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同样是亡国之君,人们为什么会同情李煜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15 11:23:41

同样是亡国之君,人们为什么会同情李煜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宋徽宗是宋朝的末代皇帝,生活在两个朝代的皇帝本来不会有关系,但他们都是末代皇帝的身份让人们经常将他们放在一起作比较。

李煜和宋徽宗确实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亡国之君,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首先,原本他们都不可能继位当皇帝的,最后却因为各种凑巧的原因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宋徽宗是因为当时的太后和宰相在商量立谁为皇帝时,两人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结果太后一气之下,真的立了宋徽宗赵佶为帝。而南唐后主是因为自身的运气好,他前面几个哥哥不是病死了,就是自己作死了,最后他成了大皇子,当上了皇帝。其次,两个人在文学方面上都有着很高的成就。赵佶创造了瘦金体,对书法方面影响极大,他的花鸟画也是精工到极点。而李煜很会写词,佳作层出,被称为“词中之帝”。最后,李煜和赵佶都是治国无方,缺乏治国才能,都把先祖传下来的江山治理了个乱七八糟。

但这两个人同样是亡国之君、醉心艺术,大家对于李煜和宋徽宗评价却完全不同。李煜更多的是让人感觉很可怜,后来人都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他本身没有做过什么大错事,只是生错了时代。而宋徽宗赵佶亡国,就是可恨,他把祖宗留下的一座大好江山,朗朗乾坤糟蹋成这样,可谓是非常可恨。、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差别会那么大呢?主要原因是因为李煜是南唐后主,他接手时当时的国力早已大不如前。所以就算他再努力也难免灭国之祸,因为对手已经太强大了。尽管这样,李煜最后也算尽力委曲求全,虽然没有什么效果,但还是为保有南唐尽了些力。而宋徽宗和他的情况不一样,大金虽然厉害,但当时的大宋依然繁荣。而他竟然能落到都城不保,自己被擒的局面,这跟他的懦弱无能、迂腐愚蠢都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宋徽宗犯下的罪过可谓是万死莫赎。

在面临灭国之难时,李煜和赵佶的不同做法与选择其实将两人区别开来了。李煜是大势已去但并未放弃,因此后人只是心疼他,对他的评价态度也自然宽容一些。而赵佶是无用迂腐,将大好的江山毁于一旦,因此他是自取灭亡,令人生恨。这也就是世人对两人态度不同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后人对李煜比宋徽宗宽容的多

  李煜和宋徽宗是很像的,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无可奈何,同样是最不适合做皇帝的,同样被后人讥为忘国之君…可是为什么后人对李更多的是同情,是欣赏他的至情至性,而赵,却似乎一直被钉在“亡国之君”的十字架上了。
我的猜测是,我们主观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是唐宋的后人,而对于列国纷争时的那些小国,虽然明白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但依然很难对此产生归属感。也就是说李亡的南唐,是他的南唐,而赵的大宋是所有人的大宋,那么我们就无法不为此痛心疾首了。…纯属胡言乱语,如有冒犯,请恕罪
不过我觉得至少李昪认的那个祖宗李恪似乎还是比较正统的大唐皇室,南唐也是汉人治天下,似乎没有人把它看作异族。
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其实我同学都在因为“亡国之君”这四个字在骂李煜的,也因此有不少人看不上他,所以我觉得李煜和宋徽宗的区别不在于亡的国不同,而在于人格魅力的不同。宋徽宗接手的大宋朝传说还是很繁盛的,而李煜接手的南唐国已是风雨飘摇。这样看来,亡国并不是李煜的过错,只不过是前人不积德摆了;而宋徽宗则是自己把大好河山断送了,有几分活该的意味。
有人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宋徽宗亡国最为可恨”,也有人说“李煜是祖宗造的孽报到了他身上,宋徽宗就是自找。”这些说的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再看看宋徽宗亡国时,各地已经有了起义人士,大概也是不满宋徽宗的统治吧;而金陵城被围的时候,唐国百姓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却无一人有异心,都誓死保卫唐国,这一点大概也是人格魅力上的区别吧。
我个人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假设,若是李煜直接接李昪的班,虽然不能开疆拓土,一统中原,但总能做一个太平盛世的守业之君吧,总不至于像李璟一样,把家底毁得一点不剩。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说李煜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绝对是一个爱民的皇帝。或许他比宋徽宗强就强在不如宋徽宗祸国吧…
宋人是无法忍受靖康之耻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亡国;而金人对中原的态度,也并不认为中原的百姓是他的子民。这和李唐下至五代的情况是不同的。
李唐本身有胡人血统,自太宗以下认为天下一家,模糊华夷之别,朝堂之上汉人与夷人几乎各半;到唐末节度使擅权,竟大多为夷狄。李唐对华夷之分的不看重,就到这种地步。于是太祖李渊曾借外族士兵开启事业,纵其劫掠中原,不被认为是错误;石敬瑭献幽燕于契丹求兵,不被厚非;沙陀族李存勖自认为是李唐正宗;冯道事外族而被称为贤者…… 当时的国家版图被划的七零八落,各割据势力之间的战斗也仅被目为各自力量消长的过程,在那个混乱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自称为正统。所以南唐的失败,是一个地方政权的失利,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并不是一件需要上纲上线的事情,因没有那个可以给他来上纲上线的文人阶层。即便在南唐士人自己,死国难的终究可以扳指头数的过来,大多数人不过转事二主,并不以为大错。
而宋的文化气氛是迥然不同的。宋朝经过百年涵养,文教发展昌盛,出来了一大批的文人高唱华夷之分,高唱宋室正统,宋朝人把宋真正认为是一个整体的自己的国家了。而辽、金、西夏,则被认为是外族敌国,与中华不同种。
所以二人的亡国,因为当时的时代格局,文化涵养所产生的士人对于国家的归属感的强弱;由此对于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完全不可以同日而语的。而史书,则正是由这些士人来书写的呢!
李亡的南唐,是他的南唐,而赵的大宋是所有人的大宋——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我却觉得不是由于小国就不重视的原因。在五代十国的年代,如果南唐能看准时机,入主中原,他或许也就有力量来要求其他地方割据势力奉他为正朔了呢,全因为那个时代缺乏一种众人承认的正统观点,而以势力大小为正统。
这样说或对徽宗苛刻了些。如同后主的问题一样,徽宗的问题也是类似的。中主的战争失利败坏了南唐,不但损兵折将,陪款割地,把南唐的产盐的大钱仓割了出去,还给南唐背负上了沉重的负担——纳贡,而地方吏治败坏、中央党争激烈、枢密节度擅权更不必说。但是徽宗多半也是差不多的。他接手的宋朝也是病入膏肓,药石罔及了。虽然没有武将擅权的问题,但冗官冗兵,年年岁币,年年闹穷,已经拖得宋朝不堪重荷了。徽宗不是个好皇帝,却也不是他一个人败坏了欣欣向荣的宋朝呢。
李煜身上,俨然有种殉难者的精神在,李煜是“十字架上”的李煜。李煜身上的殉难精神,或许正是王国维所说的“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季羡林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美后主有佛祖的胸怀,我却至今尚不能解”。“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这句话,或许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梦里不知身是客’。不才以为‘言其不知是为知吧!’
确实如此。
其实我并不觉得你那贴里有解错。只是你我二人所求不同。我所求,为求之内,细味词人写词的一种感情;你所求,为求之外,为诗词引发的一种感悟和联想。
这次的说法较与我所求为近 :)
写“梦里不知”,才可以肆意“贪欢”,又因只是一时的梦境,这就是你所说的“不知为知”,所以只能是“一晌”,梦中越快乐,醒后越空虚寂寞、悲从中来;古人说,以喜写悲,而悲倍之,即是这个道理吧!

同样是亡国之君、醉心艺术,为什么大家对于李煜和宋徽宗评价完全不同?

李煜和宋徽宗不仅同为亡国之君,而且同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华横溢,潇洒风雅,但需要注意的是二者的命运截然不同。

先说李煜,其本身不想做皇上,但却因为父亲、哥哥的原因而被迫做了皇帝,体恤爱民,但奈何接手的本身就是一个烂摊子,加上其本身性格犹豫不决,民心惶惶,最后国败家亡,而且朝代本身较短,所以大家记住更多的是其诗词,譬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再说宋徽宗,大一统时期,其沉迷于道家,密会名妓李师师,荒淫腐朽,玩弄花石,肆无忌惮的派人去南方取珍奇宝贝,满足他的奢侈心里,不管百姓死活,一味追求个人享受,最终造成了国家灭亡。

换句话说,宋徽宗的亡国是理所应当,李煜的亡国是没办法。所以虽然两个人同样都是才情出众,但由于做人、做事、管理国家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对于李煜和宋徽宗评价完全不同。

同为亡国之君,阿斗和李后主谁更可怜,谁更值得同情呢?

说到亡国之君,不得不说到阿斗刘禅和南唐后主李煜。

虽然南唐后主李煜的下场很惨,那是因为实力悬殊败在宋太祖手中被俘所至!这说明南唐后主李煜还有些男人的血性气。

但是,阿斗刘禅虽然投降了司马懿,还被封为安乐公,也得以善终,但是他才是最可怜的人!明明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闻风而降,既是悲哀又可怜。可怜刘备一生豪杰,生出个可怜的软蛋儿子!

当然,说到同情,是南唐后主了!

一,刘禅的可怜!

相父诸葛亮为了不负刘备所托,也为了忠人之事,为了蜀国江山呕心沥血,真的是死而后已!

就算是诸葛亮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为了蜀国安全边防,也处心积虑考虑周全!

可是,不勤于政事,也疏于诸葛亮临终所嘱,才有了钟会的可乘之机!

就算是钟会带兵过了防线,如果刘禅率领朝臣誓死抗钟会,结果呢?当然不一样!

但是,得知钟会过了防线,就在黄皓的提议下,刘禅率百官主动降了钟会!

明明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明明有机会可以反扑,甚至是鹿死谁手都不知道,可是,可怜的软蛋主动投降。若是刘备九泉之下得知了,既为自己感到悲哀,又可怜自己:生了个如此软弱的儿子!

二,同情李煜!

其实,亡国之君李煜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无能!

在李煜即位时,南唐已是风雨飘零了!国力潺弱了!

李煜也担心宋太祖的侵略,表面上俯首称臣,暗中也在发愤图强:重科举,选拨人才,减租赋,重边防

然而,实力差距太大!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国亡!

于是,寄人篱下的李煜写下了千古名词!

但是,由于自己的小周皇后太美,被宋太祖霸占了!南唐后主非常的憋屈!

国亡,妻被人夺,南唐后主值得同情!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什么祟祯却赢得了很多的同情?

在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的亡国之君当中,可能就只有崇祯帝这一位不光没有受到过多的骂名,反而是同情居多。而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就是崇祯帝自身并不昏庸,明朝灭亡是不可扭转的。其次就是他坚持了明朝所谓的天子守国门的说法,值得大家敬佩。

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非常的多,就比如蜀汉后主刘禅,不说他到底是真昏庸还是装昏庸,后世大多对他的评价是?扶不起的阿斗?:又或者是南唐末代君王李煜,后人认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而非君王:还有隋炀帝,汉献帝,陈叔宝等等。可是在这么多的亡国之君当中,崇祯帝却现在有一些特殊。

崇祯帝的特殊第一个就是在于他的勤奋,在王国之君中崇祯帝的才能算不上顶尖,比不上隋炀帝,比不上李存勖可是他的勤奋却是这些人望尘莫及的。虽然崇祯帝也犯过错误,但是明朝的灭亡后世都知道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在先天上人们不会讲明朝的灭亡归咎于崇祯帝,反而是能够看到他的那种无力,在这点上的确是值得人们同情的。

还有就是崇祯帝在明朝灭国之后的选择。蜀汉灭亡之时,刘禅选择了乐不思蜀;北宋的宋钦宗,宋徽宗选择了屈辱的活着;汉献帝选择了成为傀儡等等,这些亡国之君的选择大致相同,都是投降,都是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是崇祯帝的选择就是和明朝一起陪葬,他根本就没有想过投降。在这点上崇祯帝的远远强过这些亡国之君的。

所以,我们就能够知道首先就是明朝的灭亡不是在于崇祯帝,不想其他的亡国之君那般靠一己之力让国家走向了灭亡,反而是在无力之中看到了明朝的末日。最后就算明朝没了,他也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这的确不应该有过多的骂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3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