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忽必烈的一次万里远征,40万战马死在沙场

以史为鉴 2023-06-15 11:33:04

揭秘忽必烈的一次万里远征,40万战马死在沙场

你们知道忽必烈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子孙们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征服行动,南征北战、东进西拓,整个欧亚大陆一时间骏马飞驰。

就在蒙古军队一路高歌的时候,在南宋那碰了钉子。窝阔台时期,蒙古大军进攻南宋时在四川和江淮一带遭受到了顽强的抵抗。久攻不下的蒙古军队只好将目标对准了另外一个政权,那就是西南边陲的大理。

大理是历史上宋代时期南方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政权。疆域大致包括今云南全省、贵州、和广西西部、四川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的北部。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灭大义宁国,定都今天的云南大理,国号“大理”。

到13世纪中叶时,大理国的末代国王段兴智势衰,朝政大权掌握在权臣高详、高和兄弟手中,结果各部族首领也纷纷拥兵自重,相互征战,以至于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了解到大理的实际情况后,蒙哥决定远征大理,意欲从大理对南宋形成包抄之势。随后蒙哥将远征大理的这个任务安排给了自己的弟弟忽必烈。

公元1252年,忽必烈远征大理,这是他总领漠南军事后的第一项军事任务。忽必烈的这次远征穿越了今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四川、西藏、云南九省区,行程近万里,堪比后来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他此次远征大理的具体路线是,公元1252年的7月忽必烈和兀良台合从今吉林的白城子出发,经陕西定边、宁夏六盘山、甘肃临洮,翻越川北的岷山,进入阿坝的松潘草地。准备绕道路途艰险的吐蕃境内取道大理。

至于为什么绕道,主要原因是此时四川还在南宋手中,所以只能绕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此时的吐蕃也是乱成一片,因此,他们想顺手将吐蕃一起征服了。

由于蒙古军队在吐蕃境内的征战留下的记载很少,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详细了解当年是如何征服的。反正在1253年初冬的时候,蒙古大军包围大理城。

虽然蒙古大军包围了大理城,但大理并非轻而易举就能攻下的,主要因为是地形复杂。大理城西面是绵延四十公里的苍山,海拔在三千米以上,东边是洱海,大理城就夹在苍山和洱海之间。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忽必烈先是安排了三位使者去劝降。可惜控制朝政的高氏兄弟不顾国王和群臣的反对,毅然将蒙古的三名使者处死。

而忽必烈等了好几天没看到使者归来,料想他们已经遭遇到了不测,于是对大理城发起了总攻。

蒙古大军一路直下,势如破竹,大理守军一溃百里,国王段兴智落荒而逃,国相高泰祥被擒杀。大理国从段思平至段兴智,共传22代,历317年,至此亡国。

城破后,忽必烈准备屠城,但在姚枢、刘秉忠等人的极力劝说下,忽必烈放弃了屠城的想法。

大臣姚枢把宋太祖赵匡胤派曹彬取南唐,未尝滥杀一人的故事讲给了忽必烈听。《元史·世祖本纪》上记载:“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汝能不杀,是吾曹彬也。”

忽必烈听完后,说:“汝昨夕言曹彬不杀者,吾能为之,吾能为之!”意思是我也能做到。不仅如此,他还叫姚枢作了些小旗帜,上面写着“止杀”之令,并插遍大理城内。这样一来,蒙古军队也就没有在大理城内烧杀抢掠。

完成了对大理的征服后,忽必烈于公元1254年春挥师北返,留下兀良合台统兵继续进攻,目的是肃清大理,捉拿段兴智。最后兀良合台在昆明擒获段兴智,接着段兴智被押解到漠北蒙古汗廷,忽必烈对他进行安抚,让他去觐见蒙哥大汗。

蒙哥大汗施以怀柔,令其归国,继续统属大理各部,并后代世袭。之后蒙古大军在大理段氏的帮助下,平定了大理国全境。

虽然忽必烈完成了对大理的征服,不过此次军事行动,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只能说是惨胜。为了完成这次军事行动,蒙古大军穿过满是瘴气的不毛之地、翻越崎岖的大雪山、踏过随处陷人的沼泽地、横渡水流湍急的大渡河、金沙江。总之,路程既远又艰辛。

北方而来的蒙古大军最后来到瘴疠流行的云南,士兵每天都是煎熬,以至于来时十万大军,最后仅剩两万人,战马损失四十万匹,导致灭宋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不过忽必烈的这次万里远征大理的成功,向黄金家族展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这为他在蒙哥去世后,夺取蒙古大汗攒下了资本。

与此同时,这次的征服之后,蒙古完成了对南宋的包围,之后南宋面临着南北夹击的战略态势。

当然,下一步的目标即是南宋。

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军人战死沙场---对应的成语是?

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军人战死沙场---对应的成语是????

马革裹尸 ,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反义词《临阵脱逃》。伏波将军——马援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 马援
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 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
时刻心系国家安危
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 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 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他说道: “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 袭,他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为国捐躯建武二十四年,武陵的少数民族首领相单程率众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 “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 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风他精神矍烁,矫健的动作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受阻于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城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于军中,应了“马革裹尸”的誓言。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军人战死在战场。这个解释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马革裹尸:【基本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常 【拼音读法】:mǎ gé guǒ shī 【近义词组】: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反义词组】:临阵脱逃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

(1)襟怀坦白,公正无私。(2)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只军人战死于战场。

胸怀坦荡
马革裹尸

人们常用( )(括号里填成语)来形容军人战死沙场, 填写成语 人们常用( )来形容军人战死于战场

马革裹尸

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战死沙场.打一成语

马革裹尸
mǎ gé guǒ shī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是什么成语

马革裹尸:【基本解释】: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拼音读法】:mǎ gé guǒ shī
【近义词组】: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反义词组】:临阵脱逃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人们常用( )来形容军人战死于沙场。

马革里尸?
对不对?我们语文有学这个单词
恩..应该是英勇战死才可以用啊..哈哈

用战死沙场造句,怎么造

前不久小伙伴们都被战死沙场的苏哥哥虐到了,对于古人来说,征战沙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边塞大漠条件艰苦,但古人眼中征战是为江山、为国家、为朝廷,应是无比荣光的事,所以战争诗、边塞诗多有慷慨豪迈之语、气壮山河之势。

战死沙场的英文,战死沙场的翻译,怎么用英语翻译战死

战死沙场的英文翻译是:
War dead sand field

忽必烈是怎么死的?忽必烈为什么会被吓死?

说到忽必烈,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元世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子,也是元朝的建立者,也就是说,元朝实际上的的第一任皇帝就是忽必烈。元朝时期,我国的疆域版图达到了历史最大,这多归功于元朝的四处征战,忽必烈同样也是一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这样一个人最终死因却让人难以理解,他竟然是被吓死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忽必烈生于1205年,此人是成吉思汗之孙,托雷的第四个儿子,本来按照嫡长子继承者的原则,忽必烈是没有机会登上汗位的,可成吉思汗1227年在远征西夏去世之后,本已指定了第三子窝阔台接任汗位,可惜窝阔台爱酒如命,早早去世,随后由他的长子贵由继承蒙古汗位,可贵由同样也继承了他父亲的酒神精神,过度沉迷于酒色,只在汗位上呆了两年,就早早去世。

此后蒙古汗位转入托雷一系,先是托雷长子蒙哥,此人也算励精图治,却在征战四川钓鱼台时,被飞石击中突然去世,至此,蒙古的最后一位大汗到忽必烈终于登上历史舞台,他一生主要功绩在于灭亡了宋朝,随后他建立了元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蒙古皇帝,而蒙古的大汉传承也就从此中断。

可忽必烈虽然一生以其祖父铁木真为榜样,他平生的所进行的征战却不像铁木真那么一帆风顺,因为在忽必烈继位之初,蒙古帝国通过西征,北伐,已经征服包括西夏,吐蕃,俄罗斯,欧洲维也纳,中亚阿拉伯的所有领土,也就是说,在忽必烈之前,蒙古帝国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已经形成,留给忽必烈的,只剩下了武功薄弱但生命力却极其顽强的宋朝。

而忽必烈对宋朝的征伐确实极为艰难,单在襄阳,蒙古军团已经被阻拦了六年,而后南下的过程,同样充满了艰难险阻,直到1279年崖山之战,宋朝十万君臣跳海标志着南宋灭亡,忽必烈终于在术数奇人刘秉忠的建议下,立北京为都城,取《易经》中的元字为国号,此后,忽必烈自称为朕,元朝正式成立。

可元朝成立之后,忽必烈忽然失去了对一切事情的兴趣,整日变得郁郁寡欢,或许这就是一个人在目标达成之后,由于忽然间丧失了动力而呈现出来的恍惚状态。可随后由于忽必烈一生最为至爱的原配夫人离世,他再次变得暴怒难安,迫切的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可此时帝国疆域已经无限辽阔,放眼周围,不太听话的国家,只剩下了一个日本。

于是,忽必烈三次征伐日本,却都由于古人对气象的无知无识,三次出征的船队全部因为碰上了台风,根本没有到达日本已经沉入海底。以至于至今,日本还认为它们是神风照顾的国家。

其实,忽必烈打仗的水平虽然不及乃族,他却是至今仍在食用的一道名菜的发明者。原来,在一次征战途中,忽必烈嫌弃军中伙食差劲,他命令厨子做一碗清炖羊肉。可正在厨子宰杀羊羔的过程中,敌军突然来袭,厨子紧急之下,把羊肉切成了片扔进滚水,又随便抓来一把调料扔进了锅中。厨子本意是让羊肉熟的快一点,方便自己转移,不料忽必烈吃完之后,赞不绝口,却说还可以再加几味料。并且,忽必烈亲自给这道菜赐名,涮羊肉。

但是,忽必烈的前半生虽然称得上多姿多彩,他仁义宽厚,自己信仰藏传佛教,却也同样尊重道教,他崇尚蒙古马背民族的好战精神,却也同样推崇中国儒家的君子之风。他稳固了祖父铁木真的打下来的基业,却也结束了蒙古的汗位传承,开启了中国帝制。可他的晚年却充满了不幸,本来70多岁的老人已经身老体衰,此时他最疼爱的儿子,却多次对他进行恐吓威逼,让他早早退位,忽必烈的心神已经经不起折腾,在1294年,79岁的忽必烈永远的作别了他一手创建的元帝国。

忽必烈率蒙古铁骑两次远征日本为何都失败?

1274年,和南宋的襄樊战役已经结束,蒙古人有了足够的精力去对付不听话的日本了。

这一年的11月,蒙古与高丽的联军共2.8万人,乘坐900艘海船从高丽合浦出发,向日本发动了第一次远征。应该说这次的远征,是元朝征服日本的最佳时机,因为镰仓幕府并没有预见到元人的突然进攻,他们没有足够的防备。史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元朝的远征军很快就渡过了对马岛西海域,在对马岛登陆。这里的日本幕府守军很少,但很顽强。日本守护代宗助国勇敢地率领着80名骑兵迎战元军,最后全部战死。跟着远征军又在一岐岛登陆,只一天便攻陷岛城。幕府守备部队崩溃,守护平景隆自杀。随即联军很快就逼近了肥前松浦郡,幕府在这里的军队也很快就被打败了。

直到这个时候,幕府方面才得到元军大举入侵的战报。日本人很快做出了反应,他们在镇西奉行少二资能和大友赖泰的指挥下,向元军可能登陆的沿海地带集结。10月19日,元军到达博多湾。第二天在今津、博多一带登陆。元军与日本武士在这里展开了激烈战斗。这是一场血战,战斗一直持续到日落。元军副将刘复亭在战斗中负伤。日本武士所付出的代价则更高,伤亡惨重,博多、箱崎各地均已沦陷。逐队赶来参战的九州各武士团也被元军逐一击溃,被迫向大宰府水城方向退却。

而就在这一时候,元军内部的蒙古与高丽两方的将领发生了分歧。高丽名将金方庆主张一鼓作气解决九州岛的战役,然后静待己方的援军。而蒙军将领忻都与洪荣丘被日本武士那种顽强的战斗意志所震撼,他们考虑到士卒疲劳,将帅负伤。为防止日本武士夜袭,最终决定先撤回海船暂歇。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如果当时采用了金方庆的主张,日本的命运就要发生变化了。

当天夜里,博多湾风高浪急,联军海船多触礁沉没,将士之中落水溺死者无数,军心极度动摇。在这样的状况下,继续作战已完全没有可能,于是残军撤退,第一次远征以失败而告终。此役发生在日本龟山天皇文永十一年,日本史上称为“文永之役”。

如果说元军第一次远征的失败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第二次远征的失败就要在军事准备与指挥两方面,做相当的自我检讨了。

1279年,南宋灭亡。元朝开始了第二次远征的准备工作。从物质方面的准备来说,这次远征无可挑剔。这次,元人不只在高丽建造战舰,还同时由南宋的降将范文虎指挥,在江南一带也开始大批建造海船。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1281年远征开始。忽必烈的计划是,元将忻都、洪荣丘和高丽将领金方庆率领4万远征军组成东路军,依旧从高丽合浦出发。另一路由阿剌罕、范文虎率领10万南宋的新附军,自浙江宁波出发。两军于一岐岛会合,共同攻击日本。为了保证远征军持续作战的能力,忽必烈指示远征军携带锄头、铁锹等农具以备登陆后就地屯垦之用。

5月3日东路军首先从合浦出发。于当月21日,占领对马岛和一岐岛。但他们没有按照忽必烈的指示,在一岐岛就地休整,等待南军会合。东路军在一岐岛只停留了不太长的时间便继续远征。6月6日,东路军到达博多湾,这次就没有上次那么顺利了。幕府在这里建起了堡垒,进行了严密防御。东路军只好在博多湾的中志贺岛和能古岛下锚,自始至终无法登陆博多湾。

在志贺岛有狭长海滩通往陆地,远征军只能利用退潮时这一海中通道与日本武士进行殊死拼杀,无法发挥其集团作战的能力。加之是在海上,骑射与火器战术也失去了效用。战斗持续到6月13日,元军伤亡甚众,却毫无进展。

东路军见无法独力登陆博多湾,决定先回一岐岛与南军会合。但到达一岐岛后,东路军却发现南军并未到达。由于欠缺粮草,加上海上疫病肆虐,东路军军心开始动摇。忻都、洪荣丘提出撤回高丽,而金方庆对此表示反对,将领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江南军的先头部队到达了一岐岛,说明了南军失约的原因。原来南军统帅阿剌罕急病,忽必烈只好任命阿塔海取代。可阿塔海却迟迟未能到任,范文虎只好先把情况通知给东路军。就在东路军等待南军的时候,日本方面组织了一次冒失的出击。从6月29日到7月2日,尾随南军先头部队而来的日本武士对一岐进行了两次攻击。但很快就被火力强大的元军击退了。

7月上旬,范文虎久等统帅阿塔海不至,擅自率领南军出发,和东路军在平户岛附近会合。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白白浪费掉了。而利用这段时间,日本幕府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7月27日,远征军东进,占据鹰岛,开始为登陆日本本土做准备工作。就在这天晚上,突然又刮起了台风。因为元军以船为寨,台风一起,战船由于靠得太近,无法散开,相互撞击,大部分沉没。这场台风,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神风”。台风过后,元军统帅落魄丧胆,竟然抛弃大部分军队,率领残存的船只退往了大陆。致使遗弃的数万士兵失去统帅,让日本武士在海上逐渐歼灭。日本人杀死了蒙古人和高丽人,而认为俘虏中来自南宋的新附军是唐人,所以留作为部民。

规模浩大的第二次远征日本就这么失败了。14万人回到中国的还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第二次远征日本失败后,忽必烈一直都在计划做第三次远征,而由于江南人民的起义反抗,直到1294年,忽必烈征伐日本的计划也没能成功。忽必烈逝世后也就再没人提及了。

忽必烈的称霸海洋的梦:举兵远征东南亚诸国

忽必烈不仅要在陆地上称霸,而且还要称霸海洋,他派人从海路进军占城、爪哇,但是他的侵略招到痛击,得不偿失。

元朝灭亡南宋后,曾封占城王为郡王。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忽必烈命唆都在占城设置行省,进行统治。1282年(至元十九年),忽必烈以占城王子补的扣押元代派往暹国、马八儿国使者为由,发兵攻打占城。远征军调遣了江浙、福建、湖广各地元军5000人,征海船100艘,战船2500艘,由唆都率领,走海道进侵占城。占城国王在木城西10里设置行宫,以木城为核心组织防御,调集重兵坚守,并沿木城四面约20余里建起楼栅,修筑了100多座炮台。

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正月,元军攻克木城。占城国王为重整旗鼓继续抗击元军,在木城战败后派出使者诈降。国王自己退到保大州西北的鸦候山,集结兵力,准备伺机反攻。唆都很快发现占城国王的企图,一怒之下举兵大肆进攻,但被占城军击败。进入占城作战的元军伤亡日增,不得不于第二年撤还。忽必烈又命脱欢、李恒率军会合唆都合兵,经安南再侵占城。但假道安南的军事行动遭到坚决抵抗,元军即转向对安南的作战。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忽必烈命史弼、高兴、亦黑迷失作统领,调集福建、江西、湖广兵2万人,战船1000艘,携载供大军一年的粮食,远渡重洋,侵略爪哇。远征军从泉州出发,渡海经万里石塘(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等地,经两个月的航行,进抵爪哇国境,然后分水、陆两道进击。

这时,爪哇国王被相邻的葛郎国主所杀。爪哇国王的女婿土罕必^耶,率兵攻击葛郎国主哈只葛当,结果战败。土罕必^耶听说元军登陆,便生出借刀杀人之计,企图借元军之力向葛郎国复仇。他派使者迎接元军,表示降附,并献出爪哇国和葛郎国山川、户口图籍,以换取元军信任。元军即以主要兵力与葛郎国军队作战,击溃葛郎军,追击进入葛郎国,围攻答哈城。

哈只葛当无力抗御,投降了元军。土罕必^耶在元军攻占葛郎国后,借口返回爪哇筹措贡品,脱离了元军的控制,在中途起兵反元。元军对此毫无戒备,在从葛郎国撤还时,被爪哇军袭击,伤亡惨重。元军无力再战,只得从海上撤退,航行两个多月后返回泉州。这次远征,元军仅死亡的兵士就有3000多人,掠夺所获,不偿其失。忽必烈对此大失所望,史弼和亦黑迷失都因此受到责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3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