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张三甲,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结局怎么样

以史为鉴 2023-06-16 06:06:56

张三甲,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结局怎么样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三甲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是张三甲,这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武状元却只活到了22岁,然他的一生却是波澜壮阔的,出生于武术世家,师从洪拳安万杰、杨国昌、杜回春等,在16岁就随董福祥平定“河湟回乱”,并获得免死金牌,1898年,参加武举考试,状元及第,被授予御前一等侍卫,然而张三甲却以省亲为名回到家乡,不久病逝,时年22岁,或许更小。

中国的武举考试自武则天702年选拔将才首创武举考试开始,一直到光绪24年最后一场武举考试落下帷幕,期间大约有1200年,武举考试不比文举考试那么重要,武状元也没有文状元那么风光,甚至很多都是不见于史籍记载的,即便清朝一直是最注重武举考试的,所录取的一百多个武状元也多不显于后世,张三甲就是其中一位,还是最后一位。

张三甲是开州(河南濮阳)人,父亲、祖父都是武艺高手,张三甲和弟弟张冠甲自小就跟着长辈学习武艺,其中张三甲的武学天分最高,也对武学很痴迷,最开始师从清丰普马寨红拳名师安万杰,学习红拳,之后又拜在武林名师杨国昌门下。杨国昌门下弟子众多,张三甲最为出类拔萃,练武刻苦,天分又高,很得杨国昌的青睐,经他的栽培,张三甲的“弓、剑、刀、石”无一不精。

然不久之后,杨国昌病逝,张三甲又投在清代庚寅科会试武进士杜同春门下,再一次经高师点拨。一次次的拜师经历让张三甲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终于练就了一身武艺,在当地小有名气。

其实,张三甲并不仅仅只是个练家子,他在十六岁那年就获得过军功牌(清之前是以“丹书铁券”即免死金牌的形式发放给有功将士,清开始以功牌形式发放)。

1895年,甘肃发生“河湟回乱”,清政府派董福祥以喀什噶尔提督身份(后为甘肃提督)督办甘肃军务,张三甲跟随在董福祥的军中,在平定祸害西北的河湟回乱中立下战功,之后清政府论功行赏,董福祥加封为太子少保衔,并赏赐骑都尉世职。而张三甲获得军功牌,行赏六品顶戴。这对才只有16岁的张三甲来说已经是无上荣耀,但这还不是张三甲最荣耀的时刻。

1897年,张三甲参加武科乡试,成为举人,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此时的张三甲与全国各地尤其是京城子弟相比很是寒酸,朝中无人指点,有没有足够的钱财疏通关系,所以在众位考生中显得格格不入,然后他于武学上确有真才实学,所以当恭亲王奕忻在会试前巡视考生们练武的过程中,一眼就相中了张三甲,并守在门下,这对两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彼此成就。之后的会试,张三甲高中榜首,进入殿试,一百八十斤的大刀被张三甲演绎的如同蛟龙飞舞,变化万千,又虎虎生风。毫无意外的,光绪将其钦点为状元及第。

接下来的三天就是武状元张三甲尽情昭告天下的时候,披红挂彩,上街夸官,接受封赏,极尽荣耀,怪不得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为金榜题名时。然而张三甲确实清代最后一位武状元,旧式的武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武力已经无法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毕竟西方的枪炮早已登上历史的舞台,而我们还不自知。早在1895年,荣禄就提出废除武举考试,然后却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所以1898年的武举考试按照旧例照常举行,张三甲获得武状元,之后1901年,武举考试正式废除。

张三甲状元及第,之后被授予御前一等侍卫,然后张三甲却并没有留在京城干出一番事业,他深感留在留在京城也无法实现政治理想,于是以省亲为名回到家乡,然此后的张三甲却成了一个谜,具体什么时候去世,是得病还是被害不得而知,总之,在他22岁的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撒手人寰,彼时,他的儿子刚刚出生。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连踢三脚都纹丝不动,他是谁?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唐?李白《塞下曲》

说中国历史上的状元,人们一般都是默认为"文状元",也就是进士出身的;但实际上还有一类专门为选拔武将而生的考试,叫做武举,是我国史上唯一一位女帝武则天开设的,明清时期最为兴盛,魁首为"武状元"。

历史上武状元的名头虽然不如文状元响亮,但也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说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就是武状元出身,且是唯一一位由武状元出身官至宰相者,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再比如李遵顼,中国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也是西夏仅有的太上皇;还有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

这个名字是不是听着很耳熟?跟著名武术家张三丰很像,但其实两人没啥关系。

清朝的武举跟科举差不多,一样都要经过重重考试,先是基层选拔,再是乡试、会试,最后再排出三甲,举办时间与科举同期,都是三年一次。我们都知道,清朝中途科举其实是停过好几次的,直到1898 年慈禧太后下后懿旨恢复武科举旧制,张三甲才有了考试的机会。

有时候必须得承认天赋这个东西,张三甲出生在开州(如今重庆)的一户农家里,祖父早年结识了一些闯荡江湖的好汉,学了几手功夫,便回乡开了间武术馆,教一教乡里邻居强身健体的招式。可以说张三甲的确出生在尚武之家,但要论起底蕴吧也还真是啥都没有。

但张三甲天赋高,受到尚武环境熏陶,自幼开始练武的张三甲哪怕是这些最基本的招数也耍得比旁人都要厉害,尤其他还力大惊人,小小年纪就能举起门口的石狮子。张家人觉得这个小子是块习武的料,就将他送到开州比较出名的高手杨国昌那习武,杨师傅夸其:"吾弟子盈门,唯有三甲罕见也。"

杨师傅去世后张三甲又有幸拜得清王庭侍卫杜回春为师,武功再次精进,一举夺得武举人的称号。中了举人就得进京赶考,但中国古代科举有个习俗,就是会试前一定要找一些在朝中任职的官员拜起为师,成为其弟子,张三甲就被恭亲王奕忻看中了。

对晚清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看到奕忻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是清朝宗室当中的实权人物,洋务运动的发展也有其保驾护航,眼光自然不会差。果不其然,在1898年这最后一届武举中,武状元的名头落到了张三甲头上。

摘得状元之位后张三甲立刻回乡省亲,途中消息不小心走漏,要知道这可是开州有史以来第一名武状元,自然大为瞩目,大名知府大礼迎入府内,开州州官快马前去迎接,一时轰动了冀南。

张三甲回到家后登门拜访者那叫一个络绎不绝,人人都想瞅一瞅这武状元是不是有三头六臂,不然咋那么厉害?其中就包括了闻声而来的年轻时代的霍元甲。霍元甲找张三甲比武,结果连踢三脚张三甲都纹丝不动,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张三甲本就舟车劳碌,又对当时清王朝内忧外患的情况担心不已,再加上一直有人上门拜访,张三甲碍于同乡情面不好闭门不见,身心俱疲之下竟患起了重病,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22岁。

张三甲坚持学武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能够驱逐列强,精忠报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8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