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仁宣之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之前《大明风华》热播,引起了很多观众对明初历史的兴趣。这部电视剧时代跨越很长,讲述的是主人公孙若微历经五帝六朝的故事。其中还有一些读者发来私信,询问“仁宣之治”为何没能像“康乾盛世”那样持久,短短十年便人亡政息了?
笔者是不大喜欢看非正史的历史宫廷剧的,《大明风华》也象征性地看了一两集,所以关于剧情方面实在插不上话。不过,对于“仁宣之治”,大致还是有一些看法的。
仁宗、宣宗即位后,尤其是宣宗特别重视恢复经济,减免赋税,减少劳民之举。对于百姓来讲,“仁宣之治”是一个较为辉煌的时代。但是这种辉煌并没有持续下去,只有短短的十年,并且在这十年之中,许多弊端已经逐渐暴露了出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英宗不可能持续“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并非完全是仁、宣二帝个人的政绩。我们知道,朱元璋统治的后期,明代社会就已经从明初的战争状态逐步转入到和平状态。建文帝即位后,更是迫切希望以文治国,只不过朱棣夺位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战,如北征、远航、迁都等等。
尽管朱棣暂时打乱了和平发展的这个势头,但并不能改变明代和平发展的整体趋势。因此,仁、宣二帝不过是顺应时代潮流,他们的政策和作为或多或少地推动了这种趋势。
所以,仁宣之治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换句话说,如果宣宗享年更久,在位更长,他久经考验的辅政集团仍在,国家和社会就不会出现较大的动乱。但现实是宣宗一死,八岁的英宗即位,他最信任和倚重的太监王振自然而然地替他掌权,某种程度而言他就是代理皇帝。
英宗、王振和仁、宣二帝毕竟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在政治理念和追求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前者没有后者的曲折经历和政治责任心,与辅政集团的几位老臣也没什么特殊的感情。因此,英宗、王振不可能我完全继承仁、宣二帝的政策,让“仁宣之治”得以持续。
其二,宣德后期也存在种种弊端
宣德后期,仁宣之治的政策仍然在持续进行,但执行的力度却越来越有限。此外,宣宗也有其个人的局限性,他本人较为贪图享乐,各种社会弊端逐渐加重,主要有几个突出的表现:
1,宦官的权力不断提升。一是宣宗身边的高级宦官拥有对武将的监督权,即担任边地镇守太监;二是火器部队的控制权,即掌管火器营;三是部分出征和留守部队的领导权,即与武将及部分文臣分享对军队的控制权;四是临时居守京师的部分行政权,即有权和文武重臣共同处理皇帝离京期间的政务。
从上面的几点可以看出,前三种权力都是高级监察官员和武将的,不过是宣宗从武将手里拿出来,转交给信任的宦官的。第四种权力虽然是临时性的,但同前三种权力相比,却是范围最大、级别最高的权力。宦官权力的增加,至少说明宣宗当政时期设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说白了,就是宣宗加强了皇权。
2,朝廷买办和征收消费品大量增加,对民间骚扰严重。宣宗由于喜欢工艺品,对书画、瓷器等需求很大,因此令太监到各地采买,增加民众的负担。再者,宣宗又喜欢促织(即斗蟋蟀),江南一带进贡成风,导致民众苦不堪言。至于百姓赋税和徭役方面,虽然朝廷多次下令减免,但收效不大。
3,沉重的赋税、劳役负担迫使大量百姓逃亡。宣德时期,离开土地逃亡的流民多达数十万人,几乎遍及各省。中下级官吏为了如数上缴赋税,只好将逃亡百姓的份额转嫁给未逃亡的百姓身上,结果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而那些逃亡的百姓得不到安置,生活困苦。
尽管朝廷多次下令让流民回到原籍,但收获甚微,后来放宽政策,只要回到原籍除了免除拖欠的全部赋税外,另外再免除一年的差役。可是这个政策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制止逃亡,反而奖励、纵容了逃亡。这样一来,流民越来越多,逃亡的现象更加严重了。
4,货币流通已陷入混乱。金银逐渐成为市场通行的货币,但却不是政府规定的法定货币,因此当时虽然折收金银和收钞两种方式进行,但朝廷仍然试图维护钞法,这种努力反过来又加重了货币流通的混乱。
事实上,仁宣之治并非像后世所说的那样美好,至少在宣德后期,整个社会已经处在较沉重的压力之下。社会矛盾、体制专制、宫廷财政膨胀这一系列问题都足以说明,仁宣之治都不能长期维持。
后世之所以对仁宣之治评价较高,主要是仁、宣二帝正好夹在两个较为动荡的时代中间,又是相对稳定的十年。再加上在当时的专制体制下,出一个好皇帝实在不容易,因而短暂十年的“仁宣之治”才更让人怀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1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