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为何司马伦在位不到3个月就导致了八王之乱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04:59:46

揭秘,为何司马伦在位不到3个月就导致了八王之乱

司马伦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司马懿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从曹操,到曹丕,再到曹叡,甚至是曹芳,司马懿可以说是隐藏的比较深的,后在高平陵之变中扫除了政治障碍,巍巍皇权唾手可得,可是司马懿却没有再进一步称帝,他的儿子们对此积极性显然比他高,特别是司马昭,其篡位之心已经是十分明显,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他也没有登基为帝,而是由他的儿子司马炎从曹魏政权中夺得帝位,建立了晋王朝,司马炎在充分参考汉王朝的国祚延绵四百年的奥秘后,果断跟风学习,他也选择了分封同姓王,他看到了汉朝运行的年限,却忽略了分封后各封国权力过大带来的弊端,如周亚夫平定的七国之乱。而这其中就有一位觊觎皇位的王爷-----司马伦。

司马伦是司马炎的叔叔,是司马炎父亲司马昭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晋朝建立后,司马伦在皇族内的辈分是比较高的,侄子司马炎对待司马伦还是不错的,封他为琅琊郡王,《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九》:赵王伦,字子彝,宣帝第九子也,母曰柏夫人。魏嘉平初,封安乐亭侯。五等建,改封东安子,拜谏议大夫。武帝受禅,封琅邪郡王。可是坐上琅琊王的司马伦,做事比较无章法,正是他的胡乱妄为,差点被司马炎“弃市”处置了,那么何为弃市?其实就是死刑的一种,简单的说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可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叔叔,司马炎没有严惩他,后来司马伦被封为赵王,驾崩后司马衷登基为帝,史称为晋惠帝,让司马伦镇守关中,到任后的司马伦刑赏不公,引致氐族、羌族反叛,司马衷一看,这样下去边境得出大乱子,于是就将司马伦征召回京。

回京后的司马伦听闻太子司马遹已经被废黜太子之位,多番联系接触后,司马伦与贾后开始了图谋,那就是除掉太子,而不是单单的被废黜,太子被杀后,司马炎又和孙秀等人假传圣旨,以为太子复仇为名发动政变,与齐王司马冏等人一起废掉了贾后。司马伦这一手玩的确实高,渐渐地司马伦把眼光放到了皇位上,因为他觉得自己坐上去,肯定比当今皇上司马衷肯定要好,也难怪司马伦有这样的良好感觉,司马衷作为皇帝,确实差强人意,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不少笑话,最典型的就是老百姓都快饿死了,还问身边的大臣,为什么不吃肉糜呢?连树皮都吃不到还能吃到肉糜?在皇宫待傻了?这么低级的话也能出自一位皇帝之口,可见其智商是严重的不在线。司马伦开始谋划了,于是让牙门赵奉假称晋宣帝司马懿的神语,说要让司马伦早日入西宫,后让使持节、尚书令满奋,仆射崔随为副,捧着皇帝的玉玺、印绶禅位给司马伦,司马伦自然是要谦让一番,后司马伦接受了皇帝的“禅让”,下达皇帝诏书,最优先的就是把自己的儿子该封王的封王,该封侯的封侯。

作为政治盟友司马伦对待孙秀自然与他人不同,虽然司马伦已经登得帝位,但是其背后还是孙秀在指挥,被废掉的司马衷还算幸运,司马伦没有杀掉他,反而尊其为太上皇,司马伦当政时对官员的任命还随机,如各州郡所保荐的贤良、秀才、孝廉,一律免除考试,全部录用。正是这样的荒诞行径惹弄的朝廷内外乌烟瘴气,当时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都拥有强大的军队,各占一方,不久后三王向司马伦发难了,等到三王起兵讨伐司马伦的檄文传来,司马伦和孙秀慌了,这两位想到的不是怎么武力平定,而是想借助神的力量,采取了祈祷上天,利用所谓的法术等方式来抗衡,随着战事的推进,看到了希望的百官将士都想诛杀司马伦、孙秀以向天下谢罪。后在内部策应人员的协助下,司马伦败了,孙秀被杀,众大臣继续迎立司马衷复位,几天后司马伦被迫自杀,就在短短的不足三个月内,司马伦在他的皇帝位置上,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闹剧,还有因此而持续发酵的八王之乱。《晋书》:司马伦实下愚,敢窃龙图,乱常奸位,遄及严诛。

“八王之乱”到底怎么回事?

在讲?八王之乱?之前,我想必须讲一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的重臣,在他父亲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几乎能一手就把皇帝废了。

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率人讨伐司马昭,司马昭得知情报,在八路就把其截杀),而后司马昭非但没有被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见魏晋禅代)。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当时候,大家都觉得江山随时都会换姓,司马昭确实也在谋划着取代魏帝。但是,还没来得及逼宫篡位,司马昭便得了重病去世。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晋国公爵位,不久,便逼迫魏元帝禅让地位成功,江山易姓司马,完成了司马昭的遗愿。

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炎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晋,建都洛阳。由此,历史进入西晋时期,司马炎成为西晋第一位皇帝,史称晋武帝。

司马炎登基后,励精图治,进行了大改革,使得西晋发展兴盛,公元279年更是一举灭掉东吴,结束了三国以来分裂的局面。至此,晋武帝丰功伟绩,为圣贤君主也,但晚年骄奢淫逸,为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司马炎立的太子是司马衷,也就是昏君晋惠帝。司马衷从小就愚钝不化,但他是皇后嫡子,是存活下来的皇子中最年长的,九岁被立为太子。

司马炎非常担心自己的江山交到这样的儿子手上,几次想要废掉太子重新立,但皇后杨艳极力阻止称司马衷年龄尚小,长大了定能胜任。

此外,杨艳更是说服了司马炎给司马衷娶了一个聪明的妃子贾南风,她是车骑将军贾充的女儿,天资聪颖,多次帮助司马衷通过司马炎的考验,保住太子之位。

再加上司马衷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司马遹(非贾南风亲生),这个孙子深受司马炎的喜爱,这就彻底断掉了司马炎换掉司马衷太子的想法了。

司马炎死后,问题慢慢出现了。

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没有野心,得过且过的帝皇,但是皇后贾南风就不是了,聪明且极度渴望掌权。

司马炎临死前,将杨皇后的叔父杨骏封为太尉,掌管兵权,主理国政。司马炎死后,皇后贾南风先下手为强,派遣晋惠帝叔父汝南王司马亮前来洛阳除掉杨骏一派势力,但是司马亮胆小如鼠,不敢前来,转而把消息告诉侄子楚王司马玮。

楚王司马玮很早就有了篡位的想法,现在贾南风和杨骏相斗,正和他意,必须要助力一把,打算先和贾南风联手把杨骏除掉,再除掉贾南风,以夺取帝位。

然而司马玮不知道的是,他只是个打手。

公元291年3月,当贾南风听说司马玮军队已经进入首都洛阳,立即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命楚王围攻杨骏的府第。

司马玮火烧杨府,杀死了杨骏。此后,贾南风又令晋惠帝下诏,将太后杨氏贬为庶人,囚禁在洛阳郊外,诛杀杨骏三族。

杨骏死后,汝南王司马亮和另一元老大臣卫瓘执掌了朝政,于是,贾南风以晋惠帝名义秘密下诏,命司马玮除掉汝南王和卫瓘。之后,贾南风担心司马玮的势力过度膨胀,威胁到自身地位,又编织罪名,杀掉了楚王司马玮。

随后,西晋获得了八年的平静,四海之内无乱。

但是除掉了一切势力后,皇后贾南风势力渐长,其兄弟叔侄多官居要职。但是贾南风本人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这就为她与太子增添了潜在矛盾。

司马炎生前为了避免重蹈曹魏覆辙,登基后不久就开始分封宗室,先后在全国建立起二十七个诸侯国。此举原本是为了保障皇权的稳固,一旦皇帝遭遇危难,这些诸侯王就可以带兵前来勤王。

公元299年,贾南风设计处死太子,紧随其后的,则是司马宗族诸王向着皇城蜂拥而入。

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的儿子,妈妈是柏夫人)以谋杀之罪拿下贾南风,302年,晋惠帝司马衷被软禁,中央大权短暂握在司马伦手中。

但是,远在许昌的司马囧(司马昭孙子)、长安司马颙(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的孙子)、邺城司马颖(晋惠帝的兄弟)联手讨伐司马伦,后者兵败被杀,前者复立惠帝司马衷,然,拥兵自重。

302年,长沙王司马乂(同样是晋惠帝的兄弟)攻进洛阳,杀司马囧,独揽大权。司马颖和司马颙向洛阳发起多次攻击,无果。

304年,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弟弟的孙子)前来助攻,烧死司马乂,与司马颖、司马颙分食成果,分别担任尚书令,丞相,太宰。

这之后的三年,三人相互斗争、夺权,先是司马越企图政变但落败逃亡(由此引出来在幽州借乌丸人、羯族人之兵);再是司马颖弃城而去,留下司马颙独大。

直到307年,晋惠帝司马衷暴毙身亡,晋怀帝登基,司马颙在回洛阳途中遭到暗杀,八王之乱到此为止。期间穿插了司马模、司马腾等小角色,不详表。

八王之乱的影响是巨大的,留下的历史教训是惨痛的。北方经济遭到破坏,人口死亡过度自然不在话下,最恶劣,还是游牧民族趁机南下,将统一的政权彻底分裂开来,不久以后,就是南北朝的混乱局面了。

八王之乱的原因

八王之乱主要原因是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当时晋朝恢复了分封制度,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租税,地方诸王也拥有强大的兵权实力。

皇后贾南风淫乱宫廷,祸乱朝纲,引发了外戚与皇族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晋惠帝无力管理朝政,而朝政大权全都落入贾南风的手中。贾南风有很强的政治野心,但却又没有十足的政治手腕,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引发了外戚与皇族司马家的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八王之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司马炎立了司马衷为太子,而司马衷智力有些问题,最后也造成了皇后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而且司马衷为太子也引起了司马炎其他儿子的极度不满,最终才爆发夺权的八王之乱。

贾南风介绍:
贾南风生性丑陋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她之所以能够坐上皇后宝座还是因为司马炎与贾南风父亲贾充的缘故。加上晋惠帝天生智力残缺,无法管理国家大事,最终大权落入了外戚手中。

根据记载,贾南风利用手中的权力到处搜罗美男子入宫供她淫乱,之后就将之诛杀。由于乱政与陷害他人的事迹,贾南风一直被视为后宫乱政的典型负面人物,其为人凶妒暴虐,手段往往残忍而极端,这位“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6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