陇其,他是康熙九年的进士,历官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和四川道监察御史等。

又如他举荐的毕生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的天文和算学知识的梅文鼎,他是清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是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

梅文鼎

除此之外,李光地还对触犯了清朝法律的贤能之士进行保护,如李光地曾营救了因戴名世《南山集》案受牵连问斩的桐城名士方苞。

虽然李光地的这些活动,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关系网,但也为保护清王朝、输送了一批有用之士。

四、为民兴利,勤于民政李光地是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感化里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头镇。但李光地的祖上本是闽北尤溪人,后来迁徙到了闽南安溪,祖上曾在朝中做官,但是到了李光地的父亲这一辈时,家道已经中落,这一时期的贫贱生活,让李光地终身难忘,如他在《母太夫人七十征言引》中曾经回忆道:“既窭且贫,崎岖多难,或衣被不完......或循荒循野,风雪飘摇。”关于此李光地在为他老婆林氏撰写的墓志铭中也提到:“夫人二十而归余......时正家贫窭”。可以说,李光地的青少年时期都是随着父母在贫贱患难中度过的。

李光地故居

对民间疾苦的切身体会,让李光地在为官期间非常清廉勤政,重视民心,与民休息,而他在直隶巡抚任上最突出的政绩之一就是尽心于农田水利。

如《皇朝经世文编》载,康熙38年二月,康熙帝特谕李光地等治理直隶地区水患。为此李光地亲自动员、组织民众,夙兴夜魅,最终成功地对永定河和子牙河进行了治理。李光地治河之后,水系的安全系数大为提高,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河水没有泛滥过康熙39年七月,李光地还奏请开诸州县水田,引漳河诸水灌溉。

李光地不仅在治理河道上能够做到实地考察,提出合理建议,而且还十分关心民政,主张为民争利,并极力避免劳民、扰民,他曾特意奏请豁免因治理河道所占民田的额赋,也曾特意奏请给额设运输漕粮的船只每船十亩田地作为运丁赡养之费,以减轻人民负担、稳定运丁情绪和确保漕运畅通。

李光地对于贪官的斗争也是十分坚决的。如康熙39年2月,他针对各级官吏侵吞、挪用公款成风或“法轻易犯”的弊病,上疏朝廷,建议立法律清理宿弊,严加盘查属库及各种支出,对有犯者实行重重处治。

由于李光地的政绩显著,康熙帝非常赞许他,如《清圣祖实录》就有关于康熙帝对李光地的赞誉:“自任直隶巡抚以来,每年雨水调顺,五谷丰登,官吏兵民无不心服。”

可以说,李光地不畏权贵、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重民思想,与康熙帝大力宣传安民、保民、息民、勤民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这也促使了康熙帝对他的宠信。

结语李光地不仅在治理水患、惩治贪官、举荐人才和发展理学方面作出了贡献,他在平定“三藩之乱”和“统一台湾”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是康熙帝对他恩宠备至的重要原因。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治武功,都不仅仅是明君一个人的功劳,这与大臣们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总之,李光地是当时无愧的、康熙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他死后被加封为太子太傅、入贤良祠,谥号“文贞”,也都是名副其实的!

康熙的四大辅臣是谁?谁是四人之首?

康熙的四大辅臣是分别是:赫舍里.索尼、苏克萨哈、钮祜禄遏必隆和鳌拜。四大辅臣之首是赫舍里.索尼,满洲正黄旗,开国功臣之一,是孝庄文皇后为康熙皇帝特指的四大辅臣之首。

为什么康熙愿意重用这四个人,给他们这么大的权力呢

说起这四个人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在清朝,为了能够分散权力实现相互牵制,一般朝廷分内都会有几个权力比较大的臣子,在康熙登位时,因为年纪尚小,所以顺治皇帝就为康熙挑选了这四个人作为辅政大臣,来辅佐康熙管理朝政,当时康熙尚还年幼,在朝堂上基本就是这四个人做主,随着康熙慢慢的长大成熟以后,这四个人就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虽然索尼是四大辅臣之首,但是我们一般都是熟知鳌拜这个大魔头

大家在看周星驰的电影的时候,能看见鳌拜被演绎成了一个执掌朝廷架空天子的角色,在历史上也是同样如此,本身这四个臣子初衷都是辅佐康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因为权力而蒙蔽双眼,这个人当属鳌拜。顺治的本意是想四者相互牵制,没想到就是因为这样,却没想到给了鳌拜权倾朝野的机会,鳌拜一家独大。

四大辅臣所做之事和目标却各不相同

因为苏克萨哈经常与鳌拜产生歧义,所以鳌拜利用自己的权谋第一个就把他铲除掉了,那四大辅臣就只剩下三位了,除了鳌拜剩下的两位基本历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索尼作为四大辅臣之首被鳌拜抢尽了风头,不甘心也无能为力,因为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也不敢轻举妄动,当时顺治选择遏必隆时只是看中了他家族的势力,但是他也不可能拿自己的性命和鳌拜斗,康熙最后联合众大臣把鳌拜生擒,所有人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四大辅臣本应尽好自己的职责,但谁也没想到最后会落得这样一个结局,权力蒙蔽了双眼,利欲熏心,所以皇帝也是不好当的,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胜者为王。

康熙的四大宠臣,没有他们就没有康熙盛世,他们都分别是谁呢

康熙皇帝一生既受到满洲骑射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的熏陶,又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正是因为他有深厚的汉学修养,使他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性格特点。少年康熙帝,十六岁时就用智谋除掉了飞扬跋扈的鳌拜,后为国家统一,果断执行削藩政策,平定三藩之乱。在这之后,康熙帝大胆任用汉臣,开创了康熙盛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康熙皇帝的四大宠臣是谁?

(1)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人,清代大臣、学者。他先后任职于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长期担任侍读、侍讲学士,直至文渊阁大学士。(清朝没有宰相的,所以,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当时的宰相)。在掌管户部期间,他积极的向康熙皇帝上奏疏,提出钱币改革,为稳定货币制度作出重要贡献,之后他又提出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分子,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在文学方面他也是作出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写了很多诗,编辑了很多书籍,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编纂了《康熙字典》。他一生忠于朝廷,深得民心,可以算是康熙的第一重臣了。

(2)于成龙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清初名臣、循吏。于成龙为人正直,清廉,勤恳踏实,肯吃苦,在他上任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深受百姓爱戴。也正是因为他清正廉明,被康熙帝称为大清第一廉吏。

(3)赫舍里·索额图(号愚庵),满洲正黄旗人,索额图出身名门,是大学士索尼的第三子,孝诚仁皇后的叔父。清代康熙年间权臣,世袭一等公。他为康熙帝除去鳌拜立下大功,深得帝心,后期因参与党争被康熙帝打入宗人府,饿死狱中。

(4)纳兰明珠(字端范),满洲正黄旗人。清代康熙朝重臣,词人纳兰性德父亲。纳兰明珠支持康熙帝撤藩,在平定三藩之乱后成为康熙宠臣。康熙帝打击党争时,明珠被罢官,后来恢复原则也没有被重用,在无奈中病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1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