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苏定方,他的为人是怎样的

众妙之门 2023-06-16 01:56:07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苏定方,他的为人是怎样的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苏定方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近年来,我们看的小说影视剧中的苏定方形象都是奸诈小人的形象,但是在历史上的他,在唐朝的表现不输给的秦叔宝,他的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他不仅仅英勇盖世,而且为人正直。

都曼投降时,苏定方曾答应饶他性命,为信守诺言,他磕头乞求唐高宗免其死罪,以保全信义。更难得的是,苏定方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却依然被委以重任,以七十多岁高龄镇守在吐谷浑战场的最前线。

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

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他战功累累,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他晚年的时候,唐朝西北边境局势又告不安,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七十多岁高龄的苏定方受命担任安集大使,为吐谷浑的后援,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七十六岁的苏定方在西北边陲啸啸马鸣、瑟瑟寒风中,度过他戎马生涯的最后时刻。唐高宗知道后非常痛惜。就是一个这样骁勇善战,开疆拓土的猛将,在演义小说作品中,苏定方的形象与真实历史相差甚远,甚至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是被后世文学作品歪曲形象最严重的历史人物之一。

苏定方是不是历史上被黑的最厉害的民族英雄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汉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十五岁时,骁悍多力,胆气绝伦的少年苏定方便追随父亲征战,先登陷阵,乡里依赖他得以安定。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乱世中屡建战功。贞观初年归李唐,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作为前锋率领两百名骑兵一马当先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唐灭东突厥立下大功。显庆二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屡委以重任。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唐朝国土向西开拓至中亚,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为大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先后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乾封二年去世,年七十六岁,追赠幽州都督,谥曰庄。
后世地位:
神龙元年(705年)七月,唐廷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苏定方便在名单之上,“所食实封,并依旧给”。
大历十四年(779年),朝廷评定前代功臣,“吏部请委史馆精加检勘,审定名迹”,“武德已来,实封陪葬配飨功臣,名迹崇高者十一人,第一等”,裴寂、刘文静、长孙无忌、李靖、张柬之、刘幽求等位列其中。苏定方则与李孝恭、尉迟敬德、屈突通、柴绍、秦叔宝等十四位凌烟阁开国元勋同列第二等二十四人之内。
“建中元年(780年)十二月敕。国初以来将相功臣。名迹崇高。功效明著者。宜差次分为二等”(分上等和次等)。经过评定,唐朝将开国以来三十四位功臣列为功臣上等,苏定方榜上有名。[24]
贞元五年(789年)九月二十三日,朝廷诏令史官考定功绩,“第其前后”,以褚遂良、苏定方等二十七人,“图形于凌烟阁,以继国初功臣之像”,“俾后之来者,知元勋之不朽”。[24-25] 这位声名显赫、军功卓著的唐初大将,得到了国家和历史给予的最高荣誉。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右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26]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苏定方。[27]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苏定方亦位列其中。
历代评价:
《旧唐书》:“邢国公神略翕张,雄谋戡定,辅平屯难,始终成业。疏封陟位,未畅茂典,盖阙如也。”赞曰:“五将雄雄,俱立边功。张、苏二族,功名始终。郭、薛、务挺,徼功奋命。垂则穷边,兵无常胜。”
《新唐书》:“唐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为之牙距也。至师行数千万里,穷讨殊斗,猎取其国由鹿豕然,可谓选值其才欤!”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悠悠遂古,茫茫厥初,人伦草昧,造化权舆,冬巢夏穴,壳饮鹑居,以结以刻,或畋或渔。淳源既往,大道沦胥,爰及三五,代非一主,揖让唐虞,革命汤武,上齐七政,下均九土。屡扰干戈,式淸区宇,未渐西掖,岂覃东户?奥我圣皇,德叶穹苍,莹镜千古,牢笼百王。逖矣远徼,遐哉大荒,咸禀正朔,并预封疆,蠢兹九种,独隔三光,叛族泽国,凭凌水乡。天降飞将,豹蔚龙骧,弓弯月影,剑动星芒,貔貅百万,电举风扬,前诛蟠木,却翦扶桑。冰销夏日,叶碎秋霜,赳赳武夫,明明号令,仰申庙略,府齐军政,风严草衰,日寒江净。霜戈夜动,云旗晓暎,□戟前驱,吴钩后劲,巨猾授首,逋诛请命,威惠四海,边隅已定。嘉树不翦,甘棠在咏,花台望月,贝殿浮空,疏钟夜铿,淸梵晨通,刊兹宝刹,用纪殊功,拒天关以永固,横地轴以无穷。”
魏元忠:“臣闻帝王之道,务崇经略;经略之术,必仗英奇。自国家良将,可得言矣。李靖破突厥,侯君集灭高昌,苏定方开西域,李勣平辽东,虽奉国威灵,亦其才力所致。古语有之:‘人无常俗,政有理乱,兵无强弱,将有能否’。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也。”
杜祐:“国朝李靖平突厥,李勣灭高丽,侯君集覆高昌,苏定方夷百济,李敬玄、王孝杰、娄师德、刘审礼皆是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师还,并无久镇。”[31]
曾公亮:“苏定方骁悍多力。”
张预:“孙子曰:‘微乎微乎,至于无形。’定方乘雾行而破颉利。又曰:‘速乘人之不及。’定方见尘起而驰捣贼营。又曰:‘出其不意。’定方知虏恃雪而追掩是也。”
(宋)李纲:“李大亮宿卫之忠,裴行俭、苏定方术略之奇,秦叔宝、薛仁贵、李嗣业搏战之勇,高崇文纪律之严,王忠嗣执守之固,李抱真训练之精,张万福乐善之笃,李光颜、愬谋虑之决,皆凛然有贤将之风。”
陈元靓:“邢公御侮,阚如虓虎。生执都曼,钳驱贺鲁。暨平百济,凡攻皆取。伐国之功,焜耀千古。”
黄道周:“苏子定方,少年骁勇。乡里贼侵,赖之不恐。突厥从征,乘雾一涌。诛者不胜,降者接踵。贺鲁再征,攒槊殊猛。大雪不休,砍几绝种。后袭诸敌,三路云拥。面缚而降,献俘丹甬。论法应诛,苦求恩宠。葱岭以西,因而朝拱。”
(清)爱新觉罗·载湉:“自古大一统之世。必为亿万年之图。西逾葱岭。汉通凿空之官。北界金山。唐设北庭之府。轮台屯戍。外辑乌孙金满建城。远收伊列。凡兹经略。能略言欤。苏定方之讨沙钵罗。速不台之穷默尔奇。此其功烈。”
毛 泽 东:“苏定方,名将亦大将,年七十六。”
金庸:“《说唐》这样的小说跟历史相去很远,比如历史上苏定方是一个很好的大将,打了很多漂亮的仗。但《说唐》最大的歪曲就是把苏定方这么好的大将写成坏人,完全不对。我就指导她,去看《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于赓哲:“在大家熟知的评书《隋唐演义》中,就是他害死了白袍小将罗成。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苏定方不但为人正直,而且堪称唐前期的传奇将领,他一生东征西讨,从黄沙漫天的大漠到惊涛骇浪的大海,战线纵横将近万里,前后伐三国,皆生擒其主。即便是今天,看他的事迹依旧有一种大气磅礴、热血沸腾的感觉,可以说他是唐高宗时期军事顶峰的象征。”
文学形象:
在演义小说作品中,苏定方的形象与真实历史相差甚远,甚至与其形成鲜明对比,可以说是被后世通俗小说、评书和戏剧歪曲形象最严重的历史人物之一。然而苏定方的文学形象在隋唐系列小说中也有一个逐步丰满,逐步演化的过程。
清朝年间,隋唐历史演义类小说的集大成作品《说唐演义全传》刊行以后,苏定方和其子孙的形象随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小说主要的反面人物。作为隋唐系列小说中的代表作,《说唐》的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刻画无疑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隋唐小说作品。之后《隋唐演义》、《兴唐传》等相关评书陆续问世,苏定方在通俗文学中的反派形象也就彻底定型。
到了《说唐后传》(罗通扫北)中,苏定方则以一个白脸长髯的奸臣面目出现。
此后在《说唐三传》(薛丁山征西)里,苏宝同成为西凉国大元帅,兴兵进犯大唐,为家族报仇雪恨。秦琼的独子秦怀玉,尉迟恭两个儿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都死在他手上,薛仁贵被打成重伤,罗通也在界牌关盘肠大战身亡。苏锦莲仙传妙法,有打将神鞭,把薛丁山打致吐血而逃,在追赶途中被陈金定偷袭而死,苏宝同最后也被小说主角薛丁山等人率兵剿灭。当然,以上小说评书中的故事情节皆为子虚乌有。罗成、罗通、苏麟、苏凤、苏锦莲、苏宝同、秦怀玉、尉迟宝庆、薛丁山、陈金定等人纯属小说创作中的虚构角色,古代并无其人。
《说唐》之后还衍生出了众多相关评书,如《兴唐传》,除北平王罗艺和隋唐第七杰罗成被苏定方所害外,隋唐第六杰伍天锡在扬州会比武的时候也死于他的冷箭之下,但在兴唐后传里还是以罗通报仇杀死苏定方而告终。评书《隋唐演义》有多个版本,也是说书人根据《说唐》等小说改编而成,并多次拍成电视剧,因而流传甚广。

看一个人的历史评价,不能仅凭演义小说,要以史书为准。在历史上,各朝各代对苏定方的评价是中肯的。至于演义、小说、评谈一类中的虚构人物,不能代替历史真实。

唐朝忠臣良将苏定方为什么被后世“黑”的这么厉害?

唐朝忠臣良将苏定方被后世“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以下几点:一、个性过于耿直,得罪人太多;二、苏定方本是受降的将领;三、功高震主。

苏定方,名烈,冀州武邑人,杰出的军事家。十五岁便随父出征,苏定方一生功绩很多,例如:破东西突厥、讨伐高句丽、平定吐鲁番等都有他的功劳,如此高功的一个人却不出名这着实让人感到奇怪,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这样一位名将不出名反被黑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首先可能是苏定方的个性过于耿直,不够圆滑。这导致他与朝廷中的大臣关系越发不好,但是苏定方功绩很大,这让很多人妒忌他,毕竟唐高宗都说过朝廷的嘉奖抵不上苏定方的功绩,在这样高的赞誉下苏定方的政敌也越来越多,以至于后期很多功劳都被政敌掩盖。

其次,隋朝分裂后苏定方投奔窦建德等在河北的起义军,在虎牢关战败归顺李世民,苏定方本是受降之后被招降的将领,加上苏定方出身不够,又没有什么靠山很多功劳也就渐渐被埋没。

第三就是苏定方功劳太高了,就像之前说的,唐高宗夸赞苏定方功劳大,对于统治者而言苏定方本身不是自己的亲兵部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隔阂,统治者不可能让苏定方的功绩掩盖自己嫡系的功绩。再者功高震主,于是统治者就开始放任朝廷内苏定方政敌对他的打压。

你们认为是否有其他原因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大唐名将苏定方究竟有多勇猛?当时真的无人能与之匹敌吗?

苏定方是唐朝起初的名将,他在归顺唐朝的后半生都在为唐朝的疆土战斗着,在他七十多年的人生当中一直都是在为唐朝的疆域扩展做着准备,也是因为在他的带领之下唐朝军队多次的战胜敌人,所以苏定方就被称为是唐朝打天下的人,不过在相关的历史小说当中苏定方并不是一个英雄的身份,主要是因为小说为了更加吸引人总会有一个反面人物的。

苏定方最开始并不是和唐朝一起战斗的,在后期投靠了唐朝并跟随李斯学习兵法,在唐朝初期的版域扩张当中一直都是身先士卒的代表,苏定方经历了唐朝三个朝代,可谓是全部的精力都花费在战斗当中,苏定方也是一个不对政治感兴趣的人,只是通过自己实际的努力来帮助唐朝稳定疆土的,在七十多岁的高龄出征也是可以看出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志向的。

苏定方在李世民时期就一直跟随着李靖在外征战,到李治时期因为李治一直想要向百姓们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一直要求去扩张疆土,苏定方对于李治的命令也是服从的,但是朝中的大臣们认为不该再次的战斗了,但苏定方还是服从了李治的要求出发了,在路上的时候就因为疾病去世了,苏定方的军事能力对于唐朝时很宝贵的,不过并没有一个善终的结局。

苏定方因为后期小说对于他的描写让很多的人们认为他是专门对付隋唐演义里面的英雄,但小说中并没有描写苏定方投靠唐朝之后为唐朝疆土安全做出的努力和牺牲的,也就导致后世人们对于苏定方并不是很熟悉,但唐朝初期苏定方为国家安全做出的努力是没有办法被大家消灭掉的,苏定方可以说是一个英雄战斗人物的。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就弃之不用,后人敬他为名扬千古的一代名将

提到唐高宗李治,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为政昏庸,为武后怯懦,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帝。

不过,如果全面细读史书,则不难发现唐高宗其实并非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相反,他一生励精图治,举贤任能。

在唐高宗的统治下,唐朝名将辈出,此处不得不提一代名将苏定方。

苏定方是唐高宗时期重量级的军事将领之一,名烈,字定方,从小就骁悍多力,声名在外。

隋炀帝大业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年少的苏定方开始跟随他的父亲苏邕“率乡闾数千人为本郡讨贼”,战斗中“先登陷阵”,多次击溃敌军。

苏定方的父亲去世后,他开始接替父亲统领部众,带领乡勇消灭了郡内两支盗匪。

隋末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后,苏定方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在他旗下大将高雅贤的帐下效力。

很快,他就得到了高雅贤的赏识,并被其收为义子。

然而好景不长,武德四年,窦建德败亡后,苏定方只能跟随高雅贤投奔窦建德旧部刘黑闼。

次年,高雅贤在洺水之战中阵亡,刘黑闼不久后也被唐军打败。

闯荡多年且屡次立下战功却再次草草收尾,这令苏定方苦闷又彷徨,河北势力消亡后,苏定方选择退隐山林。

贞观初年,唐朝推行府兵制,苏定方因为骁勇善战被推举任命为匡道府折冲都尉。

贞观四年,彼时已38岁的苏定方随李靖北上征讨东突厥,碛口突袭东突厥颉利一战后,苏定方立下奇功,以战功升任左武侯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

不过,自此战过后,苏定方仿若被李世民遗忘了一般, 一直到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已经59岁的苏定方才重新被重用,三次挂帅出征。

永乐六年,西突厥大将背叛唐朝,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力量扩大,严重威胁到安西四镇和西北方的安全,因此,唐高宗下令派大军西征。

苏定方为前军总管,随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咬金北上征讨西突厥。

行至鹰娑川一带,唐朝大军遭到突厥二万余兵力阻击,程咬金派苏海政出战,然而突厥鼠尼施部落又陆续派出两万步骑进行增援,两军一时难决胜负,形势紧张。

此时,苏定方率领的先遣部队已在与主力相隔一个山头的地方进行短暂休息,好在苏定方向后回望时见主力所在处尘土飞扬,判断程咬金和其率领的队伍必定是遇到了敌军,立即挑选五百名精骑支援程咬金。

五百精骑加入战斗后,很快就“贼众大溃”,苏定方乘机带领部队追敌二十里,“杀千五百余人,获马二千匹”。

可以说,正是因为苏定方回师救难这一举动,才扭转了鹰娑川之役的整个战局,打得突厥丢盔弃甲。

眼见突厥军被打得落荒而逃,苏定方提议继续乘胜追击,而军中副大总管王文度却因为嫉妒苏定方这一战立下的战功不同意,矫称自己有圣旨在手。

结果,此战唐军无功而还。

显庆二年,朝廷决定再次征讨西突厥,这一次,65岁的苏定方被任命为行军大总管。

得知苏定方仅率领万余将士抵达曳咥河西的时候,西突厥的首领阿史那贺鲁踌躇满志,率领五支突厥兵共计10万余人将唐军四面合围。

突厥兵仗着兵多,对唐军进行了三波冲击,但却始终无法入阵。

原因无他,苏定方早就命全军分成步、骑两支梯队,分别占据南原高处和北原,步兵梯队形成“城墙”, 骑兵梯队则作为机动部队和预备队,既作防守准备,又能及时支援步兵、随时突击敌人。

因此,唐军凭借着无懈可击的战斗队形和顽强的战斗意志,顶住了突厥兵的屡次进攻。

苏定方在防守的同时,也不忘了观察敌军的错漏之处。

突厥军多次进攻未果,阵型也乱了起来,苏定方当即令骑兵从北原高地处对突厥军侧翼展开突击,将士们猛地杀向敌阵,突厥军猝不及防,落荒而逃。

苏定方化被动为主动,令步、骑协同进攻,追击三十里,杀人马数万。

贺鲁西逃后,苏定方将已经投降的突厥兵纳入唐军序列,一时间唐军兵强马壮。

彼时突降暴雪,平地二尺,本就早已疲惫的士兵们 “咸请俟晴而行”。

然而,苏定方深谙“兵贵神速”之道,命副将萧嗣业等率骑兵追击西逃的贺鲁,自己则率精锐插入纵深阻断敌军退路,意在出其不意,攻敌不备,前后夹击下一举歼灭贺鲁。

事实证明,苏定方的决定是正确的,贺鲁等人看到天降暴雪,认为唐军必定会原地休息,于是早已放心地停下了逃跑的脚步。

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唐军不但没有停止追击,反而昼夜兼程,对西逃的突厥军穷追不舍,打了突厥军一个措手不及,不但斩获数万人,还将突厥的大旗和战鼓也缴获了,最后还追获又一次逃跑的贺鲁及其亲属。

息兵后,苏定方令西突厥各部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同时,慰问百姓疾苦,恢复当地的畜牧业生产,将所有被贺鲁掠夺的财物、牲畜全部归还百姓。

苏定方这一战,仅用万余兵力就击溃且平定了西突厥十部主力,为唐朝解决了西突厥这一难题,可谓立下了不世之功。

回朝后,高宗册封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其子苏庆节被封为武邑县公。

显庆四年,此时苏定方平定西突厥不到两年,都曼联合疏勒、朱俱般、葱岭三个小国再度反叛唐朝,唐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率兵讨伐。

苏定方依旧采用“出其不意,长途奔袭”的战术,挑选精兵一万人,马三千匹,昼夜兼程直奔杜曼的老巢,都曼仓促之下,只好出兵应战,然而节节败退,最后退守马保城。

不久,唐军后续部队赶到,迅速包围马保城,又就地取材,伐木制造攻城器械,杜曼自知已成瓮中之鳖,遂出城向苏定方投降,由此“葱岭以西悉定”。

成功平叛阿史那贺鲁与杜曼的这两次战役,对唐朝而言意义重大。 其一,降伏贺鲁后,唐朝实现了对西突厥的全面控制,疆域“极于西海”。

擒获都曼之后,疆域“西尽波斯”,两次战役结束后,唐朝得以在原部落境内进行大规模的行政建制与规划,进一步巩固了大唐统辖的西域面积。

换言之,苏定方为唐朝开疆辟土数千里,使得唐朝疆域达到空前绝后的巅峰阶段,这不仅在唐朝名将中罕有,在历代名将中,苏定方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

而苏定方在战后率领军民 “通道路,置邮驿,掩骸骨,问疾苦,画疆易,复生业” 更是深得民心,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是巨大的,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举措,不但缓解了民怨,还向百姓提供了最基本、最急需的物资和服务,同时“复生业”让百姓们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如果说,平叛阿史那贺鲁与杜曼的这两次战役让世人看到了能征善战的苏定方,那么百济大战则全面检阅了苏定方的作战指挥能力。

唐初,在今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北为高句丽,东南为新罗,中西部则是百济。

显庆五年,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仗着高句丽的支持,多次侵犯小国新罗,新罗国王上表求唐救援。

唐高宗任命苏定方持节神丘、峭夷、马韩、熊津等十四道大总管,统领水陆十余万大军讨伐百济。

苏定方率领将士们从城山乘船横渡黄海,唐军经过几个月的千里跋涉,终于在八月抵达熊津江口。

然而,百济早有准备,沿江屯兵据守。

苏定方当即令部队从东岸出兵,摆开兵阵与百济军展开交战。百济兵力不足,“死者数千人,余皆溃走”。

随后,唐军的后续梯队又陆续赶往百济,一时之间水面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战船。

苏定方亲率步、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百济都城泗沘城,唐军兵临泗沘城下后,苏定方巧用计谋,令将士登城树起唐军旗帜,城内的百济官民不明就里,人心惶惶。

不久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诸城城主皆出城投降,苏定方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就令“百济悉平”。

百济大战后,唐高宗将百济划为六个州,自此,大唐的疆域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

而苏定方此次从山东出发,跨海两栖登陆作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少有且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作战。

百济大战的胜利,不但意味着唐高宗时期唐朝水军的强大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达,还全面地考察了苏定方组织水、步、骑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苏定方随机应变的能力也令人叹服。

毋庸置疑,苏定方是个出色的将领。

乾丰二年,一代名将苏定方逝世,终年 七十六岁(一说六十七) 。

苏定方虽年少成名,却壮年蹉跎,沉寂长达二十余年,在年近六十岁的时候才得以施展才能。

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苏定方,后人敬他为名扬千古的一代名将。

《毛泽东评说中国 历史 》也曾评价:“ 苏定方,名将亦大将。”

然而,“伏久者,飞必高”, 苏定方以其非凡的作战能力和辉煌的战功战绩,无一不印证了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对其选择弃之不用,是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