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晚清军机大臣赵舒翘死法太摧残!赵舒翘为什么被赐死

众妙之门 2023-06-16 03:39:49

晚清军机大臣赵舒翘死法太摧残!赵舒翘为什么被赐死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晚清军机大臣赵舒翘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清律例》中规定的死刑只有两种,一为斩刑,二为绞刑,具体又分“立决”和“监候”。正刑以外,凡属大逆不道、十恶不赦者,又有凌迟、枭首,另外还有一种体面的死法,即加恩赐死。

有清一代,被赐死的大臣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有年羹尧、和珅等。对于大臣来说,犯下死罪又能留个全尸,也算是皇恩浩荡了。可是晚清时期,有一位大臣被赐死,他先是服了毒药,没死成;后吞食物鸦片,没死成;又灌下砒霜,结果又没死成;最后钦差没办法,又用纸在酒中浸湿,然后封住口鼻,来来回回封了五次才断气。此人就是被慈禧谕令自尽的军机大臣——赵舒翘。

庚子年,慈禧携光绪西逃,谕命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与各国列强和谈。这次谈判是极其艰辛的,这个时候对于大清国来说,割地、赔款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关键的是,人家提出了要惩办“祸首”,而且将慈禧列在了名单的首位,端王载漪、庄王载勋、贝勒载廉、山东巡抚毓贤、大学士徐桐、协办大学士刚毅,以及军机大臣赵舒翘等十余人均在名单之列。

慈禧当然是不能死的,李鸿章一面在各国面前周旋,一面又让朝廷下旨承认错误。最终慈禧不得不放下高高在上的女主身段,让其他大臣垫背。旨意一到,哭喊声一片,载漪等人匆匆告别了家人,到九泉之下向列祖列宗请罪去了。

赵舒翘是慈禧的亲信之一,他是进士出身,从中进士到升任军机大臣,短短不过二十年时间,实事求是地说,他确实是是一个干才。列强将赵舒翘列入祸首名单之后,慈禧还一直竭力帮他说话,希望能免其一死。

起初慈禧在谕旨中只将赵舒翘判为终身监禁,囚禁于西安,并允许他的家人探视。慈禧在军机大臣会议上说:“其实,赵舒翘并没有附和拳匪,只是当初不该以‘不要紧’三字搪塞我。”

慈禧的这番话传到赵舒翘那里后,他自然非常庆幸,认为自己肯定会免于一死。然而,几天后传闻纷起,称列强要求清政府定其死罪,此事在赵舒翘的家乡西安引起了轰动。西安城内的士绅百姓数千人为他请命,出了一个“公禀”(请命书),送至军机处,希望免赵舒翘一死。

这个时候正值新年来临,军机大臣怕扫了兴致,不敢将此书呈给慈禧,只有刑部回复称,若赵舒翘被处死,将有违公理。大年初一,传言又起,当日慈禧和军机大臣商议,从早晨六点一直到十一点,仍未决定是否判处赵舒翘死刑。鼓楼一带,街道上已经是人山人海,群情激愤,扬言一但赵舒翘被带出行刑,他们必定会劫法场。

喧嚣声震天,军机大臣怕引起骚乱,遂请求慈禧恩准赵舒翘自尽,慈禧勉强同意,于次日清晨一点颁布谕旨,定于当日下午五点复命。岑春煊奉命前往狱中,向赵舒翘宣读谕旨。赵舒翘听完后问道:“还有后旨意没有?”岑春煊说“没有”。赵舒翘极有把握地说道:“肯定会有的。”

看来赵舒翘是坚持认为太后不会抛下他不管的,还是他的夫人头脑清醒,对赵舒翘说:“老爷,我们夫妻一场,共赴黄泉好了!一定再没有什么圣旨了。”说完,他递给赵舒翘一些毒药。赵舒翘吞服后依然亢奋,对家人细谈自己死后如何料理后事,没有一点中毒的反应。

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一开始岑春煊怕出意外,禁止亲友探望,但阻挡不住,只能顺其自然。赵舒翘看到满屋的好友,对着众人说:“我今日之境地,是受了刚毅的拖累!”岑春煊听他说话清晰有力,丝毫没有行之将死的迹象,于是命手下人给他吞服鸦片。

一点的时候,赵舒翘依然没有即将死亡的迹象,曾春煊遂命随从给他灌下砒霜,这回赵舒翘倒下了,满地翻滚,呼喊不止,用手捶打自己的胸,说他很难受。可是他体质强壮,意志坚定,熬了两个小时依然坚持着。

岑春煊非常着急,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谕旨上规定的时间是五点,可赵舒翘就是死不了,这可如何是好?这个时候,随从建议,将纸在烧酒中浸一浸,拿出来封住他的口鼻,将其闷死,常人最多两次就会断气。岑春煊只能照办,一共封了五次,赵舒翘才气绝。赵夫人悲痛难忍,含泪自尽。

赵舒翘虽然是被赐死的,可是他在鬼门关前来回挣扎,又是服毒又是封纸的,不仅他本人要遭受极大的精神摧残,就是钦差岑春煊估计也是冷汗直流。像这般死法,比起凌迟来,似乎也好不到那去。

盘点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强烈要求处死的12名王公大臣

清朝末期,为抗击西方列强的入侵,全国各地兴起义和团运动。对于义和团的兴起,清 *** 内部有许多王公大臣主张招抚义和团抵抗西方列强。当时的慈禧对这些主战派大臣十分信任,甚至相信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流言。清 *** 对待义和团的态度彻底激怒了西方,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很快,义和团的刀枪不入的神话在西方的洋枪洋炮面前彻底被拆穿了,八国联军很快占领京城,慈禧携光绪等人仓皇出逃。1901年初,清 *** 接受了西方列强的条件,其中包括强烈要求处死的12人名单,即载漪、载澜、载勋、英年、赵舒翘、毓贤、启秀、徐承煜、徐桐、刚毅、李秉衡、董福祥。然而,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有人被处死,有人被流放,有人仅被罢官,有人战死沙场。 和议前死亡 3人 徐桐 徐桐是清朝大学士,理学家,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因在戊戌变法中攻击维新派,而深受慈禧信任。1900年,徐桐还支持慈禧立溥儁为皇储,废黜光绪帝。后来,他支持慈禧向西方宣战,并借助义和团排外。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后,感到大势已去的徐桐自缢身亡。 他塔拉·刚毅 刚毅曾因 *** 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名噪一时。他反对戊戌变法,支持废黜光绪帝,因此深受慈禧信任,并升任兵部尚书。刚毅同样主张借助义和团消灭洋人,并率领义和团同洋人开战。1900年8月,刚毅在随慈禧西逃的路上,因腹泻死于山西。后来,西方要求严惩刚毅,但清廷因刚毅已死,只是将其生前官职予以追夺。 李秉衡 李秉衡是清朝四川总督、长江水师大臣。他曾在甲午战争中坐看威海卫失守,拒发援兵而饱受诟病。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后,李秉衡率兵北上,试图保卫京城,但在杨村兵败,退至通州后服毒自尽,时年七十岁,谥忠节。后来清廷在和议后,下令追夺李秉衡的一切官职并撤销恤典。 处死6人 爱新觉罗·载勋 载勋是康熙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五世孙,第九代庄亲王奕仁第二子,封辅国公,袭封庄亲王。载勋力主借用义和团的力量排外,而且试图废黜光绪帝。期间,载勋在府中设坛,头裹红巾,身着短衣,一副义和团的打扮。后来他担任九门提督,专门负责捕杀洋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载勋随慈禧西逃,后被洋人列为「 ”祸首”之一,要求严惩。1901年2月,慈禧为了讨好洋人,最终赐载勋自尽。 毓贤 毓贤是清末著名的酷吏和极端排外人士,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毓贤曾率兵勤王,后来随慈禧西逃。在清廷与西方议和时,作为「 ”祸首”之一的毓贤本被革职并发配新疆。后来,清 *** 加重了对他的惩处,对毓贤即行正法。不久,诏书在甘肃追上了毓贤。1901年2月22日,毓贤在兰州被斩首。 库雅喇·启秀 启秀是清末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是晚清顽固派大臣中重要人物。庚子事变中,启秀被日军俘虏。清廷本只将启秀革职,但是在八国联军的强烈要求下,最终将他处死。 徐承煜 徐承煜是清朝大学士徐桐之子,八国联军即将攻入京城之际,徐桐决定以身殉国,他命人在大厅正梁结了两个绳套,并让儿子徐承煜陪他一起殉国。然而徐承煜表面上答应父亲,但在他踢掉其父垫脚的凳子,自己却换装逃跑,但一出门就被日军俘虏了。次年,清廷与八国联军和议之后,决定将徐承煜处斩。行刑前,日军设宴款待,徐承煜以为自己要被释放,十分高兴。但当听说次日自己将被斩首,徐承煜吓得魂飞魄散,神志昏迷。 赵舒翘 赵舒翘是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其为人刚正不阿,不惧权贵,多次 *** 冤案,深受百姓好评。清廷与西方列强和议时,起初只是将他革职留任,但在西方的武力威慑下,清廷先后改为「 ”交部严处”,「 ”斩监候”。后来奕劻、李鸿章上奏,倘若不按列强的要求办,西方军队将继续西进,于是慈禧下令「 ”斩立决”。消息一出,西安百姓纷纷为赵舒翘 *** ,担心发生民变的慈禧,最终下令赐赵舒翘自尽。在山西巡抚岑春煊的催逼下,赵舒翘的亲属用纸张覆盖住他的面部,再反复多次灌酒使其窒息而亡。 英年 英年是清廷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工部右侍郎,他曾随慈禧、光绪西逃。《辛丑条约》议定后,在西方列强的要求下,英年被下狱,后被赐在狱中自尽。 流放2人 爱新觉罗·载漪 爱新觉罗·载漪是道光帝之孙,1899年,慈禧曾欲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意图取代光绪帝。义和团运动中,载漪曾极力向慈禧主张利用义和团排外,起初慈禧并未认可,但在他多次进言后,慈禧才肯相信。义和团事变后,载漪被洋人列入「 ”祸首”名单,清廷下令将载漪流放新疆,但在慈禧的操纵下,载漪被流放到西安。清朝灭亡后,载漪生活一度穷困潦倒,在袁世凯的资助下才勉强度日。后来,载漪回到北京。1917年,在张勋复辟之机,载漪才真正的重获自由,直到1922年去世。 爱新觉罗·载澜 爱新觉罗·载澜是载漪之弟,他和其兄一样主张利用义和团排外,后被洋人列为「 ”祸首”之一要求严惩。清廷在洋人的逼迫下,无奈对载澜夺爵,下令斩监候。此后,慈禧念及载澜是皇亲国戚,下令发配新疆,永远监禁。在流放地新疆,当地官员考虑到载澜的皇族身份,并未对他为难,反而在生活上给予十足的优待。于是,载澜继续在新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辛亥革命后,载澜担心作为八国联军之一的俄国不准他东归,在向俄国 *** 申请后并得到同意后,才返回东北老家,最后病死在沈阳。 革职 董福祥 董福祥是清末著名将领,官至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他曾率军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及 *** 起义。义和团事变,董福祥手下的许多士兵曾参加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八国联军攻占京城后,董福祥率军护卫慈禧及光绪帝西逃。后来在议和时,洋人强烈要求处死董福祥,但慈禧年其护驾有功,百般维护,只是对董福祥以革职永不叙用论处。董福祥一度对此十分不满,强烈要求整军再战,但慈禧担心此举破坏和谈,令其回乡养老。1908年,董福祥病重,在他临死之际曾写下遗嘱,将其储蓄上缴国库,不久后病逝,享年70岁。清 *** 迫于列强压力,不敢为其举办仪式,也没有按常规赐予谥号,只是为他竖立「 ”董少保故里碑”一座。 ?

清廷决定向洋人开战,主和的大臣为何会被处死?

1900年,在朝廷的默许下,义和团情绪高涨,要消灭一切带“洋”字的东西。西方列强以“保护使馆”的名义组成联军,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要求清廷镇压义和团,保护使馆、教士、教民。

清廷连续召开四次会议讨论和战问题,在最后一次会议上进行了“决战”。慈禧明确表示准备开战,但又让大家畅所欲言。

翰林院侍读学士朱祖谋表示“拳民法术不可信”,一位满族大员打断他说:“法术是否可信不知道,但他们都忠心。”内阁学士联元则坦率地说:“如与各国宣战,恐将来洋兵杀入京城,必致鸡犬不留。”此言一出,慈禧勃然变色,立即有人斥道:“这说的是什么话?”

这时,光绪看到曾任多年驻外公使的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立即下座,拉着他的手,说:“你出过洋,又在总理衙门办事多年,能战与否请明白告诉我。”许景澄说:“闹教堂、伤教士的交涉也曾办过,但毁使馆、伤使臣情节严重,在国际上也少见,要格外审慎。”

光绪深知万不能战,但慑于慈禧的淫威,不敢明言,想借许景澄的话打动慈禧。太常寺卿袁昶曾多次上疏反对招抚义和团向洋人开战,这时也痛陈缘由。慈禧见状大怒,厉声斥道:“这算什么体统?”光绪这才放开许景澄的手。

最终,清廷决定向洋人开战,并将主和的许景澄、袁昶、徐用仪、立山和联元等五人处死。许景澄与袁昶同时入狱,在进牢房前,袁昶紧握许景澄的手,问:“人终有一死,死本不足惜,只是不知我们究竟为何被杀?”许景澄笑答:“死后当知之,何不达也。”


行刑时,袁昶面带笑容对监刑官说:“勉为之,吾待公于地下矣!”许景澄与家人话别时也“阳阳如平时,颜色不变”。主战的顽固派认为他们死有余辜,比如崇绮说:“可以惩汉奸,令后无妄言者。”

清廷给北京义和团发放粳米2万石、银10万两,令其与清军一同攻打使馆区。经过两个月的激战,中方因武器落后而失败,北京城破的第二天,慈禧携光绪等仓皇西逃。

就在八国联军血洗北京、残酷屠杀义和团时,慈禧开始与列强议和,连续下令剿杀义和团。最后,一些零星的小股义和团也被扫平。

清廷几乎被推翻,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文臣武将命运更惨。据不完全统计,在兵败或城破后自尽的高官有徐桐、崇绮等。刚毅则在与慈禧西逃途中染病身亡。

为议和自保,清廷不得不屈从列强提出的“惩办祸首”的要求—礼亲王载勋被赐自尽,山西巡抚毓贤被即行正法,共惩处各级官绅一百多人。

面对如此深灾巨祸,清廷不能不作个交代,于是在一道道上谕中把责任完全推给诸王大臣。慈禧愤愤地说:“都是刚毅、赵舒翘误国,实在死有余辜。”

这些大臣的悲惨命运,其实是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真实写照。大臣往往处于两难之境—若直言己见,往往触怒当道;若曲意逢迎,一旦铸成大错就要承担全部后果。无论哪种情况,都有可能性命难保。

在古代,大臣被吞金赐死后肚子里的金子怎么处理?

金子是无毒的,但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吞金结束自己的生命?
《本草纲目》记载:“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余次,毒乃已。”

也就是说,金子在没有提炼之前是有毒的,在提炼之后毒性就消失了,否则也没人敢把各种金首饰戴在身上。那么,人吞下金子后为什么会死呢?

吞金之所以致人死亡,并非是它的毒性,况且金子在人体内也不会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它很难被生物降解,是一种抗腐蚀的重金属。由于它的密度大,吞进肚子后会在肠道和胃里下坠,压迫肠道和胃壁,导致消化道堵塞或者穿孔、出血,从而危及生命。

一般金条太大,很难吞下去,除非是随身戴的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等,这些金首饰都是不规则的,非常坚硬,如果吞进肚里很容易卡住,并划伤肠胃。吞金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无法进食的情况下痛苦而死。

这样的情景在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红楼梦》中尤二姐吞金自尽;小说《甄嬛传》中杨芳仪吞金而死;《延禧攻略》中青莲吞金自尽;《美人心计》中莫雪鸢吞金而死,等等。

实际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人吞金自杀。浙江宁波的王女士因与丈夫吵架,竟将自己的一条金项链吞进肚里,幸亏送医及时,才没有危及生命。

吞金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比较“高贵”的自杀方式,毕竟穷人也没有金子可吞。一般都认为这种自杀方式没有痛苦,实际上吞金的人非常难受,肚子里如刀割一样,而且死状十分凄惨。
古时候吞金也是一种刑罚,有些大臣会被朝廷赐金处死。
清朝末年,义和团反帝斗争如火如荼,疯狂的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仓皇西逃。为了熄灭洋人的怒火,在赔款割地的同时,慈禧还遵照洋人的旨意惩办了军机大臣赵舒翘,采用的就是吞金的死刑。

相对斩首的死刑来说,吞金是最体面的死刑了,最起码保住了全尸,也照顾到了死者的颜面。

赵舒翘被慈禧下诏赐死,就在家中吞金自尽,可惜金子吞下后没有死,又服了砒霜,还是没有死,最后被用纸糊住了七窍,然后往肚子里灌烧酒,赵舒翘才死掉。

由此可见,吞金这种自杀的方式,并不一定能把人致死,也可能吞下的金子会排泄出去。即使金子堵塞了食道,或者划伤了肠胃,都不会马上死掉,可能因为肠胃穿孔出血,引起并发症,吞金的人不能进食饿死,或者疼痛而死。

吞金的刑罚看似很讲“面子”,实际上比斩首痛苦多了。
那么,吞金的人死后,肚子里的金子怎么处理?
吞进肚子里的金子会留在肚里,随尸体一块下葬,而且在入殓的时候还会陪葬一些金银珠宝,这是古代的丧俗。没有亲属会想着把死者肚子里的金子怎么办,除非那些丧心病狂的盗墓贼,或许会刨开尸体惦记肚子里的那一点金子。

也可能盗墓贼心里惦记着,等过了一年半载后,直到尸体腐烂再去挖盗坟墓,这样金子就随手可得了。

不管怎么说,金子不会消失,也不会变样,它永远会在那里闪闪发光。

金子虽好,但它可以致人死亡。医生提醒,没有经过牙齿咀嚼的任何东西,吞进肚子里都是危险的。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

吞金,广义上来讲,是指重金属中毒致死。狭义上说呢,就是单纯指吞下黄金而死。关于吞金,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红楼梦》中第六十九回:王熙凤借刀杀人,尤二姐吞金自杀。
重金属中毒:
在众多的重金属元素里面,有不少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比如:铁参与氧的运输交换及组织呼吸;铜与铁相互作用形成胶原蛋白以增强血管弹性;等等。但凡事都有度,大部分重金属中毒都有累积性,即使低剂量摄入,也会导致慢性中毒。

多数时候人们提到重金属中毒,都会与砷联系起来。但事实上,砷并不是金属。砷进入人类文明史非常早,在青铜器时期,砷就和跟铜一起冶炼,以制作合金白铜。

此外,含有砷的硫化物,如雄黄雌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在空气中加热氧化,挥发而出的白烟冷凝下来就是砒霜,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影视剧里常常出现的鹤顶红,就是因纯度不够而含有雄黄和雌黄的砒霜。

其实,对人类 健康 危害最大的重金属是铅。它分布广易提取,延展性又特别好,便于加工,所以很早就被人类利用了。除此之外还有汞,就是俗称的水银。说起汞中毒,最著名的恐怕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死了六百多人,引起了 社会 的广泛关注。
吞食黄金而死: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纯金并没有毒性,吞入纯金首饰并不会引起中毒。在古代文献里记载了喝少量金箔酒毙命的案例,有专家推测,这是由于当时冶炼技术的限制,金的纯度不高,含有其他有毒杂质。因此古代人吞食黄金,是有可能引发中毒的。

这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此外因黄金比重比较大,吞食后会压迫肠道,不能及时排出,吞金者是疼痛难忍折磨致死。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黄金进入消化道后,划破消化道出血致死。

至于题主所问吃进肚子里的金子怎么处理?要么拉出来,要么解剖取出呗。(? ?)

感谢阅读

回收!

那是汞,不是金子,金子吃不死人

八国联军在太庙狂欢秽乱,清朝官员们处境如何?

一九0一年一月十六日,清政府与八国联军《议和大纲》订立后,余下的就是讨论大纲的细目。比如:怎样给祸首们治罪,要中国赔多少款,怎样赔法,各国分得多少,中国与各国的通商、航行条约怎样修改,等等。这些是列强们争食的关键问题,各国代表互相争吵、厮抢,闹闹哄哄,将近一年有余。

而慈禧太后认为这次订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 ?不致强人所难?,她对侵略国的?宽宏大量?的兴奋劲真是难描其状。要多少钱就给多少,要什么利益就给什么利益,只要列强们乐意就行。这就是她向列强们表白态度时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所以,这次议和谈判,只不过是侵略国之间的事,清政府派去的谈判代表连听的资格也不具备,只不过是把谈判结论汇报给最高政府机关,让他们执行和实施而巳。

例如,惩办祸首问题,列强们称之为?惩凶?,就是对那些主张抗击八国联军、支持义和团运动、惩办过洋教士的官员给以惩罚治罪。各国代表一致要求惩治这样的官吏,以教训清朝政府,让他们再也不敢有反抗外国的行为,永远做列强们的驯服工具。只是在惩办范围、治罪办法上主张不一。比如说,俄国主张免除亲王的死刑,英国主张尽可能扩大刑罚,日本则主张把祸首一律处死等。实际上,他们在讨论《议和大纲》的同时,就巳经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到一九00年年末,惩办祸首的方案基本上制定,而后把被惩的名单和给予的处罚转交给清廷代表。李鸿章又照例把列强交给他的方案电奏西安清政府,清政府再以上谕的形式发布出去。由于侵略国催着赶快执行,清廷只好在一九O一年二月下旬分别发布上谕,惩处列强商定提出的?凶犯?。

端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定为斩监侯,发往极边永远监禁,赐庄王载勋自尽。毓贤即行正法。赵舒翘、英年赐令自尽。刚毅应斩立决,以病故免议。启秀、徐承煜正法。徐桐、李秉衡巳自尽,革职,撤销恤典。董福祥革职远调。载滢、载濂撤去职爵。

一九O一年二月二十一日,清政府派钦差往山西省蒲州执行载勋的自杀死刑。当钦差到达蒲州时,门外放炮迎接,载勋知道自己活不多久,正不耐烦地等着,猛听到炮响,高声大骂:?混账,怎么无缘无故放炮!?左右报告:?是钦差葛宝华到了。?载勋问:?是为我的事来的吗众人不敢回答。葛宝华来蒲州给载勋准备了一个死的地方蒲州古庙,在庙里设下绳索,让士兵看守。然后把载勋宣进庙宇,令他跪着听了赐死的谕旨。载勋要求向家人告别,钦差不许。载勋高叫:?我死了,她老佛爷也活不长了?随即把脑袋伸向绳套,不一刻气绝。

山西巡抚毓贤,起初清政府给他定的刑罚是发往新疆充军,已经被押着走到兰州了。帝国主义不答应,硬逼着清政府处以死刑。清廷派甘肃按察使何福堃传旨监斩。二月二十二日,何福堃向毓贤宣读朝廷的谕旨后,毓贤提笔作绝命词:?臣死国,妻妾死臣,谁曰不宜!最堪悲,老母九旬,娇女七龄.....我杀人,人亦杀我,夫复何憾!所自愧,奉君廿载,历官三省,涓埃无补,空蹉有负圣明恩。?毓贤作为清廷大员,曾屠杀几千名人民群众,一九00年调任山西巡抚,对外国传教士的侵略行径也深为痛恨,曾杀死十几名教士,杀死教民更多,有一些盲目杀人排外的意思。绝命词认为自己杀了这么多人,现在人又来杀自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二月二十四日,赐英年、赵舒翘自尽。据史书记载,英年是个胆小鬼,当把他监禁起来后,他就日夜啼哭。等到清廷派人让他自杀时,他已经死了。行刑者打开牢房,见他趴在地上,满脸污泥。是自己用泥堵住嘴鼻自杀的呢?

刑部尚书赵舒翘死得最麻烦,据说还有点冤枉。赵舒翘只是在六月初被慈禧太后派往直隶涿州、良乡一带察看义和团的情况,那次为主的是刚毅。慈禧宣战前,刚毅向她秉报了义和团忠勇、有神为助可以抚而用之,而赵舒翘只说了一 句:?拳民不要紧?。语意并不明确,是说他们组织涣散,战斗力不强而用不用?不要紧?呢?

还是说他们无害清政府之意,用不用?不要紧?呢?在讨论赵舒翘的处罚意见时,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都向列强代表及各国领事为他说情。

英、日两国同意不杀赵,瓦德西坚持不许,袁世凯强调,现在是保宗社、两宫的时候,冤枉就冤枉吧!于是,才定了赵的死罪。但是,在赵舒翘行刑的前后,跑到西安的官僚们都认为,国家一品大员,没有确凿罪名,说杀就杀,这还成什么体统。于是,大家都聚集在一处,议论纷纷,大有要哗变造反之势。慈禧太后本人也说:?赵舒翘并未附和拳匪?。但是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她只得甘做洋人的鹰犬了。赵死后,岑春煊去交差,赵夫人也上吊自杀。

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杀礼部尚书启秀、刑部侍郎徐承煜。他俩都是在一九00年八月联军入京被捕的,后都被杀。

端王载漪自知洋人不会宽恕自己,但又因身为清朝皇室的近支王公,也许不至于杀头,然而八国联军军官、各国公使无不指他为第一祸首。所以,日思夜想,如坐针毡。待到宣旨发往极边充军,他一听大喜,说:?这已是皇上思典了,咱们还等什么?快些往新疆走吧!?

董福祥接到?革职?的谕旨后,愤愤不平。他说:?我董某是个军人,只知听从命令,指挥打仗,何罪之有!?尤其对荣禄深为不满,据史家传记,说他临行前曾给荣禄写了一封抗议信,大意是说:?我这次被罢官,感到不解。我是您魔下的一个带兵的,一切行动都是听您的命令。从围攻使馆,到堵击联军,都是您催令我干的,当我虑及开炮攻打各国使馆是否合适时,您下令日:?戮力攘夷,祸福同之。?我是一介武夫,不大知体,但是今天我被罢官,而您却巍然坐宰相之座,这究竟是何原因!如今我手下的官兵就被遗散了,大家都很不甘心听命,都要找您问个明白,您看该怎样办吧!?荣禄接信后,真怕董福徉率兵找上门来,吓得好几天吃饭不香。后来策福祥回原籍了,他才又心安理得起来。

其实,董福祥哪里知道,当初荣禄下令让他进攻联军,那是迫于当时慈禧的?宣战?,不得不下令。实际上荣禄作为武卫军统帅,他一直在假攻洋鬼子、真杀义和团,如果不是荣禄保护各国使馆,哪会好几个月攻不下来呢?帝国主义尽管不大喜欢荣禄,但,是真是假他们还是分得出来的。所以,假指挥者事后被提升为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真执行者被罢去官衔,撵回老家,是大有缘故的。

帝国主义提出的第一批?祸首?,就这样处理了。列强们仍不满足,又根据各地教士教民提出的所谓?证据?,开列了外省?罪犯?名单一百四十四名。清政府照例奉洋人之命先后给各省军政官员一百多人治罪。这些人有的被处死,有的被发往边远地区充军,有的被罢官永不叙用。多数都是一人判罪,全家连坐。他们的?罪行气只有一个,就是仇视侵略者,这些官员有的纯属是教士和教民的陷害诬告。即使确有其?罪?,那正好是一些统治阶级内部有着反抗侵略思想的爱国人物。帝国主义对中国统治阶级内部敢于反抗的分子给予严厉惩治,让清政府从此只能俯首帖耳听从指挥,使中国的反动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这是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惩办清政府有反抗行为官员的同时,列强们还极尽全力逼迫中国赔款。各国对赔款的索求和争夺达到无可复加的程度。瓦德西来华之前,威廉就告诉他?要求中国赔款,务达最高限度?。因此,德国提出让中国赔款七亿两白银,其他国家也都步步紧逼,以便掠取中国的白银,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然而,中国当时在帝国主义掠夺下,财源枯竭,财政收入每年大约八千余万两,而支出却达一亿多万两,如果勒索数字过大,势必落空。所以,帝国主义们经反复争吵,最后提出了四亿五千万两的数字。清政府?量中华之物力?,深知这笔巨大的赔款根本无法偿付,恳求酌情减少,然而列强一阵恫吓,也只好低头承认。

列强勒索中国赔款成功后,大摆宴席互相庆祝。一九0一年五月十一日晚,由法国司令福里、公使鲍渥作东道主,邀集八国公使、司令、联军统帅瓦德西等强盗头子,在皇宫内举行宴会。李鸿章、奕劻和中国诸代表也被请来参加。宴会在一阵西洋乐声中开始,法国将军首先致祝词,他以挑衅嘲讽的语调,放肆地攻击中国的反侵略运动,挖苦清政府无力的?抵抗?行动,吹捧联军的侵略行径。随后,这群强盗刀叉并举,狼嚎狗吠,大吞大嚼起来。李鸿章不吃不喝,只顾大抽其烟。当男女强盗群魔乱舞之时,就连冗庸不堪的庆亲王奕劻也体会出,洋大人在帝的太庙里如此秽乱,是大大辱没了祖宗的亡灵,于是赤红的酒脸挂上了紫色的羞晕,不禁轻声哀叹着:?清朝完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5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