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认为修建长城并不能真正抵御外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便有守护边疆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可以追溯至秦始皇时期。秦始皇是对防御边疆有特别执着的人,他的修筑万里长城的千古壮举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记载。而随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们仿佛也继承了秦始皇的遗志,除了清朝外,其他朝代都有修筑长城的记录,这也是长城能够保持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
修筑长城最初的原因是为了防御匈奴。在秦始皇32年时,有一位燕人卢生想到:“亡秦者胡也”,这句话引起了秦始皇的关注。当时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六国,国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阶段,而他认为是时机成熟,应该处理外患问题。
匈奴对于秦始皇的威胁非常大,如果不加以应对,很可能会威胁到秦始皇已经统一的天下。因此他派遣他最信任的大将军蒙恬率领30万勇士,驻守在边疆,向匈奴展开了最为强烈的进攻。蒙恬领导的士兵收复了河南和榆中的广大地区,接下来一直到达了阴山和黄河河套以北地区,夺回了许多失去的领土。秦始皇在位期间匈奴一直都是沉默的,甚至有许多匈奴人为了逃命而躲到了漠北地区。
按照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收获已经足够了,可是秦始皇却并不满足,他还是担心匈奴人会卷土重来,为了杜绝这种情况发生,他不惜出动70万劳工,历时数年,修建出了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的长城。这段长城横跨万里,大规模地抵御着胡人的进攻。
清朝的皇帝为什么不修建长城?相较于其它朝代的皇帝,这个决定堪称独特。但实际上,这并不是短期决策,而是基于历史教训的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清朝的皇帝认为,修建长城并不能真正抵御外敌,历史事实也已经佐证了这一点。长城的存在并没有阻挡外敌的侵入,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虚张声势而已。
清朝皇帝曾经说过:“民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这句话表达了治国之道,也是长城无法达到的宏伟目标。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在抵御外敌方面,最重要的还是人民的团结和民心的向背,而非短暂的修建一段城墙。清朝的开创者认识到这一点,将民生放在第一位,致力于推进经济和文化发展,这也为清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相反,秦始皇在修长城问题上太过执拗,忽视了治国的根本大计,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覆灭。秦始皇的错误在于,单纯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了城墙上,却忽略了人民的需求和安全感。他对人民实施了过于严苛的统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国力逐渐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再修筑一道长城,也无法挽救秦朝的衰亡,反而让这个历史伟业付之一炬。
秦朝灭亡后,那段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城墙也随之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千百年来各个朝代的皇帝也都在长城修建上寄托了自己的希望。但是,过去的历史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只有做到真正的治国安邦,才能为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福祉和安全感,长城只是历史的遗迹而已,它并不能为未来带来任何保障。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万里长城明明可以抵御外敌 为什么清朝不修筑万里长城
嬴政在横扫六国之后,派遣大将蒙恬征募十几万的劳工,开始修建万里长城。
蒙恬用了整整十余年的时间,秦王朝拥有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防线。从此以后,长城成为中原王朝最为依仗的边境防御战线。
其实,长城绵延万里未必真正能够挡得住游牧民族入侵。从秦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结束,北方的游牧民族已经不止一次突破长城防线,顺利进入中原地区。
修建长城似乎成为了一件劳民伤财,可有可无的事情。
可是,事实未必如此。
游牧骑兵的优势在于能够随时机动性作战,四处游走。这是中原王朝面临大规模骑兵冲击是最为可怕的场景,因为几乎没有任何军队能够挡得住骑兵的不断冲击。
长城防线在一定程度上恰好成为他们的死敌,因为在长城的边境线上,这些北方的游牧骑兵是没有办法发挥激动作战的优势。
长城防线真正的战略缓冲作用也就呼之欲出,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也是如此。他的目的就是要为整个王朝边境打造一条战略缓冲防线,不至于被游牧骑兵南下直接突入到中原腹地。
战争开始后,真正能够阻敌于外的仍旧是那些重要的城池。有了长城防线的缓冲,那些重要的军事重镇所面临的压力也就相应的减少。
所以,长城的修建,它真正的战略意义在于缓冲,而不是彻底的防御游牧骑兵进入中原。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是围绕中国古时候的国防防御力工程,最开始的修筑史能够上溯到西周时,到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大战,北方地区的秦国,赵国,燕国都是在边境线修筑了长城。到秦朝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将世各地的长城都连了起来,万里长城由此而来。也是此后开始,历代王朝部分都是对长城进行修建,像汉代,南朝宋,西汉,元朝,宋元,明代都曾修建长城以抵挡异族侵入,而这其中以明代耗费的力气最大,现有的长城大多数也全是明长城。细心算下,没有修建长城的大一统王朝也唯有唐代,清朝和清代了。
清代康熙帝阶段的重臣张廷玉有一首诗叫《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从问题中就可以看出清代对修筑长城并不放在心上,这也是为啥呢?最先我们要确立长城的作用,从古至今修筑长城全是为了更好地抵挡北方地区异族侵入,而清朝本就起家于东北,进驻中原后又驯服了蒙古,经历三代皇上平定县了准噶尔,到乾隆时期清代北方地区已没有大患,长城所在的地方也没有清代的边境线,也就没有需要去修建了。
事实上长城可以起到的效果也十分小,明代是除秦朝之外又一个举全国之力修筑长城的王朝,殊不知明代并没有能预防住北方地区的侵入。例如清军入关前我认为也有五次入关行动。皇太极率军绕路蒙古第一次入关,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便是在此次战役中被猜疑的崇祯帝冤杀的;皇太极率军兵分四路再度破关而入,只不过是此次做的全是些掳掠的事;皇太极的小弟阿济格率军第三次入关,攻破12城;多尔衮率军第四次入关,打到山东,济南城被清军残杀损坏一空;皇太极的亲哥哥阿巴泰第五次率军入关,虏获三十多万人口数量。而在清军这五次入关南侵的时间里,出城狙击的明军非常少,长城压根没有防御功效。自然这也表明一个王朝要想抵御北方地区异族侵入,只靠长城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我国总体的军事力量来支撑点。
康熙帝也是看到了长城的弱点之处,因此一声令下“绝不修长城”,这也让老百姓松了一口气。要了解修建长城针对皇帝而言可能是件不简单的造就,但针对民众而言便是很大的劳役,康熙帝这一举动不但抚慰了人的内心,也表现出他对清代军事力量的自信心。自然清代不修长城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没有必要去修,终究蒙古早已被清代第几代君王根据联婚而驯服了,历代王朝的北方地区之患已消,蒙古与清朝皇家一荣俱荣,劳命伤财的修建长城还比不上节省钱去修建几栋城堡呢。当前的长城也早已失去他当时的功效,不会再用于抵挡外族,仅作参观考察用,长城也将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
万里长城万里空?是康熙巡视长城时,看到的张廷玉写在长城上的诗,其中的一句?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说明了一个王朝的兴亡不是一座城墙能抵挡得住的,很认可张廷玉的看法。?
长城真的那么有用吗?
长城字秦始皇劳民伤财修建以来,在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入侵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从来没有挡住他们的铁蹄,经常的南下抢掠中原百姓的财物,汉朝时期不得不采取和亲的方式来避免匈奴的入侵。唐朝时期,突厥一直骚扰边境,北宋被契丹压制,南宋更是灭于蒙古的铁骑之下,明朝又花费巨资修长城, 也不免被鞑靼侵略,由此可见,万里长城万里空,还真是这么回事。?
历朝历代的灭亡都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非靠一座长城
从秦朝至清朝,那些被外族占领的朝代,都是其自身的腐败造成的,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就是由西晋的?八王之乱?内部互相残杀,使得关外的胡人势力趁机而入,导致北方的中原地区被胡人瓜分,中国历史进入最黑暗的时期。
北宋时期,保守派与改革派斗来都去,你方唱罢我登台,最后把自己作死,后来又中了金人的奸计,联合起来灭了辽国,从而使得金国没有了对手,一国独大,最后反过来吃掉了北宋,也为后来的元朝充当了掘墓人。
明朝末年同样如此,东林党人与阉党斗得你死我活,从而造成国内矛盾尖锐,民不聊生,受压迫的人民只得起来斗争,就爆发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朝在里外夹击下兵败如山倒,很快就被李自成消灭了。
民心国力才是永不倒的铜墙铁壁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长城作为一睹城墙,认为城墙修的结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长城就是摆在那里的一条长长的关隘,没有飞不过去的鸟,再厚的城墙也有被攻破的时候。但比长城更有价值的是民心和国力,最坚固的城墙其实是人心,只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只有自身的强大,长城才能变成摧不跨的铜墙铁壁,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防御,屈人之兵靠的是强大的国防实力,而不是长城。
熙作为清王朝的统治者,前半生一直在打仗,也打了很多的胜仗,他觉得用武力可以征服天下,可是后来,天下基本太平了,而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吏治腐败、国库亏空,朝堂上官员们结党营私,皇子们争权夺位,把他搞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1681年,即康熙二十年,清古北口总兵官蔡元上了一份奏折,请旨批准修筑他所管辖的那一带长城。
长城,历代王朝防御北方游牧部族侵扰的巨型军事防御工事。从春秋战国开始,先后有秦、晋、燕、赵、魏五个诸侯国,秦、两汉、魏、晋、拓跋魏、北齐、北周、隋、唐、后周、北宋、明十三个王朝修筑过长城。
明长城原来东起辽宁鸭绿江西岸,后世见到的从山海关起始到京北一段,乃明后期丧失辽东国土后修筑。长城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万余里,俗称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由辽东延伸到京北,再由东沿燕山山脉向西北蜿蜒而去,天下雄关古北口和喜峰口就虎踞京北连绵起伏的山麓隘口之间。古北口在北京正北偏东,喜峰口在京东偏北,两地相距约五百里。两口都建有三重关门,像三道沉重的铁闸,将关里关外拦腰截断,三关之间砖墙相连,筑成防御严密的军事要塞。关城左右与长城相连,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古北口与喜峰口是京师通往关外的要道,自古以来就是游牧铁骑南进和中原军队出关的必争之地。长城上类似于古北口和喜峰口的关隘还有多处,像居庸关等,但在明末清初,都不像两口曾上演过大剧而显得十分突出。许多王朝,除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用兵之外,平时就是靠长城和长城上的这些关隘,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武装的侵扰,两千年来已相沿成习。
取代明王朝君临华夏九州的大清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怎么办呢?
熟知 历史 和本朝掌故的康熙皇帝并未被两千年的习惯所束缚,他从先人的征伐足迹中得到了全新的启示。
公元1618年,即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康熙皇帝的曾祖父,后金汗王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攻明,一举拿下抚顺,摧毁限制满人活动范围的“六甸”。次年,萨尔浒一战,后金击败明朝二十万大军,在战略上取得主导地位。明王朝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先后集结数十万大军经略辽东。经过十余年战争,明与后金的边界还是南移到宁远、松山、锦州一线。失去辽东大片国土,明长城也不得不重新改向从山海关起始,再连接到京北,而且这一段长城事关京畿安危,当时也曾夜以继日加紧修筑。公元1626年正月,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率军进击宁远,环攻两日不下,反被违令坚守的明将袁崇焕指挥明军开炮击成重伤。同年六月,努尔哈赤因战伤发作死去。
康熙皇帝的祖父皇太极即后金大汗位,继续父亲努尔哈赤的未竟事业,在三年多时间里多次倾八旗精锐攻击宁远和锦州等战略要地。由于山海关至锦州一线为一狭长地带,纵深很大,地形复杂,不便于展开兵力实施有力攻击。尤其是山海关一带新修的长城关隘坚固,大军云集,交战后更难以速战速决。为此,皇太极开始琢磨改变进军路线和攻击目标。事有凑巧,这时漠南喀喇沁部蒙古台吉布尔噶都投降后金。台吉,乃蒙语借词,汉语音译,即汉人“太子”,满人“阿哥”之意。自成吉思汗为始,称大汗之子为“鸿台吉”,诸王之子为“台吉”。后来清朝对有功于爱新觉罗皇室的蒙古台吉分两类:担任札萨克(旗长)官职的叫执政台吉,其余的称闲散台吉。
布尔噶都为表示真心归附后金,带着贵重礼品,亲赴沈阳谒见皇太极。皇太极对这位蒙古台吉优礼有加,交谈中得知喀喇沁部蒙古曾多次偷袭关内,入侵明朝京东一带,抢掠财物。因为来去行动极为迅速,所以得手后一般都能顺利撤出关外。于是,皇太极产生了取道辽西,越过长城,直捣燕京的战略构想。出奇兵突破长城防线,夺取关内重镇,然后向北京实施攻击,可以给强撑大国面子的明朝以严重精神打击。这比在关外击溃或歼灭十几、几十万明军的政治意义还要大。而且达到目的后,完全可以乘明朝各路勤王之师调动集结之隙,迅速挥师北上取近路安全撤回辽东根据地。其中关键就是军队的运动速度,外加统帅的胆略和魄力!
公元1629年,即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正值中国北方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季节,皇太极亲率十万八旗精兵,以布尔噶都为向导,避开宁远和锦州正面战场,由沈阳向西北方向前进,渡过了辽河和巨流河。后金军在西辽河北岸与科尔沁、翁牛特等部蒙古军会师,尔后转道向西又折向南,最后在青城又与喀喇沁部蒙古军会和,完成兵力集结。
十月二十六日,后金大军主力在夜色的掩护下,突然出现在喜峰口、龙井关、洪山口长城脚下。当地明守军面对后金大军众寡悬殊,猝不及防,没来得及抵抗,上述关隘就全部被攻破。为了给大军清除障碍,皇太极下令拆除大段城墙,十数万大军立刻蜂拥而入,这就是有名的“毁边入关”事件中的首次。
十一月三日,后金大军攻陷遵化后略事部署,立刻挥师向西推进,十一月十二日进抵蓟州。在蓟州,后金军队与飞驰回援京师的袁崇焕部明军大战三天,然后撤出战斗西驰,八天后进逼北京德胜门,并在南海子扎营。袁崇焕也率明军取近路疾驰至右安门,在门外扎营。两军再战于沙锅门和右安门,后金军失利,二十七日转为守势。这时,皇太极施用反间计,诈言与袁有约,将联手攻城,故意让被俘的明太监听到,然后疏松监禁让其逃掉。明崇祯皇帝本来疑忌心就很重,又被皇太极突然入关的举动搞乱了方寸,得到太监密报后果然中计,于十二月逮袁崇焕下狱,后寸磔处死。借刀杀人成功除掉对手,后金军队顿时军心大振,上下一致要求攻占北京。皇太极深知此时攻占北京人心不附,将陷于孤城险地,说服诸王贝勒移师南向。后金军在房山祭金太祖陵后,放手攻掠固安,屠良乡,而后又挥师北上,再次进逼北京。当时陕北兵变,高迎祥起事,揭开明末农民大暴动的序幕。内忧外患同时发生,使明王朝阵脚大乱,朝野上下一片惊慌失措,杀了袁崇焕后更无力应付后金大军的的攻击。待明朝惊魂稍定,决定调大军合围时,皇太极已完全达到作战目的。
明兵部奉诏屡催就近的山西守军入援京师,明山西巡抚耿如杞不得已应诏率军勤王。耿军进至涿州时,专事倾轧的明兵部官员却扣发耿军粮饷。耿军哗变,大掠已遭后金军屠杀的良乡内外。明廷逮耿如杞论死,耿军叛变,流入山东以抢掠为生,后来投降李自成军,此是后话。明军将骄兵惰,各路行动迟缓,互相观望不前。拖延至次年正月,皇太极率大军沿通州、张家湾向蓟州方向突击,沿途烧杀掳掠,连克永平、迁安、滦州。同时,多尔衮所率之偏师,又全歼了南下的明山海关援军。
四月,皇太极留阿敏、济尔哈朗镇守永平、迁安、滦州、遵化一线防明军追击,自率大军由冷口从容退出关外,然后会合阿敏、济尔哈朗军辗转返回沈阳。后金军出入长城前后七个月,明王朝始终没能做出有力的反击,而明朝廷的腐朽无能和明军的种种弊端,却前所未有地暴露在皇太极面前。
此后,皇太极胆识愈壮,又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入关作战。连同此次,皇太极总计前后共发动五次“毁边入关”,每次都掳掠了大量的人畜财物,给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五年后,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七月,后金军复延长城西进,攻陷明沿边诸城堡,第二次入关,大掠而去。
公元1636年,即明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三月,满洲贵族、蒙古诸部王公、汉降臣上表共奉四十五岁的皇太极为九州共主。四月,皇太极祭告天地,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建元崇德。是年,皇太极亲率八旗劲旅再入喜峰口,第三次入关,连陷京师各县,掳掠大批人畜财物然后退出关外。
隔年,即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十二月,清大军越墙子岭长城,第四次入关。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师入卫京师,但清军已有三次入关作战的经验,根本不把明军放在眼里,于是舍北京而转攻直隶高阳、钜鹿等地。清军陷城后又挥师南下,长驱直入攻掠山东济南等七十余城,杀明藩德王朱由枢及十五年前经略宁远,支持过袁崇焕的退休大学士孙承宗、兵部侍郎吴阿衡等。清军此次入关四个月,共掠获人畜六十万,黄金四千两,白银九十七万七千两,次年三月由青口撤出关外。
三年后,即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被皇太极围困于松山的洪承畴粮尽被俘,数十万明军顷刻瓦解,明边防重地松山、锦州相继失守。皇太极乘势指挥清大军分道攻入长城,第五次入关作战,陷蓟州和京南各县又纵深向南到山东境内,破临清、兖州并大掠海州等五州,杀明藩鲁王、乐陵王等五位郡王及宗室千人,所过劫掠一空。此次入关,清军共获人畜九十二万,黄金一万二千两,白银二百二十余万两,贵重物品近十万件、批。清军如入无人之境,次年四月由墙子岭长城斩关而出。这一年八月,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去世。
皇太极是一位继往开来的人物,他不但扩大了父亲努尔哈赤的事业,也为清朝征服全中国奠定了基础。他改变了与明军正面拼消耗的战法,不单纯在关外攻城略地,而是出奇兵突破明朝长城防线,于机动中深入内地,不但在军事、政治上给对方以沉重打击,而且顺便掳掠财富,在经济上壮大自身。相形之下,明朝单纯死板的军事防守迟滞笨拙,极为被动。
万里长城,这巨大的军事防御工事在腐朽的明王朝末期,尤其在内忧外患交迫之际,已经完全丧失了作用,被皇太极大军拆毁的一段段豁口,在夕阳的残照下,化为一曲曲哀歌,悲惨地记录了明末的凄凉,也冷酷地反衬出敌国的强大。这一点,给实地踏查塞外,顺便巡视过长城的康熙皇帝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所以,康熙皇帝最后胸有成竹地在古北口总兵官蔡元的奏折上批道:
帝王治天下,自有本源,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宗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防守?… …
康熙皇帝结合清朝征伐立国,尤其是祖父皇太极“毁边入关”的 历史 ,一针见血地指明修长城劳民伤财,并不能从根本上消弭边患的道理。在这个真知灼见的基础上,才产生了不修长城,着力于肄武绥藩,实行木兰秋狝的国策。这是我们研究木兰秋狝文化时不可不熟知的。当然,康熙皇帝说的“安民”和“民心悦”,在这里特定的语境里指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民众,而是北方的蒙古各部人众,把他们笼络降服整治好,自然“边境自固”。这就是通过木兰秋狝进行“绥藩”,最后要达到修筑长城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