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孔融让梨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孔融让梨不存于正史
“孔融让梨”是一则历史故事。内容如下:孔子的20世孙孔融4岁时,与兄长共食梨。孔融拿了最小的那个,人们问他原因,孔融答:“我是小儿,应该拿最小的。”
这则故事经改编后收录小学教材,意在培养小孩子的谦让精神。寓意不错,但这则故事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如果把真、善、美建立在一个可疑甚至虚假的故事上,它的说服力要大打折扣。比如华盛顿的“落樱神斧”、爱迪生的“镜子无影灯”,都曾收入教材,但它们都成了笑话。“孔融让梨”会不会也是一碗“假鸡汤”?
必须要说明,“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不存于正史。唐朝高宗之子李贤为《后汉书》作注,引用了《融家传》的一则故事,也就是“孔融让梨”。《融家传》是本什么书,何人所作、何时成书,现在无人知晓。只从这名字看,是孔家后人所修的家传。这种家传,没有权威性。那么从孔融的事迹看他有没有可能让梨呢?
有文才却做不成事
孔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志大才疏、不通事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所说的一番话正是为他量身订做:“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简而言之,是个腐儒。
志大才疏
孔融志大才疏并非我说的,而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所说。原文是:“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这里的才,自然不是文才,而是处理事务的能力。孔融为北汉郡太守。孔融在北海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好像要大干一场的样子。但是黄巾军从冀州至北海郡,孔融带人截击,被黄巾军击败,收拾残兵退守朱虚县。
不久后,黄巾军又来,孔融屯兵都昌。黄巾军把都昌困,孔融束手无策,只能派太史慈去请刘备。刘备派三千人过来击退黄巾军。这可以看出孔融带兵打仗的能力实在就是个渣。
不通事务
刘备离开之后,袁绍的儿子袁谭又来进攻。激战之后,孔融的部下只剩下数百人。袁军箭矢如同雨点射来,将士在浴血拼杀。而此时,孔融在做什么?在读书谈笑。半夜,袁军破城,孔融逃走,妻子儿女都被袁军俘获。
大敌当前,谈笑自若,不是胸有成竹,就是没心没肺。孔融显然是后者。如果把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闲暇时间读书谈笑,那叫领袖气度;可是明明束手无策,将士前方拼命,自己后方读书谈笑,只能说做作(装X)且冷血。
腐儒
志大才疏、不通事务,不就是腐儒的标志吗?自以为只要读通“圣人经典”就无所不能,看不起实际做事的人。就似后世的东林党,看似大义凛然其实误国害民。这些腐儒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非常在意“圣人所言“、”经典所书“,而不知变通。这种性格的养成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他小时候父母必然教他学习”圣人经典“。孝悌,正是圣人所推崇;《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从这点看,孔融在父母的教育下4岁让梨倒是很有可能。我们再从孔融的家庭看是否如此。
一门争死
孔融15岁时,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得罪宦官侯览,又被乡人诬告,遭到通缉。张俭来到孔融家中躲避,正好孔褒不在家。张俭因为孔融年幼不告诉他实情,孔融看到张俭神色慌张,便说:“兄长在外,难道我不能做主?”于是留下张俭。后来事情泄露,张俭逃掉了,孔融和孔褒被逮捕。收留张俭的人是死罪。孔融说:“是我收留的,应该连坐我。”孔褒说:“张俭是来求我收留,不关弟弟的事,应该杀我。”他们的母亲也来了,说:“我是家长,应该杀我。”一门争死,郡县官员不能决断,朝廷下诏,杀了孔褒。
这种家庭,非常符合儒家兄友弟恭、父(母)慈子孝的标准,教育出4岁让梨的孔融也不奇怪。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不存于正史,但还是很可能真的发生过。
以下是纯手打:
只能说,孔融他老人家太虚伪了,既然他想让梨,那他为什么不直接拿最小的梨?他把大梨拿给自己的哥哥,难道辈分比他大的人就不用吃大梨了?
而事实也是如此,长大后的孔融觉得父子母子本来就没什么亲情与关系,孝慈都是假的:“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这种议论,与小时候那个“让梨”的儒家道德标兵堪称两个极端。被曹操借此“大逆不道,宜极重诛”,孔融56岁那年,一家被砍。
孔融是一个聪明、勇敢的人,更敢于正面冲击当时的宗教文化、政府,但被虚伪的儒家思想害了他。
结论就是——孔融虚伪!儒家更虚伪
这一切说明中国的教育是多么的令人失望,学习让梨?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好?
(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孔融让梨》的真相如下:
据说,孔融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如果孔融不让梨,孔融的哥哥们会揍孔融,这是孔融不得已而为之。
分析故事的本身:
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强者,弟之于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来谦让?要是强者将占据大利的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叫谦让,因为强者本来就有力占据大利。
人物背景:
孔融,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
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武圣关羽身长九尺,放现在身高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