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盘点历史上5位巾帼英雄,梁红玉只能排第五

众妙之门 2023-06-15 12:41:36

盘点历史上5位巾帼英雄,梁红玉只能排第五

NO.5 梁红玉

梁红玉是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她出身于“武术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知名的武将,后嫁给抗金名将韩世忠,为妻。婚后,她多次随夫君韩世忠征战,特别是在平定苗傅叛乱中功不可没,被朝廷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屡立战功。公元1130年,在黄天荡之战中,梁红玉亲执桴鼓,和韩世忠一起指挥作战,把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来梁红玉“单飞”了,她独率一军和韩世忠成掎角之势,屡次击败金军。

公元1135年,33岁的她率军去解楚州被金军围困之危局,结果遇伏金军伏击,她力战突围,最后伤重落马而死。16年后,韩世忠病逝,他们夫妇被韩家子孙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NO.4 冼夫人

冼夫人生于梁武帝初期,她是不折不扣的 “官二代”,她家族世代都是南越族首领。冼夫人从小不但聪明多智,而且英勇贤明。冼夫人长大成人人和青年才俊——高凉太守冯宝结为百年之好。她辅佐丈夫平息了广东地区汉越冲突,并招引海南岛各族部落归附梁朝。

丈夫病死后,她被民众推为南越族女首领,在侯景之乱时,冼夫人率兵击破高州刺史李迁仕,并与都督陈霸先联合,迅速平息了广东的叛乱。冼夫人能行军用师,保境安民,一生身历三朝,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尊她为“岭南圣母”,深受后人敬重。

NO.3 穆桂英

穆桂英原本是穆柯寨木羽的女儿,她有两大特点:一是聪慧过人。二是武艺超群。她不但机智勇敢,而且身怀独门之术,据说,她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练就独门飞刀本领,小穆飞刀,例无虚发,令人闻风丧胆。

长大后的穆桂英和杨家将结下不解之缘。因为“不打不相识”,她成了杨宗保的妻子, 杨继业的孙媳妇。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她率军平定了南方广西侬智高的叛乱,在抗辽方面,她大破天门阵,痛歼辽国的萧太后亲率的侵宋辽军主力,使得辽军不敢再踏入边疆一步。辽宋边境得已安宁。因为战功卓著,穆桂英后来被宋朝廷封为浑天侯。穆桂英五十岁时,还挂帅出征,她率12寡妇征西,虽深入险境,力战番将,最后因中了敌军的埋伏壮烈牺牲。谱写了一位巾帼英雄的凄美赞歌。

NO.2 花木兰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后来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道出了花木兰的家庭状况:“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

当时正值北魏时期,北方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为了抗敌,做出了硬性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然而,花木兰的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年幼未成年,花木兰于是做出惊人举——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此,她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边境军旅生活。凯旋回家后,众人才发现她是女儿身,而皇帝听说过后,不但赦免她的欺君之罪,而且以她的功绩征调她去朝廷为官。结果,淡泊名义的花木兰以照顾老父为由拒绝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纯朴且勇敢、善良且聪明的花木兰倍受世人尊敬。

花木兰尽管有被后人“神化”的,但她有胆实,她的孝心,她的勇敢,她的善良,她的正直,都是常人无法相比的,被称为巾帼英雄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NO.1 佘老太君

老太君,原名佘赛花,她是杨家的掌门人杨业的妻子。佘赛花也是出身于武将世家,她的父亲就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在家庭氛围的感染下,佘赛花从小就练就了好本领,可谓精通了十八般武艺。同时,好还喜欢读书习字,因此,很快成为文武双全的女将。

佘老太君嫁给杨业后,便随夫君边关打仗。杨业七年抗辽,威震雁门。但因受奸臣潘美的陷害而不幸殉国。随后,佘太君成 “杨门女将”中的核心人物,她协助长子杨延昭抗辽立下大功,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人。她的八个儿子先后为国捐躯,她却带领杨家子弟保家卫国35年,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75岁的时候才病逝。

总之,佘老太君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她位列中国古代五大巾帼英雄之首,也是众望所归的。

中国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哪些巾帼英雄

中国自古以来,出现过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虽然古代女子的地位不如男子,但在乱世之中,为国家,为民族,女子同样是巾帼不让须眉。
一、妇好
妇好,好姓(即子姓, 中国古姓多从女,为母系氏族余留),先秦时期我国女性的姓多写在后(如太姒、文姜、息妫、孟嬴),故称妇好,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她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是个善于打仗的女将军,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巾帼英雄。
二、迟昭平
迟昭平,平原县城南人,生卒年不详,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巾帼英雄。王莽新朝,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加之灾荒连年,疫病蔓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群起操戈,反抗王莽集团的残暴统治。

迟昭平继绿林、赤眉农民起义之后,于地皇二年秋(公元21年)在平原城西南河阻中(今相家河以东地区)聚众数千人举行起义。抗官税、荡官衙、杀豪绅、掠贵族、分粮与贫穷百姓,扶危济弱,杀富救贫,声威大振,成为众豪强中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英雄。她带领的农民起义军越来越壮大,给王莽统治集团以沉重打击,动摇了王莽新朝的统治。
三、冼夫人
冼夫人(公元522年—公元590年),原名冼英,广东高州人,喜欢结识英雄豪杰,年轻时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

冼夫人铜像
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511年,冼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功行赏,册封冼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建立。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冯宝去世,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后,岭南数郡共举冼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来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四、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丈夫为柴绍,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没有记载。平阳公主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李建成和李世民。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

《大唐双龙传》中的平阳公主
唐军攻克长安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她死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唐高祖李渊以军礼为她下葬,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谥号为“昭”,所以又称“平阳昭公主”。
五、樊梨花
樊梨花(620年-671年),唐朝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丈夫为唐朝名将薛丁山,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子,武艺高强、文武全才,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家喻户晓。

影视剧中的樊梨花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和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要浓厚一些,《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奇女子。
六、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武功,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

影视剧中的梁红玉
梁红玉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娶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世忠的正妻。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战功,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1135年)随夫出镇楚州,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七、秦良玉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的女英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抚使,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代领夫职,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与清军作战,兵败身死,而明朝也已被李自成所灭,秦良玉于不久后的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寿终而死,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史书将相列传里。
八、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称“鉴湖女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府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4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