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此人经常在朝堂上嘲讽宠臣肥胖,后来结果怎么样

众妙之门 2023-06-16 15:08:27

此人经常在朝堂上嘲讽宠臣肥胖,后来结果怎么样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孟武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当一个人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别人就会用“食言”来形容他,但你可曾想过“食言”一说怎么来的,话语怎么能吃呢?

“食言”,根据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的解释,失信的人说的话,犹如吃进肚子的东西,可以被消化,吃进肚子就没了。假话正是如此,说过就没了,和吃进肚子里一样。这其实是一个形象的表达,类似“吞进肚子的话再吐出来”。

这个词来源于与春秋时期一位名叫孟武伯的大臣有关,这背后有一个相当有趣的故事。

六月时,鲁哀公刚从越国回来,大臣郭重为其驾车,大夫季康子和孟武伯在五梧等候迎接。郭重看到两人,对鲁哀公说:“他们两人平时经常在背后说很多不好的话,您一定要好好的质问他们!”郭重平时深受鲁哀公宠爱,孟武伯一向十分厌恶他。

由于郭重体型肥胖,孟武伯想乘着敬酒的机会让他难堪。于是他边敬酒边笑着对郭重说:“您是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肥胖?”

季康子这时候说:“武伯应该受罚吃肉!我们鲁国跟敌国紧密相连,我们不能陪伴哀公一同前往,没有参加这次出行,而你却说陪伴君王在外操劳的郭重肥胖?”

鲁哀公听了心生厌恶,说道:“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意思是,“这个人把自己的话语吃多了,怎么能不胖呢?”

这其实是在指桑骂槐,颇具讽刺意味。因为孟武伯此人正是那个“食言”之人,向来言而无信,说过的话不会遵守承诺。而孟武伯自己也听出了君王的意思,本来想在众人面前让郭重难堪,反而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鲁哀公回的这句话:“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成了千古名句,此后便有了“食言而肥”一说,“食言”的说法也传播开来,我们在之后的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史记·殷本纪》中写道:“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又如明代的《水风卧吟楼记》中:“不以食言而肥,不因苦吟而瘦,试以数语为记,请览而教正之如何?”

雍正留下的宠臣李卫,他在乾隆时期的下场如何?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徐茂娜

1738年12月3日,那天是初冬,天气已经凉下来了。李卫躺在自己的床上,大口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像要耗尽全身力气一样,他的胸腔也好像一只剧烈拉动的风箱,跟随着呼吸拉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明明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他的皱纹像是刻在肉里,他的头发也布满了雪色。

他所在的房间并不豪华,但是该有的东西一样不少。床边还有丫环端着药,旁边的凳子上坐着几个面容哀戚的人,这好好的屋子里,无端散发出一股即将腐朽的味道。

突然房门从外面打开了来,伴随着屋外吹来干燥的寒风,一个身着清朝太医服饰的人走了进来。这人焦急地放下药箱,冲到床边,细细给那床上的人把了一脉,最后,只有闭上眼睛,摇摇头:?准备好后事吧。?说着,他离开了房间。

突然,床上之人的呼吸更加剧烈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可最后也没有发出声音。渐渐风箱的声音小了,又渐渐地,他的胸口不再有了起伏。一旁的人都痛哭起来,李卫终于结束了自己光耀又辛劳的一生。


这位去世的老人,前面交代过了,他叫做李卫。他的一生丰富多彩,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1717年走入仕途,见过花开花落,帝王更替,一生宠辱不惊,难得的受到帝王和百姓的双重喜爱。

李卫虽说是在康熙年间入仕,但是真正得到赏识,却是在雍正年间。在雍正年间,他先后出任过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等职务。虽说他最后一路担任各种要职,但是从背景看,他并不出生于显赫世家,没有家族扶持,但是他最后却成了一品大员,不得不说他的确有为官才干。


雍正

雍正刚刚继位的时候,曾经派遣李卫去缉查私盐,当时的食盐走私十分严重,盐匪队伍强大气焰猖獗,对于当时刚刚继位的雍正来说,真的是一个棘手问题。

到任后的李卫与盐匪们斗智斗勇,几经波折,最后顺利拿下匪徒们,这样一来他由此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同时他发现当地的百姓因为官盐过于昂贵,只能去买私盐,这也是私盐猖獗的原因。于是,他疏通当地的水路,让官盐的运入有更低的成本,同时也在水路上狠狠堵住了私盐的运输。


李卫可以说是,从根上把缉查私盐这件事情办漂亮了,雍正对他也越发器重,之后,李卫还自筹了资金去修筑海塘,去弹压地方的反动势力,比如当时仍然存在的?反清复明?势力,这些事情,都被李卫一桩桩一件件仔细地近乎完美的办成了。

雍正对这位能臣,可谓是爱极了。但是在帝王眼里,怎么会有绝对没有错误的大臣呢?雍正认为,李卫此人为官的确妙极,但美中不足的一点是:此人太重义气,还有些骄纵,怕日后生出事端来。


曾经,雍正赏赐给他一批礼物,李卫直接下令名目张胆地使用起来。后来果然遭到了帝王训斥:?不避嫌怨,与使气凌人、骄慢无礼,判然两途。汝宜勤修涵养,勉为全人,方不负知遇。?

历史也是相似的,等到乾隆掌权,这位能办事的重臣依旧能受到帝王重用,但也遭到过天家的批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位太久,乾隆年间李卫已经有一些飘飘然了,在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撞见了花神庙中摆着李卫和妻妾的神像,受人香火朝拜。


乾隆

自己堂堂帝王还没有这个待遇呢,一个臣子怕是恩宠太盛,恃宠生娇了吧。于是,李卫也遭遇了严厉批评。

可是帝王对李卫还是恩宠的,李卫卧病在床时,他也派遣了御医关怀。可是最终,李卫还是在51岁那年,离开人世。

回看李卫的一生,雍正评论他是:?嘉许之怀,笔莫能罄。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嘉许之意仍然大过批评的,而乾隆也是?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这两位帝王对于他的评论都是正面居多,李卫从小小的闲职官员走上一品大员,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帝王也对他充满了嘉奖,真的,他是一位好臣子。在对于他的批评方面,我认为一个普通人能够为皇家做到如此地步已经是十分忠心贤能了。

如果说他的飘飘然,或者本性的直接曾惹恼了帝王,我觉得也不甚重要,毕竟帝王再怎么恩宠,你也只是他的一条狗而已。

李卫的一生,无论风雨,始终为了这个国家,这个王朝耗费了许多心血。而他51岁便因劳累发病,最终药石无灵,无疑是认真为官最好的证明。

参考资料:雍正宠臣中唯一善终的李卫,去世之后,他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夫子说历史

百科词条?李卫 ?

商鞅初到秦国面见秦孝公,秦孝公差点睡着?秦孝公:能不说空话吗

公元前362年,秦国来了一个很特殊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是卫国公族的一个远方偏支子孙。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大家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继承了父亲爵位的嫡长子,后人就是主脉。而其他没有继承爵位的兄弟,他们的后人,就是偏支。

而这种偏支的子孙,经过几代繁衍之后,地位往往就会下滑得非常严重。和主脉相比,虽然大家都是一个祖宗,但主脉的那个嫡长子,就有机会成为一国之君。而偏支的后裔,则有可能连饭都吃不起。

像这种各国公族的偏支后裔,在当时其实是很多的,所以也不算稀奇。不过,当时秦国刚刚颁布的求贤令,邀请整个中原的人才,来秦国打卡上班。而这位出身卫国公族的年轻人,自身又比较有才。再加上这个年轻人到了秦国之后,又联系了当时的秦国内部正受宠的一个大臣……

所以最后,当时身为秦国国君的秦孝公,就决定亲自见一下这个年轻人。而秦孝公决定接见这个年轻人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非常有趣了。

第一天,年轻人面见秦孝公,跟秦孝公大谈所谓的‘帝道’。对于年轻人当时到底都聊了什么,史书上没什么记载,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年轻人口中的帝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道。我们只知道,秦孝公听完这番话之后,基本上是兴致全无,昏昏欲睡。

所谓帝道,就是指当时人们心中,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方法。这些道理当然都是好道理,但是在秦孝公看来,实在很难解决当下秦国面对的困境,所以秦孝公才会不感兴趣。

见到秦孝公昏昏欲睡之后,年轻人仿佛领悟到了什么。五天之后,年轻人再次通过秦孝公的宠臣,前来拜见秦孝公。而这一次,年轻人对秦孝公所谈的,是所谓的‘王道’。

所谓王道,大致就是以‘仁义’治天下的思想。这套思想,当然更近似于儒家思想。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仁这概念,并不是儒家首创的,而是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存在了。而年轻人今日的主张,也是要以仁爱去感化世人,从而治理好国家。

但这一次,秦孝公依然不感冒,依然还是昏昏欲睡。

两次见面之后,秦孝公对这个国外来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兴趣。在秦孝公眼里,此人或许又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根本不懂实际治国当中,会存在哪些问题。所以,到了这个时候,秦孝公其实已经不想再见这个年轻人第三次了。

不过,又过了五天之后,这个年轻人再次通过秦孝公的宠臣,请求前来拜见秦孝公。秦孝公虽然已经没多大兴趣,但碍于‘求贤若渴’的招牌,还是要再见上一面。然而,让秦孝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年轻人见到他之后,却不再和他讲什么帝道和王道,而是和他讲,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让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就一番霸业!

这一下,秦孝公彻底听入迷了。

接下来,秦孝公连续和年轻人畅谈数日,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自此之后,年轻人就开始在秦国做官,帮助秦孝公管理国家。

当这个年轻人刚刚来到秦国的时候,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会给秦国带来多大的变化。当年轻人和秦孝公见面的时候,也没人知道,这次见面,会彻底改变整个中国的 历史 。这个年轻人,不但让秦国自此之后,彻底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而且,后来的秦国,沿着他定下的这条路,最终得以统一天下,建立了 历史 上的第一个朝代,秦朝。

这个年轻人,名叫卫鞅,或者叫公孙鞅。但大家更熟悉的,还是他后来的那个称呼:商鞅。

对于 历史 上著名的商鞅变法,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 历史 上真实的商鞅变法,可以说是秦国在战国时期,壮大的一个起点。正是因为商鞅成功变化,秦国才得以壮大,最终统一六国。

而这次见面,则是商鞅变法的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见面,不光决定了秦国日后的强大,更决定了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的 历史 走向。如果没有这次见面,最后统一战国的,或许就不是秦国了。

不过,从商鞅和秦孝公的这次见面过程当中,我们也很容易会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春秋四大国之一的秦国,到了战国初期会衰落到这个地步?没有商鞅变法难道秦国就不行了吗?为什么秦孝公明明不喜欢商鞅,还是要连着见商鞅三次?商鞅见了秦孝公之后,又是怎么帮助秦国重新走向强大的呢?

要解释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秦国的特殊 历史 说起。

秦国的先祖,原本是周王室的马夫。所以在西周时期,其实并没有秦国这个国家。直到西周后期的时候,因为秦国的先祖,确实养马养得不错,所以周王室就特意拨给了他们一块地方,让他们养马。

这块地方,大概在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这也是秦国的发源地。

后来,到了西周末年的时候,因为周幽王一通乱搞,导致犬戎攻破了西周的都城,西周就此灭亡。此后,秦人的先祖,就带上了自己全部的家底,前来救援周王室,然后又帮助周平王迁都洛邑。

因为有着平叛之功,所以周平王登基之后,才终于算是给了秦人一个伯爵的爵位。秦国这个国家,直到这个时候,也才算真正成立了。与此同时,周平王还给了秦人一个承诺:以后只要秦人在西边赶跑了戎狄,所有得到的地盘,全部归秦人自己所有。

这个承诺,自然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当时就连周王室自身,也没能力去收复这些失地。不过,当这张空头支票到了秦人手里之后,却成了他们壮大起来的法宝。因为自此之后,秦国就可以在西方合法的扩张,而不用像中原腹地的诸侯国那样,每次要扩张的时候,还要先绞尽脑汁去想一个理由。

从这时开始,接下来的近百年时间里,秦国人开始迅速扩张,逐渐从甘肃天水一带,扩张到了关中地区,并且占据了整个关中。而当秦国占据了整个关中的时候,此时已经是齐桓公称霸中原的时代了。

在这个时代,秦国靠着之前百年的积累,已经成了一个当之无愧的大国。坐拥关中平原,扼守函谷关,这样的特殊地理优势,成了秦国后来得以延续壮大的基础。与此同时,随着秦国统一了关中平原,接下来的秦国,就有了向外发展的念头。

但是,此时的秦国忽然发现,自己如果想要东出的话,似乎并不容易。

因为在秦国东方,只有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晋国、楚国,以及已经衰落的周王室。周王室自不用说,作为天下共主,虽然已经衰落,却依然不是秦国能够触碰的。如果秦国真敢去灭了周王室,那估计接下来就要被其他诸侯国围殴了。

而南方的楚国,虽然有一部分领土接壤,但也不是最好的东出道路。对于秦国来说,最佳的东出道路,就在函谷关这条路。而如果想从这条路东出的话,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强大的晋国。

如此一来,秦国和晋国的恩恩怨怨,自然也就开始了。最开始的时候,秦国想通过联姻的手段,从晋国手里换取通道,结果最后晋国根本不买账。后来秦国又打算动武,同样也打不过晋国。

所以最终,秦国只能放弃了东出的愿望,转而向西发展。当然,在函关谷以西,秦国还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大国。正是因为秦国在西方迅速扩张,赶跑了不少戎狄,所以最终,当时在位的秦穆公,也得以凭借这项功绩,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不过,也正是从秦穆公这一代开始,秦国彻底放弃了东出的计划。这就直接导致,自从秦穆公死后,接下来的整个春秋时代,秦国就像是凭空蒸发了一样。后面的春秋 历史 ,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晋国和楚国,或者越国和吴国之间的斗争来进行的。

除此之外,秦国放弃东出之后,晋国这边,也开始做出一系列防御措施。晋国虽然强大,甚至堪称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国。但晋国要同时压制齐秦两国的发展,同时还要对楚国进行打压,任务也不轻松。所以晋国很清楚,绝对不能放秦国东出,甚至不能让秦国发展起来。

一旦秦国强大起来,或者秦国顺利东出的话,未来中原腹地的局势,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就算晋国再强,同时面对齐秦楚三国的进攻,也是力有未逮,根本就扛不住。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接下来的上百年时间里,晋国就开始利用自身优势,对秦国执行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封锁。所有商人想要通过晋国,向秦国贩卖货物,都会被晋国阻拦下来;所有学者想要通过晋国,去秦国做官或者传道,一样会被晋国挡下来。

非但如此,晋国还利用自己的霸主国优势,在中原各国散布舆论,说秦国人根本就是一群蛮夷,既没有文化,人又野蛮。当时的秦国,本来就被挡在函谷关以西出不来,就算想解释也没办法解释。

如此一来,本就地处西陲的秦国,自然也就变得更加封闭了。各国的人才,都不愿意去秦国做官,导致秦国就如同一潭死水,自然也就越发衰落了。

除了晋国的阻挡之外,秦国内部的一项政策,也导致外部人才根本不敢来秦国做官。这项制度,就是殉葬制度。

当初秦穆公去世之前,曾经下令,让朝堂上最有才能的几个大臣,全部在他死后一起陪他殉葬。殉葬这种制度,古已有之,并不算新鲜。但是像秦穆公这样,直接拉着国内最顶尖的人才去陪葬,这就很少见了。

秦国的这项特殊制度,导致秦国内部的人才结构,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再加上晋国有意抹黑,其他国家的人才,自然就更不敢来秦国做官了,生怕被秦国国君拉去殉葬。所以,从秦穆公去世,一直到战国初期这两百多年里,秦国一直在不断衰落。

这样的秦国,如果放在中原腹地的话,估计早就让别人给灭了。不过幸运的是,秦穆公时代,已经占据了整个关中平原,并且控制住了函谷关。正是因为拥有了函谷关天险,其他诸侯国想打进来也很困难,这就导致秦国连续走了两百年下坡路之后,依然可以守住老巢。

但同时,衰落了两百多年之后,到了战国初期的秦国,此时已经极为衰落。而且在这之前,秦国还出现了权臣把持朝政的现象。虽然最后并没有动摇秦国的根基,但是也让秦国进一步衰落,衰落到了一个二流诸侯国的层次。

如此,到了秦孝公他爹这一代的时候,秦国忽然发现了一件事:原本强大的晋国,此时竟然消失了,分裂成了韩赵魏这三个国家。强大的晋国分裂,这对于秦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以往晋国存在的时候,秦国注定没有东出的希望。但如今,晋国已经分裂,那是不是就意味着,秦国又有了东出的希望呢?

不过,此时的秦国,暂时还没能力去考虑东出的问题。因为当时的秦国,内部正处于高层混乱的状态,后世史称‘四代乱政’。因为秦国高层混乱,自然也就无法对外扩张。甚至于秦孝公他爹,原本有即位的资格。但因为后来秦国高层政变,不得不逃往三晋之中的魏国,以此保命。

这样的秦国,别说对外争霸,能保住自己不被灭,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这样,又过了近三十年之后,随着秦国高层左庶长发动政变,秦孝公他爹顺利回国,成为了新一代国君,这就是秦献公。到了这个时候,秦国才算是终于稳定了下来。

可是,秦献公登基之后,他面对的秦国,却是一个无比衰弱的秦国。

原本在春秋时代,秦国是四大强国之一。但是经过两百年的衰落之后,秦国早就已经不行了。之前晋国分裂,秦国还以为有了东出的希望。但秦国后来怎么都没想到,别说晋国了,就连晋国分出来的一个魏国,都可以吊打秦国。

就在秦献公登基五年之前,秦国曾经出兵五十万,杀向魏国,打算向东方扩张。但没想到的是,开战之后,秦国这五十万人,硬是被魏国的五万人给打垮了,而且是兵败如山倒,垮的稀里哗啦。

所以,到了秦孝公他爹这一代,秦国这边的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必须要做出改变了,再不改的话,秦国恐怕就没了。

但问题是,到底该怎么改呢?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改革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把视角回撤到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之下,我们就会发现,秦献公想要改革,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只要改革,就注定要触及秦国旧贵族的利益。而此时秦献公立足未稳,如果贸然改革,很容易会导致自己的统治被推翻。

到那个时候,别说改革,秦国还存不存在,都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秦献公即位之后,就面对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不改肯定不行,改又改不动。所以最终,秦献公只能先从一些边边角角开始进行修改,在尽量不触动那些旧贵族利益的基础之上,对秦国进行改革。

秦献公首先改革的,就是之前实行的殉葬制度。

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一直有活人殉葬的传统。这个传统,直接导致秦国人才出现断层,外国人才不敢来秦国做官。当然,这个传统也不是半点好处都没有。至少这项制度施行之后,秦国没有出现晋国或是齐国那样的大世家。同为春秋老牌强国,晋国最后被三家分晋,齐国遭遇了田氏代齐,但秦国却得以延续下来。究其原因,这项制度其实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到了秦献公这一代,这个制度肯定不能继续执行下去了。再继续玩殉葬制度的话,以后秦国就彻底没了。

除此之外,秦国还把当时秦国边境的一些地方,改成了县治,这就是后来秦国郡县制的雏形。因为设置了县这个行政单位,自此之后,县直接由国君辖制,这就强化了中央集权,不会再出现‘三家分晋’这种情况了。

除此之外,秦献公还开始尝试‘兵农合一’的制度,对秦国整体进行 社会 改革。在经济方面,秦献公也有诸多改革措施,让秦国的经济开始逐渐转好。

可以说,秦献公这一代人,虽然没有彻底完成变法改革,但是却被后来秦孝公的改革,打下了一个基础。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秦献公也是暂缓了秦国的衰落。到了秦献公这一代,秦国的衰落总算是触底了。

当然,秦献公的这些改革,并不足以让秦国就此崛起。因为秦献公的这些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秦国的 社会 制度。大量的生产资源,还是在那些旧贵族的手里。不过,秦献公这一代人,已经稍稍完成了中央集权。如果没有秦献公这一代人的努力,后面秦孝公想要改革成功,无疑是痴人说梦。

就这样,秦献公在位二十多年以后,最终去世。除了暂缓秦国的衰落之外,秦国还彻底挡住了魏国的进攻。如果没有秦献公的话,说不定在这一代,魏国就能彻底吞并秦国了。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了。

这一年,秦孝公仅仅只有21岁。

21岁的秦孝公,正是满怀干劲,打算干出一番事业的年龄。但同时,此时的秦孝公,还是需要面对秦献公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秦国接下来到底该怎么改革。

秦孝公即位的时候,和当初他爹刚刚即位的时候,又不太一样了。除了他爹那一代,稍稍完成了中央集权,导致秦孝公此时有很大的权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其他几个重要的诸侯国,都已经先后完成了变法,并且通过变法强大了起来。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之前以少胜多打垮秦军的魏国。正是因为魏国首先改革,并且通过改革强大了起来,所以魏国才能正面击败秦国。

所以,对于刚刚登基的秦孝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懂改革的人,来帮助秦国进行改革。这个道理,之前他爹秦献公其实也明白,但却无法实施。因为之前秦国有殉葬的传统,中原地区的人才,都不敢来秦国做官。而且当时秦国国内刚刚平静,秦献公也不敢让一个外人,来全权主持国内的变法大局。

而到了秦孝公登基的时候,他爹已经给他完成了大量的前置任务。尤其是废黜殉葬制度这件事,刚废黜的时候是不管用的。因为人家中原地区的人才,至少要看这一代秦国国君,确实没有殉葬的行为之后,才敢真正信任秦国,才敢真正来秦国做官。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秦孝公刚刚登基,便向整个天下颁布了求贤令。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来秦国做官。

不过,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之后,却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尽管之前他爹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此时依然没谁愿意来秦国做官。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当时在中原各国的人才眼里,秦国还是那个多年延续下来的蛮夷形象,而且自身也不强。这样的秦国,他们去了之后,既没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也未必能有很好的发展。既然这样,大家自然不愿意去。

所以,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之后,除了一些沽名钓誉之辈,找上门来之外,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真正懂该怎么变法的人,是一个都没来。至于那些在各国内部,已经有所成就的人才,自然就更不愿意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商鞅来了。

作为一个卫国公族的后裔,商鞅此时的地位其实并不算高。一方面,商鞅是卫国公族偏支,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另一方面,当时卫国已经成了那个强权魏国的附庸,连国君自己说了都不算。

所以商鞅成年之后,最开始其实是在强大的魏国内做官的。但后来,魏国根本不能重用商鞅,这让商鞅感到很受挫。所以,当商鞅得知,秦国发布了求贤令的时候,商鞅才会动身前往秦国,打算去碰一碰运气。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当时商鞅到了秦国之后,才会先是以帝道和王道,来试探秦孝公的心思。因为之前商鞅在魏国的时候,便是提倡以霸道为主的法家思想。但当他提倡法家思想的时候,却根本得不到魏国君主的重用。所以商鞅必须用这种方式,来试探一下秦孝公,看看秦孝公是否和他理念一致。

至于说秦孝公为什么会连续给商鞅三次机会,很简单,因为当时中原诸国的人才,很少有来秦国应聘的。商鞅虽然不是特别有名,但之前在魏国的时候,已经有些名气了。再加上他的公族身份,以及那位宠臣的介绍,这些足以让秦孝公多给他几次机会。

而秦孝公的耐心,换来的,便是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了。

得到秦孝公的重用之后,商鞅很快为秦国起草了一系列变法章程。但同时,因为担心这些变法内容,得不到秦国人的认可,所以接下来,商鞅才会玩了一手‘南门立木’的把戏。这件事至少证明,商鞅是真的有能力,在秦国推行法令,所以大家才愿意遵守。

南门立木之后,商鞅又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趁势退出了《垦草令》。垦草令的主要内容,大概就是鼓励农业生产,同时限制贵族的权力。这些改革,已经开始触及到秦国旧贵族的利益,但是又没有触及秦国旧贵族的根本利益。

秦孝公和商鞅颁布垦草令,也是想以此来打开变法的局面。如果贸然进行过大改动的话,很容易会导致秦国内部出现混乱。而像垦草令这种级别的改变,既能起到不错的改革作用,也不至于让秦国出现过大的骚动。

垦草令顺利推行之后,接下来,商鞅才开始颁布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大致包括统一度量衡,迁都咸阳,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制定新的军功等级制度。

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彻底从一个奴隶制国家,转型为封建制国家。而且,商鞅颁布的一系列措施,可以极大地促进秦国的生产力,鼓励秦国人进行耕种和生产。在战争方面,商鞅也颁布了一系列改革制度,设置了明确的军功升级体系,这就为后来秦国人在战场上勇于杀敌,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从后来的 历史 发展来看,正是商鞅的这次变法,让秦国彻底扭转了颓势,然后依靠着制度上的优势,逐渐强大了起来。而接下来的上百年 历史 当中,秦国也正是在商鞅指出的这条道路上,一路狂奔,最后得以统一天下。后来著名的杀神白起,纵横家张仪,远交近攻策略的创始人范雎……这些人都曾为秦国统一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究其根本的话,他们的成就,其实还是建立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没有商鞅的改革,白起根本没有足够的军队去指挥,张仪和范雎的身后,也没有足够的筹码,可以供他合纵连横。

但可惜的是,商鞅的这次变法,触动了太多秦国旧贵族的利益。所以,秦孝公去世之后,商鞅便不得不面对秦国旧贵族的怒火,最终遭遇了车裂之刑,全家都被诛杀。但他的改革成果,却被后来的秦国君主,一代代延续了下去。

商鞅一生的变法成就,对于他本人以及他的家人来说,恐怕是一场噩梦。但对于秦国来说,这恐怕就是秦国最大的幸运了。

嘉庆上台后,立刻赐死和珅,同是乾隆宠臣的纪晓岚的结局怎样?

如今,我们除了从书本中,已经很难去了解到古代的历史事件以及当时的人物环境,毕竟年代已经太过久远,除非了专门的历史研究学者,否则普通人了解过去大多只能依靠书本。为了满足人们的求知欲,一系列的古装片应运而生,有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就会专门来拍摄演绎出从前的某段历史时期,以及某个著名人物。

不过,这虽然给了大多数人一个了解历史的渠道,然而影视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历史,大多都是经过人为的加工,毕竟观众想看的不是毫无波澜的电视情节,只有足够有趣生动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但这也带来了不少弊端,至少让人们对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物形象有非常大的误会,错误地将影视作品中杜撰出来的形象归结为现实的形象,但其实事实或许大大相反。

我国一部非常著名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就是如此,因为在后人的研究当中,发现纪晓岚与和珅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交流,就更加不可能是电视剧中我们所看到的欢喜冤家了。

不过,纪晓岚与和珅的确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两大重臣,但嘉庆帝上台后,立刻赐死和珅,同是乾隆宠臣的纪晓岚的结局怎样?

纪晓岚与和珅,在历史的记载中,完全就是两类人。首先在于他们在官场上的职位不同,纪晓岚是非常著名的文臣,对我国文化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而和珅就是实实在在的宠臣了,因为他在官场上过得风生水起,也十分得乾隆帝的信任,朝堂的军政大事和珅都一度插手进来。

朝堂之上地位的不同,早就意味着和珅与纪晓岚不会有特别多的交集,尤其是后来纪晓岚开始编撰《四库全书》,与天天准时准点上朝,并且常伴乾隆帝左右的和珅就更加没有联系了。其次,就是在于纪晓岚与和珅之间的年龄差距,在电视剧中,乾隆帝,纪晓岚以及和珅三人之间年纪相仿,更像是可以称兄道弟的关系,然而现实生活中,除却乾隆帝的年纪最大,纪晓岚也足足比和珅大了二十五岁。二十五岁的年龄差,在古代,纪晓岚都可以直接当和珅的父亲了,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成为欢喜冤家呢?

不过,和珅的确是乾隆时期的一代宠臣不错,但是在嘉庆帝上台之后,他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相反纪晓岚的地位却没变,甚至更高了。众所周知,乾隆在位长达六十年,在中国古代的大多数皇帝中,乾隆在位的时间可以算是很长了,这还是他因为不愿意超过康熙皇帝,才提前退位,而不是等到驾崩之后再由嘉庆帝顺理成章的继位。然而,这只是外界所看来的六十年罢了,实际上乾隆把握朝政有六十多年,嘉庆帝继位不过是个幌子,实权还在乾隆帝手上。

而当初提议让乾隆帝不放权的,就是以和珅为首的一系列的官员,所以嘉庆帝初继位的那几年,可以说对和珅早有不满,因此等到乾隆帝驾崩,嘉庆帝顺利掌握了朝廷大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和珅抄家问斩。至于纪晓岚,他虽然只是个比较普通的文官,但是他当初一直建议乾隆帝放权,真正让嘉庆帝来接管朝事,或许是因为这样,嘉庆帝对于纪晓岚一直都没有什么不满,在他登基掌权之后,更是又对纪晓岚加以提拔。

除了这一点,纪晓岚本身的才华以及学识,的确是让所有人都钦佩的,嘉庆帝也不例外。他如同乾隆帝一样,为纪晓岚的才学而着迷,就算纪晓岚当初没有在乾隆帝面前劝说他放权,嘉庆帝恐怕也不会处死纪晓岚。更何况那时的纪晓岚年龄已经很大,还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嘉庆帝没有必要做出可能会让民心动摇的事情,何不如让纪晓岚继续为朝廷效力,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但纪晓岚的年龄终究太大了,他正式入朝为官都已经年过三十了,所以在嘉庆帝登基之后没有几年时间里,这位清朝的大学士就遗憾辞世了。

老臣李善长回乡养老,不关乎朝堂之事,为何会被朱元璋下令灭族呢?

朱元璋从乞丐成为天子,一路走得很幸苦,很波折,这种心酸无人可以体会,所以拥有了天下后的朱元璋,最怕的就是臣子谋逆,毕竟天下可以姓朱,也可以姓别的姓氏,只是人一念之间的事。所以他对待自己曾经的开国功臣,一向都是宠爱有加,等到威胁自己皇位时,便找罪赐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朱元璋这些功臣里边,除了徐达,刘伯温等人,还有一人不但是他的开国功臣,还是他的“亲家”!他就是李善长。李善长一心为朝堂效力,最终也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这是为何呢?其实作为皇帝的开国功臣,那生前的待遇都是极好的,可谓是一代宠臣,要什么有什么,但往往越被宠爱的人,最后就越变得骄纵。

而李善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明朝的奉献,朱元璋都看在眼里,所以对他也是爱屋及乌,不但将他的弟弟任命为太仆承,还将自己的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琪做妻子,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宠到了何种地步。不仅如此,因为他生病回乡养老,朱元璋还将濠州的一片土地赐给他,不仅如此,还赐了不少其他的东西,按说,他回乡养老,不关乎朝堂之事,为何最后会被朱元璋下令灭族呢?

在他的病好些时候,朱元璋想继续任用他,但因为他受宠而骄,让其他大臣有些看不下去了,竟然在皇帝面前告状。原本朱元璋对此人就有些看不惯,谁知接二连三的罪状让朱元璋忍无可忍,但是想要处理此人,不能打草惊蛇,必定得放长线钓大鱼,方可收网。老臣李善长回乡养老,不关乎朝堂之事,为何会被朱元璋下令灭族?

谁知后来,因为胡惟庸的案子没能揪住李善长的尾巴,只能再次等待时机。终于因为此案。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牵扯到了其中,但为了长久之计,朱元璋并没有法办他,而是将他发配到了崇明。本以为李善长会表示些什么,谁知,最后一声不吭,竟然当作此事没有发生,没有感恩,也没有谢罪,这把朱元璋都有些看蒙了,这人看来真的是长翅膀了!

后来胡惟庸的事情愈发的严重,李善长的一个亲戚被抓,被发配到了边疆,因此他来求情,这不求情不要紧,一求情害了全族。因为此人的认罪将李存义拱了出来,而李存义又经受不住逼问,又将李善长拱了出来,虽然他没有投靠胡惟庸,但知情不报该当何罪,有了罪行当然就能处置此人了,谁让他坐山观虎斗,自己坐享其成。

处置了李善长等人,朱元璋便放过了李琪和儿媳,以及李善长的孙子们,原因是李琪的媳妇是朱元璋的女儿,他一旦要斩杀李琪,那么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子们,岂不是都要跟着遭殃?所以朱元璋这才放过了他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90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