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他是努尔哈赤一生的死敌,不是熊廷弼也不是孙承宗

众妙之门 2023-06-15 18:27:03

他是努尔哈赤一生的死敌,不是熊廷弼也不是孙承宗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在攻占清河、抚顺后,明朝面对努尔哈赤的挑衅当然不会置之不理,对于外族,明朝从来没有惯着。1619年,明朝集结十万大军(号称20万),明神宗(朱翊钧)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火速增援辽东。杨镐在这次即将到来的大决战中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后金的战斗力本就高于明军,但杨镐却将十万大军分成四路前去剿灭后金,本就打不过,还分散兵力,这不是找死是什么,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一路明军迷路了,在山里瞎逛达,最后被努尔哈赤诱杀在阿布达里岗,主帅刘綎战死。同样,另外三路明军面对的结果基本一致,集结的十万明军短短几个月就被努尔哈赤吃了个精光,这就是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结束后,同时宣告杨镐的时代结束,熊廷弼代替杨镐成为新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还未离开京城,开原失守,刚刚走出山海关,铁岭又失守。熊廷弼深知经过萨尔浒一战,明朝军事实力大损,面对凶猛的后金,明朝已经毫无优势可言,再加上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明朝只能转攻为守,休养生息。到了辽东后,熊廷弼当即督促士兵挖战壕、修城墙、造战车,将那些失修已久的城墙进行修补,大大加强了辽东的防御。并且,熊廷弼请求向辽东各个战略要地进行增兵把守,小战可以抵御,大战可以相互支援,对于这条建议,明神宗没有理由拒绝,也正是这条策略,使得努尔哈赤头疼不已,恨死了熊廷弼,晚上的时候,努尔哈赤常常对着过往的‘流星’许愿:赶紧让熊廷弼这个头疼的家伙滚蛋吧!

很快,老天就帮了努尔哈赤这个忙,派一个人来恶心熊廷弼,这个人就是辽东巡抚王化贞。最终,熊廷弼被恶心的不行,让往东,王化贞必须往西,处处跟他作对。并且王化贞相信自己的心腹孙得功能够策反后金,没想到,孙得功早已经被努尔哈赤所收买,最后孙得功成功扰乱明军军心,使得王化贞所部六万大军不战而逃,直接白送给努尔哈赤一份大礼-广宁。朝廷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直接将熊廷弼下了大狱,没过多久,被阉党所害。

熊廷弼的死让努尔哈赤大为痛快。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熊廷弼的死,预示着一位更加强大的对手到来,即孙承宗。孙承宗所构造的关宁防线基本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并且,孙承宗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必定能够守住,以稳扎稳打的方式慢慢蚕食被后金侵占的辽东。

但,努尔哈赤最大的对手并不是孙承宗,也不是已经死去的熊廷弼,而是袁崇焕!袁崇焕相比熊廷弼、孙承宗属于‘无名小卒’,熊廷弼一开始就是辽东经略(辽东一把手),孙承宗也是辽东经略,同时还是当时两代帝王的老师!而袁崇焕只是宁远守将!

正是袁崇焕守住了宁远,确保明朝得以延续;也正是袁崇焕让努尔哈赤险些丧命!1626年,努尔哈赤得知孙传宗被罢免后,当即亲率大军进攻宁远,也许在努尔哈赤看来,宁远是座孤城,是被高第和杨麟放弃的孤城!然而,他错了,而且错的离谱,在努尔哈赤疯狂的进攻之下,宁远这座孤城却永不陷落。努尔哈赤非常郁闷,他不明白是什么使孤城变成了坚城,袁崇焕告诉他的是决心,一颗人在城在、城亡人亡的决心。

在激烈的战斗中,努尔哈赤放弃了,因为已经到了努尔哈赤所承受的极限。据说是因为明朝的火炮不长眼的落在了努尔哈赤营帐旁边或者击中了努尔哈赤的营帐,反正努尔哈赤撤退了,袁崇焕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没过多久,努尔哈赤病逝,走完了一生。宁远大捷,使袁崇焕的地位平步青云、扶摇直上,最终成为了辽东新的主宰。

熊廷弼曾成功抵御努尔哈赤,为何他最后却被处死了?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熊廷弼是明末时期,明朝有名的一位名将,他足智多谋,军事能力超群,深的手下将士的信赖,他曾多次打退努尔哈赤的进攻,是努尔哈赤的一位苦主,但是他最后却被明廷给处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文者就结合历史来阐述分析这个问题。

熊廷弼曾成功抵御努尔哈赤,为何他最后却被处死了?——第一,熊廷弼居功自傲,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关系不好,水火不容,因此遭到了魏忠贤的陷害,最终身死。


熊廷弼这个人虽然正直,但不懂得变通,始终一副居功自傲的样子,这就使得他与当时拥有权势的魏忠贤的关系并不好,他也被魏忠贤视为眼中钉,因此魏忠贤对他进行一步步迫害和打压,最终使得熊廷弼获罪,被处死。

——第二,兵败加速了熊廷弼身死。

我们都知道引发熊廷弼身死的重要战役是广宁战役,这场战役并不是熊廷弼指挥不当引发,而是另一位将领王化贞的指挥造成的,但是明廷并没有将罪过归到王化贞的身上,而是一并问罪于熊廷弼,熊廷弼为了保全自己,竟然向与自己关系并不好的魏忠贤进行行贿,但是行贿之事,在中间出现了纰漏,没有成形,还惹恼了魏忠贤,使得魏忠贤新仇,加旧恨一起用在熊廷弼的身上,在天启五年的时候,熊廷弼被斩首并传首九边,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

综合来看,明末名将熊廷弼被处死的原因,更多的是明廷内部的矛盾所致,而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崇祯皇帝时期,使得崇祯皇帝时期也枉杀了一点名将袁承焕,使得明末时期失去了最后一位拥有即战能力的将领,这就使得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败, 走向灭亡!

努尔哈赤死因之谜终于揭开!专家:被袁崇焕一炮轰死,证据找到了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以13副铁甲起家,历经磨难才在东北打下了自己的霸业,努尔哈赤童年十分悲惨,继母对努尔哈赤动辄非打即骂,严冬时节,别人家的孩子在家嬉闹时,努尔哈赤却还要到山上去砍柴,处境虽然很惨,但是努尔哈赤却忠厚老实,并无半点怨言,如果日子能这样平静的度过,或许努尔哈赤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继承家族的爵位,成为东北女真部落一个普通家族的首领,但是公元1574年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数万在攻打王杲的过程中,误杀了向导觉昌安、塔克世,此时的努尔哈赤此时才仅仅25岁。

闻听亲人被明军杀害,努尔哈赤愤恨至极,他本想召集人马起兵为父亲和祖父报仇,可是自己势单力薄,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于是委屈的努尔哈赤不敢与明军正面交锋,只好将过错全推到建州左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身上,指责其唆使明兵杀害父、祖,奏请明臣执送。结果明朝边境守将反而认为努尔哈赤无理取闹,反而要封尼堪外兰 为满洲国 主,尼堪外兰一时之间声势浩大,女真各部认为有利可图纷纷归降尼堪外兰,连努尔哈赤的亲族子弟都想杀努尔哈赤归降尼堪外兰,后来努尔哈赤在反抗尼堪外兰过程中被李成梁俘虏,李成梁的妻子看到努尔哈赤仪表不凡,于是便放走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逃走之后,用祖先留下的十三副铁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

明朝官员为了安抚日益壮大的努尔哈赤,于是便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努尔哈赤重新收整旧部,部众有安布禄、安费扬古父子等,加之新收部众额亦都等共有数十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之后,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了日益没落的明王朝身上,努尔哈赤深知明王朝内部腐败严重、实际上是色厉内荏,不堪一击,于是便以七大恨为借口向明朝发动了战争,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努尔哈赤在1616年正式建立大金政权,自称可汗,随即发动了萨尔浒战役,并在此战中大获全胜。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在辽阳建立都城,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大败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市)。紧接着后金连陷义州、锦州、大凌河等辽西四十余城堡。熊廷弼、王化贞率明军残部与数十万流民往山海关而去。三年之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正当努尔哈赤准备集中兵力大举入关时,他遇到了一生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袁崇焕,努尔哈赤一生征战少有败绩,然而最后却败在了袁崇焕手中,在山海关外,努尔哈赤遭遇惨败,孙承宗和袁崇焕率领的关宁铁骑将八旗兵打的落花流水。

据史料记载,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6万大军攻打宁远城,结果袁崇焕在宁远城上布置了11门红衣大炮, 有历史专家称在此战中,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中,不治身亡,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中找到了一条明确记载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重伤”的珍贵史料。

据该书记载,朝鲜译官韩瑗随使团来明时,袁崇焕在宁远之战时曾把他带在身边,于是韩瑗得以亲眼目击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宁远战事结束后,袁崇焕曾经派遣使臣带着礼物前往后金营寨向努尔哈赤“致歉”(实为冷言讥讽),说“老将(按指努尔哈赤)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按指袁崇焕),岂其数耶!”努尔哈赤“先已重伤”,这时备好礼物和名马回谢,请求约定再战的日期,最后终于“因重伤不治而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2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