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张昭,孙策的托孤重臣,为什么得不到孙权重用

以史为鉴 2023-06-16 11:44:37

张昭,孙策的托孤重臣,为什么得不到孙权重用

张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孙权称王后,群臣两次举荐张昭担任丞相。第一次,孙权没有同意,只是委婉地表示丞相杂事很多责任重,怕累着张昭,最后选了孙邵当丞相。孙邵死后,群臣再次举荐张昭,孙权又不同意,这次他直言理由是不喜欢张昭,因为其脾气“又臭又硬”,遂任命顾雍为丞相。

一、张昭的臭脾气

历史上张昭为人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常常犯颜直谏,跟孙权意见不合,常使孙权下了台。

有次,孙权设酒席,喝着喝着,孙权狂态发作,命人用水浇洒那些东倒西歪的大臣们。孙权对群臣说,今天要喝个痛快,一定要大家都醉得掉进鱼池中才行!张昭见孙权如此胡闹,一言不发,随即离席出宫。

孙权拦住他说,大家同欢共乐,公为何发怒?张昭立即回答:想当年,纣王酒池肉林宴饮狂欢,他也认为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孙权无言以对,立即结束了酒宴。

还有一次,孙权因辽东公孙渊遗使说要叛魏归吴,非常高兴,决定派使臣率领一万人与金银珠宝前去支援。不过张昭认为公孙渊必败,反对孙吴支持公孙渊。但孙权不顾张昭再三劝阻,执意如此。

后来公孙渊果然出卖东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吞并孙权的兵员、财物。张昭为此称病不朝,孙权亲自到门口呼唤,张昭也不出来。孙权一怒之下,命令士兵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来表示张昭永远不必出门了。

张昭也不甘示弱的将内门堵住,强硬表示他也不打算出去。眼见无效的孙权更进一步下令放火烧门,想逼张昭出门,没想到张昭反而把门关的更紧,表示宁死不出,孙权见状急忙下令将火扑熄。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站不去示软认错,但张昭还是不愿出门。

张昭儿子们怕事情闹得太僵,认为再不出门给皇帝面子将反变张昭理亏,共同把张昭搀扶出门与孙权和解。孙权把张昭载回宫,深刻的批判了自己一顿,俩人这才和解。

从这两个故事来看,张昭每每和孙权硬顶,正如孙权所说,张昭的脾气是又臭又硬,完全不懂得变通。但这样的人,真的不适合当孙吴的丞相吗?

二、孙权的轻狂

笔者个人认为先不谈脾气,不让张昭担任丞相一职,却将这个位置给孙邵、顾雍,这是对张昭的大不敬。

想当初,张昭在孙策时就深受器重,“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孙策临死前,更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并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此时孙氏基业未稳,强敌在侧,主少国疑,周瑜又在外地,真的是孙氏危急存亡的关头。

然而,孙策一死张昭当机立断,率领百官拥立孙权为主,同时上奏东汉朝廷,又严令各地将校不得擅离职守,迅速稳定了局势,张昭并没有辜负孙策的信任。他侍奉孙氏两代,一直忠心耿耿,不曾懈怠,为东吴政权牺牲奉献数十年,论功劳,这丞相的位置应该给他。

再者,要当贤君,就要敢于纳谏。张昭论眼力、胆识、威望,都是东吴群臣之首;并且他忠心为国,刚直不阿,是最佳的丞相人选。更何况孙权在晋升吴王以后,随着地盘的扩大,权位的稳固,骄纵之心日益滋长,轻狂不当举止、文过是非之行时有发生。对于这些,文武大臣虽有劝谏,但都不敢直言。独张昭无所顾忌,正直敢言,每次都直言顶撞孙权。

就是有张昭这种不怕死,让孙权也敬畏的人在,吴国才没有衰败如此之快。晚年孙权逼死陆逊,让吴国陷入长期内乱,不就是因为张昭已经死了,再也没人管得住孙权了。所以孙权说了这么多张昭的坏话,不过就是不想有人管他罢了。

张昭是孙策的托孤重臣,对吴国尽忠尽责,为何因为这事让他万劫不复?

玩策略系三国游戏,多少会知道张昭这个人物,东吴智力超群的文官,因为曾劝孙权投降,令他万劫不复,非常不值,但,劝降就是奸邪,就是胆小吗,一生的努力,难道就能被一次劝降抹杀?



陈寿在《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说他不为私利,忠诚正直,评价正面,那,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他胆小怕事,只求自保?对,《三国演义》惹的祸。

一、孙策之管仲

张昭字子布,出生于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年轻时因博学闻气,徐州刺史陶谦召他为士,被拒。陶谦认为张昭轻视他,将张昭监禁,后的赵昱援救才被释放。东汉末,中原动乱,张昭逃难到江南,受孙策重用,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



孙策十分器重他,几乎所有要务都由张昭处理。北方士大夫什表敬重,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之辞。对此,孙策非但没有猜疑,反而说:

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将张昭比上春秋战国时的名相管仲。

二、托孤重臣何其艰难

孙策早死,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马上表态对孙权尽忠和尊重,令孙权顺利接班。可惜,孙权年少,爱兽猎爱饮酒闹事,张昭尽忠以劝阻,年轻人当然感觉不爽,孙权说过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既是他对张昭的敬畏,也是表现出他对张昭未能推心至腹。

虽然是长辈,身为臣下,令主子不快,当然不会太好过。吴国选丞相,人人以为应选张昭,但孙权先选孙邵,孙邵死后,选了顾雍,之后,张昭称老退位,被封娄侯,为《左传》和《论语》写注。

232年公孙渊在辽东反魏,向孙吴称臣以为外应。张昭认为公孙渊必败,反对孙吴支持公孙渊,不为孙权采纳。公孙渊出卖东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张弥和许晏。张昭退居不朝,孙权盛怒下,命令用土封住张昭家门,示意他不必出门。

张昭却用土从将门堵住,以示他也不打算出门。后来孙权后悔,又不愿道歉示弱,于是下令用火烧张昭家门,逼张昭出门。但没吓倒张昭,孙权只好下令将火扑熄。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站不去,张昭才在儿子搀扶下,与孙权和解。

张昭享年81岁,丧事从简,入棺材没有更换衣服。孙权戴孝前去吊唁,赐谥号文侯。

三、忠謇方直

由《三国志》文本看,张昭就是硬骨头,为了尽孙策的忠义,为了自己觉得正确的事,官名,甚至性命都不介怀,虽然不讨主子喜,却绝对是位有风骨的忠义之士。身为长辈,不严就对不起孙策,太严,又不讨好孙权,够艰难。

《三国演义》中,孙策托孤有这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对他能力评价不低。奈何,赤壁大战前,争论吴国战或和的经典论战中,他这角色作为投降派代表人物,跟《三国演义》大主角孔明作对,惨了!跟主角作对,那不归为奸邪小人?

建议主子投降《三国演义》中大反派曹操,绝对是万恶之首,所以在书中,吴国得胜后,下场悲惨,受尽讽刺。但他那时那刻的主和,又真的罪大恶极吗?能以弱胜强,以极少胜多,运气成分不少,不想打没把握的仗而投降,就只是自私自利吗?值得大家深思。

动不动就劝孙权投降的张昭,为何仍然得到重用?

因为张昭是当年孙策托孤的功勋老臣,在东吴的地位无与伦比,也的确很有才能!孙权个人不论是多不喜欢他,但是,张昭该用还是要用的!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里,东吴的老臣张昭,似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丑角!

毕竟,他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亮眼的功勋表现,反而在赤壁之战前后,屡屡当了?投降派?,劝说自己主子直接给曹操伏低做小!舌战群儒的章节里,他直接被诸葛亮辩斥的哑口无言,斯文扫地!

那么,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张昭,为啥能一直得到孙权的重用呢?答案很简单,历史上的张昭,远远没有演义里那么简单!小编先说一个,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的事情:《三国志》里没有什么?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说法;

孙策托孤的心腹老臣,只有张昭!而且, 他在临终之前,对张昭说,日后孙权不才的话,他可?自取?。和后来刘备白帝城嘱咐诸葛亮,恰好不谋而合!试想一下,这是多大的信任呢!

据《三国志吴书张昭传》的原文记载,张昭处理政务,带兵打仗都很有一套,而且,还是吴国方面的?外交发言人?!每次孙权,孙策碰到了难啃的使节,都会把张昭叫来,让他鼓动?如簧之舌?,把对方斥责的灰头土脸!

当年,孙策曾经用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和张昭的关系!他说,张昭,就是他的?仲父?!这么算下来的话,那张昭也成了孙权的舅舅了!实际上,张昭的地位,在东吴,的确仅次于孙权!

孙权曾经说过,吴国士人,入宫以我为尊,出宫,则以张昭为尊。因此,他不重用张昭,都是不可能的!就算张昭在赤壁之战的时候站错了队,我们,也不能把他?全盘否定?!

作为托孤大臣的张昭有何不足?为何没能当上东吴丞相?

张昭性子比较刚烈,而且老是喜欢说一些孙权不爱听的话,之所以没当上丞相一是孙权比较忌惮他,二是张昭不讨孙权喜。

01、张昭不讨孙权喜。张昭和周瑜是当时的托孤重臣,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懂问张昭,外事不懂问周瑜。?孙权继位后,其实当时江东氏族对他都不是很服气,是张昭和周瑜两人镇住其他人,拥护孙权。所以算起来张昭对孙权是有大恩的,可在孙权称帝后,孙权并没有任命为张昭为丞相冷落他,只是说了一句张公性刚不适合担任丞相之位。

张昭确实性子刚烈,不怎么变通,但性刚未必是件坏事,以张昭的资历完全可以胜任丞相之位。孙权是比较讨厌张昭的,原因也比较简单张昭喜欢动不动说教孙权。早年期间孙权还比较小,孙权觉得没什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长大了,张昭还动不动说教那就是倚老卖老了,经常为一件小事而说孙权,孙权也很无奈。这是孙权不想让张昭为丞相的一个理由。

02、孙权忌惮张昭。张昭在东吴权力是比较多的,毕竟是托孤大臣,不仅是权力,他的名声在东吴也是比较好的,要不然当年也镇不住那些江东士族。孙策托孤时对张昭说了这么一句话:?如若不行,君可取而代之。?意思就是孙权不行,张昭可以取而代之。

加上张昭之前权力与威望,孙权怕张昭担任丞相后,功高盖主,说不定给自己来个取而代之。而且孙权并不想担任丞相的人有很大的能力,他不想自己的权力被分散。从他选的第一人丞相就可以看得出,孙权悬着孙邵,孙邵此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才能,在《三国志》中是个连传都没有的人。显然张昭并不是个没有才能的人,不符合孙权的选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5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