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赤壁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对于曹操来说,赤壁之战的失败绝对不是偶然的。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曹操很早就埋下了种子,所以他最终失败了。今天我们将谈论曹操在赤壁战役中的错误。
首先,曹操的错误是低估了敌人,他根本没有瞧得上刘备,也许他对刘备的评价很高,但内心深处他仍然认为刘备的实力不足以达到自己的戒线,因此对刘备的举动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当然,当时的刘备仍然未成气候,一个甚至无法保护自己的人,怎么能和当时的曹操相提并论。
其次,在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具有暴发户的心态。一方面前有荆州战役的胜利,曹操最初是用石头砸鸡蛋打刘表的,结果刘表因病去世,荆州发生内乱,曹操不战而胜,这样的胜利使曹操觉得进攻东吴就像荆州一样容易。当时,东吴的情况确实是主少国羸,内部混乱。此外,东吴的军队不如曹操的军队,所以曹操出于威逼恐吓同样可以不战而胜的心态,导致了他在战略布局的疏忽。
最后,很明显曹操太急了。曹操想在自己鼎盛的时期打败东吴,实现平定天下成为皇帝的愿望,因此他不得不主动进攻赤壁。
从当时的格局来看,如果曹操能够首先在荆州站稳脚跟,西边的刘焉刘璋和东吴同样弱小,相信大兵压境下,一纸诏书就能收回益州。这时才向东吴施加压力,东吴也只有投降的份。只是这需要时间,曹操没有耐心等待,因为他已经年过六旬了,与刘备和孙权相比,他耗不过这二位,所以曹操迫不及待要完成霸业。
如果曹操在攻击赤壁之前耐心冷静,保持警惕正确的策略和战术,当时处于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三封信就解决所有的隐患。第一封让刘焉缴旗投降,再一封信让孙权斩掉刘备,最后一封信直接让孙权归顺。实际上,只有一步一步先攻略刘焉,然后东吴可定,才能实现曹操一统天下的野心。
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历史上也并不少见,然而曹操素来用兵如神为什么会在赤壁一战之中失败呢?曹操失败有哪些原因?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打了败仗呢?一般人认为曹军失败的致命原因是遭遇火攻。《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说,黄盖“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纱于其尾。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展,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曹军败在火攻上,证据确凿。可是,随着社会进步,近些年来,有论者提出了许多关于火攻论的质疑。他们认为曹操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军队遭遇疾病瘟疫,导致战斗力丧失,而不是由火攻造成的,更为详尽的是,他们说是血吸虫病造成曹军赤壁战败的。
血吸虫论者也是根据史籍提出这一论点的。如陈寿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叙述赤壁之战时,并未提及“火攻”这件事。他说,曹公到了赤壁,与刘军大战,不占上风。后来发生瘟疫,士兵大部分都死了,于是带领部队回去。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曹操失败原因:
从曹军主帅曹操在战后写给孙权的一封信中可看出,他不承认失败是因为遭到火攻,其中写道:“赤壁之战,有疾病侵袭,我烧船而退,使周瑜白捡了这个好名声。”而曹操所说并不是唯一凭证,《吴书·吴主传》中也有曹操自己烧掉战船一说:“曹公烧剩余船而退败。”由此论者认为,火攻一说不足以取信。曹军失利主要原因就是瘟疫,即血吸虫病,其理由是:
第一, 我国古代早已存在血吸虫病,远古医书中的周易卦象便有“山风蛊”之病症,在7世纪初的《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关于血吸虫病一类的记载。现今,研究者在出土于1973年的长沙马王堆1号墓中的女尸肠壁及肝脏组织中发现了大量血吸虫卵。由此可以看出,早在汉代,血吸虫病之患就在长沙附近存在着。大量调查资料表明,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地区为血吸虫病发区,尤其是湖南湖北一带。
第二, 论者根据赤壁之战的时间与血吸虫病的易感染季节推断,血吸虫病的流行季节正好是曹军迁徙、训练水军的秋季。曹军从陆地转战水中,是最容易染上此病的。血吸虫在人体中的潜伏期为一个月,它们在一个月以后才会使人出现急性症状。所以曹军在训练时期已经染上此病,个把月后,进入冬季决战时期,此病也已进入急性期,致使曹军遭受此痛折磨,不堪一击。
孙刘联军也同样是水上训练和作战,为什么不会染上血吸虫病呢?关于这个问题,论者认为这要根据人免疫力的强弱来看。孙刘联军长期居住于南方疫区,具有一定抵抗力,即使得此病,也不会这么严重。曹军都是北方人,抵抗力差,所以患此病的症状严重,因而溃败。
然而,血吸虫病说也不可尽信,它比火攻论的争议还要多。《新医学》1981年11期与1982年5月25日的《文汇报》就这个问题相继载文展开争论,他们认为:
第一, 曹操在邺而不是在疫区江陵训练水军,那里不是血吸虫病疫区,感染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第二, 史书确实记载曹操烧船退军一事,但烧船的地点不在赤壁而在巴丘,时间不在赤壁大战时,而在曹军兵败退到巴丘时。
第三, 血吸虫病的潜伏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少数在两个月以上,潜伏期越长,发病的症状也就越轻,所以即使曹军在秋季患上了血吸虫病,到大战爆发时才发病,曹军的身体状况也不会很糟糕。
第四, 曹操的水军大部分是居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北人,跟孙刘联军的免疫力没有什么差别,除此之外,补充给曹操的刘璋军队也是来自疫区四川的士卒。所以,孙刘联军在免疫能力上与曹军没有高低强弱的分别。火攻论不可尽信,血吸虫病说也有缺陷,那么,曹操在赤壁战败的原因,只能作为一个千古之谜留存于人们心中了。
其实你仔细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周瑜诸葛亮早把曹操失败的原因说出来了。我就不多废话了,补充几点。一,曹操太过于轻敌。这是最要命的,曹操为了南下平定江东,早在灭袁绍之前就在邺郡的玄武池训练水军。然而,他太心急,也太轻敌,袁绍这个最大的敌人被消灭后。他居然没拿一个二十几岁的孙权当回事,不等水军训练完,就仓促率军出发。虽然夺了荆州,但是由于水军实在差劲,结果自然没法渡江进攻。他只好等训练熟练再渡江战斗,但是你这边训练,东吴那边没闲着,早就琢磨怎么收拾你。再加上你防备不够严密,自然遭遇了失败。二,曹操战略上出现严重失误。别看曹操夺了荆州,但是只夺了北三郡,荆南四郡还处于独立状态。恰恰要命的是,不夺取荆南四郡,在陆路上就没法进兵。不能达到水陆并进。虽然曹操水军差,但是陆军战斗力强,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只要全据整个荆州,水陆并进,孙权当时就傻眼。可惜就可惜在这里,曹操夺了北三军后,立马就沿江追刘备,结果一直追到和东吴隔江相对的地方,水战不利,没办法了,只能暂时打持久,这一僵持下去,就被敌人钻了空子。这就是急功躁进的恶果。反观刘备称帝后的夷陵之战。陆逊却最害怕的是刘备“水陆并进”,最希望他“舍船就步”。结果刘备却真就按照陆逊希望的做了,没有水陆并进,结果被陆逊耗着,耗到战机出现,蜀军大营被一把火烧个精光。我们拿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做个对比,自然不难发现他们失败的原因恰恰相反,恰恰是对方当时最正确的战法。曹操当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攻占荆州全土,水陆并进。刘备当时的正确做法也是水陆并进,但是不能弃船,因为劳役不同。曹操是弃步,刘备是弃船。结果都失败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