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在古代,写错一个字的下场是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5 21:32:17

在古代,写错一个字的下场是什么

在古代,一字之失的后果可以多严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历史上以文字杀人较早的一例,一般都认为应数杨恽之狱。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家世贵盛,汉宣帝时曾做过不小的官,后因事为人举发,免为庶人。但他不肯闭门思过,装出可怜的样子,反而大置产业,交结宾客,“以财自娱”。这就引来了友人西河太守孙会宗的劝诫。杨恽在答书中说明了自己的态度,进行了辩解。文章写得实在很好,后被收入《文选》中。书中说到家居生活,有下面一段话:

“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琴。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他虽然口中说这种生活态度是“不可”的,但又事先声明,“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不料竟因此而惹来了皇帝的不快,被装上了大逆不道的罪名腰斩了。这实在是一桩大冤案,如果没有特别的眼光,是不可能发现书中的“大逆”气味的。张晏为汉书作注,对此曾有所分析:

“山高在阳,人君之象也;芜秽不治,朝廷荒乱也。一顷百亩,以喻百官也;言豆者真直之物,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也。萁曲而不直,言朝臣皆谄谀也。”

张晏的话不知有无定罪案卷的根据,更可能是他自己的发明。这种锻炼方法,简直与猜谜测字没有分别,这就为后来的诗狱开了一个先例,一下子使我们想起宋代苏轼的乌台诗案来。时间虽然经过了一千年,手法却还是那一套,别无任何改进提高。如舒所上札子攻击苏轼时就说:

“盖陛下发钱以本业平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群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求’;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不以讥谤为主。”

在严酷诛求之下,苏轼不得不交代所作诗文篇目及往来投赠友人的名单,并说,“其余委是忘记。轼有此罪愆,甘伏朝典。”这是九百年前的认罪书样本,读来十分面善,正如不久前曾风行一时的一种文体,用“罪该万死”作结的一种“交代八股”。那结果必然如苏轼“赠孙莘老”诗所说: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苏轼后来交代创作意图说:“是时约孙觉并坐客,如有言及时事者,罚一大盏。虽不指言时事是非,轼意言时事多不便,更不可说也,说亦不尽也。”

鸦雀无声的局面就是这样形成的。文字狱的效果也在这里表现出来了。

上面所举的两例,加上嵇康的因“非汤武而薄周孔”被杀一案都是带有政治性的文字狱,和后来一些因笑骂了皇帝本人而被迫害的不同。暴君总是怀疑人们说他的怪话、坏话,如传说中明太祖朱元璋忌讳人家说和尚说光头,曾因此而杀人。又因监察御史张尚礼作“宫怨”诗,有“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鹂叫一声”之句,认为“能摹写宫阃心事”,命下蚕室死。

明初的高启据说也是因为一首“宫女图”诗而被腰斩的。这些都属于“诽谤”罪,与政治思想并无关系,虽然在定罪时往往要拉扯一些“大不敬”“大逆不道”的词句装点门面,但人们都明白,这些人死得是冤枉的。这情形一直到清初的文字狱还是如此。为了改变这种缺乏说服力的不利状况,感到孤独而心虚的统治者就要千方百计制造舆论,以传统的礼教为依据,把种种罪名都拉扯到“离经叛道”上来,用以激起更多人的愤慨,煽起众怒,这样站在统治者身旁的人数就将大大增加,而暴行也就理所当然地化为“正义行动”。“举国共诛,人人共讨”的声势因而形成。

清朝皇帝中想出了这方法而执行得最起劲的是雍正,乾隆也并不弱。虽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中国民族的思想中间缺少宗教迷信狂热,对皇帝的权威也并不热心,一般只是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对《大义觉迷录》这样的宣传品兴趣也并不高。像欧洲神圣裁判那样的恶浪还是没有卷起,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但是清代的文字狱论其规模之大与持续之久都是空前的。手段之毒辣、诛杀之凶残更是远远超出了前代。鲁迅先生曾经推荐过《清代文字狱档》,还提出了几种清代的政书,如《东华录》《御批通鉴辑览》《上谕八旗》《雍正朱批谕旨》,认为“倘有有心人加以收集,一一钩稽,将其中的关于驾驭汉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处,分别排比,辑成一书,我想,我们不但可以看见那策略的博大和恶辣,并且还能够明白我们怎样受异族主子的驯扰,以及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的罢”。

几千年来人们的信条是,只有孔子之是非而没有我之是非,这就在思想上受了阉割,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只要听见一声吆喝,就会如中风魔,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其后果之严重是可想而知的。这个,我们是已经有过惨痛的经验了,那就是二十年前发生的全国大动乱。

那是从批判《海瑞罢官》开始的,试拿来和清朝的文字狱比较一下,其荒谬与离奇又哪里是雍正和乾隆想象得到的。头脑清醒站出来抗议的人也不是没有,但都被立即打翻在地不许做声。于是一场昏天黑地的大动乱开始了,同时又出现了无数形形色色的文字狱,其内容之丰富离奇,受害者命运之悲惨,也绝非几卷“文字狱档”所能相提并论。但寻踪觅迹,却都能从往事中发现它的踪迹,难道真的是历史循环,轮回不爽吗?恐怕还是没有找到病根、汲取教训。这本小册子如能提醒人们多少记起往事,并从中得到启示,引起思索,有助于挖掉痼疾的根源,那就是值得高兴与庆幸的了。

盘点那些古人写下的错别字,是真的写错了吗?

独乐寺的观音阁和报恩院

独乐寺,也叫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州城内西大街。传说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他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独乐寺寺名是著名的大奸臣严嵩题写的。

进山门有一座观音阁,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是大诗人李白在52岁北游幽州时所题写。当时的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写了“观音之阁”四个大字,又题上“太白”的落款。等到匾悬挂起来以后,才发现之字少了一点。李白站在阁前,把笔蘸饱墨水,用力往上一甩,正好点在“之”上。这就叫作“飞笔点之字”。

故事里是这么讲的,不过“观音之阁”四个字写得端庄周正,不太像李白喝醉时写的。笔法与大家公认的《上阳台》有所不同。“之”上一点的位置很明显是写上去的,估计是后人编写的小故事,为李白杜撰了一个错别字。

不过,独乐寺中确实留下了一个咸丰皇帝的错别字。

有一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

咸丰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写好后,大家发现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但皇帝写的字谁也不敢说是错字啊。

咸丰说话了,人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貌似有点道理。

我觉得,会不会是年久失修,“院”字的一小横掉下来丢了呢?

孔家门前的对联

孔府大门前,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传说是清代著名大学士纪晓岚的杰作: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幅对联写得大气磅礴,却有两个明显的错别字:上联的“富”字无故少了一点,而下联的“章”字最后一竖却破“日”而出。是纪晓岚写错了吗?作为当时的大才子,纪晓岚应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有人说:“富”字少了一点,代表着孔子“富贵无顶”;而下联的“章”字出头,则是代表孔子“文章通天”。

真的是这样吗?

在《宋四家书法字典》中记载的“富”字有15个写法,其中有8个“富”字没有加点。

至于“章”字,在唐代颜元孙的《干禄字书》之中也曾经标注,出头的“章”字是正体“章”的俗体字。

由此可见,当时纪晓岚写的对联并没有问题。是我们当代人用简体字的标准来衡量他,标准出了问题。

避暑山庄的牌匾

避暑山庄牌匾是康熙皇帝写的。匾额上的“避”字,右边的“辛”多写了一横。据说,这一笔是康熙特地加上去的,寓意“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难之避”。康熙忌讳〝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就在上面多加了一横。正因如此,这个错字被后世称为了“天下第一错字”。

其实,“避”字和多一笔的这个字自古有之,并不是康熙皇帝的首创。而且“避、辟、譬、擗、僻”通用,“避”字本身是异体字,在北魏《寇霄墓志》中,“避”也同样被写成“辟”,而且右边的“辛”也是多加一横。

这个所谓的错别字,应该也是后人杜撰出来的。

多一横的“明”字

名人题字中,有很多个“明”都写错了,左边的“日”字写成了“目”,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在古代的碑帖中,“明”字的左边就是一个“目”字。

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中只收入“眀”、“朙”两种写法,注曰“上通下正”,即“朙”为正字,“眀”为通字。《说文解字》释为:“朙,照也,从月囧。”

对于“囧”这个字,和现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囧,窗牖丽廔,闿明也。”“囧”与“月”组合在一起,便成了“朙”。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即光明之意。

也就说“明”字的正式写法其实是“朙”。

可能是“朙”字写起来太麻烦吧,很多人就写作了“眀”字。

颜真卿《多宝塔》中也是写成了“眀”字。

趵突泉的“突”字少了两点?

大明湖的“明”字没有多写一横,但趵突泉的“突”字却少了两点。古人这是怎么了,会这么不小心吗?

趵突泉三个字是明代胡缵宗所写。这是一个大才子,进士。问题是为什么要少写两个点呢?

有人说,趵突泉的泉水太猛,把那两个点给冲跑了。

也有人说,胡缵宗为了引人注意,故意少写了两个点。

还有人说,突字如果再写上一个点,就成了四个点,上下各一个,中间两个,太难看,胡缵宗就故意少写了两个。

其实,古汉字中宝盖头和秃宝盖在很多时候都是通用的,第一个点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至于大上的一点,过去的异体字中有这种写法。另外,日本字中的突字,下面就是写成“大”字,没有那一个点的。

所以,我觉得,趵突泉的“突”字也不能算作错别字。

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

走进西安碑林博物馆,能看到《石台孝经》碑亭上的“碑林”二字,此处的“碑”字少了上方的一撇。

传说这两个字是林则徐在1842年因虎门销烟被皇帝革职,充军发配到新疆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的。后人猜测当时的林则徐丢了“乌纱帽”心情不好,所以故意少写了这一撇。

其实,只要认真的看看碑林中的石碑就会发现,唐宋时期很多“碑”字都是没有这一撇的,因此林则徐书写完全正确,并没有写错别字。

天下第一关中的错字

这是萧显的作品。这个大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有1米多,这几个字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关于这五个字,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说镇守山海关的总兵请萧显写这五个大字,萧显答应了,却迟迟不动笔。好容易写完了,挂到城楼上一看,“下”却没有写点。找到萧显后,这位大书法家找了一块抹布,蘸了墨水,直接扔了上去,正好落在合适的位置,大功告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下”字的那一个点,就是那块抹布的杰作。

很多人说这五个字,错了两个。首先是“第”字,竹字头变成了草字头的“苐”,

其实,这个字在古代和“第”字是通用的。《董美人墓志》中写到:“苐春秋一十有九,农皇上药,竟无救於秦医;老君灵醮,徒有望於山士怨此瑶华。忽焉雕悴,伤兹桂蘂。”

第二个是“天”。萧显处理成了上面的一横长,下面的一横短。很多人认为写错了。我觉得作为一名明朝的进士,不可能会写错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却找不到依据。后来,我发现太平天国的四个字中,有两个是洪秀全规定的写法,就是“天国”。这两个字的写法、用法,太平天国有严格规定:“天字必长其上划”,即“天”的上面一横要比下面一横长。“国”字规定从口从王,比较今天的“国”字,中间少了一“点”。

扬州的“风流宛在”错了两个字?

这块匾额是刘坤写给欧阳修的,欧阳修曾经在扬州做过官,他是文人领袖,名气大。才子风流,自然绯闻有不少。刘坤就书写了这样四个字“风流宛在”,这四个字中,“流”字少了一点,而“在”字多了一点。寓意为少点风流,多点实在。

这四个字是否写错了呢?其实这都是正常的写法,有书法出处。有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这里不再细说。

花港观鱼的“鱼”字写错了?

西湖的著名景点花港观鱼是康熙皇帝写的。按他的意思,之所以写成三点,是因为灬在古代有火的意思,组合在一起变成鱼在火上烤,寓意不好,康熙皇帝信佛,不能杀生,所以就少写了一个点。这就是很低级的那种卖弄文采。因为他是皇上,没人会跟他计较。

这个字是真的写错了吗?其实也不然,古代的行书写法,鱼的下面就写成了三点。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在北京颐和园的谐趣园里,有一座乾隆题字的知鱼桥。那“鱼”字下部也是三点。按照上面逻辑,乾隆也和他爷爷一样,不忍心让鱼在火上烧烤,故意少写了一点。

看了这么多所谓的古代“错别字”,其实都是以我们现代人用简体字的标准去衡量的。人家并没有写错,大都是有依据的,倒是我们少见多怪了。

古人写字时也会出错,他们是如何修改的,什么手段现在还在使用?

古人在用竹简的时候会用刀削掉错误之处,纸张普及之后直接涂改掉或者用雌黄涂抹,雌黄的用法和现代的涂改液一样,涂完就可以写在上面。不过流传最久的方法还是直接用笔涂改,到现在都还广泛使用这个方法。

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竹简书写,竹简的历史几乎与甲骨文等长,在春秋至东汉的几百年里被广泛使用。竹简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切好的竹片要经过杀青后才能书写,写完之后还要钻孔和编绳才能形成一本书。被编起来书叫做“简牍”,一卷书的重量和体积都很可观,所以在古代有“学富五车“这样的说法。

竹简时期修改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专门的“书刀”将墨迹刮掉,然后重新书写。所以文职官员也被叫做“刀笔吏”,因为他们既要用笔还要用刀,随身都会带着书刀。书刀的用途不仅限于修改字迹,还可以在竹简上刻字,此外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三国时期的韩馥就是用它自尽的。

汉代之后纸张逐渐普及,这时候的修改方式就是直接涂掉或者使用雌黄。涂掉是最常用的方法,现在存留的一些书法也可以看到涂抹的墨迹。而雌黄是一种矿物,可以做颜料,颜色为明黄色。由于古代造纸技术有限,纸张无法达到雪白色,会偏黄色,或者为了防蛀会使用黄蘖汁染色,为了美观以及加固还会涂蜡,所以古代的纸都是黄色的。在黄色的纸上用黄色的颜料涂改,涂改的痕迹就不容易看出。古代还有人动起了歪脑筋,用雌黄来篡改文章。?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6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