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徐达和常遇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1368年正月,明朝的开国战争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带领25万北伐大军,挥师北上,以摧枯拉朽雷霆万钧之势,扫荡中原,兵锋直指元大都。元朝的统治土崩瓦解,灭亡在即。
当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开国称帝,国号大明,改元洪武。同时册封马氏为皇后,皇子朱标为太子,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同时封赏了一大批功臣,明朝近三百年江山由此奠定。
回顾明朝创立的整个过程,朱元璋手下的文臣武将发挥了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没有他们的运筹帷幄、浴血奋战,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明朝。众多有功之臣中,当属中山王徐达和开平王常遇春二人的功勋最为卓著,正如《明史》记载,“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
徐达,字天德,祖籍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生于公元1332年,卒于1385年,出身贫苦农家。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达投奔到朱元璋麾下,从此鞍前马后为朱明王朝效力三十余年。徐达文武全才,持重有谋,是明初第一流的军事人才,长期担任明军中仅次于朱元璋的第二号人物。
常遇春,凤阳府怀远县人,生于1330年,卒于1369年。元末乱世中,常遇春早年曾是绿林盗贼,于1355年投奔朱元璋。常遇春以武艺高强、骁勇剽悍著称,“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在明朝开国战争中,和徐达一样经常独当一面,能力和功勋仅次于徐达。可惜他享年不永,明朝建立第二年,他就在开平之战归途中暴病而亡,年仅39岁。
但明朝建立后,两人的后代的处境结局却截然不同。徐达有四个儿子,长子徐辉祖,次子徐膺绪,三子徐添福,四子徐增寿,其中老三徐添福不幸早卒。
徐辉祖最像徐达,长身玉立,沉稳有谋,历任署左军都督府事、掌中军都督府事,袭封魏国公。他在“靖难之役”中因支持建文帝而被朱棣撤职,但其后代并未受影响,依然世袭魏国公直到明末,代代高官厚禄。
次子徐膺绪,任尚宝司卿,后升至中军都督佥事,子孙世袭指挥使。四子徐增寿,担任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虽然本人在靖难之役中遇害,但后代子孙世袭定国公爵位,直到明末。这样一来,徐达后代出了两个与国同休、世袭罔替的的铁帽子国公,徐氏家族在整个明朝都是煊赫耀眼的人上人,享受到了功臣的。
但常遇春的后代结局却令人惋惜不已。常遇春有三个儿子,长子常茂,次子常昇,三子常森。三人的结局都很不好,几乎被朱元璋斩尽杀绝。常茂曾被封为郑国公,但他为人暴躁凶横,嗜酒任性,“骄横不习事”,是个不成器的纨绔子弟。
洪武二十年,常茂跟随岳父冯胜出征辽东。在敌军主将纳哈出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常茂醉酒后拔刀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下数万将士反抗、溃散,几乎激起大变,事后还委过于人,把责任推到主帅冯胜身上。朱元璋怒不可遏,把常茂撤职查办,发配偏远的广西龙州,常茂最终在穷困中受尽折磨而死,他没有子嗣,他这一支脉就此断绝。
次子常昇,最初获封右柱国、开国公、太子太保。《逆臣录》记载,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办理“大将蓝玉谋逆大案”,株连杀戮一万多人。而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手握兵权的常昇深感自身难保,于是暗中密谋造反,结果被人告发,被朱元璋杀死。
常遇春家族连遭横祸,三子常森在动荡不安中离奇失踪,下落不明,史学家推测判断,常森十有八九也遭了朱元璋毒手。由此看来,常遇春的后代几乎被斩尽杀绝,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他教子无方,常茂之祸可谓咎由自取。二是他与蓝玉是亲戚关系,导致后代在蓝玉谋反案中受到朱元璋疑忌而遇害。一代名将后代如此凄凉,令人叹息。
参考资料:《明史》《逆臣录》
因为朱元璋的多疑让除了徐达之外的五个公爵都丧命了,而徐达相比另外五个人就要小心得多了,而且当时他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
01、徐达做事比较小心,错过了很多的大事件。
当时朱元璋称帝之后就给自己手下的六个功臣封为了公爵,但是其中的五个人因为得罪了朱元璋,再加上朱元璋的疑心相当的重,他心中认为你参与了谋反或者是有谋反的想法你都得丧命。六公爵中的韩国公和卫国公都因为牵连胡惟庸一案而丧命,而郑国公和宋国公因为牵连蓝玉一案丧命。
02、徐达懂得观察,懂得投资。
六公爵中的曹国公就因为反对朱棣而丢掉了性命,但是徐达不一样,他表示支持朱棣,并且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还是燕王的朱棣。当朱棣造反成功称帝之后对于这个一直支持自己,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己的老丈人也是非常的信任的,有了新帝王的信任,徐达的地位自然是更加的稳定。
03、朱棣感谢徐达曾经的恩情。
虽然徐达的爵位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但是中途也是被削掉过一次的。当时徐达死后他的长子继承了徐达的爵位,可是徐达的这位长子却是公开反对朱棣上位的,于是朱棣就将他的爵位削掉了,对于这位反对自己的大舅子朱棣也没有将其杀掉,而是囚禁了起来。之后朱棣想着自己这个老丈人的恩情,又看看自己的皇后于是又将徐达的爵位恢复了,之后也是一直延续了下去。
徐达:
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帝尝称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明史 徐达传》
徐达为人谨慎,做事循规蹈矩,不贪权贵,才能寿终正寝。
常遇春:
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
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
《明史 常遇春传》
常遇春在回军途中病死于河北柳河川,那时胡蓝大狱还没有兴起。
汤和:
二十三年朝正旦,感疾失音。帝即日临视,惋叹久之,遣还里。疾小间,复命其子迎至都,俾以安车入内殿,宴劳备至,赐金帛御膳法酒相属。二十七年,病浸笃不能兴。帝思见之,诏以安车入觐,手拊摩之,与叙里闬故旧及兵兴艰难事甚悉。和不能对,稽首而已。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明年八月卒,年七十,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
《明史 汤和传》
汤和不愿争功,识相知趣,兢兢业业,而且晚年突得急症,不能言语,和早年与朱元璋感情自然也有一定关系,但他的秉性才是使他能免遭毒手的真正原因。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5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身为五虎上将之一,马超为什么不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