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三位皇后,马皇后、徐皇后和张皇后,都是在明朝初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女性。她们的才智和贤明不仅为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整个大明朝的兴盛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1.马皇后
大明开国时期的皇后,她以聪明才智和善于谋略闻名。她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卓越的文化素养。嫁给朱元璋后,她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为他在起义军中赢得声望和权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朱元璋的战争征战中,马皇后不仅在后方稳定军心,还积极参与军务和战略部署。她的建议和军事指导帮助朱元璋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他的政治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徐皇后
大明第二位皇后,她是明太祖朱棣的原配妻子。徐皇后出身于将门之家,自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和家族的言传身教。她在朱棣登基后,积极参与政务,为明朝的吏治和人才储备提供了重要建议。她主张选拔贤才,不拘一格,注重德才兼备。徐皇后还关心民生和经济发展,劝谏朱棣韬光养晦,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她的努力和智慧帮助朱棣打造了一个仁宣盛世的时期,使得大明朝的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
3.张皇后
大明仁宗的皇后,她以聪明、低调和善于把握分寸而著称。作为仁宗的母亲,她在政治事务中起到了重要的协调和稳定作用。她选择不垂帘听政,而是委任贤臣辅佐年幼的仁宗,使明朝政权得以平稳过渡。张皇后注重依法治国,选用贤能之士为官,维护吏治清明和社稷安宁。她对权臣王振的限制和抑制,保护了仁宗的权威和政权稳定。张皇后的聪明和坚持为明朝的政治繁荣奠定了基础。
这三位皇后都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大明朝的兴盛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们在政治、军事和社会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当时的皇帝提供了智囊和支持,为大明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她们的贤明和奉献精神应该受到我们的尊敬和赞颂,作为历史的楷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大明皇后究竟多牛 三个女人缔造三个盛世 其中一人更是女中尧舜
明宣宗的第二任妻子孙皇后,算是后妃群中数得着的幸运儿。然而她的幸运却不折不扣是以无辜者的性命换来的。不过纵观她的一生,我们实在看不到报应两个字显灵。
孙氏能够当上皇后,是因她为明宣宗生了长子朱祁镇——未来的英宗皇帝。
然而,直到她母因子贵,平平安安地做了几十年皇后、太后去世之后,英宗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孙氏所生。
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皇后,邹平人,父孙忠,永城县主簿也,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尊孙氏为皇太后,天顺六年九月(1462年)崩逝,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合葬景陵,y太庙。
明朝初年的后宫争宠,毫无疑问可以算得是中国后宫争宠中最生死攸关的。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宫妃殉葬制度,一但皇帝归天,他留下的一大群寡妇中,除了嫡妻皇后和太子生母,其它妃嫔几乎是找不到活路的。上行则下效,于是诸王大臣也纷纷学样,甚至于有嫡妻都去殉葬的(秦愍王妃、郢靖王妃、唐靖王妃、卫恭王妃……)。最后虽然在明英宗手里废除了殉葬制度,从此皇室贵戚的妻妾不再殉死,然而此风却已经在民间愈演愈烈难以遏止,数不清的烈女都被这个漩涡卷去了生命。
明英宗为什么会在临终时下诏终止殉葬制度?也许是因为他的钱皇后进谏,但是更有可能是因为他生身母亲的悲惨遭遇。
明英宗的母亲到底是谁?就连明英宗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可怜的女人究竟是当时就被杀死灭口,还是在宣宗去世后因为侍寝无子而被迫殉葬?无论哪一种结局都是极其凄惨。
为明宣宗殉葬的宫妃,有何贵妃、赵贤妃、吴惠妃、焦淑妃、曹敬妃、徐顺妃、袁丽妃、诸淑妃、李充妃、何成妃。除了这十名得到了封号的正式妃嫔之外,曾经侍寝而无子女的宫人也不在少数。——妃嫔也好,宫人也好,总之,这些美丽的冤魂之中,到底谁是英宗的母亲?这只能是一个永远的秘密了
话说回来,宣宗时期的后宫纷争、孙贵妃想方设法盗子封后,其实也都可以算是无奈之举。不光是因为冰冷无情的殉葬制度,也是因为宣宗那令人啼笑皆非的婚姻。
孙氏原籍邹平,因为父亲孙忠任永城主簿,她的幼年是在永城度过的。孙氏天生丽质又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已经名动一城,很多人都对这个小女孩的美丽赞不绝口。小孙氏的美名渐渐传开,最后传到了一位原籍永城的贵妇人耳里。
这位偶然返乡的贵妇人有着非同凡响的身份,她是仁宗张皇后(这时还只是太子妃)的母亲彭城伯夫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让人将小孙氏带到了自己的面前。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她多年出入皇宫和诸王府,眼中见过的美女多如过江之鲫,这时却也不禁对这个小女孩刮目相看,认为她的确是美貌惊人。
喜欢管闲事的彭城伯夫人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外孙——皇太子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虽然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尚未长成,但是美人难得,又是自己的同乡,彭城夫人认定她与自己的外孙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从永城返回京里,彭城伯夫人立即不遗余力地向女儿女婿、乃至明成祖朱棣及掌宫王贵妃等人推荐小孙氏为太孙妃。
听了彭城夫人的话,明成祖也不禁好奇,决定召小孙氏入宫。看过之后,成祖对小孙氏确实非常满意,只是鉴于她的年龄太小,成祖便做出了将她养于宫中等待成年的决定。小孙氏从此成为仁宗张皇后的养女,与自己未来的丈夫宣宗朱瞻基一起长大。
在等待中,时间很快到了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这一年,朱瞻基已经十九岁了,孙氏也终于长成。几年来两人如同兄妹一样青梅竹马,都认定自己将要与对方结为夫妻。
然而事情却在这时候出了岔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明成祖忽然改了主意,决定仍然要另行为孙子朱瞻基选妃。晚年脾气越来越古怪的老皇帝所做的这个决定,不但成就了宣宗极不情愿的第一段婚姻,也成就了未来英宗生母的悲剧人生。
经过一番挑选,济宁人胡善祥成为朱瞻基的嫡妃,而朱瞻基一心想要迎娶的妹妹孙氏却只能充当姬妾,成为皇太孙嫔。
朱棣的本意,也许是不愿意让同一个地方出两位皇后,造成外戚坐大(当然也不排除老头就是存心不想便宜彭城伯夫人,不惜让孙子也跟着受折腾)。总之,朱棣的这一记神来之笔,无疑使朱瞻基如同挨了当头一棒。迫于祖父的压力,他不得不接受毫无好感的胡善祥侵占自己心爱的孙氏应得的嫡妻之位这一事实。十九岁的朱瞻基无比郁闷地开始了他的新婚之喜。
作为帝王,朱瞻基虽然只爱孙氏一人,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和其它宫娥花前月下。然而,胡善祥却好象从来没有、或者是极其稀少得到这样的机会。不用说,在这桩婚姻里,朱瞻基眼里的胡善祥不但是可有可无的人物,更是一个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被丈夫反感的人物。婚后不久她就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后果,从此在丈夫的冷淡中抑郁寡欢,并因此久病难愈。
八年后,明成祖和明仁宗先后去世,二十七岁的朱瞻基终于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帝即宣宗。
宣宗登基后的第二个月,便着手册立皇后。如果按照他自己的心意,当然是要册立孙嫔,然而胡善祥是成祖钦定的太孙妃、仁宗钦定的太子妃,是毋庸置疑的原配嫡妻,宣宗没有别的选择。他只得将皇后的凤冠戴到胡善祥的头上,将心爱的孙氏封为贵妃。
按照明初的定制,册封皇后时,授皇后以金印金册;皇贵妃以下只有银册印章而没有金宝。然而在册封孙贵妃的时候,宣宗坚决要赌这口气,一定要让孙氏享有与皇后同等的待遇。宣宗的母亲张氏这时已是太后,孙氏自幼由她抚养长大,对于宣宗和孙贵妃之间的情形,再没有谁比她更清楚的了。这位被称之女中尧舜的太后,在理政时恪守先朝规制,但这件事上终于没有忍心让儿子难过,她答应了宣宗的要求。
于是,大明王朝施行了几十年的舆服规制到这里发生了改变,孙贵妃成为明朝第一位得到金册金宝的皇妃。
“尧舜”是中国古代的帝王典范,作为一个女人,诚孝张皇后获得“女中尧舜”的称号。
她以出色的政治才干,恭谨谦虚的德行,默默地站在幕后,辅佐三代帝王处理朝政。
她从来没有走上前台,没有垂帘听政。她只是谨守妇道,做了一个女人该做的,却为她的时代带来了安定与福祉。
帝后满意的好儿媳 丈夫背后的贤内助
张氏,1379年出生于河南永城,是指挥使、彭城侯张麒诚之女,在家排行第四,自幼知书达理,性格温婉,做事情认真细致。
1396年,美丽端庄的张氏,被选入燕王府,成为世子朱高炽的妃子,即燕王世子妃。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张氏被册封为太子妃。
汉王朱高煦是朱高炽的二弟,经常背后中伤朱高炽。每当朱高炽悒悒不乐,张氏就以历史故事引喻,宽慰其夫。
朱高炽生性沉静,喜好读书,但身体肥硕,不善骑射,戎马起家的成祖为此很不高兴。张氏就替朱高炽调理每日餐食,让太子减少饮食,加强运动。
朱高炽几度面临被废,最后得以巩固地位并登基为帝,多是靠张氏的贤孝之德。
成祖喜爱汉王朱高煦,有心废太子立汉王。史书记载,朱高炽几度面临被废,最后得以巩固地位并登基为帝,多是靠张氏的贤孝之德。
张氏操妇道至谨,一言一行都极其得体。她给父皇母后早晚请安,殷勤备至。每遇父皇母后便殿议事,张氏就侍奉在侧,而且亲自下厨准备御膳,巧手调制羹汤,再恭恭敬敬地奉与父皇母后享用。
成祖对这位大儿媳妇非常满意,曾对徐皇后说:“这是个好媳妇,将来能兴旺我家!”“要不是因为这个儿媳妇,我早就废了太子了!”徐皇后也为儿子娶到贤女而庆幸不已。
张氏为朱高炽生了十个儿子,长子朱瞻基尤得成祖喜爱,被钦点为皇太孙。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也随即巩固了。
公元1424年,成祖驾崩,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立张氏为皇后,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
登基后,仁宗日夜勤于政事,所有国家大事,都征询媳妇的意见。
张氏位及至尊,毫无跋扈,无论是当皇太子妃,还是当皇后,都能孝谨温顺。
辅佐儿子做明君 开创大明盛世
朱高炽登基不到一年即晏驾归天,长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尊封母后张氏为皇太后。
1426年,朱高煦叛乱,挑战侄子朱瞻基。张太后仰仗贤德的“三杨”(大臣杨士奇、杨溥、杨荣)等,三个星期就平定了叛乱,此后海内宁泰。
宣宗对太后十分孝敬,早晚给太后请安。四方进贡,宣宗都先奉与太后,自己才敢享用。登基之初,每遇朝政大事,二十八岁的宣宗都会禀报太后,再做决定。
鉴于汉唐的宫闱之祸,朱元璋留有祖训,严禁后宫干预政事。恪守妇道的张太后效法马皇后,参政而不乱政,有权而不弄权。
太后精明能干,经常提示宣宗体恤百姓疾苦,引导宣宗励精图治。
1427年,太后过生日,宣宗陪她游西苑,同登万岁山,后妃全部侍奉左右。宣宗奉酒杯向张氏祝寿,太后与儿子对饮,欣然说:“方今天下太平,我母子才得以同享此乐啊。”
1428年,宣宗陪太后拜谒长陵、献陵,亲自骑马为太后导路。遇有河桥,宣宗皆下马,亲手扶太后车驾,缓慢前行。时百姓们夹道迎接,老少皆跪地山呼万岁。太后对宣宗说道:“百姓这么爱戴你,是因为你能让他们生活安定,皇儿要爱民如子,不负民望。”
谒陵后,太后访问农家,宣召农妇询问生计,又赐给钱钞饮食。农妇献蔬食酒浆,太后命人取来,亲自品尝,也让宣宗品尝,曰:“此田家味也。”以此谕诫皇帝,勿忘农家。
为人慈爱的张太后处事公正。宣宗偏宠孙贵妃,无故废黜了胡皇后,改立孙氏为后。张太后怜惜胡皇后,一直很关照她,每有宴席,总让胡氏位居孙氏之上。
张太后的知人善任与辨别邪正,使朱瞻基在位的十年,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开创了明朝最好的太平盛世。宣宗与其父仁宗 的“仁宣之治”,与张氏对父子皇帝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拒绝垂帘听政 恪守祖宗规制
公元1435年,明宣宗在位十年后驾崩。宣宗遗诏中,清楚写明:国家大事,都要禀报太后,才能施行。
宣宗有两个儿子,但太后的第三子襄王朱瞻鄯,也是贤德有礼之人。当时朝廷内外,都传言太后可能会顾及私利,弃孙立子,立襄王为新帝。
太后很快召集满朝文武,遵祖制,宣布新天子是宣宗长子朱祁镇,即明英宗。张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
因为英宗只有九岁,大臣们请求太皇太后垂廉听政,张后拒绝了。她说,我不能破坏祖宗之法,朝廷委任得力的大臣辅佐就可以了。
张后下令一切奏疏交内阁大臣处理。她担任英宗的监护人,下令凡宫中一切娱乐闲事,全部罢禁,要求子孙必须认真读书求学,自小培养勤政之风。
张后抑制外戚,对自己娘家管理甚严,不允许他们凭借关系谋求高官。她正式以书信告诫其兄张升,要循礼法、修恭俭,每个月,只能在初一与十五进朝问安,不可干预政事。张升是彭城伯兼任都督,为人清廉,素有贤名。大臣屡次请求重用,张后都不应允。
英宗即位后,曾宠信太监王振,命他执掌司礼监。王振擅权,随意责罚大臣。张后知道后,严词斥责王振,并以太祖所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禁例,欲将其处死。英宗叩头求情,才免其死罪。张后在世时,王振一直不敢干政。
为防止内宫欺蒙皇上,胡作非为,张后特别申令,国家大事必先由大臣议定,才能施行。 她常派人去司礼监检查,如果没有按章守法,就把王振叫来问责。
张后一方面限制内宫干政,一方面倚重忠良贤臣,加上旧臣的协力辅政,朝廷政局一直比较稳定。
晚年安详仙逝 最终留名青史
1442年十月十八日,张后重病不起。临终前,她仍以国家为念,召见大臣,询问政事,直到瞑目逝去。遗诏中,张后勉励大臣辅英宗,施行仁政,治国安民。
据推算,张后享寿应在七十以上。英宗尊谥她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与仁宗合葬于献陵,附祭于太庙。
张后驾崩后,王振肆无忌惮,擅权乱政,大明朝初年的黄金时代也彻底结束了。
由一个民间女子到世子妃、太子妃,再到母仪天下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张氏历经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期间有多次临朝听政的机会,但她始终谨守妇道,安于内宫,辅佐丈夫与儿子、孙子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张氏以其坤德称贤后,被后世称为“女中尧舜”。
在大明朝初期,能人异士数之不尽,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刘伯温。常言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能与诸葛亮齐肩,甚至略胜一筹,可见刘伯温的非凡之处。然而,我们今日要将的并非刘伯温,而是一个和尚——一个不输于刘伯温,甚至再造大明的和尚,其名姚广孝。
姚广孝何许人也,他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黑衣宰相。有明以来,能够以文臣的身份入大明祖庙的人唯有姚广孝,可见他在大明初期帝皇心中的地位。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和永乐盛世,都隐藏着他的身影。那么这个和尚究竟有过人之处呢?以至于后世的李贽曾言,''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一、和尚一悦,浮尸漂橹
姚广孝,生于元朝后期至正年间,家中世代行医,其年幼时,元朝僧官气势之浩大,令他叹为观止,并心怀向往。年方十四,他便剃度出家,法号道衍,广孝之名缘自后来成祖朱棣授予。
显然,道衍和尚是个懂得培养自己,韬光养晦之人。他成为和尚之后,潜心学术,精通儒学以及阴阳术数,善吟诗赋。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待道衍学有所成之时,他便开始游历大好河川,广交善缘。
期间,他游经嵩山寺之际,曾结识术士袁珙。当时,道衍和尚并未要求其为之相面,但袁珙见他相貌不禁大异,并言道:''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按照正常出家人的观念,''形如病虎,性必嗜杀''之言,并非是何种好话,可是道衍不惊反喜,这又是为何呢?原来刘秉忠正是姚广孝心中钦慕向往之偶像。刘秉忠是何人?他乃是元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道衍以其为楷模。显然,袁珙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中去了。
然而,纵然道衍心中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志向,但世事变幻,风云际会之际,他却不急于寻找自己的明主,而是虔心在寺庙修行。因为道衍是个非凡的和尚,他具有非常的野心,在他心中坚信着,自己要成人之所不能成之事,方能证明自己。
终于,道衍的机会来了。与其机会来了,不如说他自己把握住了机会。
二、王戴白帽,荧惑守心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朱元璋一生挚爱的马皇后病逝,被安葬在南京钟山南麓的孝陵。此时,明成祖朱棣已经奉父皇之名镇守北平,是为燕王。这位并不被父亲看好的王子,自然不会错过向父亲展现孝心的机会,因为他的心中跟道衍一样,有着非同常人的野心。
马皇后葬礼之后,几个从外地赶回应天的藩王为表孝心,希望朱元璋派高僧随他们回藩府,助他们回守藩地后,为马皇后诵经祈福。朱元璋见儿子们如此有孝心,自是高兴得答应,遂命僧录司推荐僧人。
当时的道衍和尚听闻此讯后,主动向僧录司主持该事的僧人表示,希望将他推荐给朱棣。说起来道衍的选择看似悬奇,但人以类聚,道衍和尚虽人在寺中,却心怀四海,并趁着此次诸王在京,早已谙熟诸王的性格与才干。当其初见朱棣之时,便认为其有帝王之相。
其实初次见面,常年征战的燕王朱棣对这个看似羸弱的和尚其实并不是很能瞧上眼。然而,当道衍出口说出一番话后,朱棣当即改变了他的看法。那么道衍说了什么呢?他曾与朱棣密谈:''如果燕王能让我跟随你,我一定为您奉上一顶白帽。''朱棣虽然心有猛虎,但闻言也不禁大惊失色。这话有何深意呢?原来''王''戴上''白帽''便成了''皇''。
当朱棣心中平复以后,又感到惊奇与欣喜,因为这些年来,能洞悉他内心深处想法的仅有道衍和尚,所以他认定这个和尚不一般。于是,朱棣也不藏着掖着,与道衍相谈甚欢。后来,道衍得以和朱棣前往北平。到了北平后,道衍任庆寿寺住持,市场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三、逆天改命,出兵靖难
公元1398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即位,当即便迫不及大实行削藩之策。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留给太子朱标一个太平盛世,把与他征战天下的开国元勋都屠戮待尽,可他却没想到,朱标走得太早。后来,由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因各种缘故和意外而无缘皇位,朱棣心想怎么也该轮到自己当皇帝了。可是令他失望的是,他的父皇丝毫没有念及他为大明王朝征战天下的功劳和苦劳,坚持嫡长继承之制,立朱标之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走后,留给朱允文的政事官员不少都是迂腐的儒生,缺乏主政经验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全凭书生意气做事,有心无胆。他们深知皇帝朱允文最忌惮自己的四叔父,因为不管于理于法,或者论劳苦功高,他的这位叔父都是他皇位的最大威胁者。
然而他们却不敢直接对朱棣下手,他们若想奉行削藩之策,就只能挑软柿子捏,于是对那些实力较弱的诸王进行下手。这些诸王也不敢反抗,任凭中央的处置。慢慢地,尝到一点甜头的中央文臣们信心开始膨胀,不停地试探和挑战朱棣的权威。
此时的朱棣心中也不禁有些许不安,他知道现在北平城实力不足,还不足以和中央抗衡,于是便和道衍商讨应对之策。道衍密劝朱棣不能一味地逆来顺受,否则朝不保夕,现在虽然不能动手,但也应该准备起兵之事。朱棣反问,''现在百姓都支持朝廷,又该怎么办''?本来自古以来藩王谋反,极少有成事之人,特别是太平盛世之际。姚广孝却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为了起事把握更大,道衍还向朱棣举荐了故人方士袁珙以及卜者金忠,坚定朱棣的决心。于是,朱棣开始率领着几经朝廷苛责后,只缩军剩余二百的死士在元朝皇宫地下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兵器,训练军队。终日在地表饲养鸡鸭以掩盖兵器之声。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公元1399年,即建文元年,燕王府中百户倪谅发现朱棣准备起兵之事,当即向应天告发朱棣谋反。此时建文帝和朝中大臣都认为朱棣的实力已经被削弱得所剩无几,可以开始下手了,当即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
此时,燕王老部下都指挥使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见此时虽然只有二百兵力,但已经退无可退,只能立即起兵。于是,朱棣以诛杀建文帝老师齐泰和黄子澄以清君侧之名义,奉天之命,靖难王师。
四、靖难功成,藩王称皇
起事当日,朱棣举办了一个誓师大会,以鼓励为数不多的军队,增加他们的士气。可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当时风云变色,将紫禁城屋檐的瓦片刮落下来,这不仅令当众的军官大惊失色,更令朱棣惴惴不安,因为他本就并非名正言顺。然而,此时姚广孝挺身而出,大声叱道:''真龙飞天,定有风雨相随;屋瓦落地,天令更换黄瓦。''
要知道,在明清时期,黄色已经成了帝皇专属的颜色,黄色的瓦片只有帝皇的寝宫才能采用。道衍一番急智硬是令大凶之兆变成大吉之兆,令那些惶恐不安的士兵比原先更加振奋,同时还安定了朱棣的内心。
接下来就是商讨起兵的具体事宜了,毕竟朱棣早先还未完全做好准备,朝廷便率先发难了,令朱棣十分被动。朱棣经过多年作战经验,再加上与道衍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他率军出征,而道衍则负责辅助太子朱高炽镇守北平。
并且经由道衍分析和建议后,朱棣决定先从北平北上,直取宁王属地。因为朱元璋在位时期,宁王颇为受宠,朱元璋为此将元朝遗留下来的重骑部队朵颜三卫分给了宁王。这支蒙古骑兵纵然在大明骑兵强盛之际,也可与之争辉,更何况在已经承平三十年,当年老帅都已化作黄土的今日呢?
在朱棣连蒙带骗,威逼利诱之下,宁王只能将这支精锐部队给了他的老哥。结果当朱棣事成之后,他却违背当初给宁王好处的诺言,逼迫其迁徙至江西。后来到了大明中期,他的子孙不满先祖遭遇,试图效仿成祖朱棣,结果被明武宗朱厚照令王阳明率军将其击败,可见宁王这一脉真是憋屈。当然,这是后话。
自从得到了这支精骑部队,再加上朱棣原本就师从蓝玉等名将,以及自身天才般的军事天赋,一路凯歌,无往不利,势如破竹得从北平杀往中原大地。
公元1400年,朱棣已经兵至山东,然而在此处他遭遇了靖难之役中最大的劲敌——盛庸。由于盛庸的存在,令朱棣围城济南三个月也未能夺下山东,在道衍和尚的要求下,朱棣只能暂时退回北平进行修养。然而,更为严峻的事将在不久的东昌之战中到来,此战中大将张玉为了救朱棣于生死之间,不慎战死。
若说道衍作为军师是朱棣的左膀,那么张玉作为主帅便是朱棣的右臂,张玉的死去令朱棣大受挫折。本来张玉之死令朱棣打算再度退守北平,稍作调整,然而此时道衍却极力劝谏,坚决不允许朱棣停下步伐。在姚广孝看来,此时盛庸部队在久经鏖战以后,也同样筋疲力竭,缺乏粮草,只要朱棣坚持下去,势必能够取得胜利。果不其然,朱棣听信道衍建议后,虽然历经惨败,但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转眼间,1401年都快结束了,然而此时朱棣却还在长江以北,此时朱棣不禁怀疑自己猴年马月才能取得胜利。于是,他再度跟道衍商议他心中所感。后来,久经思索后的道衍跟朱棣建议,他们战争之初打得旗号就是清君侧,而实际上,只要他们除掉朱允文,这大明的江山仍是朱家的,既然如此,攻城拔寨的意义就显得不是很大,这样也会耗光靖难之师的精力,不如绕道直取南京。
在道衍的建议下,朱棣如梦初醒,一改以往的战略方针,不再拘泥于一城的得失,转而击败淝水和灵璧一带的南京,渡江进入应天。
五、事了拂衣,不念荣华
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称帝,是为明成祖。但听闻姚广孝的建议后,朱棣迁都北平,更名京师。
朱棣在位时期,道衍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两年后,道衍拜太子少师,复姓为姚,被永乐赐名广孝。姚广孝在位时期,朱棣都称他为少师,不直呼其名,礼遇盛隆。期间,朱棣命姚广孝蓄发还俗,但却被他拒绝。然后朱棣又赐予他府邸和宫女,姚广孝仍坚持不受,并一直居住在寺庙中,上朝居官服,下朝后仍着朴素的僧衣。
后来纵然他赈灾有功,得到的丰厚奖赏也被他散尽给乡人。似乎他生来便只是为了完成为自己和朱棣逆天改命的使命,财色在他面前只是虚妄。
若说朱棣在位时期,姚广孝除了治理国家外,其最大的贡献当属与解缙一同督造《永乐大典》,这本百科全书的存在,令中国许多典籍在后来近代百年动乱中不至于连姓名都给丢失了。与此同时,他对太子朱高炽的教导,也令大明朝在永乐盛世之后,出现了仁宣之治。可以说,姚广孝再次缔造了一个大明朝。
然而,令他感到遗憾终生的是,到了晚年以后,姚广孝却因靖难之役,而被姐姐所摈弃责骂,心中不禁怅惘。
纵观姚广孝一生,如果作为一个和尚,那他的确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得道高僧,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凡尘俗世,甚至早先出家的目的便醉翁之意不在酒,贪念功名。然而他却是一个出色的阴谋家以及出色的政治家。因为他的存在,大明朝建国初年掀起了腥风血雨,但也因为他的存在,才会令朱棣有机会一展抱负,创造后来的永乐盛世,以及后来的仁宣之治。
姚广孝既是乱世枭雄,又是盛世能臣,是雄主身边的绝世魔兵。古人有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但也看引领之人如何取舍。就如现今美国之于中国的关系一般,如果正确认识双方,能够坚持和平,正确引导中美关系,最终便是共赢;倘若双方只看到彼此的''缺点'',那最终只会留下矛盾和冲突。''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所以坚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最为睿智的体现。
中国历史十大皇后
No.1 唐高宗之后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第五个贡献是知人善任。但是,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武则天遭到的非议要比颂扬多得多。有的说她任用酷吏,肆行诛杀。武则天从做皇后到做皇帝,不断受到各种势力的反对。武则天除了动用武力镇压公开的反抗,便任用酷吏,来打击那些对她表示不满的人。由于她过高地估计了反对她的力量,因而也滥杀了许多无辜。但她诛杀的,主要还是贵族官僚及其党羽和家属,并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以至于连同她创造的卓著政治业绩也随之淹没了,关于她的内宠问题,因为武则天是皇帝,凡是皇帝,男皇帝可以有的,女皇帝也可以有。实际上,比起任何一个男皇帝的后宫来,她的男宠是微不足道的。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No.2 清太宗之后孝庄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No.3 辽景宗之后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中国辽朝女军事统帅、政治家。小字燕燕,辽朝皇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辽大臣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969年被册封为皇后,因辽景宗体弱多病,所以萧绰多临朝摄政,景宗去世,年仅35岁。萧绰在母寡子幼的情况下稳定了辽朝局势。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1009年还政辽圣宗,同年去世,年仅57岁。
萧绰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位女性统治者,为契丹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在位期间,辽朝进入了历史上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在历代军事家的展厅里始终悬挂着萧绰的画像,我们通常称她为萧太后。
萧绰自幼便长的聪慧、美丽,而且成熟得很早。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3子3女。辽景宗体弱多病,有时无法上朝,军国大事大多由皇后萧绰代理。975年(保宁八年),辽景宗谕史馆学士:“在书写皇后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这表明萧绰可代皇帝行使职权,辽景宗的许多政绩都有萧绰的功劳。
No.4 汉文帝之后窦漪房
窦漪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观津村)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代美人。出身贫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最后成为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
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欢,宠爱并封为美人。初入代宫代王刘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独幸的窦美人被封为王后,在代国期间先与代王刘恒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汉景帝)、次子刘武(梁王)。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窦后从皇太后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直到病逝。
窦太后是西汉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她谋传胶东略承沛公,芳流观津名留汉青。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
No.5 宋真宗之后刘氏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968-1033),益州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人,又名章献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名不详,民间戏曲中将之称为刘娥,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完成宋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为宋在仁宗时期的繁荣打下基础,辅佐宋仁宗创下“仁宗盛世”。常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氏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认为刘氏出身寒微,劝赵恒不要亲近刘氏不果,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圣旨一道下来,命逐刘氏出京。并为十七岁的赵恒赐婚,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为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然而,赵恒虽迫于皇命把刘氏送出王府,把刘氏偷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却不愿离开刘氏,不时私会。这样偷偷摸摸,刘氏过了十五年。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赵恒继承大统,再也不用与刘氏偷偷来往了。赵恒于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皇后,六月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后来宋仁宗改为章怀皇后)。虽然后宫三千佳丽,赵恒却并未忘情于刘氏,很快把刘氏接入宫里。景德元年(1004年)的正月,封刘氏为四品美人,正式成为后宫妃嫔的一位。当时,郭皇后之下,只有刘美人最为尊,连王府姬妾杨氏都只被封为五品才人。这时候的刘氏,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刘氏虽然已经36岁,可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
身为皇后的刘氏,却不像其他妃嫔只知争宠,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氏。
虽然刘太后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氏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氏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刘太后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太后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太后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No.6 汉高祖之后吕雉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史记·吕太后本纪》(项羽和吕后不是皇帝,但是司马迁仍将他们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是《史记》中唯一一篇单独为女性作的传记。
吕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当时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功绩为定论的,所以仅在这一方面,对她的评价是正面的。
No.7 汉光武帝之后阴丽华
在历史上,光武帝刘秀同他的皇后阴丽华,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此言出自《后汉书?皇后纪?光烈阴皇后本纪》: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5年-64年),南阳郡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春秋时期一代名相管仲的后裔。阴丽华在历史上以美貌著称。史载,刘秀是个平民的时候,就十分仰慕阴丽华的美貌,不禁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昆阳之战后,刘秀于宛城迎娶阴氏为妻。一年之后,刘秀又在河北迎娶了出身于西汉王室的郭圣通。东汉王朝建立,郭氏成为皇后,阴丽华则为贵人。建武十七年,皇后郭氏被废,贵人阴丽华受封为皇后。阴丽华在位二十四年,死后与刘秀合葬于原陵,谥号“光烈”。《后汉书·皇后纪》记载阴丽华的性格:恭谨俭约,很少嗜好赏玩珍品,不喜欢嬉笑戏谑。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阴丽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No.8 唐太宗之后长孙氏
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
当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嫌隙日益加深之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殷勤恭顺,极力争取他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他们对秦王的误解。“玄武门之变”前夕,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左右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除尽心尽力的照顾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遗孀外,并悉心安排住处、挑选侍女照料生活起居,极尽抚恤之意。
虽然长孙皇后贵为一国之母,但生活勤俭朴素,完全没有官夫人的奢靡习性。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不仅如此,她也带动儿子、嫔妃们都这样做。有一回,太子的保母建议添购一些器具给太子使用,长孙皇后知道了很生气的说:“现在国家刚建立,百姓还生活在战乱不安当中,身为一国的太子,应该节俭自持,体恤百姓,才配的上是贤德的人君啊!” 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义,因此,下朝以后经常都要和她谈起国家大事。但她却很郑重地说:“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议论国家大事?”太宗不听,还是对她说得滔滔不绝,但她始终却沉默不语。
如果说唐太宗是一位能接纳谏言的贤能皇帝,那么长孙皇后就是促成他有雅量、接纳直谏的幕后推手。有一次,太宗怒气冲冲的回来,直说要把魏征给杀了。一问之下,原来魏征经常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的提出谏言,有时甚至让太宗觉得颜面尽失,所以太宗气得想把魏征除掉。不料,长孙皇后听完太宗的话之后,竟入内到房间,久之,换上隆重礼服而出。太宗惊异而不解。长孙皇后笑说:“恭喜皇上!臣妾听古人说:‘唯有明君,臣子才敢直言劝谏’,魏征敢如此大胆提出谏言,那表示陛下您有雅量,能接纳臣子意见,是个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要向您道贺呢。”太宗一听,才恍然大悟。
No.9 明太祖之后马秀英
马皇后,名秀英(1332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人,汉族。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在以三寸金莲为美为贵,妇女皆缠足的元代,马秀英坚不裹脚,故被人称为〃马大脚〃。马秀英十二岁时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渡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积劳成疾的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五十一岁。死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葬于钟山之阳,即朱元璋死后合葬的明孝陵。
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
No.10 明成祖之后徐仪华
仁孝皇后(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 - 1407年),濠州人,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母谢氏(谢再兴次女),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二十七日被册封为燕王妃,建文四年(1402年)十一月十三日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寿46。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
明洪武九年正月二十七日,15岁的徐氏嫁给17岁的燕王朱棣为燕王妃。徐氏仁孝温和,马皇后不只一次当众称赞这位儿媳妇。洪武十三年三月,燕王妃随成祖就藩北平。
后来,建文帝削藩,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五日,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在朱棣前往大宁“借”兵之际,面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燕王妃本人亲自登城督战,与世子朱高炽成功保卫了北平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终于结束,明王朝的京城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燕王妃再次踏进皇宫的时候,已经是这里的女主人了。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祔太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