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通过

人生百味 2023-12-31 17:20:51

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通过,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是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

主要内容

分为总则、学校国防教育、社会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保障、法律责任、附则。共6章38条。主要内容是:

●国防教育的地位、方针和原则。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时间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实行常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协同国务院展开全民国防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国防教育工作,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展开国防教育。国家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全国国防教育工作的计划、组织、指点和调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防教育工作的组织、指点、调和和检查。

●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

●学校国防教育。小学和低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有条件的可以展开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在有关课程中安排专门的国防教育内容,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可以采取课堂教学和军事训练相结合的情势进行国防教育。负责培训国家工作人员的各类教育机构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培训计划,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国家根据需要选送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入到有关军事院校接受培训。

●社会国防教育。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采取多种情势对工作人员进行国防教育。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人员应当依法实行组织、领导本地区、本部门展开国防教育的职责。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社会团体应当根据各自的活动特点展开国防教育。军区、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和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武装部应当结合政治教育、组织整理,军事训练、履行勤务、征兵等工作和重大节日、记念日活动,对民兵、豫备役人员进行国防教育。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当将同防教育纳入社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结合征军工作、拥军优属和重大节日、记念日活动,对居民、村民进行国防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应当根据情势和任务的要求,采取多种情势展开国防教育。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应当开设国防教育节目或栏日,普及国防知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应当为公民接受国防教育提供便利,对有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实行优惠或免费;国防教育基地应当对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向社会免费开放。

●国防教育的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财政预算中保障国防教育所需的经费;应当加强对国防教育基地的计划、建设和管理,为其发挥作用提供保障;应当组织调和有关部门做好国防教育教员的提拔、培训和管理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为驻地有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选派军事教员,提供必要的军事训练场地、设施和其他便利条件。在国庆节、建军节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经批准的军营可以向仕会开放。

●法律责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补会组织拒不展开国防教育活动,公民拒不实行接受国防教育义务,负责国防教育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均应当依法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意义

该法的公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国防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对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午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激起爱国热忱,提高综合素质,和增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丰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20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