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制定诸多规则治理贪污,明朝的贪污之风为何还是屡禁不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05:15:12

朱元璋制定诸多规则治理贪污,明朝的贪污之风为何还是屡禁不止

对明朝贪污之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自小就受尽了人间的苦楚,所以在他登上帝位以后,一切从民生出发,体恤百姓疾苦,并且严惩贪官污。可尽管朱元璋制定诸多的规章制度整顿贪污犯罪,明朝仍旧有很多的贪官污吏,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让贪污之风屡禁不止呢?其实在朱元璋那个时期并没有这么多的贪官,朱元璋自幼出身贫寒,小的时候因为地方的贪官污吏受了不少的欺负,所以他上任之后就非常重视贪污腐化的现象,为百姓谋取了不少的福利,明朝在他的统治之下也渐渐走向正轨。

不过百姓虽然生活好了,但文武百官却有了很大的压力,朱元璋为了控制朝廷的奢靡之风,他就改革了官员的俸禄制度,官员的收入大打折扣。那个时候朱元璋还是很有手段的,他最忌讳的就是贪污腐败的现象。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的一生共杀过的官员约有十几万人,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摆在眼前,还有哪个想不开的会再去触及皇帝的底线呢,所以在朱元璋治理时期出现的贪官污吏较少。

在朱元璋去世以后,明朝仍旧延续着他制定的薪酬系统,这样一来导致很多的官员的俸禄根本都不够家中的开销用度。明朝有个著名的大清官海瑞,管阶二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这品阶的官员在明朝以前,就算是清正廉洁也是有足够的银子养家糊口的,但在明朝却不是。海瑞一家只有在重大节日才能有口肉吃,母亲过大寿时买了一块肉,就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甚至是在自己死后,海瑞的后人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由此可见明朝的官员俸禄是有多低。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些胆子大的人,冒着生命危险求富贵。他们不为别的,只为了一家人能够生活生活的富足,不过一旦被捕便不论官阶就当即下狱。对于惩治贪官也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凡事贪污金额超过十两的杖责后送入大牢,那时候的十两银子差不多等于现在的两千元左右。而超过六十两且情节严重的,则直接被处死或被流放到苦寒之地,永生不得再回朝廷。

不过这些并没有阻挡官员们贪污的风气,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穷了,穷到生活已经难以维持。就清朝的五品官员罗复仁来说,他是一个五品的官员,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五品官员,最起码要有一处自己的宅子,并且家中有丫鬟仆人伺候。但罗复人家中却什么都没有,衣服除了朝服是新的以外,其他的衣服全部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连处自己的宅子都没有,还是租别人的破旧房子,下雨天屋子里到处漏水,最后还得自己修补,这种情况下别说是有个仆人伺候,能够吃饱穿暖就很不错了。

所以很多官员为了改变生活环境而贪污受贿,尽管如此官员们能捞到的好处也很少,官阶大点的能够赚到真金白银,而官阶小的只能是收受一些普通的物品。比如:鞋子、衣服等生活用品。

如此说来明朝官员生活的确实很心酸,在古时候,有些人当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就算是再有雄心壮志为民着想,在自己生活都艰难的情况下也难以施展。这也成了明朝官员贪污腐败屡禁不止的原因,就算是律法严明,就算是杀了十几万的贪官,仍旧是难以控制这种贪污腐败之风。其实高薪养官,还是能够很好地控制一部分的贪污腐败现象,毕竟很多人也都是形势所逼而已。

朱元璋对贪腐零容忍,为何明王朝扼制不贪腐之风?

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深知贪腐对政权肌体的腐蚀作用,他对贪官污吏零容忍,铁腕治腐,为什么明王朝还是没有扼制住腐败蔓延?朱元璋也制定了非常严酷的法律来治理贪官,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而且刑罚的方式也颇为残酷,在对贪官污吏实施的刑罚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凌迟,把人绑在柱子上,用刀慢慢割;后来他又发明了剥皮填草,就是将贪污官员处死后,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

在朱元璋当政时期,最著名的有如下几个惩治贪官的典型,第一个是“怒斩工部侍郎”。

工部左侍郎韩铎自上任后的一年内,伙同工部郎中丁嗣忠,翁经正,员外郎胡顺华,姚能玉等官员,先后卖房工匠二千五百余名,从中谋取暴利一万多贯,盗卖芦柴二万八千多捆,得钱钞六千余贯,还盗卖木炭八十多万斤,得钞一万六千余贯等等,这件事让朱元璋大怒,而且这个韩铎在去年年低还受过朱元璋的嘉奖,在抓捕韩铎同党几人时,他们都进行了招供,当朱元璋刑讯韩铎并招同犯对质时,韩铎还进行无谓的狡辩,朱元璋一气之下责打韩铎100大棍之下,韩铎还是咬牙不承认,等朱元璋气的准备再打100棍时,韩铎才认为这次是避不过了,只有老实交代,韩铎和翁经正,丁嗣忠被凌迟处死,夷其三族,胡顺华等都是剥皮楦草刑,夷其三族,如此重刑可见朱元璋对贪污之者深恶痛绝!在处理完韩铎事件后,朱元璋讲了一句话“朕以为,不仅仅贪钱,贪物者为贪官,贪声贪色者,贪权势者,贪奉谀者,贪享乐者,都是贪官!廉能之官犯有过失,朕能宥免,其余之贪者,摇政害民,罪虽小也要重惩!”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惩治贪污者的决心。

第二个具有代表的惩贪事件应该是“大义诛侄儿”。

朱元璋在当吴王之后,对大臣的疑心也日益加重,他精选了一大批人担任检校,专门监视重要官员。在这种特务组织中,既有文官,也有禁卫军官,还有和尚。虽然对大臣疑心太多有所不对,但也可证明朱元璋惩治贪污的决心。朱元璋有个远房侄儿当时在定远做知县,恰逢监察御史郑士元奉命到滁州巡查,在返京途中经过定远县,发现了定远的税官很多,而且乱收税。跟当时的朝廷规定:杂粮十石以下及小本生意者不抽税相违背,据野史记载,连卖一担米,一篮鸡蛋,一捆柴,一筐青菜都要收税。(想想都可笑,朱恒竟然贪到这中地步。)当朱元璋听到这种事情以后,非常震惊,因为据了解,按当时的大明律规定,擅自乱设税种,乱收税从中谋私者,要判处死刑的。其实在此之前,朱元璋这个侄儿因贪污筑城款一千贯,被朱元璋重责一百大棍,并削职为民。现在,朱元璋又听出了此事,可想而知是如何的暴怒,还、有个值得介绍一下,这个朱恒是朱元璋远房哥哥的唯一独苗,要不在上次贪污中,就被朱元璋给杀了,为了查明真相,朱元璋亲自去了定远,(中间还有件小事,也体现朱元璋惩治贪官的决心,在途经滁州的城墙边上遇到三百余名捆绑一名军官恳求皇上严惩贪官。经调查,情况属实,当众将其凌迟处死。)在明查暗访中,当整个事情浮出水面的时候,朱元璋简直都气疯了,既心痛又无奈,当朱元璋的堂哥来求情时,弄的心情大乱,最后为了整个大明江山,不得亲斩侄子,受此案所诛杀的贪官达数十人,其中有数人被诛三族,可以说朱元璋此次诛杀侄儿,朝野震惊,有效的遏制了明朝贪污之风。

朱元璋那么重的刑罚也压制不了明朝的贪腐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朱元璋反腐行动是自上而下的皇权行为,法外酷刑的泛滥说明了朱元璋并无意于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法律体制,而更多的是制衡贪污的官僚集团,

二、官员的低薪制又加剧了腐败的蔓延。如果不贪污,一个大明的官员根本活不下去。让人人都当海瑞那样的清官是不现实的。

三、反腐缺乏标本兼治,虽然朱元璋设立了御史台、并且定期考核官吏、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还允许老百姓告御状等制度,但朱元璋并不寄希望于制度的运转,而单纯靠个人意志来反腐。这也导致了被权臣之间互相利用,而且使反腐变成了快速追求利益的方法。著名的胡惟庸和蓝玉两案,前后历时十四年,牵连至死的有四万五千多人,无数人财产或者充公,家人被发配。导致了大量的利益被重新分配。

朱元璋铁腕反腐杀人无数,为何明朝腐败无法根除?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知道腐败对国家的危害极大。因此他重刑治罪贪污官吏,官吏贪污60两以上的,一律斩首,还要剥皮揎草。各州县的衙门左侧的土地庙成为剥皮的刑场,被人称为“皮场庙”。

朱元璋在治贪反腐方面,已经用了当时能用的一切办法。他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他发动基层草根群众检举揭发甚至扭送、体罚官员,他象蜘蛛一样织起了一张严密的监督之网,他以一个农民皇帝的身份引入孔孟之道作为思想教育的道德资源,这些办法尽管不能彻底根除腐败,却有效地将官员的贪腐行为从台面逼到地下,从公然腐败逼到大大收敛,从公然挑战社会,到夹起尾巴做官。

明朝中晚期,官员腐败现象才又再度严重起来。嘉靖以后的皇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及首辅,甚至惩治贪腐的监察部门的御史们,也照样受贿贪腐。

贪污腐败现象,无论在封建统治环境,还是民主政治环境下,都很难彻底根除,因为人性的弱点相对难以克服。但是,朱元璋式的强势反贪,却能大幅度遏制贪腐现象,强化中央的权威,驯服胆大包天的中基层官吏,加强中央调控的能力,确保王朝政令的全国统一,减少贪腐行为对政权威信和根基的侵蚀。

而且因为当时明朝官员收入太低,关键还是反腐体制不健全。抓反腐的御史自己也贪污。明朝后期这种官场怪现象,反而能为明朝续命。像大太监魏忠贤想办法搜刮钱,自己也贪,但确保了朝廷有钱。他一死,崇祯来钱的路被堵死了,反而没钱了。这种怪现象也是明朝体制所形成,无法改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7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