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夏侯惇。
他就是夏侯惇。夏侯惇的少年时期,在乡里就非常有名,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后来曹操起兵后,夏侯惇就跟随了曹操,算是曹操阵营中最早期的将领,深受曹操的器重,他也是曹魏政权的第一位大将军,武官中的地位最高者,后来被封了高安乡侯。
作为元老将领,夏侯惇的功劳很大,且付出很大,他一只眼睛也在作战中不幸失去了。是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曹操前去征讨陶谦,将夏侯惇留下镇守濮阳。本来夏侯惇老老实实留在濮阳,或许没多少事,但因为张邈和陈宫叛变吕布,曹操在鄄城的家眷们受到了威胁,夏侯惇便带着军队轻装前往救援,也是碰巧,和吕布的军队遭遇了,双方就打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一场作战中,夏侯惇不幸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便只有了一只眼,还因此被人称为“盲夏侯”。
曹操获得将军典韦,也是因为夏侯惇。那时曹操在陈留驻守,这天夏侯惇去山上打猎,意外遇到了一个奇人追着老虎跑,不禁是心中生出了收揽之意,便将其收入麾下,即是典韦。说起来典韦和许褚两人也是比试过,两个人打了几百回合不分伯仲,随后曹操将许褚收揽,也归夏侯惇管。如果说典韦和许褚实力相当,那夏侯惇应该是要高过两人一些,可以侧面比较一下。
他和许褚都曾经和关羽打过,当时许褚联合徐晃两人勉强敌过关羽,而夏侯惇是一人单挑关羽,独眼三次激战关羽,结果两个人是不相上下,关羽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至于另外一人庞德,虽然他也和关羽打个伯仲,但此时的关羽已经是晚年了,在实力上肯定不如壮年时期的自己。
也是这样的实力使然,曹操对夏侯惇很是器重,根据记载,建安24年(219年)的时候,曹操去摩陂,召夏侯惇同坐一车,并且夏侯惇也是可以自由进入曹操卧室的将领之一,甚至在《曹瞒传》》及《世语》中所说,曹操没有称帝,执意先灭蜀国,也是听从了夏侯惇的建议。
曹操病逝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同年四月夏侯惇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并赐谥号“忠侯”,青龙元年(233年),享受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夏侯惇作为曹魏的著名将领之一,凭借其影响能力,称其是曹魏第一大将,也算是名至实归吧?
曹性。
《三国演义》第18回写道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战时迎战吕布部将高顺,高顺败逃,夏侯惇从后追赶,不料遭另一名敌将曹性射箭偷袭。
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声便匆忙用手拔箭,却不慎连着眼珠子拔了出来。夏侯惇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便把眼睛塞进嘴巴吞咽下去;然后又挺枪纵马,上前杀了曹性报回一箭之仇。
曹性资料:
东汉末年人物,是吕布部将。本为郝萌部将,建安元年(196年),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谋反吕布,被高顺击退。回营时曹性与郝萌交战,杀死郝萌,并将首级交给吕布。
曹性在吕布面前揭露陈宫曾参与谋反,但吕布因为陈宫是大将,因而没有追问。
曹性因为阻止郝萌的谋反行为而得到吕布的赏识,被称为“健儿”,并得到了原本属于郝萌的兵权。吕布死后,不见于史书记载。
你说的是夏侯惇,当时夏侯惇和吕布手下高顺作战,高顺不敌,败逃,夏侯惇在后面追击,这时曹性看见高顺战败,就偷偷拉弓搭箭,一箭就射中夏侯惇的左眼。随后夏侯惇拔箭时把眼睛也拔出来了,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然后吃掉眼珠,继续作战。
曹性射瞎夏侯惇的故事是《三国演义》的杜撰,是虚构的。
?
《三国志·夏侯惇传》说到他在征讨吕布时被射瞎左眼,但没有说是谁干的?
——————————————————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因涕泣谓惇曰:“当奈国法何!”促召兵击持质者。持质者惶遽叩头,言“我但欲乞资用去耳”!浩数责,皆斩之。惇既免,太祖闻之,谓浩曰:“卿此可为万世法。”乃著令,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顾质。由是劫质者遂绝。孙盛曰:案光武纪,建武九年,盗劫阴贵人母弟,吏以不得拘质迫盗,盗遂杀之也。然则合击者,乃古制也。自安、顺已降,政教陵迟,势质不避王公,而有司莫能遵奉国宪者,浩始复斩之,故魏武嘉焉。
自徐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魏略曰:时夏侯渊与惇俱为将军,军中号惇为盲夏侯。惇恶之,照镜恚怒,辄扑镜于地。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转领河南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邺破,迁伏波将军,领尹如故,使得以便宜从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录惇前后功,增封邑千八百户,并前二千五百户。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赐伎乐名倡,令曰:“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二十四年,太祖军(击破吕布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拜前将军,魏书曰: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太祖曰:“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请,乃拜为前将军。督诸军还寿春,徙屯召陵。文帝即王位,拜惇大将军,数月薨。
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馀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於官,不治产业。谥曰忠侯。子充嗣。帝追思惇功,欲使子孙毕侯,分惇邑千户,赐惇七子二孙爵皆关内侯。惇弟廉及子楙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楙,即清河公主也。楙历位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假节。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5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