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扶苏继位之后真的可以成为千古一帝吗,答案却不是这样的

以史为鉴 2023-06-15 22:01:35

扶苏继位之后真的可以成为千古一帝吗,答案却不是这样的

还不知道:扶苏为何难成千古一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长期以来,在史学界都有一个观点就是,倘若当初继位的是公子扶苏而非胡亥,那么秦朝有可能还会延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未可知。但就小编个人来看,扶苏本身是一个贤明的人,但终极成不了大事,即使继位也难成千古一帝,为何?且听小编细细分析。

在大家看来,扶苏不仅宽厚待人,非常的贤明,而且也可带兵打仗,按理说应该是秦始皇的最佳继承人无疑了,但这也成为他的弱点甚至走向灭亡的原因。史记《陈涉世家》写道,陈胜吴广起义之时,担心自己没有威望,而打出了扶苏的旗号。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就连陈胜这样的贩夫走卒也能知道扶苏的贤明,可见扶苏确实名声在外。而且扶苏也推崇儒家文化,温和待人,朝中内外都有贤名。《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在儒生众口铄金诋毁秦朝统治的时候,秦始皇铁血手段施行“焚书坑儒”打击儒生,但扶苏却想的是不能再用重法来惩治了,怕引起动乱,这引起了始皇帝的不满,认为扶苏太过于柔仁,这与后来明朝朱标颇为相似,因而将其外放到边疆九原郡守土。依始皇帝的雄才大略,他不会看不出扶苏是二十多个皇子中唯一有能力继承大统的人,但他仍旧下放扶苏,自然是出于锻炼扶苏的考虑,让其在铁与血的战火中成长为拥有霹雳手段的帝王,但扶苏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而且出乎始皇帝预料的是,在他还没召回扶苏的时候,自己就死在了东巡的途中,导致奸人赵高有了可乘之机。看看赵高的骚操作,赵高也认为扶苏是贤明正直的人,那么一旦扶苏上位,自己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但自己又没有话语权,如果拉上丞相李斯就不一样了。赵高劝李斯:“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愿君审计而定之!”见李斯心有所动,又劝道:“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就这样几句话,就决定了扶苏的生死,也决定了秦帝国的命运。

就这样,由李斯操刀赵高盖印的一封伪造圣旨就传到了千里之外的九原郡,斥责扶苏在外寸功未立,还怨恨父皇,为子不孝。蒙恬和他同党,为臣不忠,两人都应该即刻自尽。尽管如此,赵高和李斯还是战战兢兢,生怕扶苏杀回咸阳。

此刻扶苏手握30万精锐边防部队,又有蒙恬辅佐,朝中内外都知道扶苏的贤德,只要两人带兵返回咸阳,扶苏就是秦朝的下一任皇帝。可是他做了什么?面朝咸阳方向,掩面而泣准备自裁。即便是蒙恬也不肯轻易相信,劝他朝中无人,正是需要扶苏的时候,始皇帝怎会赐死他?但扶苏认为这是不可违抗的命令,为了名义自己只能去死,他就这样自杀了!连带着最后追随他的蒙恬也被陷害之死,真是可悲可叹!

但凡扶苏有一丁点始皇帝镇压嫪毐的雷霆手段,自己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秦朝也不至于落地如此地步,只能说扶苏其人愚忠而且愚钝,其个人品质无可置疑,但生于帝王之家,这种优柔寡断不仅害了他自己,也导致整个秦朝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扶苏,终究难成千古一帝!

历史上仅两位千古一帝,除了秦始皇,还有他,都不相信

中国历史上仅两位千古一帝,除了秦始皇,还有一位是他,意想不到

千古一帝这个称号,许多人会受《大汉天子》这部影视剧或者其他的故事缘由将“汉武帝”捧上这个名头,但是事实上中国两个手指就能数出来的千古一帝,汉武帝他的合族所有皇帝都排不上号。真正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第一个是秦始皇,还有一个人,或许因为许多原因,让大众将他遗忘,但是论功绩,除了秦始皇,没人能越过他。他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书同文,车同轨。结束了至夏朝以来的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时代正式开启。将他评为千古一帝,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位帝王,而是因为他所创立的功绩前无古人,汉朝虽然对比秦朝更为强盛,但是汉随秦制,一些原有得礼制和律令也是照搬秦朝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朝反而是一种倒退,因为在秦朝的辖制下,中国已经有了郡县制,中央高度集权。不会有分封诸侯。但是汉朝反其道而行之,改郡县为分封,从而有了诸侯之乱。

秦始皇本人的性格特征也很鲜明,他礼贤下士,不耽于美色,秦始皇的勤奋后来的皇帝也只有清朝的雍正可以与之相比。从未杀过一个有功之人,只要有才皆能所用,拜12岁的天才少年甘罗为上卿,即便王翦邀功自傲,也体恤他征战辛苦。他给长子取名“扶苏”,给他请儒学大师叫他仁善之数,想着他继位的时候必然是太平天下。可是他算得太急,完事不会尽如人意,一个结束战乱割据的皇帝,必然不会长久,这是历史的必然。

和他同命的,是在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为什么是他?许多人会纳闷。可能是受了《隋唐英雄传》这本扬唐贬隋的小说影响,才在打架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年老无能的杨坚,留下了一个昏聩无能的杨广。当后世人对隋朝嗤之以鼻的时候,却忘记了瞧一瞧历史上轰轰烈烈的隋朝大一统。从东汉亡国之后的公元220年到隋朝建立的公元580年的长达370年的分列,是杨坚一举平乱,可以这么说,汉朝吃了秦朝的老本,而唐朝正好是隋朝后面的那只黄雀。秦朝和隋朝往往就是那只出头鸟,下场都不太好。

在公众的记忆中秦朝和隋朝之间隔了那么多朝代更迭,但论起真正的稳固统一朝代,其实就只隔了一个汉。从文化与政治的层面来说,基本上包括随在内都多多少少带了秦汉分割。但是随以后的中国文化就出现了不一样的局面,因为隋朝开创了影响中国1千多年的科举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因此我们一般记住古代的朝代,都会顺口而出唐、宋、元、明、清。

杨坚作为一个帝王创造了另一个吉尼斯纪录就是,这个皇帝所有的儿子,都是皇后生的。史书上留下了,杨坚对皇后独孤伽罗立誓:“此生无异腹之子”。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根本不会疑惑立储的事情和想把皇后拽下来的事,因为永远把太子之位留给你的儿子,百年之后你也一定是太后。就是作为一名帝王最真挚的告白了。

秦始皇真的想让公子扶苏做继承人吗,为什么呢?

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先河,也留下了谜团。比如秦二世而亡,人们多讲的是胡亥继位、赵高专权、李斯谋私,可秦始皇作为一个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不该没有选择继承人的眼光,《陈胜吴广起义》中说的"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真的吗?


扶苏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如果想要弄清楚扶苏继位后的可能性,先要弄清楚,在秦始皇眼中,他的地位如何!在《史记》中,扶苏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司马迁的寥寥数语,就已经让我们看出秦始皇对他的中意!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说秦始皇在病重的时候,曾经把玉玺赐给了公子扶苏,从此处可以看出来,秦始皇对于扶苏的重视和看重!不然也不会在后边还补上一句,让他赶到咸阳来主持、参加丧事!


可是在古代,信息不发达,扶苏更是被秦始皇派到了上郡,对于秦始皇的死讯,他不会知道。加上赵高和李斯合谋,用咸鱼将秦始皇的尸臭味掩盖,还每天派遣宦官假装去给秦始皇送吃的!故而,秦始皇的死讯就只有五六人知道!如此情况下就可以瞒天过海。


李斯和赵高合谋扶持胡亥继位,假称李斯受了秦始皇的密旨,立了胡亥为帝!然后还假传圣旨,历数扶苏的罪过让他自尽。但是奇怪的地方是,这道圣旨,赐死的不仅是扶苏,还有为秦国征战三世的蒙家主帅蒙挚!捎带上蒙挚的话,就更加可以作证扶苏被秦始皇重视的原因了!


因为秦朝奉行的是虎符调兵制,像蒙挚这样被派往镇守边疆的大将,是很受皇帝信赖的,谋反的几率也不大。而扶苏看似因为进谏被贬至上郡,可上郡虽是军事重地,却有蒙挚在!而蒙挚作为当时知名的大将,对秦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秦始皇的重视也不言而喻!与其说是贬扶苏到上郡,不如说是将扶苏送到蒙挚这样深受秦始皇信任的将领身边保护起来!如果这样的话,那胡亥在赐死扶苏时还顺带赐死蒙挚就说的过去了!《史记》记载: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


扶苏有威望,扶苏反对法家

可是,为什么,李斯也好,胡亥也好,对扶苏如此忌惮呢?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陈胜这样的话:"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见扶苏在百姓中很有威望,这样胡亥继位后,扶苏会是他的一大隐患,同时也说明,如果扶苏继位百姓会拥戴他,不会发生六国复立的局面。


而李斯之所以和胡亥合谋,是因为扶苏是反对法家的!在《史记》中记载:"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当时的情况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民怨纷纷,扶苏建议秦始皇改变一下政策,所以有此话,但是虽然秦始皇很生气,却没有处死他,反而把他送去了蒙挚身边。


可见的确重视扶苏,而如果按照秦始皇的意思,扶苏继位,他反对法家,而李斯又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新皇继位他的地位会受到威胁,而且,扶苏的威望高,胡亥在被他和赵高扶上位之前,只是一个皇子,没有威望,更好拿捏,这是他和胡亥合谋的原因!


胡亥继位天下大乱

而胡亥继位后,发生了什么呢?他花了重金、巨大的人力给秦始皇修建棺椁,还搜集天下的奇珍异宝,装满了秦始皇的棺椁,不仅如此,还用水银拟作山川河流,直接灌进墓中!用人鱼膏作为蜡烛,永久不灭。这消耗的是什么?民脂民膏!但是,毕竟这谁给他父亲修坟墓,还可以理解为是一片孝心!


但是他还说,秦始皇着力修建的宫殿阿房宫,还没有修好,就死了,做为他的儿子我要继承他的遗志,将阿房宫修好!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的功绩他不学,这个他却学了个全,也是讽刺!开始修了以后,从别的地方调了十五万人,百姓更加困苦,还要自备粮食来修宫殿!《史记》记载: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


可是当时的情况是,秦朝自秦始皇时期修长城以来,就已经导致民怨沸腾,可胡亥不顾民生疾苦,反而变本加厉,如此之帝王怎会持久?少帝即位,对国家来说本就是一场不小的震动,对有心人来说,更是可乘之机,若胡亥亲士民。兴王道,废私权,一改秦朝从战国时期的苛政、历法,或可成为他新主即位之资,可是他即位后,只贪图享乐。


假借亲王之,名,行自己荒淫之实,当时的秦国已经脱离了战国时代,成为一个大一统的新社会形式,过严的苛政只会秦朝带来灭顶之灾!胡亥继位,天下本都在观望他的为政方式,"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若他能以过为本,人们何尝不想拥立明君?科而士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失期法皆斩",如此严苛,不是逼人造反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胡亥没有意识到的民生,扶苏意识到了,或许秦始皇嬴政在临终之际,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个,才会立扶苏为太子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7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