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提到韩信,大家都会想到他的用兵如神。但是他用兵神到什么程度?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述一个韩信作战生涯中最诡异的一个奇谋——潍水之谋,一个被众多史学家质疑甚至包含“神话”色彩的战役。
公元前二零五年,刘邦的军队不敌项羽,被打的落花流水,在这关键的时刻,刘邦听取了萧何的建议,重用了韩信,并且封他为大将军。这韩信在受到重用之后,十分感念他的知遇之恩,就带领这大军反击楚军,在山西将他们打败。
而后,韩信一鼓作气,接着带领刘邦的军队南征北战,打到了齐国。正当韩信攻打齐国时,前方突然传来齐国降汉的消息。原来在此之前,刘邦就派遣手下说客郦食其去齐国说服齐王归汉。
既然成了自己人,那就没必要打了。
不过,韩信手下的谋士蒯通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得以得无行!——《史记·淮阴侯传》”
蒯通一语切中要害:领导的命令是让你攻齐,虽然他又派遣使者说降齐国,但是却没有下诏让你停止,既然如此,就要尊重命令!按照命令行事,就算失败别人也说不了什么,可违背命令行事,就算成功了也得不到好处和,甚至会被有心之人利用!
在领导眼里什么最重要?听话!所谓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全是瞎扯。
韩信听后也是犹豫不决,蒯通趁热打铁,又说了一个让韩信无法拒绝的理由。《史记·淮阴侯传》记载:
“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这句话很简单:将军这几年努力打下的几十座城池,还不如一个书生的口舌吗?韩信听罢,果断发兵进攻对汉军没有防备的齐国。
可怜的郦食其正在与齐王饮酒作乐,等到兵临城下之时,齐王认为郦食其欺骗他,最终将他处死,然后逃跑,并且向项羽求救。
项羽图谋很大,他认为韩信多年征战,长途跋涉,士气早已疲敝,正是吞下他的好时机。因此,直接让手下的大将龙且带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去解救齐国。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刘邦手下的韩信,竟然如此有勇有谋。以一招神计,反而将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全歼。
齐王迎接龙且的军队,将他们安排在今天的高密,而韩信就带着大军隔着潍水与他们遥遥相望。龙且的手下曾给他出计:
“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前面提到,汉军长途跋涉远离国土。虽然刚刚将齐国攻下,但是土地人民根本还未完全掌控。此刻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齐王派遣亲信招抚故土。齐国百姓知道他们的君王还活着,自然会联合起来对抗汉军,如此一来,汉军无后续供给,投降是早晚的事儿。
然而,仆随主上。这龙且虽然也骁勇善战,但是却和他的主公项羽一样,鲁莽高傲,根本不听手下人劝。他自以为曾经击败过英布,也看不起这个“捡漏”才攻下齐国的韩信。最重要的是,他认为采用此计而让韩信投降,彰显不出他的功劳,因此果断拒绝。
不过龙且确实有这个资格,因为他的兵力远超韩信。
于是叫嚣着让韩信出兵,与之会战于潍水河畔。韩信不敌,然后逃走。龙且见状大喜:“固知信怯也”,追击而去。
当楚军半数进入南北近四十里的河滩时,韩信忽然调转马头继续迎战。并且远处传来三声轰鸣,不多时河水猛涨,汹涌袭来。楚军大半还未渡河,瞬间被洪水吞噬,就连惨叫声都淹没在浪潮之中。
原来,在交战前的晚上,韩信就命人下令让士兵准备数万个布袋子,里边装满泥沙,安排人运到了潍水的大孙猛村东十里,柿子园村西二里的渠河、潍河汇流处,把潍水的湍急河流堵住,并且派灌璎组织人砍万根木纤,待河水下降后全部埋入郑公村北开阔的河滩上,留下通道做好暗记。
等到时机成熟,立刻放水,冲散了楚军阵营,慌乱中楚军被木纤插死者无数。不到半个时辰,龙且战死。
不得不说,韩信的潍水之谋,确实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杰作。韩信完美地发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
也许是这一计谋太过完美,所以后人在军事战争中纷纷效仿,但是无一例外失败,要么是堵不住水,要么是水的力量不大,反正都没有效果。曾国藩更是直接断言此计乃是司马迁杜撰,不可能存在,并且说道:“沙囊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自非兴工严塞,断不能筑成大堰”。
所以大家就开始质疑,这“神计”到底是真是假呢?不会是为了夸赞韩信而杜撰的吧。
甚至,民间流传出一种“神话”版。说是这条计策是韩信祭拜黄石公像时,被神灵所授。这条计策之所以能够完美实施,也是神灵保佑(《潍坊地方志》)。注:黄石公为张良老师,下图为黄石公授书张良塑像,有一说法是韩信的老师名叫姚端,姚端也是黄石公的弟子。
但是,笔者在分析之后,发现,潍水之战很可能是确有其事的。
首先,据史书记载,韩信攻打齐国是在冬季,齐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所以依据山东的气候,潍水在冬季的时候水流量可能会大大减少,而韩信又让人准备数万个泥袋子来阻断河水,有些漏水的地方也能够很快结冰,因此有很大的可能性将河水拦住。
并且,韩信是让士兵在接到龙且的挑战后立刻就堵住上游江水,即使水量不多,经过一夜的积累,也完全可以在第二天发挥作用,即使不能将楚兵全部冲走,起码也可以将他们困在江心,让他们军心大乱。
所以说,韩信的潍水之谋可能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像后人如曾国藩等人效仿这个计谋失败了,是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季节,水流量,水的瞬间爆发力量等等,这也就从侧面烘托了韩信这个人的才能,在几千年前的古代,就可以想到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可谓是一位天才将领!
在刘邦重振声威挽回败局的同时,韩信对自己的任务也完成得相当顺利。攻齐是他既定计划之中的事,只不过被刘邦给搅乱了,现在他又很快重组了一支新军,作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韩信训练新军也很有所长,很快这支新军就可以投入使用,这时,刘邦为了监视和控制韩信,又把心腹曹参和灌婴调给了韩信,客观上,这也多少壮大了韩信的军队实力。韩信看看准备得差不多了,楚汉斗争正激烈,早一点拿下齐国对汉王刘邦显然有利。于是,于九月率军东征齐国。
齐国这时的头面人物是田横,田横本来与楚王项羽不合,只是刘邦彭城兵败后迫于项羽的威力和项羽讲和,但并非项羽的真实同盟,在楚汉之争中他并没帮过项羽的忙。但田横也不甘心投降刘邦,他宁愿自保他的割据势力,即使他要站在刘邦这一面来反楚,他也想要保持自己割据势力的独力和完整,比如说刘邦封他一个诸侯王什么的他还会考虑一下。
于是,他对韩信一直有所防备,在韩信破赵后田横就更是加强了各方面的作战准备。这一次韩信进军,他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屯驻历下(今山东济南),决心与韩信顽抗到底。
正在这时,刘邦手下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谋士郦食其向刘邦自告奋勇前去劝降齐国,刘邦就采纳了这个建议。郦食其来到齐国后,对田横是恐吓加利诱。田横、田广本不是项羽的忠实盟友,对率兵前来的韩信心里更觉没有必胜的把握,也就不由的被郦食其给说动了心。
田横决心降汉,自然对韩信的汉军就放松了警惕,对郦食其他则觉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日日与郦食其置酒高会,以为天下无忧了。
可是,田横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不知道郦食其前来劝降并非汉王刘邦本意,只是郦食其请得刘邦同意而来,刘邦口头上答应了郦食其前来劝降,但他的心中还是愿意韩信为他把齐国用兵力彻底平定下来,以达一劳永逸之功。所以,刘邦并没有把郦食其前去齐国劝降的事通知韩信,郦食其劝降齐国之后刘邦也没有命令韩信停止对齐国用兵。
当然,对于刘邦如此的用心郦食其并不知道,而田横就更加不知道了。韩信对刘邦的想法也摸不透。当他大军压到齐边境上时才听说郦食其已经劝降了齐国,他颇感意外。一下子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进军呢不妥,别人已同意投降了,不进军吧似乎也不太对劲。最后他开始从思想上偏向于退军。
在韩信对攻打齐国正陷入打与不打的两难之中时,他身边有个叫蒯彻的谋士看出了刘邦的'态度和用心,就前来向韩信献计。蒯彻是范阳人,史书上称他为蒯通,是因为要避汉武帝刘彻之讳,才将彻字改为了“通”。蒯彻其人才学很高,观人、辨势有独到的眼光,当初项梁准备攻范阳时就是他站出来,凭三寸之舌先说服范阳令,再向项梁求情,使范阳等十五城直接投降项梁,没有动刀动枪,使这十五城免遭战争劫难。现在,他又看穿了刘邦的意图,向韩信献策。后来他还向韩信献过
一次非常重要的计策,但韩信未采纳。因而韩信被刘邦所害,并牵连到他,他又凭三寸之舌打动刘邦,使自己免于一死。
蒯彻见韩信欲罢兵不攻齐国,觉得韩信此举不妥,他来对韩信说:“大将军您攻打齐国是遵汉王之命行事,而汉王又悄悄地派使者劝降齐国,并不把派人劝降齐国的事通知您,您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的吗?现在,汉王也没有命令您停止进军,您如果现在放下齐国不打了,这算不算是不遵汉王之命呢?“再者说,郦食其不过是一介书生,单凭他那三寸之舌真就能说降齐国总共七十多个城池吗?这还不是全仰仗您大军压到了齐国边境上的威力,没有大将军您的大军对齐国的压力,郦食其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大将军您率领了数万大军,经过了一年多的奋战,前前后后取得的城池总共不过五十多一点。如果您不攻下齐国,齐国七十余城的功劳就成了郦食其的了,难道您为将数年,功劳还比不上郦食其这一介儒生吗?”
韩信听完蒯彻的谈话,甚觉有理,他也认识到刘邦在其中有花招,更觉得郦食其的功劳里有很大一半应属于他,他是郦食其劝降工作的军事后盾,可现在一切都好像与他韩信无关似的。同时,韩信也想到,齐国在郦食其的劝说之下降了汉,但仍是一个割据势力,不可能像刘邦自己的势力那样为汉尽心尽力。哪一天楚再占上风,齐难免不去降楚。他又觉得对这个势力还是彻底端下来的好。而且,现在是大军攻齐的最好时机,田横、田广正和郦食其纵酒作乐,对他韩信疏于戒备,这使韩信攻齐变得容易得多。
韩信主意一定,立即率军渡过黄河,突然向历下的齐军发起猛烈进攻,这时齐军因齐、汉已议和而毫无准备,所以齐兵很快溃散。韩信在历下消灭了齐军主力之后立即又率军向齐都临淄扑来。田横、田广,包括郦食其也顿时被突如其来的变化吓得惊慌失措。田横、田广认为自己受了郦食其的欺骗,怒不可遏,当即将郦食其投入大油锅给烹了。然后各自率兵仓惶出逃。
韩信又派兵分头乘胜追击败逃的齐军,各路齐军又一败再败,整个齐国很快就掌握在了韩信的手中。韩信举兵破齐是听从了蒯彻的劝谏,但这也是他能选择的最好的一个办法了。虽然韩信此举使汉背上了“出尔反尔”之名,还牺牲了一个无辜的郦食其。但毕竟对楚、汉斗争中的汉最有利。所以,汉王刘邦事后也并没有因此而责怪韩信。不过,刘邦对韩信的疑忌之心也是没有消除的。
我们也不难看出,刘邦在其中耍了一个阴谋。他不对任何人说明他的意图,而让韩信、郦食其各行其事,而韩信、郦食其还只能按他的想法去做,然后按他的意图夺取了齐国。牺牲了郦食其,他还完全可以说非他本意,而把责任推给韩信,让韩信充当替罪羊。也许,这些也就是汉王刘邦的高明之处吧。韩信破齐使楚汉斗争中优势明显地倾向了刘邦这一边。现在的楚国完全失去了同盟力量,只能完全靠自己去应付势力渐长的汉军向他们发起的攻势。
还在韩信破齐之前,项羽就派军前来扰乱韩信的行动,现在,齐国被韩信所灭,齐王田广又亲自前来求救,项羽自然更加重视韩信了。他实在想不到也想不通当初帐下的执戟侍卫竟能有如此作为。项羽当即任命龙且为将,带领二十万楚军前来救齐。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韩信虽是百胜将军,可在政治上一无是处。说汉王只能带10万兵,而自己多多益善。在汉王要求出征的时候,竟然附加条件要求封王。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
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扩展资料:
军事成就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咸丰·清河县志》第十三卷“艺文”中记载:“韩信三篇”其小注云:“汉成帝令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其权谋中有韩信三篇。前后汉书艺文志皆载之。
且云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一家,删取要用,定着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盖淮阴人著书之最古者。”由此得知,韩信曾有三篇军事著作,这是淮阴人著书立说的最早记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以少胜多的战争本来就难以胜利,再加上此次的背水一战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且还要把握好时辰,所以这个计策想要成功是非常难的。而后世的人如果用这个政策一个不好就会让军中的人心涣散,导致战争的失败。
韩信这个人作战很有自己的一套,他很会利用敌人的弱点来作战,更敢于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就比如说他仅仅凭借一万的新兵居然击溃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简直是他人生的巅峰。虽然说这个计策效果显著,但是后世却没人敢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个方法需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这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井陉之战,当时韩信只有一万新兵,而对手却是拥有二十万大军的赵国,韩信一直在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出奇制胜。最终当他得到一个消息之后就制定了作战计划,这个消息就是赵国并不准备找人马切断自己的粮食通道,也不想拖垮汉军,既然这样那么自己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向前冲。
韩信先是让大军在井陉旁边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然后又派兵想要袭击赵军的大营。而同时大部队选择正面对敌,这个时候的赵军肯定认为他们就是找死,所以就让自己的部队直接去杀韩信的大部队。韩信的军队佯装败退让对方跟着他们走,这个时候想要袭击赵军大营的人就趁机把他们的旗帜插在了他们的领土上面。
一方面赵军认为自己的大本营已经被占领了所以直接就人心涣散,另一方面就是韩信的军队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就只能背水一战。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居然凭借了一万新兵击溃了赵国的二十万大军。但是这个计策后世却没人敢用,因为这个计策是囊括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并没有那么容易集齐。如果稍不注意那么最终只能以惨败收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4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