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是谁,四人中谁才是才子之首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13:43:01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是谁,四人中谁才是才子之首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江南四大才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江南四大才子在明朝时期还是在现在这个年代名声都是很大的,他们还被称为吴门四大才子,这四个人是在江南最有名的四位才子,而且四个人还是朋友,经常一起出门吟诗作对,很多的少女都会被四人所迷恋,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是谁,一起来看一下。

一、唐伯虎

唐伯虎位于四大才子之首,也是四大才子中名声最大的,唐伯虎不仅有才,还是当时江南地区第一大美男子,他家是在山西的晋城地区,在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晋昌唐寅这四个字,北宋经济重心南移,唐伯虎家在宋朝的时候就迁到南方。

唐伯虎从小就非常聪明,他的父亲看他是个可造之材,就把唐伯虎送到学堂念书,唐伯虎再十六岁的时候进京赶考只考个秀才,回家三年之后就娶了妻子,唐伯虎二十岁的时候家里遭到变故,父母双亡妻子也去世,但他并没有放弃赶考,再次科举的时候他中解元。唐伯虎也是比较有才的人,他的画作很是有名,有传言说唐伯虎最贵的画100亿,虽然这个说法比较假,但是他的画确实挺贵的。

二、祝枝山

祝枝山的手是和别人不同,他有六根手指头,他还叫指生,在祝枝山五岁的时候,祝枝山就已经可以研磨写字,九岁得时候就可以吟诗作对,文学方面的造诣很高,中举之后刘备任命为知县,后来又做通判,做通判的第二年祝枝山大病。没过多久就去世。

三、文徽明

文徽明是江苏苏州人,被世人称作衡山居士,从小就喜欢读书作画,但他进京赶考确实非常坎坷的,从26岁一直考到54岁,二十八年的时间文徽明全都落榜,到五十四岁之后才被人举荐可以做官,做官之后他感觉官场太过于腐败就卸任回老家。

四、徐祯卿

徐祯卿和文徽明家离得挺近的,都是在江苏苏州,徐祯卿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师父教他识字练习书法,他的字在江南地区堪称一绝,他的书法演绎是四大才子之首,徐祯卿是四大才子中去世最早的,在三十三岁的时候死在京师,留下很多优秀的作品。

明代江南四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一说为唐、祝、文和周文宾。但查遍史书未曾有关于周文宾的记载。

眼下有关明末四大才子的影视剧颇多,讲的都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四位苏州文人的故事,而历史上真实的四大才子是什么样的呢?事实证明历史上没有周文宾其人。

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而周文宾是文人后来虚构的。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祯卿,徐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

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是谁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中四才子)是: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

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历史上江南四大才子都是谁,才华应该怎么排?

历史上江南四大才子都是谁,才华应该怎么排?江南四大才子排名第一的肯定是唐伯虎,然后是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字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四大才子,是苏州四大才子,自由散漫的文人。

1.唐寅(1470 ~ 1523),本名伯虎,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誉,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的画家和作家。绘画与沈的、齐名,史称“明四家”。文徵明、朱允明、徐祯卿被诗词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2.朱允明(1460-1526),明代书法家,因右手多生一指,也是从有编号的枝上生出,故名山治。祖籍江苏苏州,出身于一个七世为官的儒家家庭。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3.文徵明(1470 ~ 1559),本名毕,原名,后名钟繇,别号,别号衡山居士。字文衡山,常州(今苏州)人,“吴派”创始人之一。他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并称“明四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其全面,诗、文、画皆精湛。他被称为“四绝”全才。在绘画方面,他擅长山水、花卉和人物。他的风格完全不同。书法方面,擅长小写、篆刻、书法、书法、草书。他的著作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君亭序》、《红墙赋》等。

4.徐祯卿——郭昶长谷人,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市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人称“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又称江南四才子)之一。其绝句“文章离江左家家,花木长扬州烟月”而闻名于世。

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指的是哪4位历史人物?

四大才子-唐伯虎
唐寅父亲是商人,希望他考取功名。自幼天资聪敏,熟读经史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但随后父母妻儿及出嫁的妹妹在一段很短时间内相继去世,很受打击,之后在朋友祝允明等人安慰鼓励下,重新振作,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同行的徐径贿赂主考官程敏政,案发后唐的朋友诸穆进谗,牵连下狱,结果遭到罢黜,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续弦离婚。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那里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1514,江西南昌宁王图谋造反,听说唐和文的才名,派人征聘,文称病不去,唐去后察觉宁王的不轨之心装疯脱身。后来,他娶了贤淑的沈九娘为妻,育有一女。唐诗文书画全才,画名尤其大,从小喜爱绘画,稍长即拜著名的专业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所以他的画被认为既有专业画家的功力又有文人画家的气韵,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所以他画中的山水能给人一种真实感,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山水人物花鸟全能,尤其是仕女最知名,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各大博物馆都很看着他的真迹。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在古人来说不算短寿,但是作为画家,是在盛年去世,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伥伥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处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盏院门前。生在阳关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具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四大才子-祝枝山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死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四大才子-文征明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大才子-徐祯卿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8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