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30期 * * *
291
1944年春夏之交,汪曾祺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失恋。1943年雨季,他结识了一位“蓝家女孩子”。后来她去了曲靖,汪曾祺曾写信催她回来,对方拒绝了,这使汪曾祺陷入苦闷。
292
这场恋爱细节不明,要好的朋友后来也不曾提起。只在给朱奎元的信中,汪曾祺敞开了心扉:“我从来没有说过蓝家孩子一句抱怨的话是吧?现在,我的欢喜更是有增无已。我自从不找她以来就没有找过她。我没有破坏我的约言,我没有写一个字给她,虽然我是天天想去找她,天天想写信给她的。我常常碰到她,有时莫名其妙的紧张,手指有点抖,有时又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虽然都不说话,但目光里有的是坦白,亲爱。若是我们两个都是单独的,则相互看着的时间常会长些,而且常是温柔(你莫以为肉麻,我说温柔是别于激动)的笑一笑。我们不像曾经常在一处又为一点心照不宣的事摔开了,倒像是似曾相识,尚未通名,仿佛一有机缘就会接近起来似的。”
1940年代的汪曾祺
293
暑假前夕,汪曾祺为送“蓝家女孩子”去医院,再次找同乡任振邦借钱。
294
7月29日,汪曾祺写信给朱奎元,宣布自己“跟蓝家孩子算吹了,正正式式。决不藕断丝连”。
295
这段时间,汪曾祺靠写作来抵抗思念与贫穷。他于1944年5月9日一天内写信五封,其中致朱奎元信中透露:“一月写了三万字,一部分是自传,写我的家,我的教育,我的回忆和‘回忆’;另一部分仍是自传,写近一年种种,写那种将成回忆的东西。前一部分平易明白,流活清甜,后一部分晦涩迷离,艰奥如齐梁人体格。”这些文字似乎大多都没有保存下来。
296
这段时间,汪曾祺租住在民强巷,十分落魄,在白绵纸本子上随意写作,不停地抽烟,满地都是烟蒂。“有时烟抽完了,就在地下找找,拣起较长的烟蒂,点了火再抽两口。”没有床,就睡在一个高高的条几上,这条几也就是一尺多宽。被窝的里面都已不知去向,只剩下一条棉絮“拥絮而眠”。
297
汪曾祺失恋后,更加颓废,有时没钱吃饭,就睡到上午十一点,坚卧不起,朱德熙见他没露面,就夹一本字典来,“起来,去吃饭!”卖掉字典,吃一顿早饭。
西南联大求学时期的李荣、汪曾祺、朱德熙(自左至右)
298
失恋了,还闹牙疼,有一回汪曾祺去看望沈从文,沈从文开门,见汪曾祺腮帮子肿得很高,一句话没说,出去买了几个大橘子抱了回来。
299
1944年深秋,从越南前线回到昆明休假的杨毓珉到民强巷看望生活潦倒的汪曾祺。杨毓珉回忆:住室是一间五平方米的小房子,“真可谓家徒四壁,屋里只有一张三屉桌、一个方凳,墙角堆了一床破棉絮、几本旧书,原来此公白天在桌上写文章,晚上裹一床旧棉絮,连铺带盖地蜷缩在这张三屉桌上。看起来能卖的都在夜市上卖了。肯定时不时还要饿几餐饭。”
300
1944年,汪曾祺的写了总题为《茱萸集》的一系列散文陆续发表,并希望在自己“不死,不离开,不消极以前写成,让沈二哥从文找个地方印去”。同时他还着手写一系列“给女孩子”,“用温和有趣笔调谈年青女孩子各种问题”。以上文字大部分未能保存下来。
《文艺复兴》第一卷第二期封面
(汪曾祺《小学校的钟声——茱萸小集之一》刊于此期)
什么?
本期执笔:徐强 本期编辑:王朴微
来稿获用三条以上
任选《汪曾祺别集》一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517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