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名将祖大寿,皇太极为何一定要劝降他?
皇太极并没有选择处置他,而是接纳了他的投降,不过在投降之后最终背叛皇太极,可即便如此还是表现的宽宏大量之事,从此之后也不会信任,就会选择雪藏。
试想一下,如果重新的重用,又一次选择背叛所造成的这些损失,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承担。因为之前就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根本就没有人愿意继续的遭受损失,毕竟这种损失也真的特别的大,也并不是大家所可以承受的。
既然祖大寿之前就已经有过前车之鉴,在此时皇太极为什么就没有选择除之而后快呢?这是因为在这背后也会有着强大的家族力量。祖大寿的儿子们全部都会拥有着重要的职位,比如说外甥就是吴三桂,这一个人就让大家不敢随意的乱动。吴三桂手底下拥有着很多的兵马,作为皇太极还是应该多多少少给一些面子,那个时候的军队根本就不稳,如果吴三桂选择造反,那么皇太极随时都有可能会丢失江山,这也是皇太极所不愿意看到的。
结合各种利弊来看,皇太极也只能够选择雪藏祖大寿,而并不敢选择其他的一些特殊方法,即便是多尔衮也同样会选择多给一些面子,这也就是祖大寿在投降之后最终会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
为了能够继续得到家族的支持,所以吴三桂还有祖大寿的儿子,全部都能够得到重用。祖大寿就不愿意被大家重用,主要是因为他一直都对明朝中心,而且也不愿意和之前的战友在战场上相见,选择隐退,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祖大寿虽然先后两次选择投降,但是也同样会拥有着有目共睹的忠心,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一些责任,也同样没有忘记忠诚,在选择投降之后更是直接销声匿迹。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祖大寿为明朝立下了大功劳,皇太极如何处置他的
皇太极即位后积极执行扩张政策。对朝鲜不宣而战,迫使其签订《江都和约》,不久又亲率大军迫使朝鲜国王李称臣纳贡,允诺与明代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沈阳为人质。对蒙古,用联姻、赏赐、封王封爵等手段,赢得了蒙古诸部的支持和效忠。并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代降官降将采取招降收买政策,量才录用,赐以庄田、奴仆、马匹,并委以官职。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还从大明网罗名将。十年间,大明共有五位重要战将投降了皇太极,大大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力量。这五将是洪承畴、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和祖大寿。
皇太极率大军打到北京时,袁崇焕与祖大寿千里驰援。皇太极施反间计,制造谣言,崇祯误信,袁崇焕系狱。祖大寿惊惧出关。五年,祖大寿率军为大凌河筑城。尚未竣工,皇太极率兵围城。城中缺食,祖大寿表示投降,说妻子在锦州,他愿回锦州作内应。但到锦州后,他就拒绝投降了。
皇太极亲率大军第四次伐明时,将祖大寿围困。祖大寿出兵击退多铎。皇太极致书祖大寿,求相见,祖大寿闭城不出。松锦大战中明军大败,而祖大寿据守的锦州被皇太极团团围困,城中无食,只好投降。尽管投降后仍授总兵官,却不受重用,郁郁而终。
于是范文程向皇太极报告:洪承畴不会自杀。皇太极随即亲自前往探望洪承畴,将身上的御衣解下披在他身上。洪承畴睁大眼睛感激地看着皇太极,叹道:“真命世之主也!”于是归顺大清。之后,洪承畴隶属汉军镶黄旗。顺治登基后,他积极贯彻顺治的怀柔政策,成绩显着。顺治二年到南京总督军务,经略湖广、广西、贵州。由于他的诱降,永历政权中很多官员投降了清朝,对于瓦解西南抗清力量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开清第一功”,但也是“灭明第一人”,乾隆因洪承畴为叛明降清的人,将他列入《清史贰臣传》。
入关后随阿济格西追李自成,又随孔有德南下,因功改封平南王,驻广东。三藩起事时,他仍忠于朝廷,封平南亲王,但因子尚之信叛,忧愤而死。
祖大寿两次投降都实属被逼无奈。
祖大寿是明末的名将,率军驻守辽东,勇敢过人,是当时明军对抗清军的中坚力量。他曾经参与了宁远大战和宁锦之战,在两场战役之中贡献极大。后来曾多次投降清朝,又复归明朝,最后还是成为了一名降清将领。虽然祖大寿两次降清但是在后世的名声却一点也不差,这完全是因为他投降的原因。
祖大寿总共两次降清,第一次是诈降,第二次是真正的投降,彻底归顺了皇太极。而鉴于祖大寿的第一次诈降,在第二次投降后,皇太极就再也没有重用他。
第一次投降时,皇太极极其欣赏祖大寿,率兵包围了祖大寿的军队。而祖大寿也耍了皇太极,他假装归顺了皇太极,这让皇太极喜出望外,立马赏赐了许多的金银珠宝。结果,祖大寿带领军队到了锦州城后,立马和皇太极翻了脸,打死打伤了很多清军,又为明朝抗击了清军10余年。
史书记载第二次投降是在崇祯四年,清军倾巢而出包围了祖大寿的军队,这一包就是数个月,而祖大寿早就没有了外援之力,这个时候城池粮食殆尽,没有吃的,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现象,出于无奈祖大寿答应了皇太极投降满清。
祖大寿虽然两次投降,但是祖大寿也的的确确为了明朝做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他也确实是个忠臣,无耐力量太过薄弱,已无回天之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诸葛亮死后,刘禅杀了哪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