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姚崇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他把唐太宗李世民作为自己的目标,想再创一个大唐盛世。
第二年,唐玄宗到地方去检阅军队。按照规矩,皇帝出巡,方圆300里的地方官都要去朝见。
这是有个叫姚崇的同州刺史,也去拜见唐玄宗。当时,唐玄宗正在打猎。他见了姚崇,便问:“你会打猎吗?”
姚崇回答:“臣从小就会,现在虽然老了,但还能行。”于是唐玄宗就让他跟自己一起打猎。姚崇在猎场上策马奔驰,英姿飒爽。
唐玄宗非常高兴,打完猎后,跟他讨论治国的道理。姚崇说得头头是道,玄宗更高兴了,说:“你应该做我的宰相。”
奇怪的是,姚崇并不像别人一样马上跪下来谢恩,竟然说:“陛下,臣有10条意见要上奏。如果陛下不接受,这个宰相臣就不能当了。”
唐玄宗说:“那你说来听听。”
姚崇于是侃侃而谈:
“第一,停止严酷的刑法,向天下百姓施行仁政;
第二,10年之内,不再向外发动战争;
第三,从今以后,不准宦官参与政事;
第四,不准皇亲国戚在要害部门做官;
第五,依法办事,不包庇宠臣;
第六,除了国家规定的赋税外,其他的摊派都要杜绝;
第七,不再建造寺院、宫殿,以免加重百姓的负担;
第八,陛下对大臣要以礼相待;
第九,忠臣直言进谏时,陛下要能够包容;
第十,将唐朝外戚专权的事情,写在史册上,用来警示后人。”
这十条建议真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都是针对他所经历的武则天、中宗和睿宗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且每一条都与唐玄宗的想法不谋而合。
玄宗很是欣慰,当场答应采纳,第二天,姚崇就正式成了唐朝的宰相。
姚崇上任后,尽心尽力地辅佐玄宗实行复兴大业。终于,继贞观之治以来,迎来了唐朝的第二次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姚崇对自己的成果很满意,就问手下一个官员:“你看,我作为一个宰相,比得上得管仲和乐毅吗?”
官员回答:“管仲和乐毅的政策,虽然不能施行到后世,但能保证施行到他们死的时候;而你的政策,随时都可能更改。这么看来,你似乎比不上他们。”
姚崇追问:“那我到底能和谁相比呢?”官员只好说:“你算得上一个救时宰相。”姚崇听了一点儿也不生气,还挺高兴,说:“救时宰相也不容易啊。”
为什么说“救时”呢?也就是关键时刻能够挽救危机的意思,这个评价其实也是很中肯,同时也说明能够拿到这个称号的人,那也是很不容易的。
比如说在一次蝗灾面前,姚崇就表现了非凡的决断力。当时在山东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蝗灾,当地百姓只知设祭膜拜,却不敢捕杀蝗虫,任由蝗虫嚼食禾苗。
当时,朝议上很多大臣都认为蝗虫不宜捕杀,唐玄宗也犹豫不定。姚崇进言道:“古时曾有蝗灾,只因不肯捕杀,以致发生饥荒,百姓相食。如今飞蝗遍地,反复繁殖,河南河北家无宿粮,若无收获则百姓流离,关乎国家安危。灭蝗即使不能尽灭,也比留下来形成灾患为好!”
接着他还对反对他的大臣说,灭蝗救人,如果天降灾殃,有我姚崇承担,绝不会推诿给您。这下把对方都说得无敌自容,后来,在姚崇的努力下,蝗灾才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不过,在玄宗时期的姚崇已经年纪偏大,在他告老还乡时,推荐广州都督宋璟为宰相。宋璟也是一位优秀的大臣,为人刚直不阿,对贪污受贿、溜须拍马的官员毫不手软,对贤臣却敬重万分。
有一次,一个叫卢怀慎的宰相生了病。宋璟因为敬仰卢怀慎的品行,便经常带着礼品去探望他。卢怀慎感慨地说:“宰相日理万机,却还常常来看我,实在是承受不起啊。”
宋璟安慰他说:“您一生清廉,是我学习的榜样。”卢怀慎病逝后,家里没有钱办丧事。宋璟就向唐玄宗上奏,说明了情况。玄宗立刻赐给卢家许多布帛和粮食,供他们办丧事以及家人使用。
还有一次,一个同僚找到宋璟,说自己的亲戚多年前被人诈骗了一大笔钱财,到现在还没有结案。宋璟二话不说,就把这个案子接下来。他东奔西走,到处调查取证,终于把案子查得水落石出,还了同僚亲戚一个公道。
同僚非常感激,邀请他到家里喝杯水酒,可宋璟死活不肯去。同僚急了,亲自跑到宋璟家里来请。谁知宋璟还是不肯去。送客的时候,同僚拉住宋璟的衣袖往外拖,只听“哧啦”一声,宋璟的袖子被扯破了。
宋璟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他专门上了一道奏章,请求给寺院划拨一些田产,用来救济贫苦百姓。
因此,朝廷上上下下的人都说,宋璟就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温暖带到哪里,这就是俗话说的“阳春有脚”。
因为他们为开元盛世作出的杰出贡献,人们把他们并称为“姚宋”,还与太宗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唐朝四大贤相”。
恭闻帝里生灵沼,应报明君鼎业新。既协翠泉光宝命,还符白水出真人。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马巡。独有前池一小雁,叨承旧惠入天津。——唐代·姚崇《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一章》 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一章 恭闻帝里生灵沼,应报明君鼎业新。既协翠泉光宝命,
还符白水出真人。此时舜海潜龙跃,此地尧河带马巡。
独有前池一小雁,叨承旧惠入天津。姚崇(651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他曾参与神龙政变,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721年(开元九年),姚崇去世,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諡文献。 姚崇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唐代·佚名《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承和》 郊庙歌辞。释奠文宣王乐章。承和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
视膳寝门尊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唐代·李煜《病起题山舍壁》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
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唐代·李世民《赐房玄龄》 赐房玄龄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赞颂写人
姚崇,今河南陕县人,文武双全,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
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为了兵部尚书,进而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了“十事要说”,实行新政,大力推进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被称为“救时宰相”。
姚崇执政三年,和房玄龄、杜如晦、宋?一道被称为“唐朝四大贤相”。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贤相,最后却被唐玄宗给罢免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当时姚崇手下有个小吏,叫做赵诲,因接受胡人的贿赂东窗事发,被唐玄宗判了死刑。另外唐玄宗早就听说姚崇两个儿子姚彝、姚异广交宾客,招权纳贿,只是碍于姚崇的面子不好意思跟他说,可现在他手底下这个小吏赵诲出事了,不免就让玄宗产生疑虑想要追查一下。这叫敲山震虎。
此时的姚崇过高估计了自己和玄宗之间的关系,他向玄宗提出要求由他来接管这个案子,以便保护赵诲,玄宗对此十分不悦。后来玄宗颁布了一个赦令,要求大赦京城的囚犯,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罪,一律予以赦免,体现皇恩浩荡的原则。姚崇以为没事儿了,可没曾想玄宗在赦文中特别注明,赵诲除外,随后将其给流放去了岭南。
玄宗此招一出,姚崇立马就明白了,皇帝这已是表明态度了,不是离不开自己,而是巴不得自己赶快离开。于是姚崇立马就主动递交了辞呈,玄宗见状很高兴,立马就批准了其请求。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出色的姚崇之所以被唐玄宗罢免,当真是因为他部下和儿子招权纳贿吗?非也,这不过是个导火索罢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还有三个。
一来,唐玄宗任相有个原则,那就是宰相专任不能太久。
专任就是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足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绝不能久任,久任就会形成过分的权威,就会危及到皇权。只有专任不久,才能既发挥才能又没有隐患。
现在姚崇当宰相已经三年多了,开始有了自己的小集团,已经羽翼丰满了,所以也该让他下台了。
二来,姚崇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唐玄宗是在一连串的政治变故之后才上台的,所以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对此,姚崇一方面提出了“十事要说”的政治纲领,另一方面是一事一议来解决问题,按照《新唐书》的说法,这叫“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
善变这个特点在历史变革时期确实可以迅速打开局面,姚崇做到了。可是一旦政治稳定下来,这个善变可能就会成为依法行政的障碍,所以说在面对新形势时,善于变化的姚崇也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了。
三来,唐玄宗想要树立新的道德形象。
姚崇虽说对“开元盛世”贡献极大,但同时也做了很多小人才会做的事情。
比如打击政敌,党同伐异,招权纳贿,搞小集团,搞个人崇拜等等,这些所作所为,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他都不符合一个真正的道德标准。也正是因为姚崇在道德上没那么高尚,所以唐玄宗才让卢怀慎去给他做搭档。
卢怀慎是道德君子,有他在姚崇身边坐镇,刚好雅俗互相就弥补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个深层次的原因,姚崇罢相就成为了势所必然,换一句话说,姚崇罢相,实际是唐玄宗深思熟虑的结果。
唐玄宗走马任姚崇,是玄宗在打猎时,任命姚崇为宰相的故事。
先天二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玄宗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一带)检阅自己的军队。依照规矩,皇帝到一个地方,方圆三百里地方长官都要前来拜见他。
当时姚崇担任的是同州刺史一职,玄宗早就听闻他的才华,便秘密召见他前来。姚崇来见他的时候,玄宗正在打猎。姚崇答道他从小便喜欢打猎,虽然现在老了但是打猎还是可以的。
玄宗就让他加入了打猎的行列。姚崇在打猎过程中挥洒自如的表现让玄宗十分欣喜。打猎结束之后,玄宗便询问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姚崇坦然自若,说得玄宗心里甚为满意。玄宗便邀请他担任宰相,帮助他治理国家。
扩展资料:
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沉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的基础。姚
崇被誉为“救时宰相”,与唐太宗时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贤相。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丁未(初三)日(9月28日)姚崇去世,享年72岁。
当时国家经济比较好,社会上特别是官吏中厚葬成风。姚崇对这一风气极为反感,去世前留下遗嘱:不准崇佛敬道,不准厚葬,只给他穿平常的衣服,不要抄经写像。
并告诫子孙去世后也要照他的嘱咐去做,成为家法。姚崇节俭办后事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姚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9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