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说说红楼梦里的母亲同样是为子女怎么差异就那么大?

话历史 2024-01-01 16:12:26

红楼梦是人情小说,曹雪芹笔下除了爱情悲剧,家族兴衰,人情世故,还写到了一个非常鲜明的文学形象——母亲。

曹公笔下的母亲,有像王夫人这样的贵族母亲,也有像李纨这样的寡居母亲,还有像刘姥姥这样的贫穷母亲,她们又是如何爱护子女教育子女的呢?

一、王夫人:贵族母亲的强压式教育

我们先说王夫人,她出身金陵王家,又嫁入贾家,可以说是典型的贵族母亲。但王夫人教育子女的方式,却让人不敢恭维,尤其关于宝玉的教育上。

作为母亲,她当然是爱宝玉的,尤其在长子贾珠一病死了之后。对她来说,虽然长女元春贵为贵妃,但在那个母凭子贵的时代,宝玉才是她真正的依靠。

可王夫人这个母亲,要么是吃斋念佛,啥都不问。要么就是直接清理怡红院,不管儿子喜欢与否,直接把她不喜欢的丫鬟统统驱逐。

王夫人对儿子的管理和教育,是典型的贵妇做派,是不容侵犯和挑战的母亲权威。因此,金钏儿被赶出时,宝玉默不作声。晴雯被赶出时,宝玉无能为力。

这个母亲的强权式管理,彻底摧毁了儿子对已婚女性的任何奢望,更不敢去为那些受冤屈的女孩说哪怕一句话。她从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儿子,只是凭着自己的喜恶,决定儿子身边女孩的去留。

宝玉曾说母亲被金刚菩萨带糊涂了,言语之中不仅是宝玉毁僧谤道的表现,也许还藏着他对母亲的一些不满,他曾说出一番死鱼眼睛的理论,这其中很难说不包含自己的母亲。

王夫人出身贵族,但她并知道如何更好地教育子女。贾珠的死,她这个做母亲的,有没有责任呢?黛玉初进贾府,王夫人即提醒黛玉,自己有个祸根孽胎,让黛玉不要理他就完了。

这像极了生活中许多爱子之深的母亲,明面上是贬低自己的儿子,其实恰恰是担心他人的靠近,给自己儿子带来危害。

为人父母者,想要教出真正有教养走正途的孩子,很多时,要学会弯下腰,甚至蹲下来,与孩子做朋友,了解他的所思所想。王夫人时而溺爱时而高压的粗放式管理,让宝玉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悬崖撒手。

二、李纨:单身母亲的功利性教育

再说李纨,李纨虽然也出身大家,但贾珠的去世,让她成了一个典型的寡母,即单身母亲。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其后天的性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即便李纨这个母亲再努力课子读书,再怎么耗尽心血培养儿子,贾珠这个父亲的缺席,加上李纨的忽视,也注定了贾兰很难成长为一个心理完全健康的孩子。

所以,贾府猜灯谜一回,贾政问李纨兰儿怎么不在,李纨说因为老爷没叫他,所以他不肯来。众人都说贾兰是天生的牛心古怪。

贾兰的牛心古怪,真的是天生的吗?显然不是。我们从贾兰的结果来看,他最终的结局是“到头谁似一盆兰”“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

以古代的功名来衡量,李纨毫无疑问是个合格的母亲,这是科举仕途,是正业,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事业有成。

但在为人处事的教养上,李纨显然又是不合格的,不然曲词又何来“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一说呢?

也许失去丈夫的李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所以她比其他任何母亲都更渴望世俗的成功,更渴望靠着儿子换取自己带珠冠,披凤袄这些令人钦敬的晚韶华。

李纨的功利性教育,固然让儿子在仕途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也让贾兰从小养成了冷漠麻木的性格,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伏笔。

宝玉大闹学堂时,贾菌都要出手,贾兰小小年纪却拦着说“好兄弟,不与我们相干”这种对一切无知无闻,置身事外的态度,显然是受母亲李纨的影响。宝玉生日时,李纨就曾说“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

贾兰最终的高中,离不开李纨这个寡母的心血煎熬,但李纨只顾自身,不顾他人的冷漠,显然也深深地影响了儿子,导致了他们最终“昏惨惨黄泉路近”“枉与他人作笑谈”的结果。

在教育孩子上,作为母亲,不仅要使其成才,更要成人。只成才不成人,到社会上终会吃苦头。李纨作为母亲,只做到了前者,也是令人惋惜的。

三、赵姨娘:豪门庶母的扭曲式教育

如果王夫人、李纨的教子方式,尚有可取之处,至少是真心为子女着想,并没有过多出格和失职处,那么赵姨娘这个古代豪门庶母的教子方式,则令人难以接受。

不可否认,不管赵姨娘怎么折腾,从根本上来说,她也是为了自己和儿子的以后着想,因而才有了许多愚蠢的行为。显然她这个母亲太过幼稚,以至于在曹公眼中,成了愚妾。

我们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天生就是恶魔的坏孩子,就怕从小成长在一个无爱甚至充满仇恨的阴暗环境中。

贾环的确比较悲催,他没有像姐姐探春那样,从小养在贾母、王夫人身边,成长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且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他由生母赵姨娘养大,想必从小就耳闻目睹了无数次母亲对凤姐等人的各种谩骂、诅咒,最终成了一个内心充满仇恨,满腔怨气,人人嫌弃的小冻猫子。

王熙凤曾含沙射影骂贾环没气性,被赵姨娘教的“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

凤姐一番话,可以说道出了贾环恶劣的成长环境。我们看他推蜡烫宝玉,在贾政跟前诬陷宝玉,宝玉凤姐遭魔魇,蔷薇硝茯苓霜事件,哪一样不是赵姨娘在捣鬼?

有这样倒三不着两,处处安着坏心的母亲,且时不时的对贾环言语辱骂,要多恶毒有多恶毒,这样心理扭曲的母亲,如何能教出三观正确,人人喜欢的孩子?

当然,我们不能说赵姨娘有意在害自己的孩子,她正是想以这样的方式刷存在感,让人注意到她们这对不得势的母子,甚至想着将来把那一份家私争来给环儿,但她阴微粗鄙的见识,使得她一开始就选错了路,最终害了自己,也毁了孩子。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通过一个孩子的行为,往往能看出父母的品行。而通过父母的言行,也大致能推断出子女的教养。赵姨娘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从一开始就跑偏了。

四、刘姥姥:贫穷母亲的言传式教育

与这些豪门中的母亲相比,反而是一些来自贫穷之家的母亲,其爱护子女的一片心,更让人敬佩,刘姥姥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我们常说刘姥姥进贾府,刘姥姥嬉游大观园,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一个年逾七旬的村老妪,又是为着什么,忍耻含辱地去朝扣富儿门呢?她为的正是自己的孩子。

刘姥姥丈夫去世的早,又只有一个女儿,于是跟着女儿一家生活。但女儿家并不富裕,女婿又没有正经营生,她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女儿女婿年轻面薄,拉不下脸去求人,即便是为了活命。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外祖母,刘姥姥都不可能眼看着女儿一家挨冻受饿。

于是她要舍着老脸去贾府碰一碰运气,“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说完之后,大家还笑了。

这个细节,初读时不曾注意,再读时满眼泪花。明明都揭不开锅了,为什么一家人还能笑出来呢?细思令人鼻酸。

女儿女婿笑,是因为终于有人愿意为了明天能吃饱穿暖去碰运气,去借钱,也许过两天家里就有米下锅,有肉可吃,不用再为此事发愁了,这是心安的笑。

刘姥姥为什么笑呢?对于去贾府求助这件事,她心里真的有底吗?她没有。她的笑既是一种自嘲,也是为了让女儿女婿安心,更是一种心里发虚的外在表现。

当这个七十岁的老太太,出现在贾府门口时,可有人会想到,她是谁的母亲,日子究竟到了何种地步,才不得不拉下脸去乞食?

想起小时候为了交两百块钱学费,我骑车回家拿钱,母亲让我在家里等着,去左邻右舍借钱的情形。那个站在有钱人家里,几次欲言又止,显得很拘谨,不知如何是好的刘姥姥,总让我想起自己的母亲,每每泪湿眼眶。

刘姥姥没什么文化,在教育子女上,也许教不了什么知识,更给不了她富足的生活,但我想,知恩图报、淳朴善良这些为人最朴素的道理,刘姥姥会在言传身教中传给自己的女儿。

刘姥姥的女儿承袭了母亲身上的优良品德,自然也会把这些好的品质言传身教给自己的一双儿女。穷人虽然常常缺衣少食,但他们对子女的言传式教育,丝毫不比豪门差。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亲本不是超人,但为了子女,她们往往把自己逼成了超人。成年后再看刘姥姥一进贾府时的各种小心翼翼,各种逢迎的窘态,想着这是一个为了子女,舍弃大半辈子尊严和脸面的老母亲,为人子女者,宁不悲乎?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51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