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和白洋淀有渊源的作家,不能不提著名作家梁斌。
梁斌出生于1914年,逝世于1996年,河北蠡县人,曾任河北省作协主席。梁斌1925年参加革命,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58年出版长篇巨著《红旗谱》,受到广泛好评,并一举成名,成为中外著名的小说家。他的《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长篇小说三部曲被誉为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作家梁斌并不文弱,他全程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正是在抗日战争中,梁斌和白洋淀有了“亲密接触”。1942年5月,日寇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抗日武装被迫不断转移,和日寇展开游击战、运动战。这个时期梁斌随部队“三上太行山,五下白洋淀”,在战斗中培养了对白洋淀和白洋淀人民的深厚情感。
1979年梁斌在《收获》杂志第四期上发表了回忆散文《两走白洋淀》,就是记述的自己在白洋淀的斗争和生活。在文中作者写道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自己去过几次白洋淀,记的最清楚的有两次:一次是1938年秋末,带着剧社在战斗的枪声中给战士、群众演出宣传抗战的剧目《血洒卢沟桥》(作者:梁斌)《爸爸做错了》(作者:梁斌)《放下你的鞭子》等;再一次是“五一”大扫荡后,为了应对敌人长期扫荡,根据上级指示,部队化整为零,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梁斌所在的小组先到白洋淀隐蔽斗争,后又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转战太行山。文章娓娓道来,从头至尾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白洋淀的殷殷之情。这篇散文后来收入了梁斌的散文集《笔耕余录》(1984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一版一印)。
其实,写白洋淀对梁斌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2年梁斌在《冀中文化》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后来梁斌又把这篇小说改编成了剧本《千里堤》,小说和剧本就是根据白洋淀修千里堤时敌我斗争的素材写成的。写《红旗谱》时,梁斌又把其中的一些情节移植到了这部长篇巨著里面。
梁斌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1960年代,因为长期没日没夜地写作,梁斌积劳成疾,他听了医生的建议,在养病期间开始画画。这之后,梁斌一直坚持。他临摹了许多古今名人大家,但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风格卓然,独树一帜。其画作大多为文人画,因此他的画被人们称之为“红色文人画”或“革命文人画”。梁斌的画作多取材于他战斗过的地方,太行的山、白洋淀的荷在他笔下无不充满激情、希望与生机,给人以激情和向上的力量。他把自己对白洋淀的深情都倾注在了笔墨点染之间,意兴盎然。他的画作《千年难忘的白洋淀》被收藏并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他也成为100位被人民大会堂悬挂作品的画家之一。梁斌用他的画笔让他热爱的白洋淀登上了国家最高殿堂。
“白洋淀,好响亮的名字呀!”“白洋淀是冀中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这是梁斌在《两走白洋淀》一文开头对白洋淀的赞美。白洋淀,梁斌在这里生活过,他写过白洋淀,画过白洋淀,一位红色文学巨匠传承过白洋淀的红色基因,这就是梁斌和白洋淀的渊源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64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陈水扁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论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