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和琳。
说起和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位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靠着善于巴结逢迎成为了乾隆朝的第一宠臣,为官数十年间,不仅身兼数十个职务,而且利用手中权力广结党羽,排除异己,卖官鬻爵,贪赃枉法。靠着乾隆帝的宠信,和珅权倾朝野,权势更是无人可比。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在乾隆帝刚刚驾崩不足十余日之时, 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之后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并下旨抄家,抄得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总和,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曾经权势熏天的乾隆帝宠臣和珅被赐自尽而死,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大贪官在50岁时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与和珅的贪得无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弟弟和琳却是一个将才,不仅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坏名声,并且一生廉洁自律,尽忠为国。
钮祜禄·和琳,满洲正红旗人,是乾隆朝权臣和珅唯一的弟弟。和珅与和琳兄弟自幼父母双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并且饱尝世间冷暖。兄弟两人感情深厚,做为弟弟的和琳也从小就听哥哥和珅的话。读书的时候,兄弟二人一人学文一人习武,这样做将来的前景就是出将入相———和珅在朝内和琳在朝外,相互扶持,唇齿相依。和琳选择像父亲那样从军并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和琳授工部笔贴式之职,从此进入仕途。之后又任杭州织造,历擢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兼任工部左侍郎。和琳开始沙场建功是从乾隆五十七年开始的。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琳跟随大将军福康安率军平定廓尔喀(今尼泊尔)对西藏的侵略,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和琳骁勇善战,行事节俭,与大将军福康安配合得非常默契并且作战勇猛。平定廓尔喀之后和琳升任工部尚书并被授予云骑尉世职,并在乾隆五十九年升任四川总督。乾隆六十年(1795年),自西藏凯旋而归的和琳又赶上了贵州、湖南的苗民起义。和琳马不停蹄的率军前去镇压,连下义军七十余寨并生擒义军领袖吴半生,和琳因军功被赏双眼花翎、一等宣勇伯、黄腰带并加封太子太保。嘉庆元年(1796年),大将军福康安病逝后,和琳执掌军务并任大将军,和琳迅速率军大败湖南苗民义军并生俘其首领石三保并收复乾州。六月,因战功皇帝赏赐三眼花翎。此时的和氏兄弟,和珅在朝廷把握朝政,权倾朝野,和琳在外地控制军权,一将一相,一文一武。但西南地区的瘴气很重,外地人很难适应,就在嘉庆登基半年以后,和琳在围攻平陇的战役中受瘴气染病身亡,时年44岁。
和珅听闻和琳去世,伤心万分,做了《悼亡诗》十五首来悼念胞弟。和珅在诗序中写道,“言不成声,泪随笔落,聊以当歌。”其一:“看汝成人瞻汝贫,子婚女嫁任劳顿。 如何又为营丧葬,谁是将来送我人。” 其二:“同胞较我三年少,幼共诗书长共居。 宦海分飞五载别,至今音问藉鸣鱼。” 和琳死后,乾隆帝赠其世袭一等公爵,谥忠壮,将其牌位放在太庙由国家按时祭祀并绘像紫光阁(平定廓尔喀功臣)。但嘉庆四年,随着和珅的倒台,和琳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牵连,嘉庆帝命令将和琳的牌位撤出太庙,毁和琳祠堂,夺其子丰绅宜绵公爵,改袭三等轻车都尉。但丰绅宜绵的这个爵位最后也被罢黜并赶出府邸,走投无路的丰绅宜绵只得在街上当了位算命先生,并以此为生,嘉庆十八年(1813年)在家含恨而终,死不瞑目,遗一子福祥。和琳还有一个女儿,早在和琳死前就嫁给了质亲王永瑢之子绵庆为嫡福晋,育有一子多罗贝勒奕绮。
有人问,清朝三眼花翎为什么那么重要,只有七个人获得,权臣和珅都没有?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原因。
要了解三眼花翎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了解三眼花翎究竟为何物。花翎是清朝官员特有的冠饰,就是许多影视剧当中朝廷官员官帽那根孔雀翎。而花翎上的圆花纹数目则是权力地位的象征,权力越高则圆花纹越多,而根据孔雀翎上的圆花纹的数目又可分为三种:单眼、双眼以及我们所说的三眼花翎。那么,花翎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哪些人能够佩戴呢?
1、花翎是清朝的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有资格佩戴花翎的人自然是皇亲贵胄、文武大臣了。在清朝爵位最低为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或者是嫡出固伦公主的额附,方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
2、其次是宗室和藩王中也只有镇国公或者辅国公的亲贵、和硕公主的额附,方有资格享二眼花翎;
3、上三旗出身、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护军营的各统领或参领,满足以上所有的条件,才有资格享受佩戴单眼花翎。而由于清朝时满人的天下,汉人的地位在清朝较低,汉人想佩戴花翎就难如登天。
但是这仅仅是有资格罢了,有资格的人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佩戴花翎,花翎更是皇上对于皇族公卿的认可的通行证,所以必须得到皇帝的亲赏,单眼花翎已是如此难得,便可知双眼和三眼花翎所获之人更是寥寥无几。而如果是汉人想佩戴花翎,第一步就是先入汉军旗,成为旗人。到了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对花翎的佩戴要求较之以往有稍稍放宽,但这也仅限于与清初的对比。除了上述的陈列的皇亲宗室之外,若是有功于社稷百姓加之备受皇帝青睐的大臣也有机会佩戴花翎甚至三眼花翎。
而从乾隆年间到清王朝结束这百余年间中,符合上述这般苛刻的等级条件又受到皇帝嘉赏的,也仅仅只有七人才有此殊荣获佩戴三眼花翎,那七位大臣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而这七人中有三人是乾隆赏赐三眼花翎,分别是傅恒、福康安以及和琳,这三人除了皆为饱受乾隆皇帝宠信的皇亲国戚,朝中重臣之外,皆有赫赫战功在身。傅恒平息准格尔之乱,后又三次入缅作战;福康安为傅恒之子,也是悍将,金川之战立下汗马功劳;和琳身为和坤之弟,随军作战多年,镇压多次苗民起义。三人都是清朝有名的名将,战功也是获配三眼花翎的重要标杆之一。
我们看和珅的情况,这位乾隆最信任的“红人”享戴的是双眼花翎。和珅,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他一生担任过数十个重要职务(爵位),但始终没有资格享戴花翎,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和珅领侍卫内大臣,才具备佩戴单眼花翎的资格;又到乾隆四十八年,才因功赏戴双眼花翎。至于三眼花翎,由于和珅不是皇室,又没有特别卓著的军功,即便他在乾隆面前红得发紫,乾隆也没有“徇私”给他搞例外,所以和珅一生并未获得三眼花翎,反倒是和珅的弟弟和琳因军功获赐三眼花翎。
我个人认为,和珅在乾隆朝当中最大的靠山除了乾隆皇帝,真的没有其他人了,有的人可能会说,和珅最大的靠山确实另有其人很可能是他的弟弟,也很可能是乾隆极为倚重的福康安大将军,其实这几种说法也都是有一定根据的,但是如果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说法也都是错漏百出的,现在我们不去来探讨这些说法是真是假,我们只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和珅最大的靠山是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的性格使然298年的大清王朝当中,乾隆皇帝应该算得上是这12位皇帝里面性格最为突出的一位皇帝,很多人会说,这些皇帝里面最刚毕之用的应该是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但是我个人却觉得这些皇帝里面最为刚愎自用最为桀骜不驯,最为自私自利的一个皇帝,非乾隆皇帝莫属。
有人可能会认为说是不是有些过于夸张,这种说法真的不是过于夸张,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我们可以看一看乾隆对待雍正朝他父亲留下来的那些宠臣,都是用怎样的雷霆手段来处理这些人的,就能看出乾隆皇帝是不允许大权旁落的,也不允许别人不听自己的话的。
也正是拥有这样一个性格特点,才使得和珅能够更加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乾隆王朝当中只有把乾隆当成唯一的靠山,只有把乾隆当成唯一的主子,他才能够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所以和珅不会去选择别的靠山,他只会让自己仅仅靠在乾隆的身边。
朝堂之上没有人能够信任有一句话说的,特别的有道理,半君如半虎,半虎不如半君苦,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就能够知道,做皇帝身边的近臣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何况是合身,这样一个人如果合身,真的不把乾隆当成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靠山的话,那么乾隆一定会翻脸无情,这是肯定的,乾隆不会允许别人背叛自己。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朝堂之上没有和珅能够信任的人,虽然和珅在乾隆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这些的基础是,因为乾隆信任和珅,如果这个基础丧失了的话,那么朝堂之上将不会有人再去听从和珅的一言一语,这也就使得和珅更看明白了一件事情,没有人能够信任那么就只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押到皇帝的身上。
树敌太多这也是为什么乾隆会是和珅最大靠山的一个真正原因,和珅的敌人太多,和珅的能力太大,和珅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威胁,这也是乾隆皇帝的有意为之,因为就是要告诉和珅一件事情除了我,别人都是你的敌人。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刘统勋:
字延清,号尔纯,山东诸城人,是雍正年间进士,乾隆元年擢为内阁学士,是纪晓岚好友刘墉(石庵)的父亲。
刘 墉: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东阁大学士刘统勋的长子,比纪晓岚年长4岁,是一位将门虎子,自幼聪慧过人.
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祖父刘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乾隆四十七年,刘墉奉调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命在南书房行走。嘉庆二年,授刘墉体仁阁大学士.
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刘墉于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6岁。
福 康:
狡猾、世故而又不乏幽默的弄臣、天下第一“大滑头”福康?你说的是不是福康安啊?!
和 坤: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父亲名叫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十分富裕的武官家庭,不过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接受了系统的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职务。第二年,他参加了顺天府科举乡试,但并没有考中举人。
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多次成为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读卷官,担任《四库全书》等多部典籍的正总裁。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三等侍卫,相当于正五品,在皇帝出巡的时候,随驾护卫,随时听从皇帝的吩咐。这个差事给和珅经常接近乾隆提供了机会,是和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3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李世民嫁出去了十七位公主,谁嫁得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