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我国一种独有的文化特色,也是把汉字的艺术性发挥到极致的文学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对联雅称“楹联”,“桃符”,“桃符”是古人过年的时候悬挂在门上以驱邪的物件,最早在桃符上刻画的是人物的形象。直到五代时,后蜀的君王孟昶,将上面的图画改写成文字,从而有了最早的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第一首春联,出自孟昶之手,从此以后,过年贴春联便成为各地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明代时,春联在之前的基础上,又有所改变,朱元璋命人用红纸代替了桃木板。再后来,对对联成了文人雅士喜好的活动,并形成了一股社会风尚。
其实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种文学形式都是关于汉字的学问,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这样,对对联更是如此,对联不仅讲究结构上的绝对工整,平仄协调,而且强调意境的统一和深远。对联对文人的修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有较高的概括能力和驾驭文字的本领。好对联通常寥寥数语,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历史上对子高手人才辈出,如北宋诗词大师苏东坡,风流才子唐伯虎,朱元璋时期的大才子解缙,及乾隆帝身边的红人纪晓岚,经典绝对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有意思的对联种类也不少,例如有“重字联”、“拆字联”、“回文联”。而今天我们要介绍一则让人非常长见识的对联,属于“同字异音”型,对联的上句和下句竟然一模一样,而且含义翻译过来也让人叫绝。
这幅对联出自明代才子徐渭,不了解中国文学艺术的人,可能对他比较陌生。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他才艺卓越,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与同时代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徐渭出身贫寒,好不容易做到了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后,却因为胡的事迹而受牵连自杀九次而不得,总之徐渭一生艰难,晚年生活拮据以教书和卖画维持生计,而这幅出名的对联就是年老时教导学生而作。
对联的内容是“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上下两句一模一样,把中国汉字的声与义的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初看 可能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细究便会发现其实作者是充分利用了“好”这个多音字。“好”字发音的音调不同,从而含义也相差甚远,在这句对联里,第一个和第四个“好”字读三声,含义可以理解为“正好,适合”;第二个和第三个“好”字读四声,意为“喜欢”。
因此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小时候正适合读书的时候不喜好读书,长大年老后喜好读书时,却没有以前的学习能力适合读书了。教育少年儿童要珍惜眼前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不虚度光阴,整句话充满了敦敦教诲和良苦用心。
历史上教育学子用心向学的经典名句不少,但如此言简意赅,形式特别的却很难找到第二个。在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感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妙精深,中国汉字之美 ,这种魅力绝不是长短不一的英文能比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39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