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底杀了多少人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5 12:25:25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底杀了多少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朝死亡人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战争是一种极端行为,战争的产生是由主导者为了自己或者集团的利益而发起的行为,这种获取利益的行为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获得。

中国古籍称战争为争、战、征、伐、兵等。战国时期的兵书《吴子》中,已有“战争”一词。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也是统治者的意志体现。

所以说:

战争对于胜利者来说,是无上的权力和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战争对于失败者而言,是惨淡的收场和史书上的遗臭万年。

其实,在战争中,最惨的是老百姓,不论战争的结果如何,老百姓都要蒙受巨大的灾难。

封建王朝的皇帝,在面对反抗者、侵略者、被征服的异族时,往往会杀人不眨眼。这种屠杀,有时并不局限于参战的敌军,而是会扩大范围。几乎在每场大规模古代战争中,都出现老百姓被屠杀的例子。虽然,史料中记载的死亡人数只是一组又一组数字,但这些数字让人读起来仍血腥气十足,令人胆寒。

自远古时期开始,诸侯之间抢地盘、强国对弱国的兼并、皇亲国戚们争夺皇权、异族的侵略、各种规模的农民起义,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发生过上述战争。战争的目的,无非是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占领对方的城池土地。在交战的过程中,刀剑无眼,死伤的绝不止参战的士兵,无辜的老百姓往往也会遭殃。

在农耕社会中,敌我双方处于长时间的“持久战”时,频繁发生的小规模战争是为了获取对方的土地,另一方面,又要歼灭对方的青壮年男性,以此,彻底摧毁对方的军事潜力。在男权至上的古代社会里,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审判,无非是“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至于杀掉敌占区的老百姓,对于战争的发起者而言,也是一种有效削弱敌方力量的手段。

上古时期的老百姓,在战争中蒙受了怎样的灾难,我们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记载。从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开始,我们终于从史料中发现了屠杀平民的记录:

《史记》告诉我们,秦国是一个摒弃礼法,靠“人头军功制”打仗的野蛮国家。《集解》则详细地记载了,秦国的“人头军功制”是怎么回事。秦王采纳了商鞅的建议,将爵位划分为二十个登基。秦卒根据在战场上砍下了多少敌人的脑袋,能够获得相应的嘉奖,提高爵位。所以,秦军在打了胜仗后,往往会在敌占区肆意杀戮,砍下敌国老百姓的脑袋,将这些人头作为军功章。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诸侯国都憎恶秦国,那是因为,这个国家实在太野蛮了。在一统天下的七国战争中,秦卒究竟杀掉了多少手无寸铁的六国百姓,我们无法从史料中找到数据。毕竟,秦国是最终的胜利者,所以,关于百姓伤亡人数的记载不会出现在当时的史料中,后世的史学家也就无从考证了。至于秦人杀掉了多少敌兵,因为,这对于秦国而言是值得歌颂的战绩,所以,史料中倒是有不少记载。

《史记》记载:秦国大将白起在打败了韩魏联军后,总共斩下二十四万名敌军的首级,占领了五座城池。与魏国进行决战时,擒获了魏国的三名将军,斩首十三万。打败了赵国大将贾偃后,又将投降的两万名赵卒推进了黄河。攻陷韩国陉城后,斩首韩卒五万。与赵军的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降卒。除了这四十万名被活埋的赵国士兵之外,还有五万名赵军被斩首。

根据司马迁先生留下的数据,林林总总算下来,仅大将白起一人所辖的军队,就杀掉了九十多万人。

在《中外历史年表》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数据:

公元前三三一年,秦国战胜魏国,斩首魏卒八万;

公元前三一二年,秦军于丹阳击败楚军,斩首楚卒八万;

公元前三零七年,秦军攻陷宣阳,斩首六万;

公元前三零一年,秦军于重丘击败楚军,斩首楚卒两万;

公元前三零零年,秦军攻陷襄城,斩首楚卒三万;

公元前二九三年,秦军于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斩首敌卒二十四万;

公元前二八零年,秦军战胜赵军,斩首两万;

公元前二七五年,秦军战胜韩军,斩首韩卒四万;

公元前二七四年,秦军于华阳战胜魏军,斩首魏卒十五万;

公元前二六零年,秦军于长平战胜赵军,坑杀四十五万;

公元前二五六年,秦军进攻韩国,斩首韩卒四万,同年进攻赵国,斩首赵卒九万;

公元前二三四年,秦军攻陷赵国平阳,斩首赵卒十万。

......

这里记载了一组组血淋淋的数字,每次战争都有那么多人被杀,皇帝的宝座确实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当然,这个统计数字也是不完全的,只是秦军斩首数据中的一小部分,至于秦军在侵略过程中,杀害了多少无辜的百姓,我们根本就无从查证了。

参考资料:

【《史记》、《集解》、《吴子》、《中外历史年表》】

灭六国就是最难的?百越才是真的硬骨头,秦始皇派50万大军都败了吗?

"王翦大破荆军。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

这段话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卷七十三,所谓荆地,是指当时最后一个被秦国消灭的楚国。因为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曾经改名为楚,秦始皇为了避讳,就将楚国叫做"荆"。

在秦国灭楚之后,才将触手伸到"百越"之地。这个"百越"本来是春秋晚期的越国,主要在现在的广东,广西地区,这些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都和中原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越国曾经被楚国征服,但是楚国也并没有能力直接管辖他们,只是作为一种藩属国的形式存在。

在楚国覆灭以后,根据《绝越书》记载:

"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

这些百越各族纷纷自立,这在秦始皇看来是一个相当大的祸患。虽然这地方史称"蛮荒之地",可如果放任这些越人自立,他们有可能结合形成更大的部族,成为一支对秦朝不利的力量。

在征讨百越的时候,因为当时他们居住分散,秦王派遣大将屠睢为主将,征集了50万大军。将兵力分为五路南下,进攻百越。

"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

其中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这主要在现在的福建境内。这一路相对顺利,出兵当年就平定了。而其他四路都遭遇了很大的打击。尤其是位于今天广西的"西瓯",这地方群山峻岭,到处是山林野兽,除了居住已久的土著居民,秦军很难找到方向。

再加上交通不便,运输很难及时送到,尽管秦军已经用尽全力,仍然僵持不下。公元前218年,西瓯军对秦军发出反击,秦军伤亡惨烈,"伏尸流血数百万"

因为当时的主将屠睢见许久战争没有进展,心情十分焦急,于是杀红了眼,甚至滥杀无辜,引起了当地居民的反感,不久被暗杀,秦军的粮道也被百越军给毁了。秦和百越的这次战争,秦可以说伤亡惨重。

"当是时,秦祸北构於胡,南挂於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屠睢战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始皇那里,这让秦始皇震怒,一个小小的蛮荒之地,动用五十万大军,居然死伤惨重,这也让始皇开始意识到这些越人的强大,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只会给秦国带来更大的威胁。

此时也正是秦国刚刚灭亡六国的时候,秦国已经没有其他的敌人了,百越可以说是当时秦国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始皇下了很大力气,首先,要解决这五十万人的粮草问题。

官员史禄给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陆路不通,咱们就走水路吧。他提出可以在湘水和漓水之间修建一个渠道,然后只用顺着渠道运粮,岭南大军的粮草就一定能解决。

这让秦始皇很高兴,于是史禄征调了十万军官和农夫,开凿水渠,这个渠修了五年的时间,终于能够让粮船顺江而下,粮草问题终于解决。这条渠被称为"灵渠"这一次,秦王的大军终于势不可挡,一举将岭南拿下。

"三十三年(前214),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

这一战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场战争,史称"秦瓯之战"。这场战争最关键的取胜条件,是这条神奇的"灵渠",这条灵渠可以说是中原文明传入岭南的重要渠道,成为了孕育中华民族之灵的湘漓走廊。连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实现了南北航运的畅通。

这条灵渠的建造并不容易,动用了十万大军还耗费了五年的时间。既然百越人这么难对付,秦始皇为什么非要对付他不可呢?像当年的楚国一样,当成附属领地处理不也很好吗?

贾谊在《过秦论》里评价秦王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也就是说秦始皇的欲望远远不止中原地区,他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就是费了再多的钱财,再多的人力物力,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他也在所不惜,他根本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这也是后来为什么秦政权到了二代就被推翻的原因。

不过始皇修建灵渠,终究是将岭南这个当时的"蛮荒之地"并入中国版图。在秦始皇去世以后,这些岭南人建立了南越国,当时驻守岭南的秦国军官赵佗将先进的中原文明带进了岭南,越人逐渐改变了野蛮的习俗,渐渐被汉人所同化。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军大举进攻南越国,并将之灭亡。从此以后,岭南各郡彻底并入华夏版图,从此再未分割过。现今我们可以看到,这片"蛮荒之地",变成了我国沿海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为我国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看出,骁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岭南人当年成功的拖垮了秦国,现在还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秦始皇的征服欲没能成功,反倒给后世招来了祸患。

难怪太史公说,"秦王怀念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所谓"以史为鉴",读历史,能够开阔人的心胸,扩大人的眼界。尤其是像《史记》这样的经典作品,更是值得细细品味,其中的历史故事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史记》是精装的正版原著,一套6本,盒子上下是用布包起来的,长期存放在书架上不易磨损,字迹印刷清晰,绝没有漏印现象,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是必须要入手的。

白起坑杀40万项羽坑杀20万没人骂,为何秦始皇坑杀几百人却被骂了两千年?

白起杀了40万降兵,项羽杀了20万降兵,都没什么事,杀了也就杀了。而秦始皇只活埋了100多个术士儒生,便成了2000多年来的人生污点。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句话来说明:封建社会老百姓的死活没人去管。谁掌握了笔杆子,谁就有了话语权。

2200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1个统一的封建制国家。这本应该是彪炳千古的历史事件,秦始皇也本应该名垂千古。但就因为焚书坑儒,这件事让秦始皇落下了一个千年暴君的骂名。焚的那些书是除秦国以外六国的历史,但并不是全部都烧了,而是在各地的博士官那里都有备份。真正的六国历史被烧了个干净,倒是项羽干的。坑的那些儒,是那些装神弄鬼的术士和神棍,并不是我们后代人所指的读书人。

从西汉董仲舒罢出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为了证明汉代秦是历史必然有其正义性,不得不将秦始皇描绘成一个暴君,描绘成一个扼杀中国历史的恶魔。这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

白起在长平之战,歼灭了赵国40万大军,其中包括20万降兵;项羽在巨鹿之战后,坑杀了20万投降的秦军,看上去二人并没有受影响,但随着历史的推移,本应成为军神的白起和本应成为一代帝王的项羽,都惨遭横死,这也充分证明了杀降不祥这一千古不破的真理。

战场上的你死我活,杀多少人都没关系。毕竟以斩首记功是战场上通行的做法。如果敌人放下了武器投降,胜利者可以鞭打他,奴役他,但一定不能杀降。在这一点上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做法可以值得后世人学习。从小我们就知道一句话,解放军优待俘虏。

只要放下武器成为俘虏,就能接受优待,最开始少校个人也是不理解这种做法的重要性,但在研究了抗战史,解放战争史,抗美援朝史,对印自卫反击战史后,少校才明白什么叫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打起仗来死的最多的永远是老百姓,老话说: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我们今天能够舒舒服服的坐在这儿刷刷头条,看看悟空问答,请一定感恩为我们守护着一方平安的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子弟兵。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却不杀掉60万六国贵族,他都有哪三点考虑?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他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壮举,仅仅用了9年的时间就横扫了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我国第1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是要知道那六国也是有着很多的皇亲贵族的。秦始皇总共将60万的六国贵族迁移到了咸阳的附近,但是他却没有把这60万六国贵族都杀掉。而是把他们都好生对待着,这也是让人很疑惑,为什么秦始皇这样残暴的君主没有把这60万贵族屠杀殆尽呢?其实秦始皇对待这些贵族也是有着自己的顾虑。

首先秦始皇的根本目的就是想让天下都臣服于他的统治一下,如果他把这60万贵族都杀死了的话,那么刚统一的秦王朝肯定会分崩离析。不过他也是害怕那60万分散在各地的贵族想要造反,所以说为了监视他们就将60万贵族都迁移到了咸阳附近进行安置。

其次,因为毕竟以前都是贵族,这些六国贵族也是有着一定的声望和权力的。所以说将这些贵族迁移到咸阳就会和六国的曾经的老百姓们断了联系。贵族和老百姓没有联系了,那么这些贵族就没有威胁性了。

还有一点就是,他想将咸阳城建设成百万人口级别的大都市。当时秦秦国的都城咸阳只有25万人,这样的城市规模秦始皇觉得太小了,所以他想将60万贵族都迁至咸阳。这样咸阳的人口也会很多,全国各地的人民也会纷纷涌入咸阳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4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