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太子的处境是什么样的太子之位常被废但顺利继位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6 02:10:31

古代太子的处境是什么样的太子之位常被废但顺利继位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太子的处境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虽然继承太子有明文规定,但由于皇帝对人的诱惑太大了,所以其他皇子往往不甘心,对皇太子之位起觊觎之心的不在少数。

太子,是皇太子的简称,也是皇位制度的法定继承人。“太”就是“大”的意思。因为皇帝身份的特殊性,皇太子这个职位既是人们羡慕的职位,同时又是一个高危的职位,弄不好要掉头的。为了防止皇太子职位的争抢,古代定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规矩,让皇子们遵照执行。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了皇太子之位,历史上演绎了一幕幕悲喜交欢的故事。

顺利继位仍是主流,因为大臣们拥护

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即皇位继承人偏向于皇后所生的长子。皇后所生的长子哪怕智商不够,也要立他,不能因为他不够聪明,而改立其他较为聪明神武的皇子。嫔妃所生的儿子,哪怕年长,也不够当皇太子的资格。这样的规定,其实是避免了许多杀戮的,所以得到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们的拥护,但也存在很多弊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司马炎英明神武,开创了太康之治,但他所生的嫡长子司马衷,却是个智商不足的傻瓜。司马炎其实是很想立其他皇子的,但遭到了皇后及其他大臣们的反对,不得不遵循“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规定,立司马衷为太子并在他死后继位,是为晋惠帝。这个傻瓜皇帝因为不会执政,引发八王之乱,使中国进入长达三百年的动荡时期。

因为有皇太子继承的规定,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皇太子是顺利继位的,拿西汉王朝来说,汉高祖刘邦传位皇太子刘盈,汉文帝刘恒传位皇太子刘启,汉昭帝刘弗陵传位皇太子刘贺,汉宣帝刘询传位皇太子刘奭,汉元帝刘奭传位皇太子刘骜,汉成帝刘骜传位皇太子刘欣等,都比较正常。虽然因为皇太子之位的敏感性会发生许多变故乃至血腥政变,但传位皇太子仍是主流。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情,舆论拥护的事情。

太子之位常常被废,封为太子并不保险

但当了太子,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由于古代的皇帝是终身制,只有皇帝驾崩了,或他当皇帝当烦了自愿退位,皇太子才有可能继承皇位,所以有的皇太子要经历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考察期,南宋时的宋光宗赵惇就是当了十几年皇太子,有些等不及了,便提醒他的老爸宋孝宗: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没想到宋孝宗听出儿子的弦外之音却装糊涂: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这父子脾气都挺好,心照不宣。但如果赶上脾气不好的皇帝,估计这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

历史上太子被废的事例很多,汉景帝刘启废太子刘荣,光武帝刘秀废太子刘疆,汉章帝刘烜废太子刘庆,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唐太宗李世民废太子李承乾,唐高宗李治废太子李忠,唐玄宗李隆基废太子李瑛,康熙皇帝两立两废皇太子胤礽等。当然,太子之废也有可能不甘心,于是父子之间刀兵相见。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当了三十多年太子,本来太子是位不错的皇子,也得到许多大臣的拥护,但汉武帝对他考察的时间如此漫长,汉武帝又足够长寿,哪就避免不出事呢?因为刘据与江充等大臣的矛盾,引起父子争端,逼的刘据起兵反抗,兵败自杀。事后汉武帝非常后悔,因为他冤杀了太子。

为早日登基太子弑父,因为实在等不及了

有的太子等不及父皇传位,权力欲膨胀,很有可能办出弑父夺位的蠢事来。最有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刘劭,他当太子当了二十多年,父皇刘义隆对他不满欲废了他,刘劭不甘心就此失去皇位,联合另一位兄弟刘浚起兵杀向皇宫,将正在商议废立太子的宋文帝刘义隆残忍地杀死,刘劭本来是合法的皇太子,杀死父亲后自立为帝。不过他的急不可待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仅仅当了三个月皇帝,就被另一位兄弟刘骏“讨逆”杀死,史书上也不承认他是皇帝,称为他“元凶”。

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他使用阴谋诡计让父皇和母后联后废掉了大哥杨勇,成为隋朝的皇太子。但杨坚临终前,却发现了杨广的本来面目,试图废掉杨广,重新启用杨勇。杨广哪里甘心失去皇位,对父皇动了杀机,弑父上位。但弑父上位的结果,是隋朝二世而亡。

眼红太子之位,其他皇子不顾规矩明抢

虽然继承太子有明文规定,但由于皇帝对人的诱惑太大了,所以其他皇子往往不甘心,对皇太子之位起觊觎之心的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本来唐高宗李渊的太子是李建成,李世民是二皇子,但李世民觉得他的军功高,拥护者众,对皇太子之位发起了挑战。在哥三个的皇位继承人争夺战中,李世民以突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死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而胜利。李世民不但杀死了大哥建成与三弟元吉,还连带诛灭了这两个家庭的所有侄子,靠血腥当上了皇太子。李渊被迫禅位给了这个强势的二儿子。

还有一个故事大家都很熟识,就是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争夺皇位的故事,后来曹丕成功夺位,逼迫曹植七步成诗,否则杀之。曹植果然才高八斗,七步之内作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诗说出了所有皇子们的心声,但历史的残酷太于,为了皇太子之位,这样的悲剧持续不断地上演。

古代的太子在继位之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皇帝要废太子,需要什么条件? 详细一点。

1、先即位在守丧。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皇帝一般在老皇帝死后马上即位,然后一边处理一些政务一边守丧。守丧期间要天天去梓宫哭陵,不能吃肉喝酒,不能近女色,不能听音乐,穿丧服,但是能处理一些政务的。否则整个国家机器就要瘫痪了。
的确是先立皇帝再立皇后的,但是相隔的时间不长,如果那个皇帝在即位前就有老婆的话。
2、皇后死了也有守丧,一般是皇子,大臣,全国人民也都要守丧。只是时间长短不同,一般老百姓意思一下也就好了,大臣守的时间要长一点(一般三个月到一年),一般皇子的话,如果要表示自己孝道,有的会守一年多甚至三年。但是皇帝一般是不守的。在古代,尊者一般不为卑者守丧。一般册新皇后是要等过一两年以后,但是这个也只是一般,要看皇帝的意思。
3、皇太后死了皇帝以及其一下的全国人民也要守丧,同样,宫里守得会长一点,百姓意思意思。也是一样,皇帝不耽误处理国事,但是要服丧一段时间。

为啥历史上开国太子基本上都不能顺利继位,或者不得善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是熟读历史的人常有的感悟。

的确,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无数惊人的巧合,冥冥之中似有一只无形的轮回之手,推动着历史的重演。于是,有人感慨:“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其中一个不得不说的轮回怪圈,就是封建王朝中,历朝历代的开国太子均不得好死,2000年来无人能够破解,成为千古魔咒!

一、秦朝——扶苏

扶苏,虽没有得到储君的名号,但作为嬴政的长子(庶出),依照“立储以嫡,无嫡立长”的礼法准则,他也是皇位当然的第一继承人。

公元前212年,针对秦始皇坑杀术士一事,扶苏上书劝谏,因此触怒嬴政。扶苏被发配到外地驻守,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匈奴游,从此远离权力中心。

据最新挖掘的史料记载,秦始皇临死前接受了丞相李斯、御史大夫冯去疾等亲信重臣的提议,同意传位给幼子胡亥。胡亥即位后,杀了长兄扶苏。

《赵正书》记载:

丞相臣斯、御史臣(冯)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羣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後。”王曰:“可。”王死,胡亥立,即杀其兄夫(扶)胥(蘇)、中尉恬、大赦罪人,而免隶臣高以为郎中令。

中国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首位“太子”的悲惨结局,估计也预示着往后众多王朝首位太子的不幸吧。

二、西汉——刘盈

汉高祖刘邦死后,太子刘盈虽然顺利继位,但是吕后专权,他实际上并无实权。《史记》中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在茅厕见到戚夫人被自己的母亲残害成“人彘”的惨状之后,借酒浇愁而致成宿疾,最后抑郁而终。时年二十三岁。

悲惨的是,其死后不久,因外戚专权,高祖功臣反抗,诛杀吕氏满门,祸及惠帝子少帝被废,导致刘盈一支绝后。

难道是“父债子还”吗?

三、东汉——刘彊

东汉光武帝嫡长子,虽是太子,却无奈请辞太子之位。算是同侪中命运较好的一位了。

刘彊的母亲郭圣通,也即东汉建立之初的皇后,是刘秀因政治需要而娶的,他最爱的还是其结发夫人阴丽华及次子刘庄。

后来郭皇后被废,刘彊惶惶不安,不敢久居太子之位,于是三番请辞太子。

有太子之名,无太子之福,不得已去位,命也。

四、西晋——司马衷

公元267年,智力低下的司马衷被立为太子。由于痴呆不任事,他继位后,大权被皇后贾南风所操控。

因贾南风专权,造成了八王之乱。在这次动乱中,他被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

据传,司马衷死于东海王司马越毒杀。

五、隋朝——杨勇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登基,是为隋文帝。不久,杨勇被立为太子。

在杨广的挑拨下,使得皇后独孤伽罗对杨勇生出不满,转而更喜欢杨广。由于独孤伽罗与杨广等人的谗言,使得杨勇被废。

文帝卧病时,得知冤枉了杨勇,便派人召杨勇进宫,准备废杨广而复立杨勇为太子。但是此事被杨广拦截,随即文帝便暴崩。

杨广即位后,立即假拟文帝诏书,赐死杨勇。其子嗣全部流放济南,多数都被杨广杀死。

六、唐朝——李建成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长子,唐朝开国太子。

李渊能建立唐朝,位登九五,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子天策上将军李世民。不幸的是,最优秀的儿子不是长子,太子位最终归于长子李建成。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太子喋血玄武门。其五子一并遇害。

七、北宋——赵德昭

赵德昭,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据载,其才德兼备,天下归心,应该可登大宝。

但他有个叔叔赵匡义,假“斧声烛影”成为宋太宗。

后来宋大败于辽,太宗盛怒之下,责骂侄儿。赵德昭惊惧之下,伏剑自刎。其子孙也不得善终。

八、元朝——真金

孛儿只斤·真金,元世祖忽必烈之嫡长子(实际上,其长子朵而只早卒),1273年被封为皇太子。

1285年因禅让风波而陷入忧惧之中无法自拔,忧郁成疾,不久便病逝。

九、明朝——朱标

朱标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

本应有望继承皇位,可惜天不假寿,于太祖归天前就撒手人寰了。

虽是善终,但其子皇太孙建文帝却不敌成祖朱棣,身死国灭,成为又一绝后的太子。

古代太子的地位真的像电视剧里那么不稳吗?

太子地位的稳固与否取决于所在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阶段太子地位的稳固程度也是不相同的。总的而言太子很危险。
可以简单分为两类,王朝动荡期与平稳期,在动荡期的时候太子的死亡率很高,平稳期时太子的地位则相对稳定。
先说动荡期,大体分为两种,王朝末期以及权臣当道时期。
王朝末期很好理解,也就是王朝灭亡时期,这个时候国家都没了,太子自然也就会跟着没。
这一类的太子有很多,比如蜀汉末代太子刘璿在成都之乱死亡,唐朝末代太子李裕被朱温给砍了,北宋末代太子赵谌被掳到金国下落不明。
生在了王朝末期,那太子之位就特别不稳固,因为国家都不稳固,说没就没,更不要说太子之位了,亡国时期的太子下场都不怎么好。
战乱时期的小国其实也能归纳到王朝末期这一类之中,比如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国家,这些国家的太子死亡率特别高。
一来是国家小,很容易亡国,二来是制度等都不完全,时常会有政变、废太子等事情发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燕,前后三任太子,没一个活下来了,开国皇帝慕容云死于政变,连带着他的太子高彭城也死了,第二任皇帝冯跋死后他弟弟冯弘逼死了二代太子自己当皇帝,最后北燕亡国,末代太子冯王仁也死了。
在乱世的小国,太子上位就真的很看运气,国家会不会亡,有没有造反的权臣,没了这些才能安然上位。
然后是权臣当道时期,在这种时期之中太子的地位也是一点都不稳。
别说太子地位不稳了,连皇帝的地位都不稳,那些权臣很多连皇帝都杀,更不用说杀个太子了。
这种就有董卓杀刘辩,完颜亮的太子完颜光英在完颜亮死后也被完颜元宜给杀了。
动荡时期太子的地位是点儿都不稳,皇位都不稳固,更不用说太子,能不能登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
平稳期太子的地位就相对稳固多了,平稳期也就是说国家无忧,皇位稳定传承的时期。
没能上位的太子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上面动荡时期,平稳期的太子登基的概率相当大。
毕竟有句话叫做太子是国体,不可轻举妄动,废黜太子大多数时候对于国家有着巨大的伤害,皇帝一般不会轻易换太子。
例如北宋的太子中除了亡国时的赵谌外算是全部即位,明朝除了建文帝的太子和明末亡国时的太子,其他的都成功登基。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一时期的太子就能够完全安然无恙,其能够上位与否取决于与皇帝的关系以及竞争者的能力。
先说后一点,竞争者的能力。皇位肯定是有很多人觊觎的,就会产生政治斗争。
最出名的肯定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砍了李建成,还有九子夺嫡中胤禔被废这些。
当有强力竞争者的时候,就需要看自身的能力了,你能力强,便能够凭借太子的优势干掉对面,巩固位置。
能力不够,那就只能完蛋了。
最后是与皇帝的关系。如果是身在一个持续百年以上的王朝比如汉唐宋元明清这种,遇到强力竞争者以及亡国末期的时候是比较少的。
这种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太子与皇帝间的关系了,太子与皇帝其实是有矛盾存在的。
首先是皇帝喜不喜欢现在的太子,很多皇帝都不喜欢太子,比如汉景帝不喜欢刘荣,汉宣帝不喜欢刘奭,唐玄宗不喜欢李瑛,明成祖不喜欢朱高炽。
因为各种原因很多皇帝不喜欢自己太子的有很多,但是因此被废黜的却是不多,汉宣帝不喜欢汉元帝还是传给了他,明成祖不喜欢明仁宗也将皇位传给了他。
这其中的原因还是在于太子是国本,为了江山着想,大部分的皇帝都是不会换太子,咬着牙也会把江山传给不喜欢的儿子。
但还是得看皇帝,有两种会换太子。
第一种,皇帝如果足够强势,强势到换太子对于国家影响不大,那么就会果断换,比如康熙与唐玄宗。
第二种,太子对于皇位的威胁过大,皇帝会换太子。这种通常出现在皇帝年龄特别大的时候,群臣会依附太子而不是皇帝,这就导致了太子对于皇帝的威胁过大,父子间矛盾激化,导致了严重后果。比如汉武帝巫蛊之祸时期太子刘据死亡。
其实太子能否上位更多的是看运气,毕竟太子终归不是皇帝,遇到亡国,遇到大权臣,遇到不喜欢自己的强势皇帝,太子是毫无反抗之力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2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