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郭逵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在等级鲜明的古代社会,想要成为一名高级将领,大体来说有着两种途径:一是依靠自己的出身,如果是名族、功臣的后代,那么往往很容易就能够被委以重任,享受高官厚禄;第二便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如果能在战争中表现出色,那么也能够逐渐升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二种人的占比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最主要的方式。
在我国宋代,有着这样一位将领,他从底层的士兵、低级武官一直当到左武卫大将军,为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姓郭,他被与武则天时的大将、宰相郭元振、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合称为"三郭",又因为和狄青大体处于同时代,他也与之齐名,被后人推崇。这位一生不凡,受到许多赞誉的名将便是郭逵。
乾兴元年(1022),郭逵出生于洛阳,其先祖本是河北钜鹿人氏,在北宋初年先是迁徙到京城汴梁,后来又在洛阳去世,后人便居住在了洛阳。据《宋史》记载,郭逵为人"幼慷慨,喜兵学",从小就展现出了豪爽的性格和对军事的喜爱。于是长大后,他投身军营,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毅然选择了相对而言更加艰难的道路。
很快,郭逵迎来了升迁,但这是因为其父曾在朝中任职,他受其恩荫得以被封北班殿侍。后来宋夏战争爆发,郭逵担任延州西路都巡检使的兄长郭遵壮烈捐躯,朝廷又抚恤郭逵,升迁其为三班奉职。当时,郭逵属于一代名臣范仲淹的部下,范仲淹对这个豁达豪爽的后生十分欣赏,常常"勉以问学",对其大加培养。
不久后,朝廷准备攻打西夏,出兵灵武,郭逵对此判断道:"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结果,朝廷派出的任福果然遭遇了重大失败而全军覆没,此后人们便对郭逵的远见十分佩服。依靠着优异的表现,郭逵被陈执中引为自己麾下的驻泊将,一次众将议论当时的良将,大家都说是葛怀敏,但郭逵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为人耿直的郭逵直抒己见,说道:"怀敏易与尔,他日必败朝廷事。"听到这话,陈执中有些不满。
但仅仅过了几天,他又认真询问为何郭逵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郭逵回答:"喜功徼幸,徒勇无谋,可禽也。"听完这话,陈执中夸赞道:"君真知兵",这是因为就在几天前,被众人推崇的葛怀敏兵败身亡,这又一次体现了郭逵的远见。
在陈执中的推荐下,郭逵升任真定兵马监押。上任不久,不远的保州爆发了叛乱郭逵前往平定,恰好叛乱者之一的侍其臻曾与他一起在范仲淹麾下做事,于是郭逵径直来到城下,"示以旧所佩紫囊"。
这张亲情牌打动了侍其臻,再加上郭逵以自己的性命保证投降后不会被加害,保州之乱很快便平定,郭逵也"论功加阁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
郭逵慢慢积累功勋和资历,在军中也是稳步升迁,但缺少在战场上的大功使得他一直没能登上高位。嘉祐初年,他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建功立业的机会,当时,湖北的彭仕羲宣布叛宋,郭逵受命前去征讨。因为当地地形复杂,郭逵先是俘虏了彭仕羲的手下,以其为向导"尽平诸隘,遂破其所居桃花州",逼得彭仕羲仓皇逃窜,余众都被收编。
郭逵几乎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在平定彭仕羲后,他多次升迁,逐渐进入了高级将领的行列。治平四年(1067),宋军攻下了绥州,但朝中都认为绥州食之无味,主张将其放弃,宋神宗听罢下达了焚烧绥州的诏书。郭逵虽然收到诏书,但却认为绥州不应放弃而不予实行,此时西夏提出用塞门、安远两座要塞换取绥州,但郭逵害怕这是欺诈,因此坚持先交要塞,西夏果然反悔,于是宋朝得以保留绥州。
立下这样的功绩,宋神宗喜出望外,亲自下诏褒奖道:"渊谋秘略,悉中事机。有臣如此,朕无西顾之忧矣。" 熙宁八年(1075),越南李朝南上侵扰宋朝边境,郭逵挂帅出征,很快就根据实际状况制定了先擒越南主要谋士刘应纪,令敌军丧失主心骨的作战方针,并成功将其实施,此外,郭逵还联合越南周边的诸国,与宋军一同作战,最终在数月之内便逼得李仁宗李乾德主动请降。
然而,回到朝中的郭逵却因为没能夺取交州全境而将其贬官,被贬的郭逵一口气在家中闲居了十年,天天读书写字陶冶情操。
宋哲宗继位后,多次任命郭逵,但郭逵以年老为由不愿做官,最终于元祐三年(1088)病逝在故乡洛阳,朝廷追封其为雄武军节度使、司空,算是对他数十年军旅生涯的嘉奖和表彰。
郭逵的先人于北宋初年徙居京师,后卜葬洛阳,遂定居。父郭斌。郭逵以父荫补北班殿侍。宝元、康定年间,西夏李元昊扰宋朝沿边州郡,郭逵兄郭遵为延州西路都巡检使,被西夏兵杀死,宋廷优恤,录郭逵为三班奉职。时范仲淹正任陕西都部署,郭逵即隶其麾下,待他如子侄一般。
郭逵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很有战略眼光,为众佩服。当时,有这样两件事反映了郭逵的才智。一是军中议论攻西夏取灵武。郭逵表示反对,他说:“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结果出师不久,泾原任福全军覆没。众佩服郭逵有先见之明。二是对将领葛怀敏的看法。郭逵认为他“喜功徼幸,徒勇无谋”,故“他日必败朝廷事”。不久,葛怀敏果然兵败身死。由此郭逵被众誉为知兵者。后调任真定兵马监押,平保州兵变。
郭逵办事,极为精细认真。庞籍镇河东时,以郭逵权知忻州。这时,契丹来使请求割取天池庙地。庞籍久不能决,于是委托给郭逵处理。郭逵查阅有关文书档案,发现有一通太平兴国年间契丹写给天池县的信,提到:“遥祀天池庙有应,以属南朝地,未敢擅修。”据此,向契丹使者出示信件表示拒绝,使契丹无法再争,大为折服。
嘉祐初年,湖北溪蛮彭仕羲反宋,郭逵加带御器械,为荆湖北路兵马钤辖兼为澧州知州。郭逵先抓获了彭仕羲的亲信,安置在自己身边为小史,并向他了解那里的山川地形和防务虚实。嘉祐三年(1058年),即以小史为向导进兵围剿,连破罗城峒及贺府等二十多处险隘,攻拔新州,乘夜向彭仕羲的根据点桃花州挺进。彭仕羲弃城逃跑,余部皆降。郭逵以战功迁为礼宾使,徙荆湖南路兵马钤辖、邵州知州。累迁容州观察使、泾原路副都部署。
治平二年(1065年),郭逵担任检校太保、同签书枢密院,出领陕西宣抚使,判渭州。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后,迁静难军留后,改宣徽南院使,判郓州,又改镇鄜州。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朝廷拿不定主意。边将种谔接受了西夏嵬名山的投降,并攻取了绥州,但西夏人却杀死了宋将杨定。朝廷舆论认为,应该放弃绥州,英宗甚至下诏,要焚烧后放弃绥州。郭逵坚定地认为,绥州不能烧,也不能放弃,而应当坚守,用以安置嵬名山举族而归降的1.3万人。因此郭逵果断地隐匿了诏书。不久,西夏提出用塞门砦和安远砦来交换绥州。郭逵认为这很可能是空口欺诈,他提出一个条件,即必须先行交出塞门、安远二砦,才可交移绥州。由于郭逵派出的使者有西夏西平王在祥符间写的一封信,证明塞门、安远二砦的界址在长城岭下,西夏使臣无法驳斥,此事遂以宋朝保有绥州而告终。英宗下诏表彰郭逵,说:“渊谋秘略,悉中事机。有臣如此,朕无西顾之忧矣。”郭逵加检校太尉、雄武军留后。
熙宁九年(1076年)正月,交阯李乾德攻陷广南的邕州等地,朝廷拜郭逵为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经略招讨使,兼荆湖南北路、广南东西路宣抚使,携同在鄜延与河东的旧将士,前往征讨。郭逵认为广源州是咽吭之地,兵甲精锐,不先攻取必有腹背受击之患。他又分析到刘应纪是彼方的谋主,不先擒刘应纪,则军声不会大振。于是确定了攻击重点的方针。一战而胜,刘应纪投降,军威大振。接着,又攻拔了决里隘,并乘胜攻取了桄榔、门州等地,与李乾德在富良江决战。李乾德无路可走,奉表请降。这时,郭逵原有的三十万大军,由于冒着炎热进入瘴疠之地,伤亡逾半数,军粮也尽,虽一水之隔不能再进,乃班师回朝。后贬左卫将军,西京安置,闲居了十年。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赵煦登基为帝哲宗即位后,一度起知潞州,进广州观察使,知河中等职。以左武卫大将军致仕。
元祐三年(1088年)十二月十四日(12月29日),郭逵在洛阳嘉庆里的家中病故,享年六十七岁。哲宗闻讯后,为其辍朝一日,追赠雄武军节度使。
在明代黄道周的《广名将传》中,郭逵位列其中。
郭逵
郭逵字仲通,他的祖先从邢州移居洛阳。康定年间,哥哥郭遵在对敌作战中死去,录用郭逵任三班奉职,编属於陕西范仲淹麾下。范仲淹用学问劝勉他。延安清刚社募兵误杀了内属的羌人,即将定为死罪,郭逵请求赦免了他们,使十三名壮士活了下来。刚议论夺取灵武,郭逵说:“路途远粮草就接济不上,城市大兵却不多,不会得到好处。”没多久,泾原任福全军覆没,人们都佩服他有先见之明。
陈执中安抚京东,上奏让他任驻泊将。陈执中同宾客辅将议论当今的名将,共同推崇葛怀敏。郭逵说:“葛怀敏很好对付,日后一定败坏朝廷的事情。”陈执中开始很生气,过了几天,问也说:“您从哪儿知道葛怀敏不是名将并要败坏事情呢?”回答道:“喜好功劳心存侥幸,只有勇力没有谋略,是可被擒获的。”陈执中感叹道:“您真懂得军事,葛怀敏已经全军覆没了。”任真定兵马监押。
保州的士兵叛乱,田况派郭逵去招降他们。郭逵和叛将侍其臻曾一同事奉范仲淹,驱马跑到城下,出示他以前佩带的紫囊。侍其臻认得它,就和他的党羽韦贵、史克顺都拜了两次,邀请郭逵登上城墙。相见以后,向他们讲明祸福,人们有的不能立即打消疑虑,说:“如果投降,恐怕不被免罪。”郭逵请求用自己作人质,於是开城投降。评功加官合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遭遇母亲的丧事,不能解除官职,共请求三次才允许。庆帅杜杞赠给他四十万钱送行,他谢绝了。丧事完毕,任泾原都监。攻下古渭城,转任通事舍人,徙河北缘边安抚都监。辅助吴奎出使契丹,正赶上它的君主接受尊号,他进入观礼。出使回来,贬黜为汾州都监。
庞籍镇守河东,让他代理忻州。契丹来索求天池庙的土地,庞籍不能决断,把它推托给郭逵。郭逵访求得到太平兴国年间的旧文书,证明它是朝廷的土地,契丹惭愧屈服。
湖北溪蛮彭仕羲叛乱,加官带御器械,为湖北路钤辖兼澧州知州。得到蛮人的亲信做向导,全部平定了各险要地区,於是攻下他们所居住的桃花州,彭仕羲弃城逃跑,手下的人全部投降。迁任礼宾使,徙南路钤辖、邵州知州。武冈蛮谋反,郭逵讨伐平定了它。累积迁官为容州观察使。仁宗的山陵,让郭逵执掌值宿守卫。迁任殿前都虞候,出朝为泾原路副都部署。
治平二年,以检校太保同签书枢密院,随即出朝领陕西宣抚使,判渭州。郭逵虽然立下了军功,但是突然跻身於政治领域,议事的人心中不服,谏官、御史交相议论他,没有依从。神宗即位,迁任静难军留后,召回朝。谏官再次竭力争辩,才改任宣徽南院使、判郓州。到郓州七天后,徙镇守鄘延。
种谔接受嵬名山投降,取得绥州,夏人於是杀了杨定。朝中的议论认为就要发生边界争端,想放弃绥州。郭逵说:“胡虏已经杀死了朝廷的官员,而我们又放弃绥州不守,显得软弱已经过分。而且嵬名山带领全族来归服,应该怎样安排他呢?”不久夏人想用塞门、安远两寨来交换,朝廷答应了。郭逵说:“这正是商於六百里的计策。除非先交付两寨,不能给他们地。”派他的部属赵?、薛昌朝同夏的使臣谈判,只说寨基。赵?说:“两寨北边,原先有三十六个堡垒,并且以长城岭为界,西平王祥符年间传发的文件本来还在。”胡虏吃惊不能回答,於是停止了他们的请求。当初,皇帝下令焚烧放弃绥州,郭逵隐瞒了不传达。到这时,皇帝询问大臣,都没人知道,郭逵才自己弹劾从前违背韶书旨意的罪过,皇帝亲手下诏表扬答覆他。
夏人又请求用逃亡的人景询交换嵬名山,郭逵说:“景询,是平庸的人,对事情有什麽重要!接受了他就不能不把嵬名山还给他们,恐怕从此外族首领再没有敢奔向朝廷教化的了。”郭逵刺探到杀杨定的首领的姓名,间谍报告说夏人即将在边境杀了他们来谢罪,郭逵说:“这是用将要枭首的死囚来骗我们。”答覆说:“一定要捉拿李崇贵、韩道喜来。”夏人说:“已杀了他们。”郭逵命令用两人的外表形貌向胡虏查问,情况获得后,他们才逮捕二人献来。加官检校太尉、雄武军留后。
韩绛主张让种夸考虑谋取横山,同郭逵商议出兵。郭逵说:“种夸,是个狂妄无知的人,朝廷只是因为他家的先世任用他,一定会耽误大事。”韩绛很生气,认为他在诋毁阻挠,上奏召回郭逵。次年,庆州叛乱,他出朝判永兴,徙秦州。王韶开发熙河,郭逵检举他不遵法度。朝廷派蔡确审问此事,说郭逵捏造罪名诬告他,罢免宣徽使、潞州知州。徙太原,恢复宣徽使。
交阯李乾德攻陷邕管,被召任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兼荆湖、广南宣抚使,请求让鄘延、河东的旧官吏将士跟随自己。即将出发时,皇帝在便殿设宴款待他,赏赐中军的旗帜名号宝剑锁甲来显示恩宠。停驻在长沙,先派将领收复邕、廉;到了广西,讨伐攻下广源州,降服守将刘应纪;接着攻下决里隘,乘胜夺取桄榔、门州,大战於富良江,斩伪王子洪真。李乾德非常困迫,进奉表章归顺朝廷。当时兵士有三十万人,顶着暑气来到瘴地,死了的超过一半。到这时,同贼军相隔着一条河不能前进,就班师了。因此贬官左卫将军,西京安置,隐退居住了十年。哲宗即位,恢复左屯卫大将军退职。起用为潞州知州,升任广州观察使、河中知府。辞官回到洛阳,改为左武卫上将军、提举崇福宫,去世。停止处理朝政一天,赠官雄武军节度使。
郭逵意气风发喜好军事之学,神宗曾询问他八阵遗法,回答说:“作战没有一定的式样,这只是奇正相生的一个法式罢了。”於是给皇帝说明详情。在延安,让他把这教给兵士,很久不成功。郭逵挑选了熟习金鼓屯营的校官六十四人,让他们每人教一队,立刻就成功了。特别善於任用偏副将领,每到他的部队,让人们自己诉说他的才能,空闲时检阅查考他们,所以作战时都能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技能。
李复圭治理庆州失败的事,斩了李信、刘甫以后,还想治鄘延都巡检使白玉的罪。白玉谒见郭逵向他托付后事,并哭着说不能奉养母亲终老。郭逵哀怜他,没有遣送,替他申诉救助非常尽力,得以免死。后来白玉在新寨打了大胜仗,神宗对郭逵说:“白玉能以功补过,是你的力量。”每次作战,首先招集安抚,然后战斗,爱惜士卒,不随便加以诛杀。那些杀死贼人妇女老弱的人,都不奖赏。虽然因为征讨南方没有功效而被长时间免官,仍隐然是一时老将。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72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