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姚崇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提前登基,逼武则天退位。因为当年是神龙元年,因此这场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同时也让李唐宗室重新登上皇位,对唐朝意义重大。
在“神龙政变”的过程中,有5个人功不可没,此5人分别是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李显登基后,这5人都先后被封王,因此人们把他们5人合称为“五王”。“五王”让皇权重归李氏,功劳巨大,然而,他们最终却都以悲剧收尾。而在“五王”之外,有一个大臣也参与了神龙政变,只是,他和五王不同的,他靠一场公开的哭泣,成为大赢家,此人就是唐朝著名宰相姚崇。
先简要说一下神龙政变,自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先后废掉了李显和李旦两个儿子,自立为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武则天登基后,不仅大肆诛杀李唐宗室成员,而且宠信张易之、张宗昌两兄弟,并且曾有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武三思。后来,经狄仁杰等人的劝阻,武则天重立儿子李显为太子。只是,李显被母亲打压多年,一直小心翼翼。武则天的两位面首也欺凌太子李显,甚至逼李显杀死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这种局面让那些效忠于李唐的大臣们难以忍受。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张易之兄弟横行朝野。张柬之等“五王”联合羽林卫决定趁机铲除张易之兄弟,让太子李显重新登基。《资治通鉴》云:
太后疾甚,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昌宗居中用事,张柬之、崔玄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谋诛之。
正月二十二日这天,张柬之等人从玄武门入宫,一方面控制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另一方面火速接李显来主持大局。李显事先并不知道此事,听闻要众人要拉自己发动政变,害怕至极,最终在大家的劝说下,李显才战战兢兢出来主持大局。因为若李显不出面,张柬之等人控制了武则天,就是谋反。而太子出面,张柬之等人就是拥立新皇登基,意义完全不同。
就这样,张柬之等人入长生殿诛杀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武则天醒来后,看到太子带兵包围长生殿,直到大势已去,于是答应提前禅位给李显,自己“安享晚年”。
唐朝名臣姚崇本来在灵武任行军大总管,恰好在神龙政变之前回到京城,张柬之便拉拢姚崇共同参与此次政变。《资治通鉴》云:
俄而姚元之自灵武至,柬之、彦范相谓曰:“事济矣!”遂以其谋告之。
于是,姚崇就这样毫无准备的参与了这场政变,事成之后,唐中宗李显登基,张柬之等五人被封为“五王”,姚崇则因功被封梁县侯。
在神龙政变中,姚崇虽然没有“五王”功高,但姚崇却比五王聪明。
武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问起居。五公相庆,崇独流涕。
即,武则天退位后,从长生殿迁往上阳宫,意味着武则天失去了朝堂的控制权。唐中宗李显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孝”,特地率领文武百官“欢送”武则天。张柬之等“五王”看到武则天退位这一幕,心中充满喜悦,纷纷相互庆贺,毕竟,他们创造了历史。然而,唯有姚崇一人没有和大家庆贺,他在哭泣,而且是当着大家的面哭泣。
按理说,姚崇是参与神龙政变的功臣,武则天退位,他应该高兴才对,他为什么要哭泣呢。姚崇的哭泣,迎来了众人的围观,张柬之便问姚崇:
“老姚啊,现在太后退位,还政给陛下,正是举国庆贺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哭出来,会惹祸上身的。”
没想到,当着众人的面,姚崇却说:
“我虽然和你一起发动政变,但我也没立什么功劳。我和太后(武则天)君臣一场,如今分别之际,我忍不住哭了出来。”
大家一听姚崇这么说,也没人怪罪他,反而夸姚崇有情有义。姚崇此举,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一年后,人们才发现:姚崇真聪明!因为发动神龙政变的“五王”全部去世后(被杀或被贬病逝),只有姚崇还活着。
原来,唐中宗李显登基后,他的妻子韦皇后擅权,联合安乐公主、武三思等人控制朝堂。
武三思是谁?他是武则天的亲侄子,是安乐公主的公公,更是唐中宗的亲家。所以,张柬之等“五王”很快被武三思排挤,张柬之以82岁的高龄被流放广东,气愤而死,其他四王皆被杀身亡。很多参与神龙政变的大臣都被牵连,唯独姚崇没有,因为他曾经公开为武则天哭过。
冯梦龙曾评价姚崇这一招非常高明:
崇逆知三思犹在,后将噬脐,而无如五王之不听何也。吁,崇真智矣哉!
意思是,姚崇心里明白,虽然武则天退位了,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还手握重权,而且他是唐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的公公,所以短时间内武三思不会倒台。既然武三思仍在朝堂之上,那么他必将会对发动政变的官员发动报复。武则天退位,“五王”弹冠相庆,武三思必定不容。而姚崇公开为武则天哭了一场,让人看到他对武则天还有一丝忠心。所以说,姚崇才是最聪明的人,是最后的大赢家。
姚崇在唐睿宗、唐玄宗时期先后被得到重用,并且成为唐朝著名的宰相,为“唐朝四大名相”之一,他不仅有高超的政治能力,也有聪慧的头脑啊。
张柬之等人死在自己的仁慈之下,或者说被武则天算计死了。
武则天年老体衰后,就开始布局自己的身后,她让武家和自己儿子李显一家通婚,让两家的关系水乳交融。
大约武则天没退位,武三思等武家人就开始和李显一家勾勾搭搭,没事儿串串门,逢年过节互相点月饼烧鸡啥的了。
武则天即使不退位,即使没有神龙政变,李显即位稍微晚一点而已,不存在不能即位的问题。
武则天死后把皇位传回给李家,这已经是一个既定的国策了,不会更改。
神龙政变只是让中宗李显早点登基而已,真正捞到好处的是张柬之等几个人。
张柬之这次政变可以说很不成功。
首先他们逼迫武则天退位,无形中得罪了武家人。
不管武家能不能接过武则天的担子,只要武则天没死,还在台上一天,武家人就有希望有盼头。
神龙政变,直接掐灭了武家人希望的火花,武家人肯定恨死张柬之等人了。
张柬之既然得罪武家人了,就应该得罪到底,斩草必须除根。
汉朝陈平周勃在吕后死后发动政变诛灭诸吕,干的很彻底,把所有和吕字沾边的人都清洗干净了,连汉惠帝的儿子,樊哙的夫人吕嬃都不能幸免,甚至有人猜测汉文帝刘恒应该有俩姓吕的妃子,为了能顺利接掌大位也被他秘密处决了。
陈平等人的手段之狠辣,汉文帝都害怕。
到京城接掌皇帝位,有一段时间他自己身边不敢断人,护卫他的都是他封地的亲信,对于陈平周勃他那敢相信。
正是由于功臣集团的霹雳手段,导致诛灭诸吕后,陈平等人没有被清算,平安落地。
张柬之对武家的宽仁,当时已经有高人看出危险来了。
后来成为玄宗朝丞相的姚崇,也跟随张柬之参加了神龙政变,在武则天死后他却哭的上不来气,人问他为何大哭,姚崇答道:因为我感念武后对我的恩重如山。
后来张柬之等神龙政变的功臣被清算时,姚崇因为这场当众大哭,躲过了一劫。
有时候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张柬之等人因为神龙政变被封王,志得意满,但是王爷的位子还没坐热就被赶出京城,在路上被武三思的人一个一个折磨致死。
政变这事儿,或者不搞,搞就要搞得彻底。
不然后患无穷。
很多政变,大多是一人获罪,祸连九族,像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当面承认放曹爽一家一马,但是曹爽刚刚放下军权,司马懿就开始了屠杀,承诺啥的,司马宣王就当放屁了。
明英宗朱祁镇,一复位就把病重的朱祁钰勒死,杀了拥护弟弟即位,保住大明江山的于谦,手段堪称血腥。
权利场上,一旦给对方留下星星之火,说不定哪天就会变成燎原之势,所以所有的希望都得扼杀在萌芽阶段。
张柬之显然没有这种觉悟,他觉得拥护中宗复位自己就完成大业了,自己就可以安享富贵了。
中宗复位后,武家权利不但没有被消减,反而有了日隆之势。
武家权利大了,心也就大了。
他们看着张柬之等人也就越来越像眼中钉了。
虽然张柬之对武家没有动手,但是武家人对张柬之等几个功臣下黑手则一点也不软。
前两天看到一句对唐朝贤臣名相的概括:「 ”唐称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房玄龄和杜如晦自然再熟悉不过,唐玄宗的能臣姚崇以往倒没有如何注意他的功绩,于是我翻开了姚崇的列传,这一看,竟然被我发现唐在姚崇的治国之策里藏着玄宗后期「 ”安史之乱”的真正起因... 唐朝名相姚崇 一.姚崇的传奇经历:三任宰相出将入相 1.20岁前做游侠,20岁后当宰相 印象的宰相,一般都是年纪偏大温文尔雅,和武将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姚崇这个人是个奇才,20岁之前豪放不羁,喜爱行侠仗义,在家乡是出了名的游侠。20岁之后听了朋友的建议读书考科举,往后竟然当了三次宰相,并给唐玄宗的「 ”开元盛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姚崇这个人,虽然说读书读得晚,但天才真的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只要一个机会姚崇的才能就会像没有月亮的夜晚的星星一样,让无数人注意到他的光芒,而这个机会,在武则天称帝后不久很快就来了。 《旧唐书.姚崇等》:时契丹寇陷河北数州,兵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则天甚奇之,超迁夏官侍郎,又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知人善用的武则天 当时唐朝经历政治动荡,在东北最大的边患——契丹,趁机南下攻占了河北的几个州郡,唐朝举国震动。姚崇这时正在兵部当「 ”夏官”,也就是郎中,契丹南下兵部忙的不可开交,姚崇在处理军机,谋划军务方面,整个的表现可以说「 ”算无遗策”,凡是他经手的军务井井有条,这就被武则天注意到了。 武则天一看,想不到兵部里还有这样的奇才,当即提拔他做了兵部侍郎,也就是兵部的二把手,接着又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直接挂宰相的头衔处理政事。从这时算起,往后四年内武则天把姚崇从兵部小官直接提拔到首席宰相的位置,实现了多级连跳。 《旧唐书.姚崇等》元之曰:"事则天岁久,乍此辞违,情发于衷,非忍所得。昨预公诛凶逆者,是臣子之常道,岂敢言功;今辞违旧主悲泣者,亦臣子之终节,缘此获罪,实所甘心。"无几,出为亳州刺史,转常州刺史。 所以说当时的姚崇才干和前途是被所有人看好的,等到武则天被迫退位,群臣都在互相庆贺李唐江山终于回归正统,只有姚崇大声哭泣,说维护江山社稷的安稳是臣子本分,但旧主恩情也不敢忘所以才难过,就这样姚崇被群臣和新帝疏远,也丢了宰相的位置。 唐中宗和韦皇后 2.新皇继位再任宰相,直言上谏被贬地方 武则天退位后唐中宗李显上位,姚崇因站队原因暂时失去宰相的位置,姚崇眼看李显难成大器又放任享乐,选择淡出朝堂,景龙四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把父亲李旦推上皇位,于是姚崇重新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 宰相。 姚崇这个人责任心非常重,当时皇帝李旦生性懦弱被太平公主裹挟朝政,太子李隆基地位岌岌可危,为了国家安定姚崇建议唐睿宗李旦让太平公主迁出洛阳,实际上是淡化太平公主的权力。 《旧唐书.姚崇等》: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请加罪,乃贬元之为申州刺史 太平公主 李旦也是个没心没肺的主,转头就告诉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大怒,太子李隆基为了保住姚崇也为了自保,主动上书让唐睿宗李旦把姚崇贬到申州当刺史,于是姚崇又从宰相变成了将军,其后辗转多地一直没回到京城直到李隆基登基。 3.和皇帝提了10个条件,不答应不当宰相 等到李隆基登基,经历多次动荡的唐朝内忧外患已经十分严重了,特别是官员腐败和消极怠工的问题,李隆基深知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有一批能干敢干的心腹,他第一反应想起的,就是此时还在渭南做刺史的姚崇,借着去骊山阅兵围猎的名义,千里迢迢把姚崇从渭南召到了身边。 这时候的李隆基29岁,姚崇已经60岁,李隆基试探的问姚崇「 ”善猎乎”,姚崇回答说我20岁前就是干这个的,20岁后又在朝堂「 ”打猎”,这一语双关的回答让李隆基大喜。 晚年的唐玄宗 两人牵着马长谈许久,正当李隆基高兴的时候,姚崇却提出了10个建议,并说如果你做不到我就不当宰相了,别人都是拼命往宰相位置爬,姚崇却趁机要挟李隆基,可以说是犯了君臣之道的大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 ”治国十策”,开元盛世的辉煌和没落 李隆基听了姚崇的话,也不生气,说那你就说说是哪10个条件。姚崇一听明白唐玄宗是下定决心整顿朝纲了,噼里啪啦说了10件条件。总结下来姚崇在10个条件里一共说了8件事情,这8件事情也是姚崇治国之道的核心纲要,开元盛世的到来和辉煌很大程度上也和这8件事情有关。 姚崇要唐玄宗李隆基答应的8件事,归纳起来其实就24个字:「 ”行仁政、严执法、禁外戚、禁宦官、禁贡献、禁寺院、慎用兵、纳忠言”。这8件事情看起来并没什么特殊,哪个中兴或者开国帝王不用仁政?但这和唐朝的当时社会背景结合起来,这24字的纲领就尤为重要。 「 ”行仁政”的背景是武则天时期为了巩固统治采用互相举报的方式来控制官员,结果搞得每个人风声鹤唳,李隆基上台后虽然废除了这条法令,但现象依然严重,怎么让官员和百姓感受到社会的安定,就极为考验政治智慧。 至今留存的姚崇墓 「 ”严执法、禁外戚、禁宦官”是因为自东汉以来,重用外戚和宦官引出的政变和霍乱就层出不穷,而且皇亲国戚犯法也很难被惩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唐朝就难以做到上下一心。 「 ”禁贡献、禁寺院”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很不好,寺院的僧人可以免税并在武则天和李世民时期就大肆修建寺院推行佛教,而官员之间为了升迁多会采用贿赂的方式送礼,礼佛不亲民的现象也很严重,后来唐玄宗禁寺院后,仅假和尚假尼姑就查出2万多人。这个政策的施行,极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遏制了全国上下崇尚佛教荒于政事的风气。 《旧唐书.姚崇等》先是,中宗时,公主外戚皆奏请度人为僧尼,亦有出私财造寺者,富户强丁,皆经营避役,远近充满。至是,崇奏曰:"佛不在外,求之于心...上纳其言,令有司隐括僧徒,以伪滥还俗者万二千余人。 唐朝时期大为盛行的佛教 「 ”慎用兵、纳忠言”主要是针对对外的政策和对皇帝的劝谏。自唐太宗李世民以来,唐朝和周边小国的摩擦从未停止过,这其中有政治因素也有民族矛盾原因,但客观事实上唐朝多年的征战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战争失利带来的连锁反应让唐朝内部也矛盾重重,而唐朝开始休养生息后,国力开始得以迅速提升,百姓安居乐业。 唐玄宗答应了姚崇的10个条件,并在初期严格按照这10条建议中的治国方针整顿吏治,抚恤百姓,唐朝君臣上下一心,迎来了唐朝的「 ”开元盛世”。而即将提到的「 ”安史之乱”的发生,就是唐玄宗在统治的后期渐渐背离这10条建议的过程。 三.如姚崇不死,「 ”安史之乱”未必会发生 姚崇对唐玄宗的10个条件我们归纳成了24个字,整顿吏治远离宦官和外戚的唐玄宗也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姚崇死后,唐玄宗身边谏臣和能臣越来越少,「 ”安史之乱”发生的过程就是唐玄宗对姚崇24字治国之道逐渐背离的过程。 唐玄宗晚年,「 ”严执法、禁外戚、禁宦官、纳忠言”逐渐成了一句笑谈。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隆基想从洛阳回长安,宰相张九龄建议等百姓秋收后再启程,奸臣李林甫拍了一记马屁,唐玄宗马上找不到北,结果沿途百姓颗粒无收,沿途灾民不断,而这一切唐玄宗仿佛根本看不见。 唐玄宗宠臣高力士 不听劝谏只是唐玄宗晚年最轻微的毛病,更为严重的是他开始重用宦官高力士和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答应姚崇「 ”禁外戚、禁宦官”的誓言丢之脑后,高力士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张旗鼓娶老婆的太监,杨国忠也权倾朝野,可见唐玄宗对他们的宠爱。 安禄山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姚崇当年的治国之策也只剩下「 ”慎用兵”了,唐玄宗这时候哪里还记得这回事,内部藩镇割据的隐患唐玄宗选择视而不见,多次用兵和周边国家交战,和契丹、吐蕃等国的战役消耗了大量国力,并让安禄山等割据军阀进一步壮大了实力,终于「 ”安史之乱”爆发了。 《旧唐书.玄宗下》:丙寅,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蕃、汉之兵十余万,自幽州南向诣阙,以诛杨国忠为名,先杀太原尹杨光翙于博陵郡。 唐玄宗李隆基早年积极践行姚崇等人的治国政策,结果迎来了「 ”开元盛世”,晚年对早期政治方针的不断背离也直接导致了「 ”安史之乱”,丢了皇位不说,也让藩镇割据成为唐朝尾大不掉的弊病,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 结语:从盛世到「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对姚崇失信的过程 遥想唐玄宗即位之初答应姚崇的10个建议,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唐玄宗才能开创开元盛世,然后姚崇死后唐玄宗一个一个背离了这10个建议,重用宦官频繁对外用兵,导致藩镇势力坐大,国力衰弱矛盾加剧,终于爆发了「 ”安史之乱”。 这不禁让人遐想,如果姚崇等人还在,唐玄宗和唐朝会不会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呢? 参考资料: 《旧唐书.姚崇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9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