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倭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中国与日本一直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汉唐时期曾经一度建立过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双方互有往来。在汉朝时,统治者就曾经接待过来自日本的使者,而在唐朝,日本更是多次派使者来华学习中国文化。
然而后来两国的邦交关系却有所恶化,日本曾经多次侵犯中国,相反中国对日本却从没有主动进攻。两国国力相差悬殊,中国想要攻打日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中国却一直采取了保守的战略。这一问题也让许多人所困惑,而明朝时期的著名谋士刘伯温却道出了天机。
在14世纪初,有许多日本的船队常年活跃于我国沿海地区劫掠物资,百姓将他们称之为倭寇。此时正值明朝初年,雄心勃勃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想过派兵出击,将日本一举收服,但此事却被刘伯温劝止。
刘伯温提出了几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中日之间隔着海洋天堑,如果贸然东渡,必定劳民伤财,而且经过长时间的航行,明朝士兵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容易造成战斗力量的浪费。
第二是因为日本远离中国本土,即使攻下也很难管理,一旦发生重大事件,明朝对日本鞭长莫及。第三是因为与当时的明朝相比,日本可以算是小国寡民,虽然时有倭寇劫掠,但中国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可以将倭寇赶回海外,对明朝统治也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因此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劝告,觉得甚是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想法。因此,在明朝时期,中国并不是没有主动进攻日本的实力,只不过是不屑于进攻而已。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都知道明朝有倭寇犯我中华,民间一直有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抵抗倭寇的故事,但是有一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历朝历代只有明朝屡屡遭到倭寇的入侵?
什么是倭寇,从何而来
倭寇,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因中国自古以来把日本称作倭国,所以这些海盗就被叫做倭寇。
明代倭寇的主要来源有在日本政治斗争中失败流亡海外的相关势力残余;日本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逃亡的溃兵溃将,进而沦为海寇;部分失去操业的日本老百姓流亡海上转职海盗;在商人与海盗身份之间互相变换的日本商人。
还有一部分是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失败的张士诚、方国珍残部;沿海一带不堪剥削而流亡海上的人民;从事于海洋走私贸易的明朝商人等等,这些人一起组成了倭寇。
倭寇盛行的内部原因
明朝不征之国的设立 早在明朝建立之时,过去臣服于元朝的国家都来到中国拜见,明朝皇帝就顺理成章的元朝的藩属国接收过来。
日本在唐朝时一直派遣唐使来到中国拜见,作为唐朝的藩属国,得到很多的好处,对于中国也一直毕恭毕敬。
宋朝灭亡后,日本对待中原王朝的态度悄然发生了改变,元朝时上千个国家都选择臣服,只有日本不听从号令。
明初时,明朝派遣的使者曾被日本天皇杀害,可见,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本已经不如之前那般恭顺。
明朝在抗击元朝获得胜利,得到天下之后,已经损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无力征讨日本,更有元朝忽必烈征讨日本失败的前车之鉴。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放弃征讨日本,把日本列为了?不征之国?。
?海禁?政策的施行 朱元璋曾与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争夺天下,张士诚和方国珍盘踞在西南沿海地区,与海外势力勾结在一起,获得了他们的支持。失败之后,残余势力流窜到海外,与倭寇狼狈为奸。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杜绝海外势力的干扰,实行了?海禁?政策,禁止沿海居民私自出海。
对于沿海居民来说,这个政策影响深远。中国海上贸易在宋朝时已经达到了高峰,一直到元朝,海上贸易都在贡献着财政赋税。明朝的海禁政策,抑制了沿海地区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于明朝的财政是个不小的打击。
无独有偶,日本国内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日本与中国建立联系之后,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一直远销日本,明朝此举,造成日本国内的需求没有办法满足,极大地促使倭寇的兴起。
除此之外,封建王朝下地主阶级土地兼并的情况愈发严重,大批农民丧失了自己的土地,沿海农民为了谋生,不得以加入了倭寇的阵营,掠夺生存财富,成为了倭寇中的一部分力量。
与日本断绝了贸易往来 ?海禁?政策之后,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的渠道只有朝贡贸易。?胡惟庸案?的爆发,又暴露出与倭寇私下往来的情况,所以朱元璋不得已关闭了与日本的朝贡贸易。
这个措施造成额后果就是日本不能从中国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依靠贸易往来获取财富,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倭寇的出现。
统治者的原因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部分都昏庸无能,没有作为,很大程度上依靠臣子来管理天下。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已相当成熟,官僚体系被文官所把持,造成的后果是军队建设不重视,地方军队腐败,军中有生力量不足,武器配备也难以与倭寇抗衡。
整体海防力量的松懈,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倭寇变得更加无法无天。
统治者对于倭寇的进攻侵略没有采取及时的措施,反而任由倭寇继续作乱。在朝廷官员中还存在与倭寇沆瀣一气者,霸占军用物资者不在少数,这些都是倭寇胡作非为的原因。
倭寇盛行的外部原因
日本国内战乱的要求 元末明初,日本国内已经分裂为南北朝,战争不断。大大小小的藩国的剥削令普通民众苦不堪言。与此同时,新型封建势力快速崛起,为弥补战争中的财力损耗,开始向海外寻求财富的愿望迫不及待。但是与明朝的朝贡贸易的货物难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并且价格也难以接受。
各种势力转而支持海盗和商人在来到中国直接进行抢劫,明朝的走投无路的居民也加入其中,形成了臭名昭著的倭寇集团。
明朝前期的倭寇运动 外来倭寇主要来自于日本,可以算是前期倭寇,他们在元朝时期就开始了作乱。元太祖忽必烈进攻日本时,曾经对日本附近岛屿的居民进行屠杀,所以前期倭寇也大都来自于这些地方,幸存者四处流窜,到处作案。
明成祖朱棣成功登基后,将都城迁到自己的大本营北京,沿海地区的防守相对失去兵力优势,东南沿海地区遭到了更加猛烈的倭寇攻击。
分析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对于倭寇作乱有很大的责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封建制度下各种劣势。中央集权下,统治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损害了百姓的利益,造成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倭寇侵略不断。另外,日本国内混乱局面也成为倭寇肆虐的重要原因。
现在不少人把明朝时期的倭寇作乱现象理解为,朱元璋实行海禁,导致东南沿海和周边各国无法自由贸易,从而产生了倭乱。这种说法是本末倒置的。
历史史实是:先有倭寇、海盗等在沿海作乱,对东南地区老百姓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杜绝这类现象,最终才导致朱元璋实行海禁的决策。“海禁”当然会对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两害权衡取其轻,明朝初年,战乱后急需休养生息的王朝当然是选择稳定国内发展生产。
倭寇之乱是贯穿明朝始终的一件大事,倭乱的肇始是开始于元朝,而且和中原王朝的兴衰本无直接关系,其直接原因是日本的内乱。元末日本分裂为南北朝,双方战乱不断。在战争中失败的封建主、武士和浪人为了谋生和求财,就组织成武装团伙,和海盗商人一起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等罪恶行为,因为主力是来自日本,因此被当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创建后,在朱元璋统一江山过程中,他的一系列手下败将,比如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的部下不愿意投降,于是也逃跑到了沿海岛屿,他们选择和倭寇海盗等团伙合作勾结,结果对明王朝的海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倭寇入侵,以及清除海患,应该说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进行海防建设。他曾经派遣了一系列开国名将或功臣,比如汤和、廖永忠、周德兴、吴杰等人担任巡海主将抵御倭寇,同时还对东起辽东、南到广东的万里海疆设置了备倭行都司、卫所,管辖海兵二三十万,对海域进行巡逻,并防备海盗倭寇。应该说这种大规模的军事威慑对抵御倭寇是有很大作用的。
朱元璋为了永绝海患,实行了海禁政策,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贸易。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完全断绝中外交流,他还是设置了由官方垄断的市舶贸易,有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和广东广州三处。不过倭寇当然不会死心,他们继续侵犯中国海疆,到了永乐年间,明王朝取得了望海埚大捷,从此海疆平定了将近一百多年。
应该说,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的海防建设还是很有成效的,有力地维系了明王朝的和平稳定。而海禁政策也让倭寇之乱平息了百多年,直到嘉靖年间,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再度导致了倭乱爆发。但这和朱元璋的海禁政策并无必然联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60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