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由检一上任就发生了天灾,他一死情况立马好转

以史为鉴 2023-06-15 23:26:00

朱由检一上任就发生了天灾,他一死情况立马好转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由检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天启二年,也就是1622年,被封为信王。天启七年,也就是1627年,他登基即位,年号崇祯。

话说,在1627年,澄县的知县张斗耀像往常一样去升堂,催衙差去收税等,这些事对张斗耀来说,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从澄县诞生以来,土地就十分贫瘠,朝廷的税赋也十分繁重。这里的农民因为收获不多,难以温饱,早就逃到其他地方去了,所以,澄县有许多被荒废的土地。

到了明神宗时期,西北地区没有战争,人民生活安定,人口增长迅速,本县土地不足以养活一家人。于是,大家都跑到澄县去开垦荒地,这让澄县有了完成朝廷征税数额的资本。在当时,一个县完成朝廷征税目标的大小与科举人数的多少,都关系着官员的仕途。

明朝从建国开始,就规定了天下有多少亩田地,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划分出了不同的征税目标。西北地区的赋税,虽然,对于江南这些比较发达地区来说并不算很高,但是,澄县在西北周边已经是出了名的像苦海一样的地方。所以,张斗耀想要做出杰出的政绩,需要花上点心思。

张斗耀作为西北小县的一个父母官,在科举这项评选指标中已经没有了什么优势,所以,税赋成为了他做出傲人政绩的唯一选择。而且,在征收国税的同时,还可以收一些额外的税务,这些额外税务都可以进入他的私人腰包。当然,如果缴税者真的没有钱的话,可以不交那些额外的税务,但是,国税是必须要缴纳的。因为,这关系到衙门吏役的生计、县老爷幕僚的工资、整个县的财政收入与支出。

不过,让张斗耀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年却是一场持续了十七年的旱灾爆发的元年。虽然,这场旱灾刚开始,只是爆发在华北地区的农牧带附近范围很小。可是,澄县虽然不是主灾区,但是,却因为受到灾情的影响,导致粮食的产量减少,使得原本就在土地贫瘠和高赋税之间夹缝生存的百姓更加难以生存。

根据史料和文献的记载,在旱灾和高额赋税的压力下,农民们终于受不了了,于是,他们召集了遭遇同样情况的几百人,一起站起来反抗征税。这些起义的农民们用水墨涂抹了自己的脸后冲进了县衙,之后,便把这个正在收粮食的张斗耀逼进内宅中砍死了。

这一次起义被后人称为明朝晚期的农民第一场起义,与此同时,它仿佛吹响了明朝灭亡的号角一般。而这场旱灾,就像是接下来十七年漫长的旱灾彩排一样。1628年,旱灾继续,并且,延伸到了其他省份。于是,朝廷派了一个命官前去旱灾事发区,调查了解情况。

据这位命官调查的结果显示:延安一整年都没有下过雨,树木枯黄,田地里几乎没有收成,人们只能靠采集山里的草和树皮来吃,甚至,还有的人吃石头充饥。有的人不想吃石头,就一起去抢劫,更有更甚者,在城门之外,把人骨当作薪火,烹饪人肉来吃......

这时候,虽然陕西地区遭遇的是第二年旱灾,但是,官府还能够勉强管理一下难民们的秩序,而且,从全国各地调送的粮食也能缓解一下灾情的影响。

不过,旱灾还在继续,并且,在十几年后达到了最高值。根据记载:这次的旱灾影响到了全国几十个省份,有的地方更是连续十几年受旱灾的影响。长时间的天灾,再加上,部分农民起义的影响,以至于,吃人肉的现象已经变成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了。

根据记载:当年上海城中的街道上布满了尸体,街边乞讨的孤儿成了那些饥饿者的目标。而北方的受灾情况比上海更加严重,人肉被摆放到了市场上贩卖,如果,有人不小心跌倒了,很容易就被人肢解吃掉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平民们想要安稳度过一年都成了奢望。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促成了农民一个接一个地揭竿而起。

李自成起兵失败后,他手下的士兵尽数逃跑了,他自己也和妻子儿女走散。李自成和余下的几个士兵一起躲进了山里,同时,其他的起义伴随着领袖的投降也宣告了失败。这时候,农民起义陷入了低谷期。

不过,想在山中了结性命的李自成,却没有想到这一年天下的局势竟发生了重大转变。1639年,大清打破明朝边境防御进入关中。一些镇压农民的将士,迫于大清的压力被朝廷召回。这样一来,农民起义的阻力变小了,各个地区的起义又兴了起来。而李自成,也趁机抢占势力,重组自己的军队。

可以说,这一时期,满洲人的崛起也跟当时的气候有关。

在当时,整个女真部落受到天气的影响,本就恶劣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使得他们不得不向中原地区靠近、掠夺资源。再加上,满洲人的特性,使得他们很容易就形成了八旗这样强大的军队。这一年,明朝遭遇了大清进入关中和农民军的起义,使得明朝彻底失去了平定起义的军事力量。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事开始朝着不利于明朝的方向发展,连国库也开始被掏空了。

实际上,明朝存在财政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早在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朱元璋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元朝末期的时候,饱受官吏的欺凌压榨。他深知,官员剥削农民的陋习,也知道把粮食换成货币缴纳赋税对农民来说负担有多么沉重。于是,朱元璋称帝后,为了体贴农民,实行了一套实物税和劳役相结合的税收方法。

虽然,这样的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却使户部对财政的管理只能有数额而没有实际收益。在张居正执掌朝政的时候财政不统一,甚至,有的行政部门拥有国库一半存银。而财权的不统一,也给朝廷整治白银的流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到了明朝晚期,财政入不敷出,边境队伍缺乏衣服粮食,拖欠士兵饷银的情况更是严重。根据史料的记载:刚开始,士兵们只是把衣服、武器典当了,后来不得已连妻儿都卖了。有朝廷命官在探查边境时发现,寒冬烈风的时候士兵只穿着一件薄薄的单衣,连鞋袜都没有,一天能吃一顿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明朝边防力量的衰弱,试问,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抵挡得住八旗强势的攻击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的财政本就很困难了,但是,统治者们却还在不断奢侈铺张,使得财政负担大大加重。而且,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对商业进行打击,而农民,作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需要缴纳的赋税日益增加。久而久之,边境士兵一个接一个逃跑,农民掀起了一次次的起义,再加上,大清八旗的强攻,明朝实在是无力承受了。

崇祯十七年,明朝宣告破灭,旱灾也伴随着崇祯皇帝的殉国而结束了。

为何说到朱由检这一代时,明朝灭亡就已成定局了?

其实,崇祯帝是明朝自太祖以来罕见的勤政之君。

据有关史料记载:崇祯帝勤政到为处理公文彻夜不眠,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宫中最有威望的刘太妃时,竟然坐着睡着了,刘太妃命人拿来锦被给崇祯盖上。崇祯醒来后苦涩地说,为处理公文,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已经两夜未眠,说罢与刘太妃相对落泪。

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挥师百万东进京师,将京城团团围困。为了化解危机,朱由检召集了京内三大营,打算靠着九门坚不可摧的城防与贼军周旋,等待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救驾。然而,吴三桂却迟迟未到,三大营的十万精兵自行瓦解,京城九门守军纷纷开门投降。

朱由检做梦都想不到失败来得如此突然。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大明王朝已衰落,但是,也不至于败得如此突然。那么,为何明朝正规军在面对农民军时如此不堪一击呢?

正如朱由检临终前的遗言所说,臣子误国,崇祯朝的大臣们多为墙头草,他们的态度紧随军事发生变化。在大臣们的态度变化中,有一个关键节点。手握重兵的陕西总督孙传庭被李自成击败,明军主力全军覆没,朝官们的政治立场发生极大的转变。

在此之前,极少有明朝大臣投降闯军,但是,在此之后,明朝大臣一听说闯军来袭,纷纷拱手而降。尤其是在农民军攻破京城时,朝官们几乎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农民军占领京城后,当时京中尚有大臣两千余人,但只有二十一名大臣选择追随皇帝殉国。

身处南京的史可法如此评价道:?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明朝的大臣们大多?识时务?,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断定明朝灭亡已成定局。

朝廷民心尽失,大明百姓丧失了对朝廷的信心。明朝末年,为了解决内忧外患,朝廷不得不向民间征收繁重的税目,并将这笔税收用于?三饷?,极大地加重了各地农民的负担。除此之外,崇祯即位后天灾频发,老百姓收获的粮食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又如何能缴纳繁重的赋税呢?为了逃避苛税,农民们不得不加入到起义热潮中。

李自成为何能够一呼百应?就是因为他打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劳苦大众的积极响应。从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中我们就能看出老百姓对闯军的期盼:?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京城的百姓虽处天子脚下,但是,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听说农民军即将打入京城,许多京城百姓甚至对李自成怀有期待。

当时的京城,甚至,流传着这样的传言:李公子一旦遇到贫苦人家,必会赏银五两。闯王有这种传言造势,京城的老百姓自然盼着闯王早日攻破城门。

其结果就是:在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祯带着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己逃散,最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后移入佛寺。

从军事角度来看,孙传庭的军队被全歼,此时明朝仍有战斗力的军队只剩吴三桂一支。然而,此时的吴三桂需时刻提防盘踞在辽东的后金,分兵乏术。崇祯能够依靠的,只剩老牌劲旅三大营。何曾几时,三大营是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但是,经土木堡一役,三大营的折损过半,只剩一群老弱病残,徒有正规军的架势,根本没有战斗力。

史学界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京城黑死病蔓延,三大营的士兵饱受其害,失去了战斗力,事实上即便没有鼠疫作祟,十万名明军对于百万农民军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更何况,朝廷已经几年未给三大营发粮饷,士兵们又怎会为朝廷卖命呢?

还有就是,明朝陷入极为严峻的财政危机,国家机构一度陷入瘫痪。前文中我们已提到,朝廷根本无法从民间征收足够的赋税。此时关外的后金、关内的农民军、各地频发的天灾,以及冷眼旁观的各地藩王,他们都成了影响朝廷收入的重要因素。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资金解决问题,所以这些问题愈发严峻,进而导致朝廷更难从民间征集粮饷,陷入恶性循环。

根据史料记载,在朝廷对外负债已多达白银百万两,同年从南方收取的税银仅有几万两。国库中的钱究竟流向何方了呢?绝大多数都钻进了大臣们的口袋里。国家面临危亡之际,崇祯曾号召文武百官进行募捐,为国家解决燃眉之急。然而,朝臣呼声虽大,但真正肯慷慨解囊的大臣却寥寥无几,大臣们或拿着几百两银子应付皇帝,或干脆对崇祯哭穷。

更可笑的是,当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京城后,曾向明朝遗老们征收?拷饷?,在大棒的震慑下,大臣们像竹筒倒豆子般交出了自己的私产。据统计,当时最穷的官员都能拿出白银数万两,还有不少官员?慷慨?赠予农民军白银十万两。

大明王朝的朱由检为什么会上吊自杀?

明朝在经过两百多年的浮沉亡于朱由检手中。作为亡国之君,除了自杀,也没有别的好选择了。古人重传统,重传承,更何况他丢的可是江山。而且历代亡国之君都是鲜有好下场收场的。朱由检在历史上,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的。只不过的是,他也没有那么的有能力而已。他是十七岁继承皇位。在当时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内部朝政不稳,党争纷起,再加上那是还连年的天灾;外则满洲崛起,东部边患严重。社会极其的不稳定。离动乱就差一根导火索了。

试想在如此的动乱当中,一个十七岁的他能做什么呢。他其实很是勤政的,对于女色也不沉迷。但是他太想改变局面了,或者说太想做出成绩了。魏忠贤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上位之后,第一个决定便是除掉魏忠贤。在他还没有能力掌控局势时,除掉了当时在整个局面有着重要位置的人。你可以说魏忠贤是大奸之臣,但他实则也在控制外部压力。魏忠贤死后,他便要平复满洲之乱。但当时,连年天灾,实在没有经济能力去征战了。他还去征收粮钱。结果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大明王朝走出了历史的舞台。

回顾崇祯皇帝的一生,虽然他想做个好皇帝。但是,他没有洞悉局面的能力,光有想法,不看向事实。到最后他还说‘文臣个个可杀,诸臣误我’。这样的性格加上那样的局势,江山不保,也是正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9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