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宣宗南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绝大多数的王朝都有过迁都的举动,其中著名的有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北魏孝文帝南迁等等。细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迁都我们能够发现,古代王朝的一次迁都所决定的往往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的王朝因为迁都而走向强盛,而有些王朝的迁都举动却成为了王朝兴衰的转折点。历史上发生于金国末期的“宣宗南迁”,便是最好的例子。
金国这个由女真人建立的强大国家,在到了十三世纪初期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尤其是在金章宗离世后,蒙古大军更是直逼金中都(今北京)以至于,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皇帝不得不向成吉思汗屈辱求和,才换来短暂的和平。但是,这样的情况完全是“治标不治本”,对此南迁汴梁成为了金宣宗面对蒙古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为了能够有效地规避蒙古大军的锋芒,金宣宗于继位后的第二年,便下诏南迁汴梁,而中都仅留部分金军驻守。
从一定的角度上看,“宣宗南迁”确实有效的规避了蒙古人的锋芒,并为日后金国的残余势力固守黄河潼关一线,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可当我们更为全面地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却会发现,“宣宗南迁”这个历史片段对于此后金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更为准确的说就是,“宣宗南迁”加速了金国的败亡。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是,古代王朝史上的任意一次迁都对于人心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要么是积极的,要么就是消极的。显然历史上的“宣宗南迁”不会是积极的,因为这次迁都展现给世人的完全是怯懦的印象。自“宣宗南迁”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后,金国内部的人心则开始趋于瓦解。而人心的瓦解不同于土地的丢失,土地丢失还能在夺回来,人心瓦解则是不可逆转的。以至于,在蒙古大军再次进入黄河以北地区时,大批的金国军队、地主、旧民等等选择投降蒙古人。
同时,“宣宗南迁”还有一个恶劣的影响,这个影响就是迁都的举动,最终使得金国皇帝失去了广袤的东北地区。从地缘战略的角度上来看,金中都实际上是中原同东北地区相联系的一个关键枢纽。以迁都的方式放弃中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辽东、辽西以及女真人的起源地黑龙江地区。后面发生的史实无疑也佐证了这一点。
自1214年“宣宗南迁”后,东北地区实际上就脱离了金国的控制。这是因为,在这之后原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将领、官吏,要么选择降蒙要么就是选择自立。这样的情况,虽然在南迁前便有发生,但关外的形势真的到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则完全是在“宣宗南迁”后。其中如蒲鲜万奴、耶律留哥更是纷纷选择建国。而出现这样的情况,无疑加快了金国的败亡。
其次,“宣宗南迁”置黄河以北地区于不顾的举动,同时也将金国的外强中干的本质暴露无疑,这无疑使得金国内忧外患的局势愈发严重了起来。先说金国的内部,“宣宗南迁”后中原地区的红袄军发展则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而从外部看,南迁的举动也使得南宋、西夏看出了金国的衰败。南宋自然不必多说,西夏选择“附蒙伐金”除了因为蒙古的军事压力,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出了金国败亡的趋势。
历史上的“宣宗南迁”,我们很难说它是对是错。因为,这次发生于金国统治末期的迁都背后,实际上有着很大的无奈,因为那时的金中都确实成为了抗蒙的一个“桥头堡”,并且还有守不住的迹象。但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次南迁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同样也是金国无法承受的。或许历史到了金宣宗在位时期,金国败亡真的到了无法扭转的地步。
亚洲东部游牧民族的分布:
公元前3世纪末迄公元3世纪初,亚洲东部大部地区都属中国的秦及两汉王朝的版图。中国的中、南部为汉族和其他农业民族所聚居,北部草原、沙漠地带则是各游牧民族生息活动之地。这是匈奴(又称“胡”)称雄北方游牧世界的时期,大漠南北蒙古草原都受其控制。在匈奴东方是东胡,中国春秋时期称山戎,战国后统称东胡,语言为蒙古语族之一支,即后来的鲜卑语。东胡原驻牧于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前174年)击破,其中一支退居大兴安岭的乌桓山(乌恒山之所在,众说纷纭,据丁谦《后汉书乌桓传地理考证》谓,乌桓为乌兰之转音,蒙古语义为赤,故传中又称乌桓山为赤山,即大兴安岭南端、今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北乌兰峰。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在汉武帝时霍去病袭破匈奴左地,徙乌桓于五郡塞外,始迁于此。汉初东胡被匈奴击破,其残部退保的乌桓山,为《汉书·霍去病传》中之姑衍山,即肯特山。由姑衍山发源之水为乌桓水,又称完水、乌丸水,即今之鄂嫩河。),故称乌桓;另一支退居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山,故称鲜卑。北走的鲜卑,初因乌桓阻隔,未及通汉,后来势强,匈奴西徙,其尽占匈奴之地。
匈奴的西方是月氏和乌孙。月氏人和乌孙人居于“敦煌、祁连间”,大体上分布于肃州(酒泉)以西至敦煌之间的为乌孙人;肃州以东至张掖之间的为月氏人。在月氏人的南方为另一游牧民族羌人,在乌孙的西北为塞人。
在匈奴北方为丁令和坚昆。丁令又作丁零或丁灵,春秋战国时分布在贝加尔湖地区西至阿尔泰山以北。公元前后,东部丁令曾游牧于贝加尔湖以南,西部丁令则游牧于额尔齐斯河至巴尔喀什湖之间地区,均属匈奴统治。后来联合乌桓、鲜卑等族夹击匈奴,迫使北匈奴西徙。坚昆,又作隔昆、结骨或居勿,属突厥部落之一。西汉初受匈奴统治。公元前1世纪70年代,乘匈奴势衰,脱离其控制,移居叶尼塞河上游,创立叶尼塞文字。匈奴西迁后,势力渐强,至3—4世纪又处于突厥汗国的统治之下。唐时称黠戛斯。
秦汉时期亚洲东部的民族迁徙:
在公元前后数世纪内,亚洲东部的民族移徙,许多都与匈奴的活动有关。匈奴是一个大族,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推算,汉初匈奴盛时人口约有200万,以后由于内争和分裂,有所减少,但也不少于150万。匈奴各王驻牧地,东起大兴安岭的乌桓、鲜卑西部边界,西至阿尔泰山脉,绵亘数千公里,遍布大漠南北。其社会组织以部落为基本单位,一个部落多达3000—4000人。早在公元前3世纪,约当战国末年,部落联盟开始形成,下属24“国”即部落,其首领称“王”。部落的基层单位为“帐”,相当于农业居民的户。夫妻子女同住一个帐篷,约5至6口人,是为一帐。在此时期,匈奴社会开始发生急剧变化。自战国以来,不少中原人进入匈奴地区,秦时更多。中原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更早已传入匈奴。考古材料证明,战国时期匈奴手工业已有相当发展,能制造各种铜器和铜武器,如铜镞、铜戈、铜剑、铜斧、铜盔等,此外还能制造陶器,加工毛皮和乳制品等。公元前3世纪前后,匈奴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出现铁制工具和铁制武器,铁刀的生产已相当普遍。铁器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个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也大为加强,帐的私有财产已经出现。俘虏已不再杀死,当作奴隶生产和服务中使用。至此,匈奴社会开始脱离原始氏族制度,分裂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社会集团,财富的多寡,地位的尊卑,差别极为悬殊。部落联盟和各部落的统治权掌握在王公贵族之手。平民从事生产劳动和服兵役,有的平民也蓄养奴隶。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匈奴人的扩张性和掠夺性更为强化,他们以暴力夺取财富和掳掠人口为荣。
匈奴人与中原的关系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古籍中就有匈奴人与燕、赵、秦三国交往的记载。在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利用楚汉相争之机,竭力向外扩张,成为亚欧大陆游牧世界东部的强大政治势力。公元前209年,匈奴太子冒顿在一次围猎中用鸣镝射杀老单于头曼,自立为单于。随后对不肯听命的王亲贵族、同胞兄弟和幕僚大臣尽行诛戮,以确立新单于的统治地位。东胡王利用匈奴宫廷内争,乘机占领匈奴东部土地。公元前206年,冒顿单于地位巩固之后,立即举兵反击。东胡无备,全军溃走,人口财货多被掳掠。东胡部落联盟也随之分裂,被迫退走大兴安岭,据险自保。匈奴的突然进攻,造成东胡族向北方的大移徙。
战国和秦汉之际,长期游牧于河西走廊地区的月氏和乌孙的西迁,也是由于匈奴的攻击而促成的。公元前3世纪,月氏是游牧民族中比较强大的一支,有控弦之士一二十万。当时匈奴势弱,依附于月氏,头曼单于(?—前209 年)将其长子冒顿送到月氏作人质。冒顿在匈奴进攻月氏时盗得骏马逃回,登位后不断进攻月氏。公元前177—前176年间,匈奴终于战败月氏,迫使月氏西迁。月氏在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战败其西邻乌孙。乌孙首领难兜靡被杀,牧地被占,部民四散,多避居匈奴。月氏西迁的道路既开,被匈奴战败后,遂率部移徙,到达天山北伊犁河上游地区驻牧。其地塞种居民大部被迫南徙,移向兴都库什山以南地区。乌孙王难兜靡之子猎骄靡,在匈奴成长,收罗乌孙部将和散民,伺机报复月氏。公元前139—前129年,猎骄靡在匈奴支援下西击月氏,杀月氏王,以其头骨为饮器,并夺占伊犁河流域。月氏被迫再次西迁,过大宛(今锡尔河中游费尔干纳盆地),据阿姆河北岸之地。少数月氏人未曾西迁,留在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地区的羌族融合。西迁的月氏习称“大月氏”,留在祁连山的残部称“小月氏”。公元前1世纪初,大月氏南下征服阿姆河以南的大夏(巴克特里亚),统治此地200余年的希腊人被逐至兴都库什山以南,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遂亡。公元1世纪初,大月氏人的贵霜部联合大夏的吐火罗人,建立强大的贵霜帝国。
匈奴与中国中原地区交往密切。战国时期,匈奴屡为北方边患,燕、赵、秦三国不得不在北方分别修筑长城,以御匈奴骑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重新修缮,并向东西扩展,筑成“万里长城”。这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黄河北走至河套,傍阴山东去,直至辽东的防御体系,是抵挡游牧世界骑兵的重要屏障。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摧毁了秦王朝,戍卒逃散,边防空虚。于是匈奴乘机渡过黄河,进入河套以南地区,对新建西汉政权又构成重大威胁。汉初与匈奴交兵,屡战失利。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亲自将兵抵御匈奴,被冒顿40万精兵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历七日,后用重贿单于后宫之计,方得解围。此后六七十年间,汉对匈奴一直执行和亲政策,但匈奴并未因此停止对中原北部地区的骚扰。
汉武帝时(前140—前87年),对匈奴开始进行反击。公元前133年至前119年间,汉将卫青、霍去病屡败匈奴,深入匈奴境2000余里,收复被占领土,巩固了北部边防。同时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大宛、乌孙等,夹击匈奴,以断其右臂。匈奴在强大汉军的打击下屡屡败北,受其奴役的少数民族遂乘机摆脱控制。其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又不断加剧,五单于争位,内讧不已,匈奴终于分裂为南北两部。
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①降汉。稍后,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出嫁单于,又恢复了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交往。北匈奴郅支单于被迫西徙,后被西域汉将所杀。公元48年,匈奴又爆发内讧。日逐王比遣使汉西河太守,请求内附,得东汉光武帝允准,居于五原,比立为呼韩邪单于②。匈奴分裂后,南匈奴居塞内,分布于晋陕北部和内蒙西部地区,与汉人杂处,逐渐转向农耕,实行定居,并逐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北匈奴留漠北,原归附的鲜卑、丁零等族乘机反抗,又遭南匈奴多次攻击,其势大为削弱。公元73 年,东汉遣窦固等分四路反击北匈奴,深入其腹地,斩获甚众。公元87年,鲜卑进击匈奴,斩北单于,大掠而返。此时北匈奴四面受敌,“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不复自立,乃远引而去”。《后汉书》上只说北匈奴在公元91年“远引而去”,究竟“远引”何处,发生了什么历史影响,这是后世学术界反复研究讨论的一大问题。
匈奴西迁的经过:
历史上所说的“匈奴西迁”,是指北匈奴的一部分在北单于和贵族的率领下,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向西方进行持久而漫长的迁徙过程。西迁的北匈奴,人数不多,约占1/4,估计20余万人;其余的大部分约60余万人仍留居漠北。西迁的北匈奴人首先奔向西北,进入乌孙之地,在乌孙西北的悦般地区停了下来。公元105和106年即东汉殇帝元兴元年和安帝延平元年,北单于曾遣使汉朝,请求和亲。汉帝未予答复,从此北匈奴便不与汉通。
北匈奴西迁之后,鲜卑乘虚崛起,据有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渐盛。公元2世纪前半期,鲜卑对汉时降时叛,屡攻匈奴和乌桓,成为漠北新兴的强大势力。北匈奴受鲜卑的威胁,不得不于2世纪中叶放弃驻牧约70年的悦般地区,西走康居。康居位于中亚细亚锡尔河流域,与据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大月氏人)为邻。这次迁徙因征途险阻,只选精壮善战者驰突前进,老弱仍留悦般旧地。其后残留部分为柔然所并,渐与融合。迁往康居的北匈奴驻牧其地约一个世纪左右,至3世纪中叶,可能因受贵霜和康居的联合攻击,又被迫离康居迁往粟特。北匈奴在粟特停留也将近一个世纪,约于4世纪中叶(350年左右)更西迁至东欧顿河流域,这时占有东欧黑海北岸和西亚一带的主要是阿兰人。进入欧洲的匈奴,首先进攻阿兰人,两军激战于顿河上。阿兰人战败,国王被杀,国土被征服。部分阿兰人逃散,大部分并入匈奴,成为“同盟者”。阿兰人是斯基泰人(西徐亚人)的一支,因境内有阿兰山而得名。中国史书上将斯基泰人、阿兰人均称为“奄蔡”(见鱼豢著《魏略·西戎传》,范晔《后汉书·西域传》)。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历史家才有关于匈人的记载。他们所说的匈人,就是北匈奴的后代。匈奴的西迁不仅席卷中亚细亚,而且深入欧洲腹地。受到匈奴西迁压力的其他游牧、半游牧部族,波涛相逐,先后涌入亚欧大陆农耕世界。
3至5世纪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徙:
汉魏之际,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支,史称“五胡”。他们从东汉开始不断内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向农耕生活过渡。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他们还逐渐向南方农耕世界移徙。魏晋统治者为了利用“胡人”当兵和种地,又往往强制他们迁居内地。至3世纪末,内迁的“胡人”大体分布如下: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人迁至山西南部汾河流域;羯胡是入塞匈奴羌渠的后裔,此时已由西域迁居山西东都武乡一带(西晋上党郡);鲜卑族也分裂为几支,东部鲜卑已迁至辽宁西部地区,西部鲜卑则分布于甘肃、青海;原居青海和甘肃一带的氐族和羌族,部分迁入甘肃东部和陕西境内,部分南下四川。到西晋初年,“胡人”南徙的人数已相当多。内迁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达40 余万。迁入关中的氐、羌族人达50 余万,占关中人口的半数。距西晋首都洛阳最近的南匈奴人,达3 万余落。游牧民族的南徙直接威胁着西晋的统治。
内迁各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以其部族武装作基础,相继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从4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北方五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事实上当时南迁的游牧民族并非只是五个,所建的政权也不止十六个。游牧世界居民在四五世纪大规模向农耕世界迁徙,是在亚欧大陆普遍发生的现象,是两个世界长期交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内部矛盾所困扰的中国西晋王朝,在外族入侵的打击下,于316年灭亡。东晋迁都建康,国土局促江南,与北方各族政权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进入南方的农耕世界,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性后果,另方面又学会了先进的经济和文化,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在农耕地区定居下来的各部族,逐渐走向农耕化。他们为农耕世界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封建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嚈哒人的迁徙嚈哒人是古代中亚细亚的游牧部族之一。中国史书说他们起源于长城以北的蒙古草原,称为“滑国”,后迁至阿尔泰山以南至天山东部地区。拜占廷史家称之为Hephthalitai等;波斯、阿拉伯史家则称之为Hetal,Haytal 等。嚈哒人自称为“匈奴”,因其肤色较白,故亦称“白匈奴”。其真正族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公元4世纪70年代,嚈哒人开始向南方迁徙,占领粟特地区,即中亚锡尔河、阿姆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5世纪20年代,嚈哒人开始越过阿姆河入侵西方和南方,首先征服吐火罗斯坦,迫使贵霜帝国残部寄多罗贵霜西移,贵霜帝国至此彻底灭亡。嚈哒人随后于453年大败萨珊王伊嗣俟二世(438—457年在位),484年又杀波斯王卑路斯(457—484年在位),占领呼罗珊大部地区,建嚈哒国,定都巴底延城(今阿富汗伐济纳巴德)。萨珊朝波斯被迫称臣纳贡。嚈哒人在5世纪中叶战败波斯以后,随即南侵北印度,但被笈多王朝塞建陀笈多击退。嚈哒人酋长头罗曼于499年进占中印度马尔瓦地区。502年,头罗曼之子摩醯逻矩罗(密希拉古拉)大举进攻印度,并在北印度立国,以旁遮普奢羯罗城为都。嚈哒至此臻于鼎盛,在东方控制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西部,与中国的北魏、西魏、北周,乃至梁朝都有交往,在西方和南方征服了萨珊波斯和印度大部地区,形成一个庞大的嚈哒人国家。但嚈哒的强盛为时不长。528年,北印度王公联合起来击败了嚈哒,嚈哒王逃往喀什米尔。约558—567年间,萨珊朝波斯联合突厥人夹击嚈哒,其国遂亡,领土被瓜分,部众分散各地,逐渐与各族融合。
嚈哒人侵入波斯、印度以后,先后接受波斯和印度文化,信奉拜火教,后来也有改奉印度教的。因其处于东西方、南北方商路交通的中心,境内商业繁荣,对南农北牧两个世界的交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桥梁作用。
阿瓦尔人的西迁阿瓦尔人是古代的又一游牧民族,自称“马阿鲁拉人”,其族源和族属迄无定论。一般认为属于欧洲人种巴尔干高加索类型,中国有的学者认为即中国历史上的“柔然”(“蠕蠕”)。公元552年,柔然为突厥所败,部分柔然人遂西迁欧洲,6世纪后半期以多瑙河中游潘诺尼亚平原为中心建立阿瓦尔汗国。7世纪时阿瓦尔人势力强盛,经常袭击德意志、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7 世纪前半期,拜占廷也受到极大威胁,626 年首都君士坦丁堡几乎落入其手。在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等的不断冲击下,拜占廷帝国岌岌可危,偏安南部一隅。7世纪后半期阿瓦尔汗国发生内讧,势力逐渐衰落,795—796 年为法兰克查理大帝战败,805年国亡。其后,阿瓦尔人渐溶入当地居民。
从公元1世纪东汉帝国击败北匈奴开始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西迁浪潮,引起了欧洲民族的大移徙。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由此大量涌进西罗马和东罗马帝国,促使欧洲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在30年前的历史朝代表中有金朝,为什么现在历史朝代表中不再提金朝了? 金朝便是清朝的前身,金朝在以前是属于外藩地区,在金朝的时代它不是中国历史的正统,仅此而已。还有便是清朝更具有代表性。金朝最大的功劳便是统一了女真族吧。现在的历史表都是从教材书中得来的,历史表对半都是由专家去做的。金朝其实是一个比较大国家,历史书上也有著名,只不过并没有将它归于正统而已,跟什么梁朝,大理国都是差不多的。入不了正统史年代。
金朝是由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族建立的,当时国号为金,当时是宋朝时代,虽然金国当时也是强悍,但是当时还是以宋朝为主。金朝与契丹什么的出现都是以外藩出现的,便不能出现在历代朝廷榜上。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金国在历史的存在,还有它的作用。金国便是清朝的前身,金朝在历史是灭亡了的。当时,金国在蒙古和南宋的夹击下,便是灭亡了。清朝便是之后女真族再一次建立的国家。
当时清朝也是属于外藩的存在,直到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朝入驻中原后,才进入了历代朝廷。这才成为了正统,并且清朝前期统治时,还是很对人反对,认为他们是外藩,所以很多人都想要推翻清朝,比如什么反清复明。直到后来才被慢慢接受。这也是为什么金国不能入历代朝代表的原因,相比于金朝,清朝更具有代表性。而且清朝统治的时代也是很长远的,对于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其实历史中有很多的王朝,都是没有被纳入里面的,便都是因为它们是属于外藩,代表不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整体。
宋朝和金朝哪个才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王朝? 中国的历史从伊始算起已经拥有了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大致经历了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的更替,中国才有了现如今辽阔的疆土。其中虽然也有别的朝代军事实力上并不落后,但是却并不能算是正统王朝。
不得不说的是宋朝和金朝之间,当时的金在军事实力上比宋都强大不少。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金太祖统一了各个部落之后,举兵反辽,不仅将辽朝消灭,还在两年后将北宋也灭了,之后的历史上才有了南宋的存在。
虽然当时金朝的国力强盛,并且百姓也加大自己对汉族文化的学习,在生活习性上与 *** 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金朝的很多文化制度都有模仿汉族文化的影子。但是金朝还是不能算是正统王朝,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金朝正统性不够强,中国历史上被称作正统皇朝的朝代都必然是接触到了中原文化的方方面面。而金朝虽然已经接触了中原文化,但只是根据中原文化对自己原有的文化进行修正而已,大部分的文化还是保留有女真部落原有的特征。
第二就是金朝的领土问题。王朝的正统性最典型的特征应该是征服统一过中国版图的所有国家,虽然当时金朝灭了北宋,但是南宋仍然在南方占据了大块领土,而与之相比宋朝在最初的时候是完全统一了中国全部领土的,所以金朝虽然实力强盛,但是并不是正统王朝。
金国是什么朝代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金朝灭亡后是什么朝代 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
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宋蒙灭金:
金哀宗即位后,鼓励农业生产,与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属中央的忠孝军,任用完颜陈和尚等抗蒙名将,于1228年大昌原(今甘肃省宁县太昌乡)击溃蒙古军。
而后金军收复了不少土地,让金朝起死回生。然而其盟国西夏因为之前的战争使得国力衰落,最后在1227年被西征回来的蒙古所灭。同年成吉思汗去世,1229年正式由其三子窝阔台继位,是为元太宗。
此后蒙古再度对付金朝,1230年窝阔台汗发动三路伐金,窝阔台汗率大军渡黄河直攻汴京,斡陈那颜率东路军走济南,其四弟拖雷率西路军自汉中借宋道沿汉水攻打汴京。1232年拖雷成功迂回至汴京,金哀宗派完颜合达、移剌浦阿率大军阻击于邓州。
此时窝阔台汗率大军渡河,并派速不台攻汴京。而完颜合达急率军北援汴京,与拖雷率领的蒙军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州)发生三峰山遭遇战,金军精锐溃败,名将张惠、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与移剌浦阿先后战死、被俘杀。
蒙军围攻汴京,迫使金哀宗求和。而后金廷杀蒙古使者,蒙古再度围攻汴京。
金哀宗坚持至年底放弃汴京,迁都归德府(今河南商丘),汴京守将崔立降蒙。蒙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金哀宗逃往蔡州,蒙古军约宋将孟拱、江海率军联合围攻。
1234年正月蔡州岌岌可危,金哀宗不愿当亡国之君,将皇位传给统帅完颜承麟,是为金末帝。此时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中,金朝覆亡。
扩展资料:
1、金朝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1125年灭辽朝,1127年靖康之变灭北宋。
天会八年(1130年),南宋高宗赵构向金帝上降表称臣,南宋成为金朝属国。
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
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急剧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1234年,金在南宋和大蒙古国南北夹击下覆亡于蔡州。
2、国号全称为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公元1260年,忽必烈称帝,自立为第五代大蒙古国大汗,后于1271年取儒士刘秉忠建议,定汉文国号为“大元”,改蒙古语国号也克蒙古兀鲁思为大元也克蒙古兀鲁思,定都于汉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
1279年元军彻底攻灭南宋残余势力,一统中国并结束南宋与金朝南北政权对峙之局面。
元朝的基础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国,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
当时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于金朝与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公元1227年8月攻灭西夏、1234年3月攻灭金朝,取得中国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
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后发动三次西征,形成称霸欧亚大陆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国(Mongol Empire)。
元朝建立后,承袭了蒙古帝国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以及西伯利亚的领土,蒙古帝国西征而来的土地却不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领土经过多次扩展后,于1310年元武宗时期达到全盛,西到吐鲁番,西南包括 *** 、云南及缅甸北部,东到日本海,北至都播南部与北海、鄂毕河东部,被誉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元朝至元成宗时,经过一系列战争和协商,获得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与伊儿汗国等四大汗国承认为宗主国,并且元朝皇帝为名义上的“蒙古大汗”继任者;其藩属国涵盖高丽与东南亚各国。
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金国,一个隔在北宋与南宋之间的朝代,有过辉煌,但最后的破败也是不禁令人唏嘘。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迁都北京,成为一方霸主,经历了十帝交替更换,最终走向了灭亡。而在金国灭亡时期,它做的垂死挣扎可远不止退让迁都、给钱、送美人这么简单。
一、金国灭亡的原因都是君主无能。自金章宗继位后,金国的实力便开始由盛转衰。金章宗在位后期,迷恋宠妃,任用外戚管理朝政。完颜永济在接过皇位后,虽铲除了外戚势力,但其自身昏庸且无治国之能。
在面对近邻西夏被蒙古国入侵求援时,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坐视不救,最后西夏归顺了蒙古,联合蒙古一起攻打金,四十万金军溃败于野狐岭。
金宣宗继位后,采取敬献黄金、送女等求和的方式,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更加雪上加霜。众观金国走向破败时期的几位君主,都是无才昏庸之辈。
二、重新重用叛军将领。金哀宗完颜守绪继位后,为挽回金国颓势,重用抗元有功的将领,不计前嫌任用叛徒武仙。武仙是金宣宗在位时期的一员大将,在与元对抗中投降归顺,并在元军中任职。后为回到金国,灭了元军将帅史天倪,回到故国,金哀宗封其为恒山公。
三、签民为兵,充实军队。蒙古军兵强马壮,由北向南一路杀伐果断,不断地扩张自己的领土。而金国,兵稀马弱,随时面临被团灭的风险,为了扩充军队。金哀宗以扩充军队为由,将百姓中的壮年拉进军队,以填充数量。
可普通百姓有的只有蛮力,怎么能与上场杀敌的将士相比。看似兵盛的表面下,全是一堆普通百姓在充数。交战遇天灾人祸,死伤九十多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天兴元年,金元两方战于三峰山。天降大雪,元军趁机一举击败了金军将领。而面对大雪,金军毫无准备,战斗力下降,城被破,元军进入汴京。
此时,由于金国连年打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再加上天灾,城内瘟疫横行,粮食短缺,汴京城还是亡了九十多万人。再次失败后的金哀宗逃到了归德(今天的河南商丘)。
四、挑拨离间,铲除忠臣。来到归德,金哀宗不满石盏女鲁欢将大部分的士兵遣散各地。于是,他利用蒲察官奴本就对石盏女鲁欢的不满,使得蒲察官奴在酒宴上灭了马用,夺走了所有的金银后,又灭了石盏女鲁欢。
随后,杀害金哀宗身边随行大臣,以及马用与石盏女鲁欢手下的三千多士兵。本就实力弱势的金国,还自相残杀,另原本签来的士兵越来越少。
最后,不得已,金哀宗放权让蒲察官奴参与政事。唯一一次以少胜多赢了元军,是靠女人。被孟珙打败,落荒而逃之际,蒲察官奴的母亲被元军抓获。
金哀宗利用蒲察官奴的母亲传话给元军,让蒲察官奴假意投降,实则声东击西,趁着蒲察官奴与元军将领密谈的时候,攻其不备。
获胜后,蒲察官奴变得更加的嚣张跋扈,早就成为了金哀宗的眼中钉。不久,金哀宗就以谋逆的罪名将他处死。
后来,金哀宗又逃到了蔡州。来到蔡州,金哀宗自以为赢了元军,便放下警惕之心,大肆修建宫殿,挑选美女。
五、围困三个月,至死不降。天兴三年,宋军与蒙军合力灭金,包围蔡州三个月,城中的粮食都已经吃完。为了能够吃饱,金军将马杀了充饥。金哀宗自知无力回天,但誓死不做亡国奴。
他传位给完颜承麟,在宋军举旗攻城之际,自缢在幽兰轩。摔兵出战的完颜承麟,听到金哀宗死讯后,战死在乱军之中。
宰相完颜忽斜虎在得知自己的国君都已阵亡后,悲愤说:“我的国君都已经离世,我为什么还要坚持战斗呢?我不能亡在元军的手里,我要跳入汝水中,追随国君。”
说完,跳入河中自杀了。身后的将士也都纷纷随他一起,不做亡国奴,跳入了河中。金国破灭的那天,上到参政、总师、元师,下至兵丁,五百多人都跳入汝水殉国。
从开始走向衰亡的那一刻,金国先是任用外戚管理朝政事宜,到继位的国君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屡次迁都,再到最后金哀宗不遗余力奋力救国,这期间,金哀宗一直在战斗。
虽然他比起之前的几位国君,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但他不明白,国之强盛,不单单是兵强马壮,不顾百姓生计,一谓的为复国斗争,不是民心所向,终究是会走向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6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