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胡惟庸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他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小编详细道来。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开始论功行赏,不可否认的是,刚刚建立的明朝,大部分开国功臣都是得到了赏赐。可问题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发动了洪武四大案,也被称为明初四大案。洪武四大案的出现,让明朝初期的大部分官员都受到了牵连。
洪武四大案受牵连的官员达到了将近十万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官员几乎是人人自危的。胡惟庸无疑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可是在胡惟庸的前半生,是为了明朝建功立业的。到了之后,胡惟庸的做法让朱元璋感到了压力。
于是朱元璋发动了胡惟庸案。胡惟庸担任宰相期间,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朋党,正因如此,朱元璋感到了威胁。由此朱元璋下决心除掉胡惟庸。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当时的朱元璋前往胡惟庸的家中,观看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
也就是在返回的过程中,太监云奇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于是朱元璋发现了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于是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处死胡惟庸。就这样,胡惟庸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根据史书的记载来看,因为多做违法之事,尤其是在胡惟庸的家中发现了士兵,这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也就是说,这些士兵成为了胡惟庸谋反的证据。单单从胡惟庸谋反的角度来说,他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也就是说,胡惟庸谋反动机不足。
胡惟庸家中发现士兵,可是要知道当时负责京城守卫的是徐达。南京城中的锦衣卫,羽林卫,金吾卫都是徐达在负责。如果徐达不参与谋反,那么胡惟庸根本没有机会胜出。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胡惟庸根本没有造反的理由。
身为丞相,胡惟庸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是胡惟庸还要去冒被处九族的风险,实在是不合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善长当时身居要职,正处于左丞相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李善长要是不参与谋反,那么胡惟庸更没有机会。
胡惟庸是半路参加朱元璋,是因为李善长的关系朱元璋才重用胡惟庸。从实际角度来说,李善长就相当于明朝的二当家。史书记载了“善长已老,不能强拒,初不许,已而依违其间。”也就是说,此时的李善长已经无法控制胡惟庸了。
现如今看来,李善长是一个聪明人,无论胡惟庸是否造反成功他都要死。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李善长根本不会冒风险。从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持续了前后将近十年的时间。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胡党”受到了牵连。
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3万余人。包括开国功臣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踦等1公、21侯。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
由此说来,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明史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出现了很多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胡惟庸是不是真的谋反,肯定是充满了争议的。不过,根据现如今的史籍资料来看,胡惟庸根本没有谋反的可能,假如胡惟庸谋反,李善长和徐达不可能不被拉拢。
胡惟庸案的记载出现了很多矛盾的地方,其次很多证据也是略显牵强,但是朱元璋想杀了这些功臣的心确实是很明显。朱元璋这样做,无疑是想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真真正正的江山,避免他们被这些权臣架空。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做法确实起到了作用。
胡惟庸(?~1380年),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
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默默无闻。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职。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为右丞相;约至十年进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数。学士吴伯宗曾因弹劾他而险遭大祸;他得知大将军徐达对他不满,曾在朱元璋处诬奏其奸行,后竟诱使徐达家的守门人福寿谋害徐达。因福寿揭发,未能得逞。胡惟庸还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此外,他还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籍。这一切引起朱元璋的极大注意。朱元璋从元亡的教训中,深感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早在洪武九年,即对各省权力机构进行改革,十一年,又令六部奏事不得关白中书省,进一步削弱了中书省权力。
不久,胡惟庸之子驰马于市,坠死于车下,惟庸杀挽车者。朱元璋大怒,令其抵死,不准以金帛偿其家之请。洪武十三年正月,涂节和中书省吏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先后处死。
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如派林贤下海招倭;派封绩称臣于元嗣君,请出兵为外应;令李存义、杨文裕说李善长谋逆;毒死刘基;收纳亡命等事,连韩国公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等。朱元璋大怒,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三万余人。前后延续达十年之久,朱元璋并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当时便有人怀疑,明代史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皆持否定态度。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诛灭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方告结束。 洪武十八年(1385),有人告发李存义与其子李佑,曾同胡惟庸谋逆。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州卫指挥林贤通倭事发,经审讯得知,是受胡惟庸指使。李善长为了大兴土木,向信国公汤和借用卫卒300名。汤和暗中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颁敕李善长以“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其妻等70余人被杀。陆仲亨的家奴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雄三名侯爵,曾串通胡惟庸“共谋不轨”。宋濂的孙子宋慎亦受牵连被杀,宋濂本人贬死四川茅州。朱元璋特地颁布 《昭示奸党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0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