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沈万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中国的江南地区,有一座“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据说在当年这里,是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家里阿有个沈万三”?(这句话很有意思是:既然家里可没有沈万三这样的富有,就要懂得勤俭节约。)
近些年,随着周庄被开发为旅游胜地,沈万三的故居“沈厅”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镇上的特产小吃“万三蹄子”、“万三饼”,也使游客们在大饱眼福之余也增添了口福。沈万三的故事更是不胫而走,流传到了各地。
民间有传说,在元末明初在江南,有一首富叫沈万三,他的钱多的,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最后招来了杀身之祸、家破人亡。
传说是真的吗?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沈万三?
传说沈万三富可敌国
从明代起,沈万三就成了大富之人的代名词。在万历年间流行的书《金瓶梅词话》里,其中书里的主角潘金莲,就说过这么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南京的沈万三,北京的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由此可见沈万三的富有,真可说是从古至今妇孺皆知。
沈万三是如何发财的,至今是个谜
据说沈万三早年间,在路上看见一个农夫提了一百多只癞蛤蟆,沈万三不忍,好心从农夫手上买了下来,把癞蛤蟆全部放生了。那知第二天,看见癞蛤蟆都聚在一个瓦盆中,并没散去,于是出于好奇,就把瓦盆带回了家,用来当做洗手盆。
有一次,他老婆洗手不小心将头上的银钗掉了进去,不料银钗一变二、二变四,不一会儿已是满满一盆。从此沈万三由是富甲天下。
沈万三究竟有多富
《明史》有记载说,沈万三答谢私塾先生:“每文成,酬白金以镒计”(意思是说:写好一篇文章,就奖励二十两银子)。一篇文章就给如此高的酬金,沈万三的富有可见一斑。
明代孔迩的《云焦馆纪谈》里记载,沈氏“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说:沈家为了酿酒,需用数十顷田地,为了给这些田地引水,还专门修了水渠),如此家产令人咋舌。
沈万三是如何得罪了朱元璋?
据说,当时沈万三主要是在苏州经营,而苏州一带在那时都是张士诚的底盘。沈万三要在张士诚的底盘做生意,必然也要支持张士诚。当时张士诚也对沈万三格外欣赏。
当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定都南京后。沈万三为了讨好朱元璋,就在洪武六年(1373)前后,得知朱元璋要修筑南京城墙时,就自告奋勇表示要负责修建,从洪武门到水西门十馀公里长的城墙。这个工程量,占整个城墙工程的三分之一。
在城墙修完后,沈万三还向朱元璋进贡了龙角,并献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马十匹,同时还在南京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
此外,沈万三甚至还表示愿意出钱,帮助朱元璋犒赏三军。那知沈万三这次拍马屁,一下拍在了马腿上,朱元璋大怒,要将沈万三处死“一个平民百姓竟敢劳军,这不是要造反吗”?
幸亏有马皇后劝说,“我听说法律只杀违法的,不杀不吉祥的。沈万三一介平民却富可敌国,他是不吉祥的,这种人老天爷会降下灾祸,何必由陛下去杀呢”?
朱元璋这才免他一死,发配云南。沈家的财产自然全部被查抄,据说光田地就有数千顷。
历史上朱元璋真的迫害了沈万三?
近年据专家考证,真实的沈万三他生在元代也死在元代,不可能出现在明处朱元璋时期,对于史籍中有关沈万三在明初的一切“事迹”均是谣传。
沈万三原名沈富,他的生卒确切年岁虽然难以考知,但他在明朝建立以前已去世是可以确定的。
根据《吴江县志》上记载确认
据《吴江县志》上记载:“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二子茂、旺密从海道运米至燕京”。张士诚是在元至正十六年占领苏州,到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沈万三已死去十二年以上。已经去世的人当然不可能遭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打击。
从沈万三子孙的生活年代来看
据元末明初人王行所撰的《沈荣甫墓志铭》、《沈茂卿墓志铭》来看,明代洪武元年(1368)时,沈万三的儿子沈荣已经六十二岁,孙子沈森三十九岁。从此可以推算,距沈万三的出生至少在八十年以上。在元末天下大乱之时,80多岁的沈万三,尚在人世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从沈万三被充军云南的说法看
明朝是在十五年(1382)平定云南的。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在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下,开始进兵云南,到洪武十五年(1382)平定该地。如果按照上面沈万三岁数的推算来看,即便沈万三还活着,而且在平定云南之后就立即把他发配云南,沈万三也该有百岁上下。在古人普遍低寿的情况下,他能否活到一百岁?
如此看来,明代野史笔记和《明史》关于沈万三的记载,有的很可能是把民间传说记录下来,有的可能是误把沈万三子孙附会成了沈万三本人。
总结
沈万三一生都生活在元朝,沈万三与朱元璋之间的种种传说并非真实,有关沈万三在明初的众多“事迹”均是谣传。
在明初,朱元璋对江南官绅采取了严苛的政策,还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郭桓案”为名,大力打击了江南地主和官员势力,使得江南官绅,对朱元璋产生了有极大的怨念。所以将这些怨念,用一些传说借沈万三来表达心中的不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又逐步将明初移民、太祖打击江南地主大族、江南多官田重赋等都附着到沈万三身上,沈万三也就成了江南富民在明初受打击的一个缩影。
有的地方的墓志铭上显示沈万三并不是明朝人。所以说,在明朝建立之前沈万三就已经可能死了。历史很多都是由胜利者来编写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对是错。而如果这个说法是对的话,那么很多电视剧里沈万三跟朱元璋是把兄弟,这就是戏说或者是搞笑了。
而且根据一些书上的记载,沈万三好像还有一个儿子。而沈万三他的儿子只活了48年,而他是死于1376年的。也就是说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沈万三他的儿子已经62岁了。如果他真的是沈万三的儿子,那沈万三起码得有80多岁了,又怎么可能跟朱元璋称兄道弟呢,所以说本身历史上很多的东西就存在着错误,我们没有办法确定他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别人篡改的。
而且在沈万三的亲侄子的墓志铭中,也可以得到沈万三没有在南京居住过这与别的史书上记载的截然相反。虽然说与别的史书上的记载有出入。但是从侧面也能够说明沈万三是经历过明王朝创立的说明他也是元末明初的人。
在元末明初那个混乱的时代下,沈万三想要发家致富,可谓是途径非常多。在战乱的时候,可以通过扩张一些没有主人的地盘可以改良土地什么的种植良田,买粮食什么的,可以挣取很多钱的。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放高利贷吧,沈万三好像是通过放高利贷而迅速支付的,这也就是古代的金融了,而第3个可能就是在元末的时候,海商是非常频繁的,沈万三可能是充当了徽商与海外贸易之间的桥梁,在这其中肯定也是会赚很多的。
反正沈万三个人的能力肯定是非常强的,不然为什么他能做到而其他人做不到,而且沈万三能够做大,运气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智慧和那股胆量。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有沈万三这个人。沈万三本来的名字叫沈富,浙江南浔人。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故事:
朱元璋准备在南京建都,并决定扩建应天城,把它建得非常有气派。但由于战事频繁,开支浩大,根本没钱修城墙。豪富沈万三答应负责修筑聚宝门至水西门一段,还有廓房、街道、桥梁、水关和署邸等相关工程。他不仅延请一流的营造匠师,还整天在工地上督促进度,检查质量。
尽管一些“检校”常去工地制造事端,捞取油水,沈万三却依然比皇家修筑的城墙提前三天完成。可这样做,恰恰大驳了皇帝的面子。随之,他竟又向朱元璋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赏三军。这终于让明太祖龙颜大怒。于是他被籍没家产,发配充军云南边陲。
扩展资料
沈万三与聚宝盆的传说故事:
沈万三家早年是耕种起家的,后来富庶了便雇人耕种。后来有一年,他们那个地方发生了旱灾,许多草木都不能成活,唯有他家一工人,每天能割来许多青草。沈万三好奇问他为什么每天都能割来如此多的青草,割草人隐瞒了事实。于是后来几天,沈万三便悄悄跟随在其后。
沈万山一连几天,跟随割草人后边,偷看着,见他每天都在沈家村北一华里处的沈家桥底睡觉,睡到中午无人时,才去村北牛蛋山上去割草。于是他强令割草人带他去割草的地方,到了那儿之后,发现一片圆形的草地上长着绿油油的草。
他让人去割,无论割多少,草都会立刻长出来,源源不断。沈万山观察发现此山西南靠凤凰山,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第二天带着两人到那里挖出了一个铁盆。沈万三将铁盆带回去之后,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样的地方。
研究了很久都没有结论,最后他将这盆用来盛猪饲料,拿来喂猪,猪长的很快。于是他将铁盆洗干净了,拿回家洗手洗脸。发现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便又将其放在了一边。
后来有一次沈万三的儿媳妇洗手的时候,一不小心将金戒子掉在了盆里。她连忙将戒指捞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金戒指越捞越多,源源不断。沈万三这才知道,这铁盆当真是一个宝贝,此后凭借它发家致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沈万三
历史上沈万三没有被朱元璋所杀。
明朝初期朱元璋准备在南京建都,并决定扩建应天城,把它建得非常有气派,但由于战事频繁,开支浩大,根本没钱修城墙。
豪富沈万三答应负责修筑聚宝门至水西门一段,还有廓房、街道、桥梁、水关和署邸等相关工程。
他不仅延请一流的营造匠师,还整天在工地上督促进度,检查质量。
尽管一些检校常去工地制造事端,捞取油水,沈万三却依然比皇家修筑的城墙提前三天完成,可这样做,恰恰大驳了皇帝的面子。
随之,他竟又向朱元璋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赏三军,这终于让明太祖龙颜大怒。
于是沈万三被没收家产,发配到云南边陲沈充军,万三在云南边陲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岁月,于1392年追随张三丰到福泉山修道,后病逝在了平越,1393年,沈万三仙逝后安葬于福泉山。
扩展资料:
沈万三成为巨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据点,他不仅把心思用在赚钱上,还用在了攀附权力上。
不过他攀附的已经不仅仅是地方官史,而是盯上了最高统治者。
当时正值元末战乱,群雄并起争夺天,开始沈万三支持的是平江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当时,张士诚之所以能固守苏州长达八个月之久,就是因为得到苏州富豪们在财力上的支持。
作为首富的沈万三,自是出力最多,为此,张士诚后来特意为他树碑立传,洪武六年,朱元璋攻破苏州,城破后,朱元璋对苏州的富人甚至老百姓都恨之入骨,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
精明的沈万三转而向朱元璋献金以求得太平,明初,朱元璋要建南京城,沈万三就助筑都城三分之一,金陵城原有十三城门,南门叫作聚宝门,就是沈万三筑的。
此外,他还以龙角进贡,并献有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马十匹等,朱元璋为此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
沈万三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在朱元璋的要求下,他把从事商业活动的主要地方从苏州迁至南京。
据传白酒坊、堆草巷、油坊巷等处都为沈家房宅后院,沈万三虽富敌大明王朝,但在遭受皇权三次沉重的打击后,很快衰落了。
本文《大明王朝36大悬案》,向飞等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万历年间刊行的《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三回里,潘金莲顺口说了句当日流行的歇后语:“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意思是,此事尽人皆知,想瞒也瞒不住。
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
<!-- 广告位:文章通发页 画中画 --> 为什么大家叫他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呢?据董谷《碧里杂存》等资料解释,明朝初年称巨富为“万户”,姓后加“万”,是当时对富人表示敬意的一种习惯称法。又,当时人分五等,曰:“奇、畸、郎、官、秀。”奇最低,秀最高。称“秀”的人家产须在万贯以上,沈氏排行第三,家有亿万资产,故称以沈万三秀或沈万三。可见,他的名字是尊称、排行与户等的合称。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沈万三的祖籍在浙江湖州,祖上迁居长洲(今江苏苏州)东蔡村,到他父亲沈佑时迁至湖州南浔沈家漾。元至正二年南浔一带大水,贫民纷纷逃往他乡,沈佑也在此时迁往周庄。
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他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据《留青日札》记载,当朱元璋打下江浙后,沈万三与其弟万四(沈贵)在两浙豪富中首先输粮万担,献白金五千两,以佐用度,“太祖军食,多取资焉”。但是贪得无厌的朱元璋却要“务罄其所有金”,想方设法来消耗他的家财。
据董谷《碧里杂存?沈万三秀》记,有一次,朱元璋在月朔(即初一)日召见他,给他一文钱要他生利,从初二开始,一文取两文,初三日取四文,初四日取八文,每天翻一倍,亦即按等比级数增长,以一月为期。沈万三不知就里,欣然接受。哪知回家一算,一月之后,该付给朱元璋利息为五亿三千六百八十七万九百十二文。按,洪武钱每一百六十文重一斤,则共计三千三百五十五万四千四百三十二斤。沈氏虽富,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盘剥?
除了巧取,还有豪夺。有一次,朱元璋召见沈万三,要他每年“献白金千铤,黄金百斤”,还命他造六百五十间廊房,养数十“披甲马军”,并对他的田产每亩征九斗十三升的重税。
沈万三大概也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所以想主动报效以保平安。明洪武六年前后,当他得知京城(今南京)要筑城墙时,就主动承担了修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的任务。当时的南京城墙全长三万七千一百四十米,合七十四华里多,朱元璋的筑城计划,仅造砖一项,便涉及一部(工部)、三卫(驻军,相当于军区)、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县,另有三个镇。而沈万三一人负责的城墙,占整个工程量的三分之一,他以一家之力,是怎样如期完成的?没有人知道。
今南京水西门外,有座赛虹桥,相传为沈万三儿媳所建。明人记载,沈万三建造数桥之后,很是得意,便在家中炫耀。谁知儿媳很不以为然,便用私房钱悄悄建了一座桥。该桥“工巧宏丽”,比公公所造之桥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把它叫做“赛公桥”――儿媳尚且如此,可见沈家确实实力不凡。
王行是一位学者,曾受聘于沈家坐馆,教沈家子弟读书。据英宗正统年间苏州人杜琼作《王半轩传》记:“长洲周庄沈达卿,其父号万三秀者赀雄当世,为礼聘于家塾,每成章,辄偿白金以镒。”白金即白银,一“镒”就是二十两,学生写一篇作文,老师竟有如此之高的报酬,沈氏的家底可见一斑。
沈万三处于事业巅峰时,他的弟弟沈贵(万四)已看到危机,曾写诗劝他说:“锦衣玉食非为福,檀板金樽亦可休。何事百年长久计,瓦罐载酒木绵花。”要他低调做人,从事耕织,但沈万三没有听从他弟弟的话,终于招来了灭顶之灾。
据明人田艺蘅《留青日札》记载:有一次,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主动要求代他出赏钱。朱元璋有意刁难他说:“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万三豪爽地回答:“愿每军犒金一两!”朱元璋听后大吃一惊,嘴里说:“此虽汝好意,然不须汝也。”但内心里却起了杀掉沈万三的念头。
《明史?马皇后传》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为?’乃释秀戍云南。”
所谓“戍云南”,就是发配到云南充军。根据这一记载,他应该是死在云南,或者死在充军的路上了。
<!-- 翻页按钮 begin -->
一、沈万三的确切生卒年虽然难以查清,但他在明朝建立以前即已去世是可以确定的。《吴江县志》卷五六载:“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二子茂、旺密从海道运米至燕京。”
张士诚的军队攻占平江路(苏州)是在元至正十六年二月,这就是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沈万三已死去十二年以上。既然他已经在元朝末年去世,当然不可能遭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打击了。
二、据元末明初人王行所撰的《沈荣甫墓志铭》、《沈茂卿墓志铭》,洪武九年,沈万三之子沈荣甫死,年七十一岁。据此,则元明易代之际,其子沈荣甫六十二岁,其孙沈森也有三十九岁,以中国人偏高寿命推算,沈万三尚在人世的可能性极小。即使活着,至少也是八十左右的垂垂老者,什么筑城呀、输粮呀、犒军呀,还用得着他来露脸么?他露得了脸么?
三、《沈荣甫墓志铭》云:“初,(沈)荣甫之先君子(富),游于故侍讲袁文清公(桷)之门,公每嘉其敦信义。时楚之长沙攸县人冯子振,方张声誉,号海粟,以文翰自矜许。来吴,必主之,深加爱厚,为大书‘积善’二字,殆以表其志也。”
王行为当时著名学者,两次受聘为沈氏家庭教师,为沈家亲属所作的应酬文字达十一篇之多,但涉及这个名闻天下的大富翁沈万三的却仅此一见,时间标示为“初”,称谓为荣甫之“先君子”,除此“追述”之外,无任何直接描写之文字。又,王行为沈万三之子、之孙都写了《墓志铭》,却没有为沈万三写《墓志铭》。考王行首次设馆于沈家为元末,可见,在王行莅馆之前,沈万三早已作古。
四、据上文,沈万三与元代侍读学士袁桷有过交往,冯子振曾多次下榻于沈万三家中,并为他题了“积善”二大字。据《元史?袁桷传》,袁桷死于元泰定四年,下距明朝开国四十一年。冯子振附于陈孚传后,未书卒年,陈孚卒于元大德七年,下距明朝开国六十五年,从他的交游层面来推测,他主要的活动年代是元朝中期,即大德、延年间,即使后延,也很难延到明朝开国之后。
五、《沈荣甫墓志铭》继续说:“及荣甫持家政,乃筑堂构宇,以冯书揭诸题间,既以承夫先志,又以勖其后人,是足以见其好善之心矣。”
按:积善堂建于元末,有吴县著名高僧释妙声作《沈氏积善堂》诗可证。原诗云:
翰林宾客散如云,积善于今喜有君。
背郭堂成因旧扁,传家书在足前闻。
屋头雨过乌尤好,池上风清鹤不群。
我亦袁公门下客,题诗三叹感斯文。
释妙声诗文多作于元至正年间,所以其集入元诗选,积善堂落成之时,沈万三已死,其子荣父主持家政,所以释妙声才有“我亦袁公门下客,题诗三叹感斯文”之叹。
六、我们虽不能断定沈万三绝对活不到八十多岁,亲眼看到大明帝国的建立,但是,明军在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下,进兵云南是洪武十四年的事,筑城、犒军之时,云南并不在明朝管辖之下,因此,在明朝初年就把沈万三充军云南,绝无可能。如果是在平定云南之后再把他充军该地,那么,沈万三当在百岁上下,他能够如此长寿吗?朱元璋再暴虐,能把一个百岁老人发配充军吗?
可见,《明史》及明代野史大多是民间传说,以讹传讹;或者是误把沈万三子孙的所作所为,附会成了沈万三本人了。
沈万三虽是元朝人,却未见元人记载。入明以后,有关沈万三的传说越来越多,却没有一条是出自与沈万三本人有直接接触的人之手,现存的洪武年间官方或半官方文献,也从未提及沈富其人。洪武十二年卢熊纂刊的《苏州府志》多达五十卷,其中竟然也没有涉及沈万三及其家族。
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元明之际,元人著述散佚毁弃的相当多,生活于元代的沈富不过是个“多田翁”,既无出仕的政绩,又不足以跻身“儒林”,默默无闻自在情理之中。到明朝建立前后,沈家子孙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人因家境富裕,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不仅在朱元璋推行的粮长制度和举荐制度中崭露头角,而且同当时的文人有广泛的交往,因此,沈家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尽管沈万三早已去世,沈氏在洪武年间也已分成四家,但是人们提到江南首富沈家时,还是习惯于用沈万三来概括。 <!-- 翻页按钮 begin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9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关羽为什么不远投降曹操刘备有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