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元吉真的是和李建成是一条战线的吗

说历史 2023-06-07 02:56:32

李元吉真的是和李建成是一条战线的吗

李元吉到底是和李建成是一条战线的吗?

其实并不是站在同一个战线,只不过是没有其他人选择李建成是太子,这必然就是一个很好的招牌,所以不如就选择和李建成联手,最起码还能够保证自己。

李建成的背后本身就是大唐的皇帝,两个人联手最起码可以打一个平手,更何况背后还会有李渊的支持。李建成其实和李世民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李建成不喜欢斤斤计较,宽宏大量,但是李世民认理不认人。李元吉本来就是一个为所欲为的人,所以一旦让李世民成为皇帝,那么自己肯定就没有好日子,所以自然就会选择支持李建成。

李元吉有没有想过要争夺对方的位置呢?其实真的不会如此,因为李元吉根本就不是一个有野心之人,这本来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如果真的有坐收渔翁之利的城府,那么也不可能会出现这些狼狈的时刻,比如在和李世民攻打的时候,李元吉根本就不敢上前。李元吉会害怕突厥的强势认为一旦失利的话,那么肯定就会让自己后悔,李世民在此时也会讽刺你若不敢出去就留在这里看吧。

在战场上李元吉就是这样的,但是那么在暗潮汹涌的宫斗中,怎么可能会有勇气独自担当的,所以只有找到一个伙伴,这才是最正确的,也同样是李元吉内心所想。李建成是一个性格比较宽厚之人,如果没有玄武门政变,那么这两人之间也算是情真意切。但他们是失败者,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两人选择联手去害李世民,却根本没有看到在兄弟中,李世民早就已经众叛亲离,要知道真正的历史永远都是胜利者的凯歌,对于失败者来说根本什么都没有办法说。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李元吉真的是和李建成是一条战线的吗

李建成与李元吉的结局有何不同?李元吉是老几?

李建成李元吉

追溯到历史上李建成的人物关系,再到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看得出来李元吉可以算得上是李建成的忠实党分子,一直从始至终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着李建成。

李元吉人物剧照

但据说历史上的李元吉实在是其丑无比,丑到连他的亲生父母都不愿意搭理他。每当在无数个夜晚,当野兽的叫声在山林中响起的时候,李建成成了他坚实的臂膀,李建成只能用自己的双臂将李元吉紧紧地拥在怀里。

在历史上唐皇李渊与老婆窦氏一共生育了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和李元吉。在历史上的故事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往往是我们故事的主角,关于第三个子李元霸则是一个穿梭于现实与传说之间的人物。来自于民间的传说,说李三双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秦朝末年的枭雄项羽。他还能一顿吃一斗米和十斤肉,使用一对擂鼓瓮金锤,着金锤的重量共计八百斤,可想而知当时李元霸的力量是多么的天下无敌。

对于李元吉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始至终他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着李建成。但从史书上来说,李元吉是个两面派,对李建成也是明里一套、背地一套。究其原因,还是在争夺皇位上。皇位谁不想做,李元吉也想当皇帝。他之所以投靠李建成,是因为他觉得李世民是三人中最为厉害的角色,所以就大肆撺掇李建成对付李世民其实,说到底,他是想借李建成之手除掉李世民,然后再对付李建成。

李元吉是老几

李元吉到底是李渊的第几个儿子,现在有争论,有人说是老三,也有人说是老四,有人说电视剧里不是还有个李元婴或者李元霸的吗?怎么他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有人还说这李元霸就是李元吉,让人眼花缭乱,分不清楚。

李元吉剧照

不过据正史记载,李元吉是李渊的第四子,他也的确有一个儿子叫李元婴,也是皇后窦氏生的,也就是李元吉的哥哥,不过这个李元婴十五岁就死了,他被封为滕王,也就是《滕王阁序》里的滕王,由于他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就没有参与后来的皇位争夺战,历史上对他也就没有多少记载。所以就有后人的各种杜撰和演绎了。

李渊子女众多,他的正妻窦氏给他生了四子一女,女儿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平阳公主,现在山西的娘子关,据说因为当年平阳公主在此驻扎军队得名,也是女中豪杰。可以说她的几个子女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只是李元婴英年早逝,而且这窦氏也是在李渊称帝之前便死了,没有看到她成为皇后的那一天。此外李渊还有众多的妾室,这些人也为李渊生下了子女,而且李渊子女的排名很有特色,是儿子与儿子排名,女儿与女儿又是单独排名,导致后人对李渊子女的大小问题很难判断,尤其是他当皇帝之前,史料记载就更少了。而且李世民即位后,因为要消除玄武门之变的影响,而且他杀死了很多他的兄弟和侄子侄女,所以对这些人的记载做了很大修改,有的干脆就没有提。这样一来,他的兄弟姐妹的排行便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在只知道李元吉是李渊与窦氏生的第四子,具体大排行就不清楚了。

玄武门之变,为何李元吉三箭没射中李世民,而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是决定唐朝政治走向的一次政变,主要是由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激化造成的,李建成是李渊的长子,早在李渊还是唐王时,李建成就是唐王世子,也就是李渊的继承人,这是早就定好的继承制度,太子李建成在李渊建国的过程,也参与了平定四方,但是李建成的军功比起李世民来说,差了不少。

导致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还是李渊处理不当,作为唐朝开国皇帝,他在确定了自己的继承人是嫡长子李建成之后,又无意中造成了李世民的独大,李世民是靠军功和能力在唐朝初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李渊不仅封李世民为秦王,还让他开府治事,由于功劳太大,他封李世民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

李渊最大的错误就是让李世民开府,导致秦王府招揽了一大批文武人才,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秦琼、侯军集等人,人才一多,李世民周边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如果李世民仅仅是个秦王,这批人是不会有任何作为的,而李世民逐渐做大之后,在影响力都超过了太子李建成的情况下,与李建成发生政治权利之争是必然的。

所以,玄武门之变是必然的,就玄武门之变前,双方就发生过多次矛盾与交锋,比如杨文干事件,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李世民诬陷李建成暗中勾结边军将领杨文干图谋造反,很明显李建成是太子,本来就是继承人,何必要谋反,这应该是李世民诬陷的,但是李建成方面也没少陷害李世民,李建成的东宫也有一帮文武大臣,形成一个政治集团,同时李建立成还拉拢宫中的嫔妃以及朝中官员。

一、玄武门之变的起因

玄武门之变显然是李世民的秦王府精心策划的一起政治事件,起源于李建成与李元吉想借攻打突厥之际征调秦王府的精锐将领与士卒,削弱秦王李世民的实力,但这一事件被李世民安插在李建成身边的间谍王晊泄露给了李世民,于是李世民与幕僚商议决定将计就计,李世民先到李渊面前告状说李建成与李元吉要杀他,求李渊作主,李渊决定第二天召李建成与李元吉进宫审理此事。

结果李世民密告李渊的事,也被人告诉了李建成,李建成与李元吉商议,决定第二天进宫向李渊施压,逼李渊表态,然后再趁机除去李世民,接下来的第二天,就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带着手下将领及70名骑兵先行进入玄武门,并设下埋伏。

玄武门是当时唐朝皇宫的北大门,玄武门的守将常何原本是李建成的亲信,但被李世民策反了,而李建成不知道这个关键的信息,是他被杀的主要原因,常何投靠了李世民,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常何保持中立或者偏向李建成一边,那历史可能就会改写了。

二、玄武门之变的过程

李世民先进入玄武门后做好埋伏,之后李建成与李元吉也进入玄武门,他俩到了临湖殿的时候感觉不对劲,也许是察觉到人员部署不对,也许是发现气氛不对,于是两人带着随从调转马头想回东宫太子府,李世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在后面率领人马追赶并呼喊两人,李元吉在慌张之下搭弓射箭,一连向李世民射了三箭,都没有射中。

李元吉射的虽然是李世民,在他没有射中之后,李世民反击,但李世民射的不是李元吉,而是太子李建成,结果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之后尉迟恭率领手下骑兵赶过来,手下骑兵有人射中了李元吉,但没有射死,由于李世民先到并且射死了李建成,他的马在这个过程受了惊吓,把李世民摔在地下,人刚摔那会是不能动弹的,李元吉正好赶到,想用弓勒死李世民,但没有成功,被随后赶到的尉迟恭杀死。

李建成与李元吉一死,李世民大局已定,他一面派人到李渊身边控制局势,一面派人阻挡太子府卫队的进攻,之后就是政变成功了,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儿子及心腹亲信都被诛杀,当天,李渊宣布将军政大权交给李世民,三天后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一个月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将皇帝之位让给李世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元吉三箭射不中李世民,而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李建成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李世民是精心策划、有备而来,而李元吉与李建成是被动袭击。

整个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与手下精心策划的,有明确的目标,李世民在此之前早就想好了最后的结局,包括整个过程如何处理,甚至都有可能多次排练演习,面对突发情况也从各个方面进行演练,所以当李建成与李元吉发现情况不对时,李世民第一个出现。

李世民出现的目的只是阻止李元吉和李建成退走,而尉迟恭等人率军在后面,并没有第一时间出现,这显然是一种引诱,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是一次胸有成竹的刺杀行动,但是对于李元吉和李建成来说,还搞清楚当前的状况,只能先脱离险境,然后再想办法。

李元吉最大的目的就是先逃走,再见机行事,因为他不知道玄武门及皇宫发生了什么变故,所以逃走是最正确的,既然想逃,就不太可能射死李世民。

2、李元吉射李世民是在马上反身来射,而李世民射李建成是向前方射箭。

要注意当时的现场情况,李元吉和李建成在前面逃,李世民在后面追,李元吉想射李世民,只能在马上回过身子来射箭,当时已经有马鞍了,这一动作也没有难度,但是精准度就大大降低了,反着身子射箭操作都不方便,而且马在跑动中,所以李元吉射不中也是正常的。

但是李世民不一样,李世民是朝前追赶李元吉和李建成的,他射箭只需要对着前方的李建成就行,这与平常射箭是一样的方式,难度也不大,所以李世民可以轻易射中李建成。

3、李世民杀伐果断,而李元吉与李建成能力欠缺。

事态发展到了玄武门之变时,就能预示李世民是下了决心要杀死自己的两个兄弟的,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就把目标明确对准了李建成,但是李元吉和李建成并未不敢杀死李世民,只是当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玄武门之变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来说,是一次突然发生的事变,他们显然还没有弄清楚情况。

李元吉射的是李世民,但李世民射的却是李建成,而不是回射李元吉,这说明李世民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最优先射杀的是太子李建成而不是齐王李元吉,所以李世民能射中,而李元吉很难射中。

李世民与兄弟李元吉李建成不和,是因为太子之位的争斗还是有其他原因?

他们本来是很要好的兄弟,却因为皇位而互相残杀,说的恐怕就是唐高祖李渊的几个儿子了。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在幼年的时候关系还是很要好的,毕竟年少,还在朦胧的阶段。

成年后的李建成,身为嫡长子的李建成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很多功劳,他不仅为人忠厚老实,而且也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像魏征、王珪都曾经在他门下效力。也可以这样讲,如果李渊没有李建成,就很难成为唐高祖,也就是说,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后来的大唐帝国。李元吉一直是太子党,和大哥的感情是非常好的。

相比之下的李世民,一向来就被人所津津乐道,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对中国历史做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但是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李世民还是比较残忍的。李世民因为常年在外征战建立了很大功劳,回来之后听说自己的哥哥被立为太子,他心里肯定还是不舒服的。他想尽一切办法取而代之,于是就制造出了太子勾结边将谋反的事实,从此这两兄弟的矛盾是越来越深。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故意设陷阱引来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然后把他们给杀死。只不过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史官把李世民的形象美化了而已。我们说皇位有时候真的是个好东西,它能让父子反目,骨肉相残。要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生活在普通老百姓家,他们可能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兄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