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
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可以说是古时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它的考试难度也非常大。
要想在科举考试中中举,首先要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有秀才的称呼,可当秀才要先过三关,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考试由知县主持,一般都是在二月份,连考五场。
第一场为正场,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于七百字。
第二场为招覆,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得误写添改。
第三场称再覆,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第四五场考连覆: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在第一场会刷下去百分之二十,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参加府试,试期多在四月,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
通常在这场会刷下去近一半的考生。
接下来就是院试,院试就是最后考秀才的考试,院考由学政主持。
学政由皇帝钦派翰林充任,其品级是三品,院试的结果下来才是最终的秀才。
根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记载,平均每个县三年才能出十几个秀才!
然而考中秀才也仅仅是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秀才要先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能参加更进一级的乡试,也就是录科。
就在第一关,就会刷下去一半的秀才!
通过科试的秀才要参加乡试,乡试在京城以及各省的省城举行,通常三年一试,通过了乡试的考生称为"举人"。
然而,乡试的录取比例达到了50:1!
也就是说五十个秀才才会有一个秀才考中举人!
每个州三年几乎才出不到十个举人,中举后才有资格去做官,这也就是为何范进中举会会开心的疯掉的缘故了!
这概率放到现在,不亚于清华北大的门槛了吧!
至于进士,就更别提了,其概率低到几乎每一百个举人中才会有五个进士!
中举的难度,并非考试的严格,因为十年寒窗苦读可并非虚言!
其读书过程中所需要的金钱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多少寒门子弟都是输给了金钱这一关!
由此可见,古时中举其难度之高实在令人感叹!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古代科举有多难考中举人的概率竟比考上“清北”的概率还低!
在古代,唯一一种选拔人才的办法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一直延续至晚清时期,时间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然而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人却少之又少,科举考试的录取率堪比如今的985,211高校。为什么科举考试这么难呢?
首先,科举要经历好多场考试。
第一场就是县试,县试由当地县官主持,通过县试才能获得府试资格。再通过府试之后,要去参加乡试,乡试在省城举行,由皇帝亲派考官,考中的人称为“举人”。之后要去京城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举办一次,考试由礼部亲自主持,每次录取三百人,叫做“贡士”。最后一步要参加的就是殿试了,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最后通过考试的人统称为“进士”。
其次,考中进士还需要再进行选拔。
进士中的前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路就比较优越了,他们可以直接进翰林院,分别被授予正六品,正七品的官职,甚至是可以有机会进入中央政府任职。其他的进士们就没这么走运了,他们要再次进行一次朝考,主要是为了考取庶吉士。考中之后,进入庶常馆学习,学满三年之后,再进行一次考试,考过之后才能再分配官职。
正所谓“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科举考试就是这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可以入朝为官,很多人也许考了一辈子连县试都没过。所以说,科举之路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
中进士比考入清华北大难多了。
清朝的人口大约有4亿人,最后成为进士的仅仅一百人。概率为1/400万。
而今天中国有14亿人口,每年进入清华北大的接近1万人。概率为1/14万。
考试
举人这个身份需要通过乡试才能取得。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考。
晚清时,全国每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在16-18万左右,从中选拔5000-6000人成为举人,录取率大约在3%左右。而目前我国高考录取率在75%,一本录取率12%,985录取率2%。
科举中的成为举人比考重点难很多,仅比考入985容易一点点。
成为举人之后才可以参加会试,通过之后就可以成为贡士。这个考试是要到京城考的,每三年一次。有三千举子入京一说,而录取成为贡士的差不多只有300人左右,少的时候只有100人。考完之后一个月放榜,一般赶考的举子都在京城等消息,可想而知,古代考一次的花销有多大。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
在古代走科举之路是很难的,古代的人要想考科举,首先购买书籍,还要不定期游学,这些的花费都非常的高,而且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都不发达,如果是要买教材的话价格会很贵。很多人家都买不起书,只能自己摘抄,而且各地的学子想要考科举,就要上京赶考,到州府和省城参加科试和乡试。另外学子参加游学需要的路费和餐饮费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一般的农家本就供应不起,如果不是富家子弟和家境比较丰厚的人是不可能考的起科举的。
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5岁。一个学子从七八岁就开始入学府读书,到35岁才能考中进士,可见中国历史上考中进士的概率有多难,其次就是进士的录取比例低。在中国的科举考试历史中,平均一年只有375万个读书人考中进士。古代进入仕途的路径较少,一般学子除了考上举人和进士,其它很难有途径进入朝廷为官,所以读书人都以考中进士为荣,所有人的目标几乎一致。参加科举的人比较多,录取比例低,可见科举之路的难度有多高。
自隋唐以来,古代的官员,尤其是文官,基本都是科举选拔上来的。但是在古代,能考上科举的人他们的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从他们入学到科考,中间要经过30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他们读遍了所有的《论语》,《孟子》,《尚书》,《诗经》,《左传》这一类型的四书五经。为了应付考试,他们要熟背这些文章,还要写很多应试文章。除了专读书本上的知识,他们还要了解时事政治,可以说当时能考上科技的人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需要熟背这么多书,对于他们的记忆力学历的很大的考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古代名族小知识:“鲜卑族”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