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什么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以史为鉴 2023-06-16 04:36:05

为什么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说到魏忠贤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是一位大贪官,贪到什么境界呢?简直就是无人能敌了,但是对明朝感兴趣的网友或许也会发现,其实有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这样的言论,看到这小编就有点疑惑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仔细的分析的话,也还是有很多的道理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分析看看吧!

所谓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可,魏忠贤之所以可以一手遮天是在于天启皇帝不喜政事,魏才能只手遮天,但如果换个勤政的皇帝,魏还能如此娇纵吗?历朝历代宦官作乱都是因为当权者的糊涂昏庸。要知道天启皇帝的继任者是崇祯皇帝,权利欲极度膨胀的崇祯眼里能容得魏肆无忌惮的干政吗?答案是否定的。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这里的魏忠贤指的是宦官这个群体,首先要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内阁制度,大多数以为封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一人说了便算,在明朝不是这样的,可以说皇帝上面还有内阁这一群大臣,皇帝有什么想法先先经过内阁大臣商议,内阁大臣们觉得这个政策可以实施再呈由皇帝决断,如果内阁不通过,皇帝也可奈何,万历近三十年不上朝仅仅是因为皇帝懒吗?最大的原因是“国本之争”万历想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未太子,可内阁大臣按照立长不立幼的原则坚持要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皇帝拗不过大臣,感叹自己贵为天子却被群臣所制,这才是万历怠政的主要原因。

而魏忠贤最大的作用便是在天启年间,帮助天启皇帝对抗内阁制度,皇帝碍于名声,对待大臣不能有失帝王风范,主要是想给自己留个好名声,而魏忠贤对待群臣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皇帝的政治理念得以实施,皇帝想做的事得与实现。

反观崇祯皇帝从即位到亡国自缢,在位17年杀了十几位内阁大臣,换了三十多任内阁首辅,把自己推向了对抗内阁大臣的前线,然而崇祯在对抗大臣面前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作为皇帝要给青史留个不杀谏臣的名声,大臣在对抗皇帝是则是肆无忌惮因为谏言而受到皇帝的惩罚,自己的名声也就越大,君臣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再也没有大臣敢成为皇帝的心腹,而崇祯的心腹司礼监太监王承恩,是没有魏的能力吗?不见得是王的能力问题,是源于崇祯对身边人的极度不信任,正是因为崇祯的刚愎自用,没有培养像魏一样的宦官去牵制内阁大臣,导致崇祯处处受到内阁大臣的限制,在后面皇帝要求大臣捐资辽餉,迁都南京及李自成围攻京师要求崇祯签订的城下之盟无疾而终。而皇帝这三个重要决断才是扭转乾坤的关键时刻,假如有魏忠贤这般懂得皇帝心思的宦官,不择手段的对付内阁大臣,去实现皇帝的政治决断,大明何至于亡国。

王承恩所言“如忠贤在此事何以至此”的意思便是皇帝没有身边像魏忠贤这般人物可以对抗内阁大臣,才导致皇帝处处受到内阁的牵制,政治理念不得已实现。说到底大明的亡国主要亡于内心极度扭曲病态多疑崇祯。

究竟为什么会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呢?

魏忠贤是明朝有名的大奸臣,说他是奸臣就是抬举他了,魏忠贤只是一个宦官,得到客氏的宠爱之后,才能成功上位,还大言不惭的号称自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但是也有人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这是因为魏忠贤在治理朝政的时候,是十分注重军事,而且懂得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而崇祯,上位之后,虽然严厉的打击了魏忠贤这个阉党,可是最终明朝也是灭亡了。

一、魏忠贤懂得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魏忠贤上位,一方面是爱权利,一方面是爱金钱。所以魏忠贤上位知道,非常懂得金钱的重要性,他掌权之后,增加了商业税,矿税,以及其他方面各种名目的税收,但是这些税收并不是针对老百姓增加的,而是针对一些大士族,他们有钱财,所以魏忠贤要收缴他们的钱财归中央所有。

但是魏忠贤死后,这些东林党人就废除了这么巧设的税收,崇祯皇帝对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把这种财政负担转移到老百姓身上。老百姓本身就没有饭吃,这种沉重的压力自然是负担不起的,所以造反就逐渐增多了。从这方面来说,如果魏忠贤不死,朝政不会这么贫穷,老百姓压力不会这么大,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农民起义了。

二、魏忠贤注重军事。一个国家稳定的保障就是要有强大的军事势力做后盾。魏忠贤掌权时期,就特别注重军事的发展,他曾经大量的购买火器,火铳,红衣大炮等等这些重型武器,所以后金的形势也是一片大好,而且魏忠贤重伤了努尔哈赤,皇太极也是疲惫不堪。但是崇祯上位之后,没有钱,没有能力搞军事,最终农民起义爆发,清军入关。

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的观点,这有什么依据呢?

  大明王朝是汉人最后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的灭亡令很多人都惋惜,更是纷纷推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朝的灭亡。要说末代皇帝昏庸无道或者奸臣当道,这就很好理解一个王朝会灭亡,可是,明朝后期偏偏是皇帝勤政为民,群臣皆是文人所敬仰的东林党人居多,这就令人非常奇怪了。于是,明朝各种灭亡原因层出不穷,就出现了一个?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的观点,这有什么依据呢?

  话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党争最严重的朝代,这是由于明朝历代皇帝大多不勤政,又有内阁制和厂卫制度所造成的。明朝后期,最主要的两个党派争权就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东林党人。

  天启年间,魏忠贤是最得势的时期,魏忠贤大搞阉党,为了掌握朝政,就开始打压文臣。真所谓树大招风,当时在文臣的众多党派之中,就属东林党最大,毕竟江浙一带历来是最富裕的地区,官多势大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成为了魏忠贤的主要打击目标,像势力小的楚党、晋党都依附于阉党。由于天启皇帝不爱政事,全都交于魏忠贤过问,因此,魏忠贤借此,全力打击东林党人,众多反抗的东林党人都被抄了家,之后就有了东林义士这一个说法。

  事实上,魏忠贤对东林党人打击最大的就是征收工商税,这也是明朝不可以不亡的一个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明朝是有朱元璋白手起家打下来的,朱元璋自然是心疼农民,所以农业的赋税一直很少,国库收入不多。征收工商税的好处就是国家富裕了,才能够有钱招兵打仗,农民赋税不受影响,稳定江山,所以当年魏忠贤得势的时候可以征地辽东,西北无起义。

  因此,来看魏忠贤的阉党虽是大权在握,贪了不少钱,但是他确实为国家增收了,只是剥削了地主阶级,他始终是厂卫的人。厂卫的根本目的就是巩固皇权,魏忠贤知道自己是依附于皇帝的,所以在边境战事上尽量给钱给粮,不逼迫穷农民再交钱了。

  相反,东林党人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江南地主阶级的代表,东林党的成因就是一个东林书院的开办,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大会,来者都有官员、文人、大富商。因此,崇祯灭了魏忠贤之后,东林党人在朝政之上一家独大,江浙地区的地主阶级开始游说众臣要求皇帝取消工商税。

  崇祯皇帝虽是一家之主,可是也是要有群臣协助才能管理国家的啊,群臣全部上奏要求取消工商税,就是崇祯大权在握,也不敢与群臣对抗,怕是被骂为昏君,另立新帝。所以,崇祯只能取消工商税。产生的后果就非常的明显了,那就是没钱,要从其他地方要,就只能剥削农民了。

  结果,刚好西北地区大旱,农民没饭吃了还要给官府纳粮,不造反能行吗?尽管明朝能够多次打败李自成还是让他东山再起,就只因为一句话:闯王来了不纳粮!可见,取消工商税,没钱打东辽,只能加重农民赋税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所以,才会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一句经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6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