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宁王府为了找华太师府麻烦,便派出“对穿肠”来挑衅,若是对不出他的对子,那么宁王爷就会当场“找麻烦”,还没等华太师府做好准备,“对穿肠”便说出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在场所有人一听到这上联,当场愣住,这可怎么对下联?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主角华安(即唐伯虎)闪亮登场,轻松对道——“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众人皆惊,连连鼓掌。接下来唐伯虎又对出6个下联,令人叹为观止。
说来惭愧,小编当年还是从这部电影里才开始领略到中国“对联”的魅力,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副“史上最个性的对联”,上联和下联一模一样,能读懂的那都是天才级别,话不多说,直接上对联。
“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乃一副“同字异音联”,即相同的汉字出现在对联里,看起来重复多余,实际上读音完全不同,意思也不同,它出自“明代三才子”之一的徐渭之手,他的来头可不简单,乃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齐白石都是他的“头号粉丝”。
然而这位大才子的一生却十分坎坷,从小就被迫和母亲分离,6岁读书,9岁作文,被称为神童,20岁便考上秀才,结果此后却遭遇了连续8次落榜,到41岁都没能中举,对于一个曾经的神童来说,这样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所以徐渭曾自杀9次,但每次都被及时发现并活了下来,晚年便靠着卖字画、教学生度日。
而这副奇联,就是徐渭在一次授课时,有感而发写下的:某天,徐渭受到邀请,去学馆讲学,许多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早早来到学馆,聚在一起,认真聆听徐渭讲学,看到大家聚精会神的样子,徐渭十分欣慰。等到讲学结束,学馆主人拿出笔墨,希望徐渭可以为学馆写一副对联,正在兴头上的徐渭当即点头答应。
随后大笔一挥,写出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在场的学子看后,一时之间不解其意,等着徐渭写出下联,结果徐渭公布的下联也是“好读书不好读书”,这下大家面面相觑,但徐渭并没有要解释的意思,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最后还是学馆主人第一个品出了徐渭的用意,原来,徐先生是想激励年轻人珍惜时光,趁早读书,这副对联的发音应该是这样的:
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hǎo)读书。
意思是年轻的时候,精力旺盛,正是读书的好时间,然而此时却不喜欢读书;等到上了年纪,懂得读书的好处,想认真读书时,却已经老眼昏花,体力不支,而不能好好读书了。弄清楚读音后,徐先生想表达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它与《劝学诗》中“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各位读者朋友们读对了吗?你们觉得这副“同字异音联”怎么样?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18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