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说朱祁钰是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近期上映的电视剧《大明风华》将不少人有带进了明朝历史当中。其实在这部剧当中的明代宗朱祁钰在真是的历史上跟胡善祥其实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剧虽好看,但是不能全当真了。如果在“悲催”这一方面给明朝皇帝做个排行的话,朱祁钰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一月天子”朱常洛都比他强点儿,他的人生如同一场戏,明明努力了,上天却似乎自有剧本。
悲催之一:非自愿登基
朱祁钰本来没有登基为帝的资格,因为他非嫡非长,上面有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异母兄长朱祁镇。
朱祁镇在父亲朱瞻基(明宣宗)的期盼中降生,出生四个月就被封为皇太子,他的母亲孙氏是朱瞻基最为宠爱的女子,也因生子有功而被立为皇后,母子俩地位稳固。
《明史》上说孙氏并不是朱祁镇的亲生母亲,“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但不管朱祁镇的生母是谁,只要朱瞻基承认他是孙氏的孩子,那么他嫡长的身份就毋庸置疑。
反观朱祁钰,土木堡之变发生前基本是个小透明,关于他的记录少得可怜。
而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于谦等大臣为免主少国疑,拥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百般推辞,在于谦的一再劝说下才同意登基。
我认为他此时的推辞并不是惺惺作态。虽然每个皇子都有当皇帝的野望,但也得看什么时候。国家遇到大危难时当皇帝,那代表的不是荣耀而是责任。
比如宋徽宗赵佶,金兵打到汴梁城下时仓促让位于太子赵桓,就是想要逃避责任,让儿子去负担江山,或者承受亡国之君的骂名。赵桓想当这皇帝吗?肯定不想当。
朱祁钰此时的心情,和赵桓有点类似。
诚然,此时的明朝并不像宋朝那么弱,可在靖康之辱发生前,谁能想到徽、钦二宗会被掳走呢?又有谁能想到,率领几十万明军的朱祁镇,会被瓦剌俘虏?那么,京城似乎也不那么安全,再丢个皇帝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但是很多古代君王,当皇帝为的都是享受权利而不是承担责任。
尤其是在大军压境、己方兵力又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当皇帝不是件好差事,伴随着很大的风险。
以上是政治方面的考量,而在私心方面,朱祁钰也不愿为帝。因为朝中有太子朱见深,虽然朱祁镇算是折了,但朱见深名正言顺,百年之后还位于他,那不代表自己白做苦功?
此时的朱祁钰,应该还没有想到可以把帝位传给自己的亲儿子。他只是本能的觉得这事儿很麻烦,不应该去做。
但是,虽然有着种种不妥,朱祁钰终究还是登上了皇位,无论后面发生多少事,那一刻他选择的是国家大义。
悲催之二:朱祁镇平安归来
出乎朱祁钰预料的是,给自己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朱见深,而是朱见深的爹朱祁镇,他竟然平安归来了!
瓦剌什么条件都没提,就这么把朱祁镇好生送回来了,仿佛他只是去瓦剌旅行了一年。
这简直不科学!那可是皇帝啊,虽然在朱祁钰登基后变成了太上皇,依然是大明的重要人物。怎么能这么轻松的放回来了呢?整个大明都被震惊了。
朱祁钰心里肯定一排神兽狂奔而过。只要瓦剌提一个条件,他就能够以朝廷利益为借口拒绝迎回兄长,就像当年宋高宗赵构做的那样。可瓦剌仿佛洞悉了他的心思,没给他这个机会。
瓦剌太师也先轻易放了朱祁镇,并不只是出于和朱祁镇的“交情”,更不像《大明风华》里讲得那么离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留着他没用,又不敢杀,又敲诈不了明朝;二是想让朱家两兄弟内讧,制造明朝政府的混乱。
这个目的基本上是达成了,就是用时有点久。瓦剌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也先没等到朱家兄弟相争那一天就被仇敌刺杀了。
说回朱祁钰,他并不是一个傻白甜,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他知道朱祁镇回来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认为,这时候朱祁钰最好的选择是不要贪心,把帝位还给朱祁镇,也就皆大欢喜了。只能说这种想法太过天真。
朱祁钰当了一年的皇帝,当得还不错,也尝到了天下至尊的滋味,他还能对别人俯首称臣吗?一年前,他也许是真的不想当这个皇帝,但当他带领着大明渡过难关,心理上对自己有了认同感,也就真的想当皇帝了。都是宣宗的儿子,兄长做得不好,凭什么要让回去?
他不甘心。
最严重的是,就算将帝位相让,朱祁镇能让当过皇帝的兄弟活着吗?这已经不是贪恋皇权的问题,而是保命的问题。
所以朱祁钰打心眼里不想迎朱祁镇回来,对于谦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意思是当初我都不想当皇帝,硬被你们推上去,现在前皇帝要回来,你让我怎么办?
但于谦又没当过皇帝,无法体会这些帝王心术,或者说,就算体会到了也要依理而行,不迎朱祁镇,有损大明尊严,便从容答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
意思是大局已定,您就是皇帝,如果前皇帝怀有异心,我肯定是站在您这一边的。
朱祁钰只得从了。但他因此而在内心深处对于谦怀有芥蒂,多年后的夺门之变,朱祁钰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于谦要篡位。
只能说于谦对大明这一腔赤诚之心,两位皇帝都没怎么放在眼里。
其实此时朱祁钰除了让位之外还有两个选择。
一是把朱祁镇真的当做太上皇,软禁在宫中,好生相待,做足仁义的姿态。有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大错在前,朱祁镇尽失民心,翻不了大风浪,待遇好一点,对朱祁钰也不会那么痛恨;
二是杀了朱祁镇。明着当然不行,下毒最合适,完事报个病逝,朝中纵有非议也影响不了大局。这是彻底解决后患的办法。
但朱祁钰既不能当个彻底的好人,也不能当个彻底的坏人。他选择了最危险的方式,把朱祁镇囚禁南宫七年,生活上极尽苛刻,无异于折磨虐待,硬是给自己培养了一个仇人。
悲催之三:唯一的儿子夭折
以上两方面,已经很悲催了。可最为悲催的是,朱祁钰没有儿子。
本来是有的。他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后,立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没多久朱见济就夭折了。
这事儿对朱祁钰的打击很大。为了立儿子为太子,他做了很多事,甚至贿赂大臣和掌权的宦官,以换得他们的默认。他的妻子汪皇后(不是朱见济的生母),因反对此事而被他废了后位打入冷宫。
费尽心思,结果换来这样的结果。
贵州道监察御史钟同上奏说:“父有天下,固当传之于子。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臣窃以为上皇之子,即陛下之子。”
意思是天命在太上皇那一脉,您的儿子没有当皇帝的福气,您就别折腾了,把太上皇的儿子当做自己的儿子吧,以后传位于他,您的任务就完成了。
朱祁钰勃然大怒,把钟同下狱杖死了。
可这并没有改变什么,大臣们虽然口里不说,心里是真认为朱祁镇那一脉才是天命所在。
朱祁钰感到极度悲愤,他不服,他要与天抗争!之后想尽办法生儿子,可除了用药过多导致身体越来越差之外,儿子的影儿都没见着。
大臣们就更信天命那一套了,否则年纪轻轻的皇帝怎么就生不了儿子?到了后来就连朱祁钰自己也信了,也许他真的只是个替代品吧,心情郁郁之下,生了重病。
夺门之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朱祁钰得知兄长复辟,很淡定地说:“哥哥做,好!”
这也是朱祁镇复辟如此容易的原因之一,因为从上到下,大家潜意识里都有了这样一种概念:朱祁钰只是帮朱祁镇一脉过渡江山,朱祁镇一脉才是天选之子。
经过多年的尝试,朱祁钰已经心灰意冷,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很平静。但朱祁镇可平静不了,七年的囚禁,让他的歉疚之心减弱,转为对朱祁钰的仇恨。
三大悲催,最终造成了朱祁钰的悲惨结局
朱祁镇登基一个多月后,三十岁的朱祁钰死了,死因成迷。《明史》上只记载他“薨”了,没说因为什么“薨”。
但明朝官员、学者陆釴曾在《病逸漫记》中写道:“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景泰是朱祁钰的年号。
记录明朝至南明史事的纪传体史书《罪惟录》中也说:“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种种迹象表明,朱祁钰是被朱祁镇弄死的。
朱祁镇是真恨朱祁钰,身后之名也不放过。下诏斥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废其帝号,赐恶谥“戾”,称为“郕戾王”。
并以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不许入帝陵。于是朱祁钰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但朝臣和百姓们记得朱祁钰的功绩,朱见深继位后,迫于舆论压力复了叔叔的帝号,改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正常的明帝谥号是十七个字,朱见深只给朱祁钰五个字,可见对他实在没什么好感。并且没有庙号。
站在朱见深的角度,这么做无可厚非。朱祁镇复辟前,朱见深的日子很不好过,整天担心会被叔叔杀掉,因精神压力过大而口吃了。
直到南明小朝廷时,朱祁钰的谥号才增加到十七个字,还有了庙号“代宗”。
总之,朱祁钰在大明危难之际,勇敢地挑起重担,巩固了大明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在位八年,重用贤臣励精图治,有明君气象。
可他的庙号却是“代宗”,一个“代”字,足以说明他在明朝君臣心中是个什么地位。
真的很悲催。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1457年),汉族,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1449—1457年)。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朱祁镇即位后封其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
朱祁钰在位七年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可谓英明之主,但是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使得奸臣乘机作乱,这是他的缺点。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二月,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于西苑。不久朱祁钰去世,享年三十。明英宗上谥号曰戾。明宪宗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01
明朝在 历史 上立足三百多年,关于其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尤其是明朝的皇帝,其评价也是众说纷纭, 但是要说明朝最差劲的皇帝是谁,毋庸置疑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不了解明朝 历史 的,也许会对此反对,但是列出他的罪行,也许就无法反驳了。
朱祁镇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传奇,无论是小说还有电影都想不出来这情节,要有多神有多神。当了皇帝之后,不小心被敌军抢去当俘虏,去了敌营之后,反而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最后被放回来之后,又成功的将皇位夺回来。
02
在政治上,朱祁镇可以说说劣迹斑斑。朱祁镇虽然说是明朝最差的皇帝,但是架不住命好。他从小就生在帝王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公元1436年 ,顺利的继承了老爹的的皇位,成为了九五之尊的皇帝。
但是他却一味的宠信宦官,没错,就是 王振 ,他将其提拔为当朝的司礼监。明朝的外部危机严重,尤其是常年受到蒙古瓦剌等势力的侵扰。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他参加了著名的 土木堡之战,成为了明朝乃至 历史 上的一个污点。
当朝的大臣对他劝告,希望他郑重思考这件事。但是在太监王振的驱使下,明英宗还是不顾一切参加了这次战争。 公元1449年 ,明英宗带着自己宠信的宦官王铮以及队伍开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战争的结果显然不尽如人意,军队一路到达大同之后,王振到达大同之后,军中的传来消息,敌军已经已经来到了长城一带,军中的情况不容乐观。8月份,军队来到了宣府镇。但是将领早已怨声四起。
8月中旬,朱祁镇带着士兵就在折回的路上,瓦剌的军队早已经埋伏在路上,明朝的大军一时间束手无策。在敌军的攻击之下,明朝的将士们节节败退。 而明英宗朱祁镇也在这场战争中被俘虏,在明朝甚至是中国 历史 上也可以说是少见。
虽然土木堡之变中,有宦官王振脱不了干系。 但是绝大部分的责任,还是明英宗自己。 好在当时朝廷中还有于谦这些良臣,在国家的危难之际,守住了北京城,要不然明朝险些就落到了这些蒙古人的手中了。
03
为了稳定局势,以与于谦为首的大臣重新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一任的皇帝,而 明英宗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 。蒙古的统治者知晓之后,知道自己将明英宗俘虏也是无济于事,只能用求和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争取两者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随着明朝军事实力的劲头越来越强,蒙古也最终妥协。 景泰元年的一个夏天,明英宗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明朝 。他能顺利的回来,全还要仰仗自己弟弟朱祁钰做出了英明的决策以及一番努力。
回到明朝之后,他被关在宫中关了七八年,虽然说人生自由受到了限制。但是在生活上还是勉强可以维持的,就在这囚禁期间,还生了一堆孩子。这么说来,其实朱祁镇被关的日子也不算太差,景泰帝还是相当仁慈。换成其他人,朱祁镇回来的机会都没有。
明英宗作为半个亡国之君,在回国之后受到了冷遇,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而朱祁钰也对其比较防范。他被关在南宫之内,时刻被监视的。但凡有臣子前来探望,都严加禁止。但是在景泰七年,朱祁钰生病, 当时的石亨见状,就联合曹吉祥等人发动了南宫复辟。
这场政变也称为是 夺门之变 ,明英宗又再次登上了皇位。复辟之后的他不仅没有收敛,还变本加厉。他的弟弟朱祁钰驾崩后,年仅30岁,原来的封号不仅被剥夺,将原来准备好的坟墓也给挖掉。将朱祁钰死后的谥号加上戾。而明史专家吴晗对其明景帝的评价,也是颇为赞赏。
04
虽然说,有人认为他这样做是可以理解,这是皇位之间的争夺。但是他对朱祁钰的妃子也不放过。将他身前的妃子残忍的拉出去殉葬了,朱祁镇的皇后是一个贤良之人,朱祁镇在艰难的时候还曾出手相助。尽管这样,朱祁镇也想要痛下杀手。
他在复辟之后,不顾大臣的反对,还要将王振重新立到太庙。 而对大明忠心不二的大臣于谦,也是痛下杀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明英宗以及宦官的秘密策划下,将其加上了一个罪名,那就是谋反。
当然,于谦的死还是因为皇位之间的掺和,为明英宗所不容。但是在国家危亡之际,基本上是于谦一人抗住了北京保卫战,可以说是再造明朝的功臣,但是遭到了这样的待遇,怎能不让人痛心。
所以说,明英宗朱祁镇可以说是明朝 历史 最昏庸的皇帝,没有之一。 基本上昏君干出来的事儿,他都干了个遍。 土木堡之战,明朝历代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都被他一个人败光了。像明武宗、崇祯帝这些皇帝都不能与之匹敌。
好在明英宗最后只活了38岁,就驾崩了,与宋朝的亡国之君宋徽宗相比,两人也是有的一拼了。但是人宋徽宗还是一个艺术天才,为我国的艺术史上贡献了一笔很大的财富,明英宗这么一比,好像更差劲了。所以,将其称之明朝最差的皇帝也是理所应当。
05
值得夸一夸的,也就是废除了几千年的殉葬制度。但是和他的政绩相比,也是相形见绌,没有什么可以夸的地方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还将其写成一个好人,影视剧中更是将其洗白,真是 历史 的悲哀。
参考文献
张廷玉:《明史》
尹选波:《试论太上皇朱祁镇的迎还及复辟》
周祚绍:《论于谦之死》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 历史 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 历史 。期望用 历史 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明朝朱祁钰是宣德皇帝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兄弟。不过与《大明风华》有所不同的是,历史上的朱祁钰生母并非胡善祥,而是朱瞻基的妃子吴氏。
朱祁钰登基对稳定明朝军心、民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多月后,瓦剌大军直逼北京,朱祁钰任命于谦、石亨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在经过了近十天的激烈战斗后,明军终于成功击退瓦剌军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值得一提的是,后世许多人都将北京保卫战的主要功劳归结到于谦身上,却忽略了朱祁镇、石亨等人的重大贡献,这其实并不客观。
朱祁钰最初登基时表现得十分勉强和犹豫不决,但在打败了瓦剌后,他开始感受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美妙体验,因此决定保持他的权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7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