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和朝鲜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军在攻陷朝鲜后确实没有在当地实行剃发易服的命令,这是有原因的,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清军并不想真正占领和统治朝鲜,在清朝看来朝鲜只是个藩属国,只要朝鲜听话支持清朝就可以了,毕竟二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清朝的领土范围那么大,没必要这么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清军第一次攻朝图
政治原因
清朝在进入北京之前,主要是在辽东和明军作战,而当时的朝鲜是和明朝结成兄弟关系的,在战争中出兵帮助了明军作战,此外还给驻扎在岛上的明军提供物资弹药的补给。这种情况对清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1627年,当时清军统帅阿敏率领三万军队横越鸭绿江,第一次进攻朝鲜,一直打到了朝鲜首都平壤城下,而当时的平壤驻军统帅见清军势大,居然弃城逃跑,清军轻松拿下平壤城。朝鲜国王在听到清军攻陷平壤的消息直接弃城而逃,跑到江华岛上,后来派人谴使求和,第一次签订了中立条约,承若不再支持明朝。
但是后来朝鲜并没有真正遵守之前的约定,继续暗地里支持明军,这下清军愤怒了,在1636年12月,皇太极亲自率领12万大军渡过鸭绿江,第二次进攻朝鲜,朝鲜国王再次仓皇出逃。后来战场连续失利,朝鲜国王不得不向清军投降求和,最终屈辱地订立城下之盟,向大清称臣,与明朝断绝一切关系。这次是真正的服从了清军的要求,朝鲜还派出了自己的军队支援清军作战。
通过二次攻朝,清军达到了它的战略目标,使得朝鲜彻底诚服了,成为藩属国之一,因此它不需要在当地实行剃发易服政策。
清军作战图
其他因素
朝鲜自古就是个半岛国家,他深受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因此受到大陆的政局影响很大。在清军二次进攻朝鲜的过程中,清军也发现了,朝鲜普通老百姓对清军是极度不友好的,在和朝鲜军队作战中还要时刻担心和防备朝鲜当地民兵的攻击,后勤部队经常被民兵骚扰攻击。因此清军想要占领统计朝鲜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况且朝鲜本来就有自己的统治政府,清军如果推行剃发易服的命令,可以想象得出会遇到普通朝鲜百姓何等的抵抗。
另一方面,朝鲜本身的文化、民族、习俗就和清朝的满族相差很大,如果想要在朝鲜强行推行命令的话是会引起尖锐对立的。这一时期清军还在和明军的交战中,朝鲜并不是主要的目标,没有必要在朝鲜身上损失宝贵的战斗力。朝鲜只要做个听话的藩属国,按照清军要求派出支援就可以了。所以清军在达到自己的主要目标后就退出了朝鲜,朝鲜的事情还是由朝鲜自己的政府负责,这样也省心。
朝鲜军队作战剧照
综上所述,清军没有在朝鲜实行剃发易服是和当时的局势、自己的目标密切相关的,朝鲜只要做好藩属国该做的就可以了,毕竟清军的也不希望自己身边出现一个老是捣乱的人。
可能很多人对于剃发易服这个不是很了解,剃发易服其实是对于汉族人一种莫大耻辱,其程度已经赶上当年日本对中国的‘东亚病夫’四个字。
了解历史的人对于剃发易服这件事情,十字可以总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清朝是男女长发外加有自己传统的服装,而当时兴起剃发易服的政策是由满清政府提出来的。
如果当时所有的人都去做了这件事情,也就从侧面表达了他们,同意将清政府由满清人代替接手。
这是中国史上特别血腥的一个政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末清初年代,剃发易服这件事情死去了很多人。
当时清朝统治者是以‘不从者斩’的手段,来强迫汉族人去做这件事情,也激励了汉族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斗争。
在清朝统治者看来,汉族人是最多的。如果能从这件事情上去解决这些,那么对于汉族人的管理也就更加的容易。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问问题的人是建立在汉人的基础上来询问,那么我可能觉得你只是对历史没有任何的头绪,你是一个没有常识的人。
而如果你不是汉人的基础,那请问你是来激化民族矛盾的吗?
最后,朝鲜没有剃发易服,总归于韩国的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是‘大清皇帝功德碑’。
虽然在期间被不少爱国人士进行各种摧残,现在依旧以古代遗址的位置遗留在韩国的某个地方,这块功德碑被世人命为‘国耻’。
因为满人想要通过剃发这件事情彻底打击汉人的信仰和自信,从思想上牢牢的统治和把控好汉人,同时这也是满人对自己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满人因为易服剃发令引发汉人不满和反抗,造成社会动荡,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清朝初期多尔衮就发布“剃发令”,指的是让汉人剃头留辫子,这就是所谓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后来又颁发全国“易服”的命令。“剃发令”迅速让所有汉人感到气愤,华夏文化十分重视发式,在《孝经》当中就曾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人们在成年之后,除了有必要的修剪都不可以随意的剃发,男女基本都把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上。
于是孙之獬向清政府朝廷提议让汉人剃发留辫,孙之獬上书表示清朝君主已经平定了中原,万事都处在崭新的时期,但汉人的衣冠束发还保存着旧体制,应该让天下人服从君主。孙之獬的话深得多尔衮的心,本来多尔衮就想彻底征服中原,于是采纳了的提议并很快下达“剃发令”,以十日为限,文武百官、军民,一律剃发像满洲人的样式,反对者一律按逆臣贼子处置,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男子头上留着长辫子成了清朝人的标志。
许多地方都引发了可歌可泣、壮烈的事情,比如“江阴八十一日抗清起义”。当时江阴地区的人民宁死都不剃发,并与清军展开战争,一个小小的城池与二十多万清兵和炮弹的攻击之下拼死抵抗了八十一天,当城池攻破之后,整个城池的人没有一个投降,纷纷壮烈殉国。不仅“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事件都让人触目惊心,因为“剃发令”丧命的人数达到一千万人。
不仅如此,皇太极也要求自己的满族子弟要多读书,建立八旗官学,所有八旗子弟都进官学面读书,也正是因为这种措施让清朝的发展逐渐壮大。但是在服饰和发型上面,清朝的统治此却固执的不愿去接受明朝的制度反而要坚持满足人的习性。这是因为,大清朝的统治者想保持自己的民族习性,像是发型和衣服这种外在的形象虽然表面但却深入人心,如果连这些都变了,就相当于满人连民族的习性都没有了。
满人入关之后不惜余力也要剃发易服F,即使全国汉人都反对,也不松口,这是文化的不自信和统治者的残暴行为有体现。不过后来满人还是被汉化,彻底的融入到了了中华文明的大家庭当中。
原因是汉人剃发易服作为效忠清廷的标志、剃发代表百姓接受满清和满清政府想保持自己的特色等等了。
原因一是汉人剃发易服作为效忠清廷的标志
满清入关没有多久,就想百姓全部效忠满清,就从行为习惯去改变,最先动手就让百姓都剃发,要知道古代人一般不会随意剃发,因为他们觉得身体是父母给的,要珍惜,剃发代表家里有亲人过世了,而满清不理百姓同不同意,就强制要求汉人都要剃发易服作为效忠清廷的标志。这下百姓就炸起来了。
明末名将曾任江阴典史的阎应元留下一幅荡气回肠的对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杀贼,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城破之后,清军下令屠城三日,幸存者仅五十三人。清军入关以后的大屠杀有过多次,其中惨烈的“嘉定三屠”,起因亦为抵制剃发令。
原因二是剃发代表百姓接受满清
清朝为什么那么强硬实行这个政策,那是因为想要百姓忘了明朝,开始接受满清的统治,不要想着明朝有多么好的,明朝已经灭国了,百姓心里不要再惦记明朝,从剃发之后,就是慢慢接受满清了,从而达到满清想稳定长久统治中原的希望了。
原因三是满清政府想保持自己的特色
满清政府知道剃发对汉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汉人肯剃发,就说明他们以后不会反抗,也会慢慢接受满清,同时满清也担心自己会给汉人同化了,要知道汉人那么多,满清的人数很少,就必须要汉人服从,学满清的风俗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8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