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瑜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时期周瑜,1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他的父母托关系,请来了一个神医,这个神医叫柳仝(tóng),早年曾是汉桓帝的御医。
柳仝一把脉便知其病根,说他小时候读书用脑过度,又经常感染风寒,免疫力太差,虽然曾经多次用药,但都没有去根儿,这日积月累,身体不堪重负,所以得了这场大病。
柳仝医者仁心,尽生平之所学,全力救治周瑜,才让他活了下来。临别时,柳仝亲手交给周瑜的母亲二两金黄色的药粉,非常严肃地说,周郎这个病,无法根治,20年后很可能再复发,到那时,只要让他服下这个药就可以再保他一命。
周瑜母亲一直担忧儿子的病情,临死前,特意交代儿媳妇小乔,把神医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她,叮嘱再三,让她到周瑜旧病复发之时,一定要给他服下这个药。
果然,赤壁大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周瑜乘胜攻打南郡,与曹仁对峙时,亲自骑马督战,不幸被曹军乱箭射中右边的肋骨,伤势很严重。然而,曹仁听说周瑜中箭卧病不起,亲自领兵前来攻打,周瑜见此情形,为鼓舞士气,带伤上阵,终于大败曹仁。
210年,伤未痊愈的周瑜,又请求出兵攻打益州,得到孙权的批准后,周瑜带着大军返回驻地江陵(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然而,走到巴丘(今天的湖南省岳阳市)时,新伤未愈,旧病又复发,不幸病逝。
噩耗很快传回柴桑(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小乔才刚想起婆婆临死前交代的事儿,她一直把那二两金黄色的药粉如同家传宝贝一样精心保管,竟然没有派上用场,悲痛之下竟然哭晕了过去。醒来之后,第一句话就哭着说:“是我害了周郎。”
这个事情不是小白瞎编,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吴书》中,相比于《三国演义》的描述,这个死因更为靠谱。
其实周瑜去世,距今已1800年,经过史官、文学家甚至民间传说的演绎,形成了至少六个版本,反倒让周瑜的死成为一个历史谜团。这六个版本主要包括:
第一个版本,被诸葛亮气死。来源于《三国演义》,也是家喻户晓的一个版本。
第二个版本,在攻打益州的途中,因为遭遇刘备和张飞的夹击,周瑜进退两难,被气死。来源于北宋民间评书《三国志平话》。
第三个版本,因战争受伤,伤口发炎身亡(古代没有抗生素)。这是台湾学者陈德文在其《诸葛亮大传》和《曹操大传》中提出的观点。
第四个版本,被小乔阴谋害死,来源于民间传说。说周瑜忙于军务,冷落了小乔,寂寞的小乔便和周瑜的家臣周云勾搭上了,两人为了长相厮守,骗周瑜装死,趟进棺材里,趁诸葛亮来祭奠时趁机杀了诸葛亮。结果诸葛亮来吊唁时,小乔把棺材的出气口堵住,将周瑜憋死在棺材里。
第五个版本,被女粉丝爱死。这个版本出自周大荒(周瑜后代)的《反三国演义》,说有一民间女子叫金粟柱,长得小家碧玉,颇有姿色,因爱慕周瑜的才情,听说周瑜喜欢琴,便苦练弹琴的功夫,终于打动周郎,二人在军中快活,纵欲过度。而周瑜死后,金粟柱也喝了毒药殉情。不过这个版本更不靠谱了,改得周瑜只活了28岁。
第六个版本,就是正史《三国志·吴书》中记载的版本。
你认为,哪个版本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呢?
周瑜是病死的,三国演义里是罗贯中为了塑造一个聪明的诸葛亮才这样写的,实际上周瑜是宽宏大量的,不可能被诸葛亮气死。 顺便提一句:周瑜好厉害啊!!!!!!!!!!!!!!!!!!!!!!!!!!!!!!!!!!!!!
35岁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族。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简明传记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地位却比自己高,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周瑜是在路途中突发疾病死亡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扩展资料: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称“周郎”,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孙权阵营重要的统帅,也是杰出优秀的军事家、战术家、战略家、政治家。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直接决定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战后两年,他在准备征伐四川、巴蜀途中身染重病,不久于巴丘病逝,年仅三十六岁。与鲁肃、吕蒙和陆逊合称四大都督。
周瑜年轻便成就大功,加上天资聪颖、精明能干、胸襟宽阔、相貌俊美、精熟音律,酒过三巡仍能听出宴席间的音误,故而传言“曲有误,周郎顾”,并深得主上孙策、孙权礼遇器重、提拔重用,妻子小乔在江东亦称国色,是不少人羡慕追思的英雄形象,也有不少古代诗词表达了对周瑜的赞美和钦佩,其中最著名篇章如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才德卓越、智慧非凡,将周瑜描写成为心胸狭隘,与诸葛亮明争暗斗之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
《三国演义》总承过往野史、戏曲、地方世代说法、说部话本等故事,将周瑜描绘成足智多谋,但却气量狭小之人。
例如,在这些作品中,周瑜屡次在赤壁之战试图谋害诸葛亮,例如要求诸葛亮造箭等。大战之后又多次想铲除刘备的势力,反而被诸葛亮“三气周瑜”,气得吐血而亡,临死前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今人常用“瑜亮情结”或“一时瑜亮”来形容两位杰出人物互相较量的情形。诸葛亮在为周瑜哭丧时说的“从此天下,知音何方?”一句,也被后人视为英雄人物惺惺相惜的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三国历史上,周瑜之死为何显得如此蹊跷?
周瑜之死,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一个典故。只是,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了?关于周瑜之死,在《三国演义》上说是被气死的,然而,真正的三国历史并非这样记载: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刘备曾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请求孙权把南郡借给他,使他得以控制荆州地区的局面。 此刻,周瑜劝谏孙权: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周瑜告诫孙权,刘备的野心太大,万万不可将南郡借给他。但是最后,傲娇的孙权没听进周瑜的建议,一是因为曹操的势力太强大,要结盟与之抗衡;二是刘备本身也不是能够轻易制服的人。一计不成再施一计: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周瑜这个计策,很有战略眼光。孙权对这个计策甚是满意,赞同周瑜的部署。也是因此,周瑜之死酿成了。在回江陵的途中,周瑜半途病死,年仅36岁。
只是周瑜之死,为何显得如此蹊跷?暴病身亡啊!
三国另一员名将张颌可非被诸葛亮乱箭射死,而是膝盖中箭而死。周瑜之死归根于自身操劳过度,再加上有箭伤在身,感染病毒而死时最有可能的。否则正是壮年的人,怎么会暴毙?
因此,可以说,周瑜之死,和当时极差的医疗卫生条件息息相关啊!再加上受伤之后没有静养,而是长途奔涉,周瑜之死必不可免,怪谁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1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古时候将军有多厉害真的能以一敌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