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禅投降曹魏后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众妙之门 2023-06-16 12:33:22

刘禅投降曹魏后后半生是怎么度过的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刘禅,字字公嗣,人称“扶不起的阿斗”,却在位四十一年。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刘禅开门投降。在刘禅投降曹魏后,他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下面分司马昭和司马炎两个时期,依据演义和《三国志》,分析如下。

晋公司马昭时期:

高平陵之变后,世人皆知,皇帝虽然还是姓曹,国家还是魏,其实天下已经是姓司马了。公元263年,名义上是曹魏灭蜀,其实是司马家族灭蜀。本来刘禅已经放弃抵抗,投降曹魏征西将军邓艾,万事大吉。却发生了意外,钟会和姜维意图作乱,反被众多魏将所杀。经过这次动乱,蜀汉不少大臣遭受池鱼之灾,如蜀汉前太子刘璇、汉寿亭侯关彝也被乱军所杀。

刘禅经历了这次事件,仅有樊建、张绍、谯周、郤正数人跟随他去洛阳。刘禅一行到了洛阳后,先受到了晋公司马昭的恐吓,后被其封为安乐公,还是可以世袭的爵位。我国古代爵位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由此可知安乐公乃是“公爵”,已经是爵位制度中最高的了,在它之上就是“王爵”了。当时司马昭因灭蜀之功,才从晋公进位为晋王。

刘禅受封为安乐公后,受到了晋公司马昭的盛情款待。席间,奏完魏乐,接下来奏蜀乐时,蜀国大臣樊建、张绍、谯周、郤正等人皆哀伤流泪,唯独安乐公刘禅喜不自禁。此种情景被司马昭看在眼里,他故意询问刘禅道:安乐公,还想念蜀国吗?

刘禅随口答道:在这儿过得很好,并不想念蜀国了。后司马昭又问刘禅还思念蜀国吗?刘禅将郤正所教之言一字不差叙述而来。司马昭捧腹大笑,认为刘禅愚蠢诚实,胸无大志,对其彻底放心。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昭曰:“何乃似却正语耶?”后主开目惊视曰:“诚如尊命。”昭及左右皆笑之。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不疑虑。

其实,这正是刘禅的高明之处,此时,蜀汉已成历史,如果自己表现得不服不忿,还想和司马昭掰手腕,这必然会引起司马昭的猜忌,后果很严重,自己身死是小,连累家人和蜀汉子民是大事。他以不输于其父刘备的“精湛演技”,安全过关,消除了司马昭的猜忌。

如后来投降的东吴末帝孙皓,在司马炎面前不服不忿,被封为归命侯。无论是从爵位上,还是待遇上,他比刘禅都差多了。演义中是这样记载的:

皓曰:“人臣弒君及奸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帝封皓为归命侯,子孙封中郎,随降宰辅皆封列侯。

晋武帝司马炎时期: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世子司马炎继承晋王之位。不久,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登基为帝,建国号“晋”。洛阳发生了改朝换代的大事,此时的安乐公刘禅看到这一桩桩、一幕幕,想到了两年前自己刚到洛阳时的情景。那时,自己小心翼翼,生怕哪一件事犯了司马昭的忌讳,招来杀身之祸。

现在,主持灭蜀、取笑刘禅“乐不思蜀”的晋公去世,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心狠手辣的司马炎。司马炎在其父司马昭去世后,刚刚继承晋王爵位几个月,就迫不及待逼迫曹奂禅让给自己。

陈留王曾是汉献帝刘协登基为帝前的封号,司马炎故意将曹奂封为陈留王,这极具有侮辱性。司马炎对待司马家族曾经的老板曹魏皇帝都是这样的,对待曾经的敌人蜀汉后主刘禅和东吴末帝孙皓自然不会客气。

如东吴孙皓,在归降晋国后,不服不忿,仅仅四年就病逝于洛阳。他去世时年仅42岁,正值壮年,这其中或许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也未可知。

刘禅结局:刘禅虽然在孙皓归顺前就已去世,不知道司马炎是怎么对待孙皓的。但是他知道在晋武帝司马炎时期,比之前要加倍谨言慎行,才是生存之道。他将“大智若愚”修炼到了最高境界,在归顺司马家族8年后,安全度过余生。刘禅去世时64岁,这在古代也算长寿了。

安乐公国结局:刘禅去世后,第六子刘恂继位为安乐公。西晋永嘉之乱时,刘恂及刘禅子孙几乎被杀完,只有刘禅之弟刘永的孙子刘玄逃往了成汉。成汉李雄封刘玄为安乐公,直到公元347年,东晋桓温攻入成都,灭成汉,顺便灭了安乐公国。安乐公国历三世84年。

古代的亡国之君,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算好的,更多的是身死族灭。《三国志》中记载:

值永嘉大乱,子孙绝灭。唯永孙玄奔蜀,李雄伪署安乐公以嗣禅后。永和三年讨李势,盛参戎行,见玄于成都也。

刘禅及其子孙作为亡国之君,能得善终,没枉费刘禅“乐不思蜀”的一番心思。

在历史上,刘禅投降曹魏之后是如何度过余生的?

在历史上,刘禅投降曹魏之后是如何度过余生的?曹伟后刘珍,他的生活怎么样?从许多历史记录的记录中,刘继忠依靠魏国,司马家族很快将围绕魏国,并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刘禅由于投降,也有一个相对较高的标题。虽然刘珍没有做一个皇帝,但这很舒服。标题也带来了10,000户,有数百只奴隶。刘珍抵达魏国后,他的历史书上没有多少纪录。毕竟,他的最后一个皇帝,历史书不适合他的行为。历史上,刘禅投降曹操,而后的生活又是如何,曹操如何对待投降后的刘禅。

已经看到三个王国的读者知道刘禅是三个主要后代最无用的。这个人会称之为Zhuge梁,因为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的战斗中的关键点。诸葛亮去世后,邓艾万偷走了建筑江伟的综合征,目前,他看到了邓艾达阿在城市,刘珍依靠没有反叛选择投降。

虽然法院没有实施,但至少没有缺乏问题。还允许刘禅参观祖先寺庙,这种投降治疗仍然很好。刘禅也是一个大师,玩耍是安全的,他正在晋平的一天玩。此外,司马赵故意安排了以前的麦芽,为刘禅服务。

刘珍没有遭受全国,但它仍然在不断享受。司马赵也很好奇地对刘禅,刘禅回答说:这是快乐的,不思考。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虽然刘琴没有权力,但它非常好。然而,刘珍人独自无忧无虑。然而,毕竟,它是该国的皇帝,司马家庭每天监控他,并需要免费访问。后来,在晚年,刘禅的儿子在战争中死亡。他的妻子也被别人杀死了。虽然其他儿子也是一个,但他们也在战争中死亡。你可以死,但他的未来一代是非常悲惨的。

刘禅投降曹魏后,他是怎么让自己活下来的?

因为出了一个刘禅,"阿斗"这个名字有了"扶持不起来的人"的含义。因而有了刘禅,"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才会出现。作为一位有名的亡国之君,刘禅一生,有着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色彩。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是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而刘禅被立为王太子。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蜀汉章武元年(221),封刘禅为太子的诏书就写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

为了让自己这个儿子能够担负起蜀汉这个重担,刘备为刘禅做了不少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不仅如此,刘备还在留给刘禅的遗诏中说:"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以督促刘禅以史为鉴,学习如何从政。

可见,刘备希望自己的继任者是个擅长经营政治,能够像诸葛亮一样平衡各方关系,最终将政治带到有利于蜀汉和皇室的路上的人。然而当年刘备所期望的,并没有实现。

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在永安宫辞世,五月刘禅即继位,然而此时刘禅不过十七岁。当时诸葛亮尚且在世,因而刘禅即使毫无作为,蜀汉也还在正轨上。

然而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和姜维,却远不及诸葛亮,没能在皇帝缺席,甚至捣乱的情况下,让蜀汉继续大踏步向前。诸葛亮一死,蜀汉朝中就出现了激烈的夺权斗争。《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

这场斗争,刘禅最终给出的处置方式就是先斩杀魏延,后贬斥杨仪,然后再无其他调和朝中矛盾,稳固自身统治的举措。之后,面对蒋琬这个国相,刘禅大多数时候也只是撒手不管。蒋琬掌权的几年间,我们现在能得知的刘禅参与过的蒋琬的重要政策,仅有蒋琬想造船走水路北伐时,刘禅联合费祎、姜维等阻止了蒋琬。

而在蒋琬死后,刘禅对姜维这位继任者,更是难以把控。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意志,掌权期间发动了十多次北伐战争。而刘禅此时不但没能注意到国家式微,还任由姜维组织北伐。不仅如此,他还开始宠信宦官,让黄皓成为了朝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在蜀汉从帝王到朝臣的轮番折腾之下,刘禅于景耀七年(即魏景元四年,263年)向魏国投降,蜀汉就此被灭。而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被魏军带到了曹魏都城洛阳。相比于崇祯皇帝那样以自戕结尾的亡国之君,刘禅算是非常幸运的。

刘禅到达洛阳之后,就立刻收到了这样的诏令:"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覆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岂不远欤!朕嘉与君公长飨显禄,用考咨前训,开国胙土,率遵旧典,锡兹玄牡,苴以白茅,永为魏藩辅,往钦哉!"

曹魏这话说的什么意思呢?大体就是先"表扬"一下刘禅的识时务,主动投降,再给刘禅许诺一下他可以从曹魏得到的好处。曹魏不仅许诺可让刘禅永远都享受俸禄,还给他封地,允许他去建藩国。曹魏朝廷甚至还赐给刘禅祭祀祖先用的黑公牛,其他金银财宝更是无计其数。

不仅刘禅本人在曹魏受到了优待,跟随他北上的家人和蜀汉旧臣,不少人都在曹魏有不错的发展。刘禅的后代中,先后有三人担任都尉,五十多人被封侯。就连原蜀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都被封为曹魏列侯。

在很多人眼中,刘禅沉醉于北方的荣华富贵而不思复国,实在是太过不思进取。因而"乐不思蜀"这个成语从一出现,就饱含人们对刘禅的痛心疾首。不过后来有学者认为,刘禅主动投降为掳,其实是在为原蜀汉军民争取生机。毕竟再打下去,遭殃的还是普通百姓。

其实,对于刘禅到底是乐不思蜀,还是为民牺牲,我们都缺少足够的证据。相比于国相诸葛亮的政绩,刘禅这个君主反倒是亡了国,这确实是他为政不善。但长久以来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影响,刘禅也不至于是一个真正的傻瓜。他当初去洛阳,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他之后有怎样的生活,便是曹魏说了算,他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刘禅最后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刘禅被俘的余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乐不思蜀”。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直奔成都。而后,在成都的刘禅拒绝北地王刘谌、南中监军霍弋等忠臣良将的力战请求,听从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举城向邓艾投降,蜀汉遂亡。

最初,投降后的刘禅是留在成都的,被邓艾拜为骠骑将军。可是后来随着邓艾、姜维的举兵造反,司马昭觉得让刘禅留在成都始终是一个隐患,于是不久就派自己的心腹贾充将刘禅接到洛阳,后又借着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五十余位大臣也都一一封了侯。

同时因蜀汉被灭,再加上邓艾的那场叛乱,此时蜀汉的大臣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跟随刘禅到洛阳就只有郤正和刘通这两位臣子。而在洛阳的日子,因刘禅不懂事,或者说是傻乎乎的,所以平时一举一动都得靠郃正指点,他才能做的像模像样的。


这里说句题外话,当时跟随刘禅来到洛阳的两位忠臣(谁都知道跟一个亡国之君来到敌国的都城大多都是九死一生的,能跟随,就说明他对于这个君主真的是死忠)在蜀汉未亡前一直是不受重视的,平时刘禅连正眼都不瞧一下,但恰恰就是这两位在刘禅还是皇帝的时候不受重用的臣子,却是成为了刘禅最后的依靠,成为了蜀汉最后的忠臣。

最初在洛阳的日子,刘禅可以说是时刻被司马昭提防着,深怕他会干出点什么事情,如果勾践卧薪尝胆那般,隐忍着伺机而动。但是从之后的一些事情,司马昭看出来,刘禅就是一个没心没肺,胸无大志的糊涂人,于是自此之后,司马昭对于刘禅是不再提防,他想干嘛就让他干嘛,如此刘禅也就幸幸福福的做他的安乐公,享尽齐人之福,直到老死,终年64岁。


那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了,刘禅到底做了哪些时期让司马昭如此放心呢?

第一件事、某一日,司马昭大摆酒宴,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期间,司马昭还特意叫了一班歌女来表演蜀地的的歌舞。此时,一些怀念蜀汉的大臣看到于此,都是见景生情,想起了亡国之痛,暗地里都在偷偷的抹眼泪。可是作为蜀汉曾经的君主,刘禅却表现的是一点都不伤心,反而是看的是喜笑颜开,就好像根本就没有亡国这件事一样。

司马昭在观察了他的神情后,顿时就是大笑不已,宴会过后,就对贾充说:“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就是说刘禅这个人居然没心没肺到了这般田地,此时即使诸葛亮还在,恐怕也没办法让蜀汉活下去,更何况是姜维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7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