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如何评价崇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历史上,亡国之君或昏庸或残暴或傀儡,名声大多不好。似乎只有崇祯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后人的同情乃至赞扬,说他本是治世之君,无奈生不逢时。《明史》评价崇祯帝:“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盛德度越千古,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如此高的评价,简直可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媲美。
从文献记载来看,崇祯帝对自己也是颇为满意的,认为他当政时期,内忧外患、政局昏暗,大明之所以亡国,皆因臣下不忠心,将士不效命之故。就连上吊之前还发出了“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的感叹。
后世之所以对崇祯有这样的评价,是对他即位之初打击阉党,为一大批东林党的地主阶级文人士大夫平了反,而且对他死于流寇的这一事实,增加了对他的同情。但更重要的则是清王朝对他的大力宣传。
清朝虽然一直和大明为敌并企图入主中原,但毕竟江山是从李自成手里得来的。入关后,清王朝打着替明朝复仇的旗号从农民军手里夺得政权,因此,他们没有必要像历代王朝那样贬低前代末世的统治。相反,越是提高崇祯的形象,越能得到汉人地主阶级的认可。所以清代所修的《明史》乃至有关崇祯的官方文献,对他崇祯有着很高的评价。
不过,崇祯帝的真实形象却远不如文献中描写的那么光彩。尽管他的昏庸和其他亡国君不同,明朝的覆灭也是大势所趋,积重难返,但与崇祯帝本人的昏庸无能、处置失宜也是不无关系的。
我们知道,崇祯是一个“节俭”的皇帝,这不仅体现在他日常用度上,就是在事关国家生计的开支上也是能省就省。比如崇祯二年,他为了省下几十万两银子而裁撤驿站,使成千上万的驿卒失业,被迫造反,李自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崇祯四年,大批起义的饥民接受招安,朝臣呼吁朝廷予以赈济,十余万饥民崇祯帝才勉强批了十万两银子,结果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受招抚的饥民在灾荒中无法求活,不得不再次造反。
至于崇祯帝克扣、拖欠军饷而造成哗变的事就更多了。不过话也说回来,崇祯帝当政期间,大明朝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赋税年年加派,硬是从快饿死的农民手里夺食,而且崇祯帝还多次号召皇亲国戚、勋贵大臣捐助饷银。可他自己却死守着内帑,到死都不愿意拿出来。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前,大臣李邦华再次苦劝崇祯说:“国家都要亡了,皇上还吝惜这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今日之危急,皇上就是尽捐内帑,也怕来不及了。天下之大,保住它还怕没有钱吗?就怕它要落入他们之手了!”
崇祯帝油盐不进,说什么也舍不得掏腰包。结果李自成破北京后,缴获宫中内帑多达白银三千七百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大致相当大明三年的赋税,如此“节俭”的皇帝,不亡国怎么能说得过去。
崇祯帝身上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缺乏担当,他即位后因为不像他的祖父万历、哥哥天启那样不理朝政,因为有勤政的美名。皇帝勤政固然是好,可如果自身能力不济却偏偏大事小事都要抓的话,那还如不理朝政,放手给大臣去办。崇祯的宗旨是大权要抓,但不担责任。
崇祯一朝,有很多大臣替他背黑锅,还有不少是蒙冤受死。像兵部尚书陈新甲暗中与清议和事发,崇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并打肿脸充胖子地断绝了和议。由于他一贯朝令夕改,不负责任,诿过于人,结果把大臣们都逼成了只唱高调不敢提出实际建议的圆滑官僚。
最后再来说说崇祯殉国一事。崇祯其实也没有那么坚强和富有勇气,早在农民军东渡黄河之时,他就想南迁溜之大吉,可是自己又觉得丢下宗庙陵寝会留下骂名,偏要大臣们出面提出南迁建议。而大臣们都知道崇祯的性格,生怕最后做了替罪羊,反而高唱“皇上守社稷”的高调,让太子去南方监国。
南迁之事一拖再拖,丧失了最有利的时机,到了运河被切断的时候,想要南迁已是不能。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崇祯的仍然没有放弃求生的欲望,当李自成派人劝他投降时,他始终未表示拒绝,只是由于他死要面子,迟迟下不了决心,结果期限一到,农民军攻入内城,崇祯帝这才到了煤山自尽。
崇祯自尽之前发出“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一来是认为朝臣遇事推卸责任,但估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认为他们没有彻底领会皇上的意思,在南迁、投降等事上不能主动站出来替他背黑锅。如此皇帝,怀同情之心则可,称其是有为之君则大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5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李广遇三代明君,为什么都得不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